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板折彎下料計算公式怎麼計算
如果是簡單的直角折彎,一般來說,算料的時候,數一下有多少個彎就行了,每個彎減一板厚。L=外形長-2*R/tan(α/2)+α/180*3.1416*R 其中,α為30度可者90度,R為彎曲半徑。
Q235鋼材料的話一般是用材料厚度的1.75至2倍,要求不高的話就用2倍計算,要求高的話那就要看下模大小,還有材料的拉申度的,這個就要在實際工作中去試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不一樣的,有時就是同一張鋼板上剪下來的也會不一樣。比如我做過一批出口產品,414的材料4.75mm,在折四次的情況下公差要在50絲之內,我用的是1.85倍,下模36,供參考。折彎一次的:外型尺寸相加減去兩個材料厚度再加一個材料厚度X折彎系數。折彎二次的:外型尺寸相加減去三個材料厚度再加兩個材料厚度X折彎系數。折彎三次的:外型尺寸相加減去四個材料厚度再加三個材料厚度X折彎系數。依次類推。折彎系數在公式中的代號是K 。
② 折彎展開計算公式
折彎展開系數就是有經驗的模具設計師,根據多年的設計經驗反復驗證而總結出來的數據化的東西,後來的模具設計師可以直接套入計算公式就可以得到折彎結構的展開平板尺寸了。基於此點,沖壓折彎展開系數就是為了模具設計師計算展開尺寸而總結的,不管是哪個模具設計者都可以加以利用
③ 304不銹鋼折彎尺寸計算
展開尺寸按中心層計算,展開長度與折邊上模R角有關,檢查實際折邊後的零件尺寸,是有規律的,再修改下展開下料尺寸,以後就按這經驗展開就可以了。
我平常是按工作經驗推算,例;相交直角的二個外形尺寸
1,二個外包尺寸相加,減2個厚度尺寸。
2,二個內包尺寸相加。
3,一個外包尺寸和一個內包尺寸相加,減1個厚度尺寸。
「展開尺寸按中心層計算,展開長度與折邊上模R角有關,檢查實際折邊後的零件尺寸,是有規律的,再修改下展開下料尺寸,以後就按這經驗展開就可以了。 」中性層是准確的,但不同的做法OR模具的槽寬不一樣R就不一樣,中性層沒法算,一般就是不同的板厚在同一槽寬試折,同一板厚不同槽寬再試折,就得同一個經驗數據,不過不同一批的材料往往有差別
外側尺寸相加減去1.7*板厚值 L=A+B-1.7T
當然最好是試刀
④ 不銹鋼折彎展開尺寸計算
我是做折彎行業的,你這個料厚我們比較少見,按1.0的外系數為1.7來算,專1.7*2.7=4.6 你的展開為131+65+20-4.6等於211.4 mm,用14V槽折彎,屬上模用R0.5或者R0.2都可以
⑤ 鋼板折彎下料計算公式怎麼計算的
L=外形長-2*R/tan(α/2)+α/180*3.1416*R
其中,α為30度可者90度,R為彎曲半徑。
Q235鋼材料的話一般是用材料厚度的1.75至2倍,要求不高的話就用2倍計算,要求高的話那就要看下模大小,還有材料的拉申度的,這個就要在實際工作中去試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不一樣的,有時就是同一張鋼板上剪下來的也會不一樣。由於回火穩定性差,碳鋼在進行調質處理時,為了保證較高的強度需採用較低的回火溫度,這樣鋼的韌性就偏低;為了保證較好的韌性,採用高的回火溫度時強度又偏低,所以碳鋼的綜合機械性能水平不高。
(5)不銹鋼折彎怎麼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經過彈性變形,然後進入塑性變形,在塑性彎曲的開始階段,板料是自由彎曲的·隨著上模或下模對板料的施壓,板料與下模V型槽內表面逐漸靠緊,同時曲率半徑和彎曲力臂也逐漸變小,繼續加壓直到行程終止,使上下模與板材三點靠緊全接觸,此時完成一個V型彎曲。
在450℃-600℃間發生的第二類回火脆性(高溫回火脆性) 主要與某些雜質元素以及合金元素本身在原奧氏體晶界上的嚴重偏聚有關,多發生在含Mn、Cr、Ni等元素的合金鋼中。
這是一種可逆回火脆性,回火後快冷(通常用油冷)可防止其發生。鋼中加入適當Mo或W(0.5%Mo, 1%W)也可基本上消除這類脆性。
⑥ 薄板不銹鋼折彎系數怎麼計算
折彎系數與折彎的R關系很大,具體有計算公式的
不銹鋼板折彎系數(z)為回0.2~答0.3t一般為0.25t 冷扎薄鋼板(z)
t=0.5 0.2
t=0.8 0.3~0.4
t=1.0 0.4
t=1.2 0.5
t=1.5 0.6
t=2.0 0.8
t=2.5 1.0
t>3.0 折彎系數為0.3~0.4t 鋁板折彎系數為0.5t 銅排折彎系數為0.4t
⑦ 90度折彎的計算公式
鈑金展開圖的計算是要用一個系數來計算的,這個系數一般都用1.645!計算方法是工件的外形尺寸相加,再減去1.645*板厚*彎的個數,
例如,折一個40*60的槽鋼用板厚3的冷板折,那麼計算方法就是40+40+60(外形尺寸相加)—1.645(系數)*3(板厚)*2(彎的個數)=130.13(下料尺寸)
一般6毫米之內都是這樣計算的了
一般鐵板0.5—4MM之內的都是A+B-1.6T。(A,B代表的是折彎的長度,T就是板厚.
例如用2.5mm的鐵板折180mm*180mm的直角,那麼你下的料長就是180mm+180mm再減去
2.5mm*1.6也就是4mm就好了,也就是356mm
如圖14,壓筋最大值僅為H=2t,其展開長度的計算式為:L = A+B+H+0.2
註:A、B = 內尺寸;
H = 壓筋高度;
0.2= 補償值。
*由於壓筋高度主要靠增減壓筋模具的調整片來保證,並且操作員各自的經驗不盡相同,因此有時會出現折彎後雖然高度達到要求,但整體展開尺寸過大或過小的情況,這時要根據實際的偏差來調整。
⑧ 不銹鋼折彎展開寬的計算方法
展開尺寸按中心層計算,展開長度與折邊上模R角有關,檢查實際折邊後的零件尺寸,是有規律的,再修專改下屬展開下料尺寸,以後就按這經驗展開就可以了。按工作經驗推算,例;相交直角的二個外形尺寸1,二個外包尺寸相加,減2個厚度尺寸。2,二個內包尺寸相加。3,一個外包尺寸和一個內包尺寸相加,減1個厚度尺寸。但不同的做法OR模具的槽寬不一樣R就不一樣,中性層沒法算,一般就是不同的板厚在同一槽寬試折,同一板厚不同槽寬再試折,就得同一個經驗數據,不過不同一批的材料往往有差別外側尺寸相加減去1.7*板厚值 L=A+B-1.7T
⑨ 不銹鋼折彎 怎麼算展開料
呵呵抄。下家說簡單這個是簡單 那他說16.5那刀帶11.5反刀誰說折不起來呢?你這個圖紙是可以全部展開折彎的。 展開計算:要看你這個精度高不高? 要是不高可以按照下家的那種計算方法 那種是內加內計算方法 內加內的意思就是所有內尺寸相加就是它的展開尺寸了。 1.5板厚這種展開誤差大概是每刀0.3mm的誤差。最終小了2mm左右。你要求精度高的話那你加展開系數就了。最終尺寸可以控制在0.2mm以內。
⑩ 不銹鋼板折彎計算
圖為材質不銹鋼304、6個厚。
原來我還有畫畫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