導航:首頁 > 銹鋼知識 > 不銹鋼退火又叫什麼

不銹鋼退火又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1-30 17:59:25

不銹鋼是怎麼做的不銹鋼退火有什麼用

材質是統稱, 也就是說,光有材而沒有質是達不到效果的 材是指貼圖、紋理、透明、色彩、環境等 而質是指模型的形狀表象,如細節、轉折、平滑度、凹凸、塊面、線條等 任何材質如果缺少配合就都會顯得單薄 一個豐滿完整的質地才能凸現材料的精彩。 先要觀察質感 不銹鋼是一種有色合金材質,一般表象為光滑高反射表面出現,金屬色相以灰色為主。在金屬加工中,它屬於較軟的材料,容易彎折,並能形成較良好的彎折棱面。 但由於受其材料彈性影響,表面與棱線間會出現小角度大半徑的延續曲面甚至負曲面。這些特性要在建模中加以注意,對於一些不太容易被貼圖表現的細節部分要盡量建出來,如倒角,一些沖壓形成的凹凸以及凹凸邊緣的倒角,開孔後表面的適當凹陷及凹陷邊緣的倒角...等等。 然後是對材質貼圖和環境進行選定 一般可用灰色或黑白紋理貼圖進行表面貼圖以及反射貼圖,在環境貼圖中加入普通點陣圖可以縮小計算量,得到較平實的效果。 但這種效果不太適合模擬真實環境的表現,換句話說就是比較假。 這就需要在材質中按照反射的方式來體現環境,也就是說要給材料加入一個自反射貼圖,讓它根據環境來自動計算表面貼圖。 對於自反射貼圖是有一定要求的,舉例來說,如果反射最強的物體是鏡子,它的反射率為100%,反射衰減率也為100%,那麼不銹鋼的這些反射參數就肯定比鏡子來得低,這是由材料的表面決定的,因為再怎麼拋光,金屬材質的表面也只能接近於玻璃表面,金屬的結晶體無法與硅晶體相比。相同的,金屬的反射衰減也要比鏡子強。這樣你就必須調整這兩個參數,使它適合你的材料。同時,考慮到材料表面一些難以察覺的起伏,還可以適當加入 BUMP 貼圖。 表面貼圖處理好,就該處理環境了,真實環境下不可能到處是高光或到處是暗部。可以在你的物體主光和附光上進行調節,主光最強,副光要弱,要注意光線投影及方向,金屬表面的高反射和鏡子一樣,光線的入射角與反射角是高度對稱的,在布光時要注意觀察點與物體的角度,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光源的位置,一些不該有的亂光就不會影響到你的效果。 然後可以在模型周圍安排一些刻意的被反射物體,就是反光板,這些物體可以是任何色彩或質感的物體,根據你具體需要表現的環境氛圍決定。有都用白色板的,這能增加一些局部高光,強調金屬的反射特性。也有用帶有貼圖的物體,這可以用來創造一些色調和環境氛圍。 不銹鋼材質比較有代表性,難把握 個人覺的其參數和貼圖不是問題!因其表面曲變及高反光,要特別設置好環境、環境光、天光,有時加反光貼圖(個人不喜歡除渲大圖),加入焦散光設置就更佳了。

❷ 304不銹鋼如何退火

基本流程:採用高頻感應加熱方式,將不銹鋼溫度快速升至1050度左右,隨後,將其傳送到氨分解氣氛保護管道內,迅速冷卻至100度以下,即可實現光亮退火。

❸ 不銹鋼管退火是什麼意思

1.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2)細化品粒,消除組織缺項;
3)消除內應力;
4)為淬火做專好組織准備屬。
2、如果未經退火處理,容易造成材質分布不均勻,更重要的是物理性能不達標,韌性不夠。小管子退火不好,在彎曲的時候,容易發生折斷和開裂。
3、退火是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指的是將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持足夠時間,然後以適宜速度冷卻。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殘余應力,穩定尺寸,減少變形與裂紋傾向;細化晶粒,調整組織,消除組織缺陷。

❹ 不銹鋼材料退火方法有幾種

退火分為六種: 1. 球化退火:將過共析碳鋼加熱到Ac1以上20~30℃,保溫2~4h,使片狀滲碳體發生不完全溶解斷開成細小的鏈狀或點狀,彌散分布在奧氏體基體上,在隨後的緩冷過程中,或以原有的細小的滲碳體質點為核心,或在奧氏體中富碳區域產生新...

❺ 不銹鋼材料能否退火

不銹鋼退火的作用主要有:1、消除組織內部缺陷;2、細化組織,降低材料表面硬度,便於後續加工,減輕不銹鋼經加工後的冷作硬化效應..
評估不銹鋼是否退火常用的方法是測試表面硬度,例如2B表面的304退火後硬度為HV205左右,而不退火的狀態下硬度一般在HV270左右.如果304表面硬度過高,將會造成加工困難(特別是壓延加工)、板型不良等,影響產品的成型性能

❻ 冷軋不銹鋼的退火分為哪幾種

304作為奧氏體不銹鋼,你指的退火是想軟化吧?304的不銹鋼不能像普通鋼材那樣燒紅後保溫就行,必須要溫度達到1000-1000度後迅速進水冷卻,要不然硬度降不下來,記住:「必須是水」油都不行!也就是固溶處理。要不然你的材料會產生鉻鎳元素揮發或者析出。材質走樣!最好用真空爐。

❼ 不銹鋼怎麼退火

常用的1Cr18Ni9T不易淬火,加工時不必退火。特殊的不銹鋼就不同了。

❽ 不銹鋼退火的作用是什麼

減輕不銹鋼經加工後的冷作硬化效應。如304在常溫下經深拉伸後,材料硬度會變硬很多,影響下工序及繼續加工,需要高溫退火,消除硬化效應。

❾ 什麼叫鋼的退火、鋼的正火

金屬熱處理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中加熱到適宜的溫度,並在此溫度中保持一定時間後,又以不同速度冷卻的一種工藝方法。

金屬熱處理是機械製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它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點是改善工件的內在質量,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形工藝外,熱處理工藝往往是必不可少的。鋼鐵是機械工業中應用最廣的材料,鋼鐵顯微組織復雜,可以通過熱處理予以控制,所以鋼鐵的熱處理是金屬熱處理的主要內容。另外,鋁、銅、鎂、鈦等及其合金也都可以通過熱處理改變其力學、物理和化學性能,以獲得不同的使用性能。

在從石器時代進展到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的過程中,熱處理的作用逐漸為人們所認識。早在公元前770~前222年,中國人在生產實踐中就已發現,銅鐵的性能會因溫度和加壓變形的影響而變化。白口鑄鐵的柔化處理就是製造農具的重要工藝。

公元前六世紀,鋼鐵兵器逐漸被採用,為了提高鋼的硬度,淬火工藝遂得到迅速發展。中國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兩把劍和一把戟,其顯微組織中都有馬氏體存在,說明是經過淬火的。

隨著淬火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冷劑對淬火質量的影響。三國蜀人蒲元曾在今陝西斜谷為諸葛亮打制3000把刀,相傳是派人到成都取水淬火的。這說明中國在古代就注意到不同水質的冷卻能力了,同時也注意了油和尿的冷卻能力。中國出土的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中山靖王墓中的寶劍,心部含碳量為0.15~0.4%,而表面含碳量卻達0.6%以上,說明已應用了滲碳工藝。但當時作為個人「手藝」的秘密,不肯外傳,因而發展很慢。

1863年,英國金相學家和地質學家展示了鋼鐵在顯微鏡下的六種不同的金相組織,證明了鋼在加熱和冷卻時,內部會發生組織改變,鋼中高溫時的相在急冷時轉變為一種較硬的相。法國人奧斯蒙德確立的鐵的同素異構理論,以及英國人奧斯汀最早制定的鐵碳相圖,為現代熱處理工藝初步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此同時,人們還研究了在金屬熱處理的加熱過程中對金屬的保護方法,以避免加熱過程中金屬的氧化和脫碳等。

1850~1880年,對於應用各種氣體(如氫氣、煤氣、一氧化碳等)進行保護加熱曾有一系列專利。1889~1890年英國人萊克獲得多種金屬光亮熱處理的專利。

二十世紀以來,金屬物理的發展和其它新技術的移植應用,使金屬熱處理工藝得到更大發展。一個顯著的進展是1901~1925年,在工業生產中應用轉筒爐進行氣體滲碳 ;30年代出現露點電位差計,使爐內氣氛的碳勢達到可控,以後又研究出用二氧化碳紅外儀、氧探頭等進一步控制爐內氣氛碳勢的方法;60年代,熱處理技術運用了等離子場的作用,發展了離子滲氮、滲碳工藝;激光、電子束技術的應用,又使金屬獲得了新的表面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方法。

二 金屬熱處理的工藝

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

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步驟之一。金屬熱處理的加熱方法很多,最早是採用木炭和煤作為熱源,進而應用液體和氣體燃料。電的應用使加熱易於控制,且無環境污染。利用這些熱源可以直接加熱,也可以通過熔融的鹽或金屬,以至浮動粒子進行間接加熱。

金屬加熱時,工件暴露在空氣中,常常發生氧化、脫碳(即鋼鐵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這對於熱處理後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響。因而金屬通常應在可控氣氛或保護氣氛中、熔融鹽中和真空中加熱,也可用塗料或包裝方法進行保護加熱。

加熱溫度是熱處理工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選擇和控制加熱溫度 ,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主要問題。加熱溫度隨被處理的金屬材料和熱處理的目的不同而異,但一般都是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以獲得需要的組織。另外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金屬工件表面達到要求的加熱溫度時,還須在此溫度保持一定時間,使內外溫度一致,使顯微組織轉變完全,這段時間稱為保溫時間。採用高能密度加熱和表面熱處理時,加熱速度極快,一般就沒有保溫時間或保溫時間很短,而化學熱處理的保溫時間往往較長。

冷卻也是熱處理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冷卻方法因工藝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製冷卻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卻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卻速度較快,淬火的冷卻速度更快。但還因鋼種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鋼就可以用正火一樣的冷卻速度進行淬硬。

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局部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等。根據加熱介質、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的不同,每一大類又可區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同一種金屬採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鋼鐵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

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准備。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後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於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於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

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後,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後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後的鋼件在高於室溫而低於71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四把火」隨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 。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質。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後,將其置於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或電性磁性等。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把壓力加工形變與熱處理有效而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使工件獲得很好的強度、韌性配合的方法稱為形變熱處理;在負壓氣氛或真空中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真空熱處理,它不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脫碳,保持處理後工件表面光潔,提高工件的性能,還可以通入滲劑進行化學熱處理。

表面熱處理是只加熱工件表層,以改變其表層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為了只加熱工件表層而不使過多的熱量傳入工件內部,使用的熱源須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即在單位面積的工件上給予較大的熱能,使工件表層或局部能短時或瞬時達到高溫。表面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激光熱處理、火焰淬火和感應加熱熱處理,常用的熱源有氧乙炔或氧丙烷等火焰、感應電流、激光和電子束等。

化學熱處理是通過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化學熱處理與表面熱處理不同之處是後者改變了工件表層的化學成分。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放在含碳、氮或其它合金元素的介質(氣體、液體、固體)中加熱,保溫較長時間,從而使工件表層滲入碳、氮、硼和鉻等元素。滲入元素後,有時還要進行其它熱處理工藝如淬火及回火。化學熱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滲碳、滲氮、滲金屬、復合滲等。

熱處理是機械零件和工模具製造過程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大體來說,它可以保證和提高工件的各種性能 ,如耐磨、耐腐蝕等。還可以改善毛坯的組織和應力狀態,以利於進行各種冷、熱加工。

例如白口鑄鐵經過長時間退火處理可以獲得可鍛鑄鐵,提高塑性 ;齒輪採用正確的熱處理工藝,使用壽命可以比不經熱處理的齒輪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另外,價廉的碳鋼通過滲入某些合金元素就具有某些價昂的合金鋼性能,可以代替某些耐熱鋼、不銹鋼;工模具則幾乎全部需要經過熱處理方可使用。

三 鋼的分類

鋼是以鐵、碳為主要成分的合金,它的含碳量一般小於2.11% 。鋼是經濟建設中極為重要的金屬材料。鋼按化學成分分為碳素鋼�虺鋪幾鄭┯牒轄鷥至醬罄唷L幾質怯繕��綳痘竦玫暮轄穡���⑻嘉�渲饕�煞滯猓�購�猩倭康拿獺⒐琛⒘頡⒘椎仍又省L幾志哂幸歡ǖ幕�敵閱埽�鍾辛己玫墓ひ招閱埽�壹鄹竦土�R虼耍�幾只竦昧斯惴旱撓τ謾5�孀畔執�ひ滌肟蒲Ъ際醯難桿俜⒄梗�幾值男閱芤巡荒芡耆��閾枰��謔僑嗣茄兄屏爍髦趾轄鷥幀:轄鷥質竊諤幾只�∩希�心康牡丶尤肽承┰�兀ǔ莆�轄鷦�兀┒�玫降畝嘣�轄稹S胩幾直齲�轄鷥值男閱苡邢災�奶岣擼�視τ萌找婀惴骸?

由於鋼材品種繁多,為了便於生產、保管、選用與研究,必須對鋼材加以分類。按鋼材的用途、化學成分、質量的不同,可將鋼分為許多類:

(一). 按用途分類

按鋼材的用途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特殊性能鋼三大類。

1.結構鋼:

(1).用作各種機器零件的鋼。它包括滲碳鋼、調質鋼、彈簧鋼及滾動軸承鋼。

(2).用作工程結構的鋼。它包括碳素鋼中的甲、乙、特類鋼及普通低合金鋼。

2.工具鋼:用來製造各種工具的鋼。根據工具用途不同可分為刃具鋼、模具鋼與量具鋼。

3.特殊性能鋼:是具有特殊物理化學性能的鋼。可分為不銹鋼、耐熱鋼、耐磨鋼、磁鋼等。

(二). 按化學成分分類

按鋼材的化學成分可分為碳素鋼和合金鋼兩大類。

碳素鋼:按含碳量又可分為低碳鋼(含碳量≤0.25%);中碳鋼(0.25%<含碳量<0.6%);高碳鋼(含碳量≥0.6%)。

合金鋼:按合金元素含量又可分為低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中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10%);高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10%)。此外,根據鋼中所含主要合金元素種類不同,也可分為錳鋼、鉻鋼、鉻鎳鋼、鉻錳鈦鋼等。

(三). 按質量分類

按鋼材中有害雜質磷、硫的含量可分為普通鋼(含磷量≤0.045%、含硫量≤0.055%;或磷、硫含量均≤0.050%);優質鋼(磷、硫含量含硫量≤0.030%)。

此外,還有按冶煉爐的種類,將鋼分為平爐鋼(酸性平爐、鹼性平爐),空氣轉爐鋼(酸性轉爐、鹼性轉爐、氧氣頂吹轉爐鋼)與電爐鋼。按冶煉時脫氧程度,將鋼分為沸騰鋼(脫氧不完全),鎮靜鋼(脫氧比較完全)及半鎮靜鋼。

鋼廠在給鋼的產品命名時,往往將用途、成分、質量這三種分類方法結合起來。如將鋼稱為普通碳素結構鋼、優質碳素結構鋼、碳素工具鋼、高級優質碳素工具鋼、合金結構鋼、合金工具鋼等。均≤0.040%);高級優質鋼(含磷量≤0.035%、

四 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

金屬材料的性能一般分為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兩類。所謂工藝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加工製造過程中,金屬材料在所定的冷、熱加工條件下表現出來的性能。金屬材料工藝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在製造過程中加工成形的適應能力。由於加工條件不同,要求的工藝性能也就不同,如鑄造性能、可焊性、可鍛性、熱處理性能、切削加工性等。所謂使用性能是指機械零件在使用條件下,金屬材料表現出來的性能,它包括機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學性能等。金屬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壞,決定了它的使用范圍與使用壽命。

在機械製造業中,一般機械零件都是在常溫、常壓和非強烈腐蝕性介質中使用的,且在使用過程中各機械零件都將承受不同載荷的作用。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性能,稱為機械性能(或稱為力學性能)。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是零件的設計和選材時的主要依據。外載入荷性質不同(例如拉伸、壓縮、扭轉、沖擊、循環載荷等),對金屬材料要求的機械性能也將不同。常用的機械性能包括:強度、塑性、硬度、韌性、多次沖擊抗力和疲勞極限等。下面將分別討論各種機械性能。

1. 強度

強度是指金屬材料在靜荷作用下抵抗破壞(過量塑性變形或斷裂)的性能。由於載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壓縮、彎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強度也分為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抗剪強度等。各種強度間常有一定的聯系,使用中一般較多以抗拉強度作為最基本的強度指標。

2. 塑性

塑性是指金屬材料在載荷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永久變形)而不破壞的能力。

3. 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指標。目前生產中測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壓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幾何形狀的壓頭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試的金屬材料表面,根據被壓入程度來測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維氏硬度(HV)等方法。

4. 疲勞

前面所討論的強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屬在靜載荷作用下的機械性能指標。實際上,許多機器零件都是在循環載荷下工作的,在這種條件下零件會產生疲勞。

5. 沖擊韌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於機件上的載荷稱為沖擊載荷,金屬在沖擊載荷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叫做沖擊韌性。

五 退火--淬火--回火

(一).退火的種類

1. 完全退火和等溫退火

完全退火又稱重結晶退火,一般簡稱為退火,這種退火主要用於亞共析成分的各種碳鋼和合金鋼的鑄,鍛件及熱軋型材,有時也用於焊接結構。一般常作為一些不重要工件的最終熱處理,或作為某些工件的預先熱處理。

2. 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主要用於過共析的碳鋼及合金工具鋼(如製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鋼種)。其主要目的在於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並為以後淬火作好准備。

3. 去應力退火

去應力退火又稱低溫退火(或高溫回火),這種退火主要用來消除鑄件,鍛件,焊接件,熱軋件,冷拉件等的殘余應力。如果這些應力不予消除,將會引起鋼件在一定時間以後,或在隨後的切削加工過程中產生變形或裂紋。

(二).淬火

為了提高硬度採取的方法,主要形式是通過加熱、保溫、速冷。最常用的冷卻介質是鹽水,水和油。鹽水淬火的工件,容易得到高的硬度和光潔的表面,不容易產生淬不硬的軟點,但卻易使工件變形嚴重,甚至發生開裂。而用油作淬火介質只適用於過冷奧氏體的穩定性比較大的一些合金鋼或小尺寸的碳鋼工件的淬火。

(三).回火

1. 降低脆性,消除或減少內應力,鋼件淬火後存在很大內應力和脆性,如不及時回火往往會使鋼件發生變形甚至開裂。

2. 獲得工件所要求的機械性能,工件經淬火後硬度高而脆性大,為了滿足各種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可以通過適當回火的配合來調整硬度,減小脆性,得到所需要的韌性,塑性。

3. 穩定工件尺寸

4. 對於退火難以軟化的某些合金鋼,在淬火(或正火)後常採用高溫回火,使鋼中碳化物適當聚集,將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

六 常用爐型的選擇

爐型應依據不同的工藝要求及工件的類型來決定

1.對於不能成批定型生產的,工件大小不相等的,種類較多的,要求工藝上具有通用性、

多用性的,可選用箱式爐。

2.加熱長軸類及長的絲桿,管子等工件時,可選用深井式電爐。

3.小批量的滲碳零件,可選用井式氣體滲碳爐。

4.對於大批量的汽車、拖拉機齒輪等零件的生產可選連續式滲碳生產線或箱式多用爐。

5.對沖壓件板材坯料的加熱大批量生產時,最好選用滾動爐,輥底爐。

6.對成批的定型零件,生產上可選用推桿式或傳送帶式電阻爐(推桿爐或鑄帶爐)

7.小型機械零件如:螺釘,螺母等可選用振底式爐或網帶式爐。

8.鋼球及滾柱熱處理可選用內螺旋的回轉管爐。

9.有色金屬錠坯在大批量生產時可用推桿式爐,而對有色金屬小零件及材料可用空氣循環加熱爐。

❿ 304不銹鋼焊管退火和不退火有什麼區別

304不銹鋼焊管不退火(冷)加工以後,
微觀上滑移面及晶界上將產生大量位錯,
致使點內陣產生畸變。容
畸變數越大時,
位錯密度越高,
內應力及點陣畸變越嚴重,
使金屬變形抗力和強度、
硬度等隨變形程度而增加,
塑性指標伸長率、斷面收縮率降低。
當加工硬化達一定程度時,
如繼續形變,便有開裂或脆斷的危險,
成形後其殘余應力極
易引起工件自爆破裂。
在環境氣氛作用下,放置一段時間後,
工件會自動產生晶間開裂
(通常稱為「季裂」)。
故在304 不銹鋼
沖壓成形過程中,
一般都必須進行工序間的軟化退火,
即中間退火,以消除殘余應力,
降低硬度,恢復材料塑性,
以便能進行下一道加工。

閱讀全文

與不銹鋼退火又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看機械表要保養 瀏覽:517
小學生雕刻工具箱 瀏覽:417
k5儀表信息怎麼調 瀏覽:936
青島泰科閥門怎麼樣 瀏覽:277
地熱總閥門開關擰不動怎麼辦 瀏覽:60
03儀表盤模式怎麼換 瀏覽:284
ktv設備有哪些設備 瀏覽:191
關節軸承怎麼安裝使用 瀏覽:838
生產山楂糕需要哪些設備 瀏覽:91
機械表後面的飛輪是什麼 瀏覽:163
怎麼實現儀表盤ar導航 瀏覽:722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來 瀏覽:633
超聲波儀器動態范圍是什麼意思 瀏覽:11
傳動裝置分析 瀏覽:263
風機與閥門連鎖怎麼實現 瀏覽:314
消防管道閥門抽檢比例 瀏覽:313
礦用自動除塵噴霧裝置生產工藝 瀏覽:334
鑄造灰鐵很硬怎麼回事 瀏覽:505
天然氣灶沒有自動滅火裝置會有什麼後果 瀏覽:221
江蘇旭潤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