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區分不銹鋼和不銹鐵
1、判斷方法。從標記上識別,很多不銹鋼用品表面都打有鋼印。例如:13-0,18-8等字樣,短線前邊的數字表示產品含鉻量,短線後邊的數字表示產品中含鎳量。像13-0表示它只含鉻不含鎳,俗稱不銹鐵,而18-8表示產品含鉻也含鎳,這才是不銹鋼。
2、鐵和鋼是以含碳量的多少來區別的。含碳量在2%以下的鐵碳合金是鋼,含碳量在2%以上的則稱之為鐵。
3、還有,鋼是指碳含量不高於2%的鐵,要做到耐腐蝕碳含量是不允許這么高的,所以行業中只有不銹鋼沒有不銹鐵。
B. 不銹鋼和不銹鐵 有什麼不同 在外觀上怎麼分辨
一、表面亮色不同
1、不銹鋼:表面的亮色為白亮色,發白發亮。
2、不銹鐵:表面內只是亮色容,沒有不銹鋼的白亮。
二、特點不同
1、不銹鋼: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
2、不銹鐵:含鉻而不含鎳,具有一定的防腐蝕能力。
三、上產方式不同
1、不銹鋼:不銹鋼是通過各種不同配比的化學成分組成的。
2、不銹鐵:所謂「不銹鐵」,就是將回收的廢鐵、鉛、鋼等經二次回爐加工,通過脫「磁」處理而成,傳統的檢測方法是用吸鐵石。
C. 怎樣區分不銹鋼和鐵
用吸鐵石就能將兩者加以區別了。即吸鐵石可以吸附不銹鐵,但是它對不銹銅無效。
D. 不銹鋼和不銹鐵的區別在哪分別都是那些型號
前者無磁或弱磁,後者有磁,鐵素體不銹鋼和馬氏體不銹鋼就被人們稱為不銹鐵,而一般說的不銹鋼指的是奧氏體不銹鋼,所以一般來說不銹鐵防銹能力不如不銹鋼。
E. 怎樣辨別不銹鋼與鐵
1、用銼刀試,不銹鋼很銼掉,而鐵用銼刀一銼感覺很軟。
2、用磁鐵吸百,容易吸引的是鐵,不容易吸引的是不銹鋼。
鐵和鋼本身是一種東西,就是雜質多了度點。不銹鋼是因為鋼的組織中加了Cr,使問組織細化,不易被磁場磁化,因此沒有磁性或者磁性很弱,不容易被吸住。
但是有一些不銹鋼還是可以被吸住的。但是比直同樣質量外形的普通鋼內材來說,吸力要小得多。畢竟,合金元素很貴的。同時,價格也容是一個方面。一般不銹鋼的價格是碳鋼價格的5-10倍。
不銹鋼的主要特性:
焊接性
產品用途的不同對焊接性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一類餐具對焊接性能一般不做要求,甚至包括部分鍋類企業。但是絕大多數產品都需要原料焊接性能好,像二類餐具、保溫杯、鋼管、熱水器、飲水機等。
耐腐蝕性
絕大多數不銹鋼製品要求耐腐蝕性能好,像一、二類餐具、廚具、熱水器、飲水機等,有些國外商人對產品還做耐腐蝕性能試驗:用NACL水溶液加溫到沸騰,一段時間後倒掉溶液,洗凈烘乾,稱重量損失,來確定受腐蝕程度(注意:產品拋光時,因砂布或砂紙中含有Fe的成分,會導致測試時表面出現銹斑)
耐熱性能
耐熱性能是指高溫下不銹鋼仍能保持其優良的物理機械性能。碳在奧氏體不銹鋼中是強烈形成並穩。定奧氏體且擴大奧氏體區的元素。碳形成奧氏體的能力約為鎳的30倍,碳是一種間隙元素,通過固溶強化可顯著提高奧氏體不銹鋼的強度。碳還可提高奧氏體不銹鋼在高濃氯化物(如42%MgCl2沸騰溶液)中的耐應力耐腐蝕的性能。
F. 怎樣判斷是鐵還是不銹鋼
可以聽聲音判斷是鐵還是不銹鋼,聲音沉悶為生鐵,聲音清脆為鋼。或者專等時間久一點了,鐵會屬生銹。
大部分情況可以用吸鐵石判斷,不能吸的是不銹鋼。不銹鋼是因為鋼的組織中加了Cr(鉻),使組織細化,不易被磁場磁化。
鐵和鋼是以含碳量的多少來區別的。含碳量在2%以下的鐵碳合金是鋼,含碳量在2%以上的則稱之為鐵。
還有,鋼是指碳含量不高於2%的鐵,要做到耐腐蝕碳含量是不允許這么高的,所以行業中只有「不銹鋼」沒有「不銹鐵」。
不銹鋼(Stainless Steel)是不銹耐酸鋼的簡稱,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或具有不銹性的鋼種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腐蝕介質(酸、鹼、鹽等化學浸蝕)腐蝕的鋼種稱為耐酸鋼。
不銹鋼-網路
G. 不銹鋼與鐵,如何分辨
並不是所有的不銹鋼都沒有磁性!
奧氏體不銹鋼都是沒有磁性的,但是經過成型(版彎曲、扭曲權)後因為組織變化又會產生磁性;
鐵素體不銹鋼都是有磁性的;
馬氏體不銹鋼都是有磁性的;
所以,除非對於平板,不能單靠磁鐵來判定不銹鋼的種類。。。煎中葯是可以的,不會產生化學反映。
H. 不銹鋼和不銹鐵如何區分
不銹鐵與不銹鋼相比主要是在於是否含鎳!不銹鐵一般是指日本的SUS430,國內為1Cr17,主要回化學成分為:C:<0.12,Si:<0.75,Mn<100,P:<0.035,S<0.030,Ni:<0.60,Cr:16.00-18.00為鐵素體答不銹鋼
不銹鐵是含鉻而不含鎳的,也成為Cr不銹鋼,就有一定的防腐蝕能力!不銹鐵不是俗語,通俗認為具有鐵
磁性的不銹鋼,我認為主要指1Cr17(鐵素體)系列、1Cr13(馬氏體)系列,而Fe以奧氏體形式存在時不具鐵
磁性。文中以Ni/Cr區分容易誤會,雖然它們導致了Fe的同素異構。但Fe、Ni為鐵磁性,Cr為順磁性。高
性能軟磁材料1J系列很多是Ni基。
而不銹鋼是既含鉻又含鎳的,由於鎳屬於較穩定元素,那麼它的抗腐蝕能力自然要比不銹鐵強很多!
由於鎳的價格較貴,所以從成本上不銹鋼要高於不銹鐵,再加上抗腐蝕能力的差異,不銹鋼價格比不銹鐵
高出1/4~1/3 (僅供參考)
辨別: 由於鎳是抗磁性元素,一般比較簡單的分辨方法是看是否具有較強的磁性,即用磁鐵來吸引!
I. 不銹鐵和不銹鋼如何分別
不銹鐵和不銹鋼的區別在於含鎳的成分的高低。
有磁性的就是鐵,沒磁性的就是不銹鋼,這個說法完全錯誤,不銹鋼中有四大體系,奧氏體、馬氏體、鐵氏體和雙相體,其中奧氏體不帶磁,但在加工中由於某些元素的損失,造成略帶磁性;
所以建議通過化學檢驗和不銹鋼成分對照表來判斷。
現在市場上出現的許多日常用品,盡管招牌上寫的是不銹鋼,實際上是「不銹鐵」製品。那麼,不銹鋼和不銹鐵的區別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不銹鋼和不銹鐵?從含義上區別:
不銹鋼一般是不銹鋼和耐酸鋼的總稱。不銹鋼是指耐大氣、蒸汽和水等弱介質腐蝕的鋼,而耐酸鋼則是指耐酸、鹼、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不銹鋼,自本世紀初問世,到現在已有90多年的歷史。不銹鋼的發明是世界冶金史上的重大成就,不銹鋼的發展為現代工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不銹鋼鋼種很多,性能各異,它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幾大類。按組織結構分,分為馬氏不銹鋼(包括沉澱硬化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和奧氏體加鐵素體雙相不銹鋼等四大類;按鋼中的主要化學成分或鋼中的一些特徵元素來分類,分為鉻不銹鋼、鉻鎳不銹鋼、鉻鎳鉬不銹鋼以及低碳不銹鋼、高鉬不銹鋼、高純不銹鋼等;按鋼的性能特點和用途分類,分為耐硝酸不銹鋼、耐硫酸不銹鋼、耐點蝕不銹鋼、耐應力腐蝕不銹鋼、高強不銹鋼等;按鋼的功能特點分類,分為低溫不銹鋼、無磁不銹鋼、易切削不銹鋼、超塑性不銹鋼等。目前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鋼的組織結構特點和鋼的化學成分特點以及兩者相結合的方法分類。一般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雙相不銹鋼和沉澱硬化型不銹鋼等,或分為鉻不銹鋼和鎳不銹鋼兩大類。
所謂「不銹鐵」,就是將回收的廢鐵、鉛、鋼等經二次回爐加工,通過脫「滋」處理而成,傳統的檢測方法是用吸鐵石,而此品用傳統方法是無法辨別的,自然是瞞天過海,蒙住了眾多的工程選材,因此堂百皇之地進入了一個又一個裝飾工地,登上了一幅又一幅豪華幕牆。此名稱是自《焦點訪談》曝光後誕生的,並且占據著大約65%的市場份額,而真正的國標SUS304不銹鋼產品因價格較高而沒有市場。
從標記上識別:很多不銹鋼用品表面都打有鋼印,例如:13-0、18-8等字樣,短線前邊的數字表示產品含鉻量,短線後邊的數字表示產品中含鎳量。像13-0表示它只含鉻不含鎳,俗稱「不銹鐵」;而18-8表示產品含鉻也含鎳,這才是不銹鋼。從聲音談判:敲擊不銹鋼或「不銹鐵」製品,也可以作為一種判斷方法。用永久磁鐵吸引:真正的不銹鋼不被磁鐵吸引,「不銹鐵」則可以被磁鐵吸引。盡管「不銹鐵」和不銹鋼性質上存在差異,但就其抗銹蝕能力而言,都明顯優於鍛鐵和鑄鐵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