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滴定時如何選擇指示劑
選擇指示劑時,一般要求變色明顯(所以一般不選用石蕊),指示劑的變色范圍專與恰好中和時屬的pH要吻合。
①在酸鹼中和滴定的實驗中,不用石蕊作指示劑,主要原因是:石蕊的「紅色→紫色」、「紫色→藍色」的顏色變化不夠明顯,不利於及時、准確地作出酸鹼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判斷。
②強酸強鹼相互滴定,生成的鹽不水解,溶液顯中性,可選擇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劑。
酚酞:酸滴定鹼——顏色由紅剛好褪色;
鹼滴定酸——顏色由無色到淺紅色。
甲基橙:酸滴定鹼——顏色由黃色到橙色;
鹼滴定酸——顏色由紅色到橙色。
③強酸弱鹼相互滴定時,由於生成強酸弱鹼鹽使溶液顯酸性,所以應選擇甲基橙作指示劑。
④強鹼弱酸相互滴定時,由於生成強鹼弱酸鹽,溶液顯鹼性,而應選用酚酞作指示劑。
●說明:
①根據指示劑的變色判斷出的滴定終點,並不是酸和鹼完全反應的等當點,但沒有一種指示劑的變色恰好是酸鹼完全中和之點,因此把滴定終點看作等當點。
②指示劑用量常用2—3滴,因指示劑本身也是弱酸或弱鹼。若用量過多,會使滴定時酸或鹼的消耗量增加。
❷ 如何選擇滴定指示劑
根據滴定終點時的PH值來選擇.
比如用鹽酸滴定碳酸鈉,酚酞的變色范圍版為8.2~10.2,在這個范圍內碳酸鈉只被滴權定到碳酸氫鈉,再往下就無法判斷是否滴定到氯化鈉了,因為這兩個階段酚酞都是無色的,所以如果只要求停留在碳酸氫鈉則滴定用酚酞,要求滴定至氯化鈉則選擇甲基橙作指示劑,甲基橙變色范圍為3.1~4.4
還有就是指示劑一定要靈敏,即變色范圍不能太寬,紫色石蕊試劑是絕對不作指示劑的,變色范圍為5~8,太寬了,無法正確指示滴定終點.
如果是氧化還原滴定的話常用的指示劑還有酸性高錳酸鉀,其實這個也不算是指示劑,正確的說法是他本身就有紫紅色的顏色,不需要另外的指示劑.還有就是碘水加澱粉溶液的組合,也是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的指示劑
❸ 中和滴定指示劑怎麼選擇
選擇指示劑時,一般要求變色明顯(所以一般不選用石蕊),指示劑的變色版范圍與恰好中和時的pH要吻合。權
①在酸鹼中和滴定的實驗中,不用石蕊作指示劑,主要原因是:石蕊的「紅色→紫色」、「紫色→藍色」的顏色變化不夠明顯,不利於及時、准確地作出酸鹼是否恰好完全中和的判斷。
②強酸強鹼相互滴定,生成的鹽不水解,溶液顯中性,可選擇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劑。
酚酞:酸滴定鹼——顏色由紅剛好褪色;
鹼滴定酸——顏色由無色到淺紅色。
甲基橙:酸滴定鹼——顏色由黃色到橙色;
鹼滴定酸——顏色由紅色到橙色。
③強酸弱鹼相互滴定時,由於生成強酸弱鹼鹽使溶液顯酸性,所以應選擇甲基橙作指示劑。
④強鹼弱酸相互滴定時,由於生成強鹼弱酸鹽,溶液顯鹼性,而應選用酚酞作指示劑。
●說明:
①根據指示劑的變色判斷出的滴定終點,並不是酸和鹼完全反應的等當點,但沒有一種指示劑的變色恰好是酸鹼完全中和之點,因此把滴定終點看作等當點。
②指示劑用量常用2—3滴,因指示劑本身也是弱酸或弱鹼。若用量過多,會使滴定時酸或鹼的消耗量增加。
❹ 滴定時,指示劑用量為什麼不能太多
指示劑用量太多,不易得到滴定終點,對實驗結果的測定有很大影響。
滴定實驗,通常要選定恰當的基準物質,這樣才能極大地減少實驗的誤差。
四種滴定分析法常用的基準物:
1、酸鹼滴定法: 最常用的酸標准溶液是鹽酸,有時也用硝酸和硫酸。標定它們的基準物質是碳酸鈉Na2CO3;
2、配位滴定法:常用EDTA作配位劑,它的基準物質可以是鋅粉;
3、氧化還原滴定法:
氧化滴定劑有高錳酸鉀、重鉻酸鉀、硫酸鈰、碘、碘酸鉀、高碘酸鉀、溴酸鉀、鐵氰化鉀、氯胺等;還原滴定劑有亞砷酸鈉、亞鐵鹽、氯化亞錫、抗壞血酸、亞鉻鹽、亞鈦鹽、亞鐵氰化鉀、肼類等;
4、沉澱滴定法:
1)莫爾法:在中性或弱鹼性的含Cl試液中,加入指示劑鉻酸鉀,用硝酸銀標准溶液滴定,氯化銀先沉澱。當磚紅色的鉻酸銀沉澱生成時,表明Cl已被定量沉澱,指示終點已經到達。此法方便、准確,應用很廣;
2)福爾哈德法
①直接滴定法:在含Ag的酸性試液中,加NH4Fe(SO4)2為指示劑,以NH4SCN為滴定劑,先生成AgSCN白色沉澱,當紅色的Fe(SCN)2+出現時,表示Ag+已被定量沉澱,終點已到達。此法主要用於測Ag+;
②返滴定法:在含鹵素離子的酸性溶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的過量的AgNO3標准溶液,再加指示劑NH4Fe(SO4)2,以NH4SCN標准溶液滴定過剩的Ag+,直到出現紅色為止。兩種試劑用量之差即為鹵素離子的量,此法的優點是選擇性高,不受弱酸根離子的干擾。但用本法測Cl-時,宜加入硝基苯,將沉澱包住,以免部分的Cl-由沉澱轉入溶液;
3)法揚斯法 :在中性或弱鹼性的含Cl-試液中加入吸附指示劑熒光黃,當用AgNO3滴定時,在等當點以前溶液中Cl-過剩,AgCl沉澱的表面吸附Cl-而帶負電,指示劑不變色。在等當點後,Ag+過剩,沉澱的表面吸附Ag+而帶正電,它會吸附荷負電的熒光黃離子,使沉澱表面顯示粉紅色,從而指示終點已到達。
此法的優點是方便。
❺ 中和滴定的指示劑如何選用
有跟多種情況,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滴定時選用的指示劑一般用酚酞和甲基橙回
指示劑的答顏色變化要靈敏,變色范圍最好接近恰好完全反應的終點(化學計量點)。強酸和強鹼在中和滴定時,可選用酚酞或甲基橙;強酸和弱鹼的中和滴定時,可選用甲基橙(生成的鹽發生水解呈酸性,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3.1~4.4,在酸性范圍內);弱酸和強鹼的中和滴定時,可選用酚酞(生成的鹽水解呈鹼性,酚酞的變色范圍是8~10,在鹼性范圍內)。因為在滴定終點時淺色變成深色更便於觀察,因此,鹼滴定酸更適宜用酚酞作指示劑,酸滴定鹼時更適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指示劑的用量一般為2滴
❻ 滴定的指示劑
滴定反應來需要靈敏的指示劑源來指示反應的完成。指示劑在反應完成時,會迅速變成另一種顏色。這樣實驗者就可以根據指示劑的變色來確定反應的終止。
中和滴定的指示劑是有機弱酸或弱鹼,它們的變色范圍在等電點附近。如弱酸的變色(以HIn代表):
HIn (酸色形) = H+ + In-(鹼色形)
指示劑一般有兩種形態,兩種形態呈現不同的顏色。指示劑在變色范圍內呈現過渡色。有的指示劑有三種不同顏色的形態。
由於在變色范圍時會發生「突躍」現象,顏色會變得很迅速,只要1滴溶液就可以讓指示劑完全變色,因此選擇指示劑時,只需讓反應完成時的pH值落在突躍范圍內即可,不必苛求准確。
其他種類滴定的指示劑一般是與某種反應物有靈敏反應的物質。當反應物消耗完畢時,指示劑就會變色。甚至有些反應物也可以作為指示劑,如高錳酸鉀
❼ 不銹鋼中鉻含量的測定為什麼先用硫酸亞鐵銨滴定成黃色,再加指示劑
除去引入的亞硝抄酸根離子襲
這個反應其實是NO2-的鑒定
NO2-酸性條件下分解
2H+ + 2NO2- = H2O + NO + NO2
這里是應該寫成2HAc+2NO2-=H2O+NO+NO2+2Ac-
3Fe2+ + NO + 2 SO42- = [Fe (NO)]SO4 生成棕色的硫酸亞硝醯鐵(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