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湯鍋燉紅燒肉怎麼做
用料
排骨 約一根,切塊
姜 2片
蔥 適量
蒜 2片
白糖 2勺
老抽 1勺
六月鮮(生抽) 3勺
紹興酒 3勺
橄欖油 1勺
小湯鍋燉紅燒肉的做法
豬肉洗凈,放入小湯鍋(奶鍋)中,加入冷水沒過豬肉,放2片生薑(可去腥)。中火加熱至豬肉變色,稍微變成白色,瀝出血水就可以了(因為後面還要燉很久,所以不用怕不熟)。關火,將鍋中的水瀝干。
加入兩片蒜,以2:2:1的比例在鍋中加入六月鮮(可用生抽代替):紹興酒:油。也就是我說的2勺醬油,2勺酒,1勺油。(tip:油盡量少哈,因為豬肉本身就很多油咯,油加多了,最後做出來會在湯汁中浮著一層厚厚的油那個樣子)。
小火燉5分鍾,開蓋,上下翻動一下肉,將下面浸在湯汁中的肉翻到上面來。
繼續小火燉約5分鍾後,再加1勺醬油,1勺料酒,2勺白糖。攪拌均勻,繼續小火燉。
10分鍾後,開蓋,根據自己口味,可以少量加糖加鹽調整,我加了1勺老抽上色。再小火燉10分鍾。
這樣總共半小時後,關火,上下翻動一下,悶10分鍾。撒適量蔥花,裝盤。
小貼士
我用的勺子是比較淺口的不銹鋼勺,反正是根據正常的量,把生抽醬油:酒:油的量控制在3:3:1的比例上,因為豬肉里本身就有很多油,我不建議放太多油噢。
之前用平底不粘鍋做過紅燒肉,是那種需要先炒一下再加水慢慢把水煮乾的方法,但是我經常會用這種辦法把肉做得很硬,所以偶然聽來了這個方法,趕緊運用了,不需要加水了,個人覺得更能保留肉質本身的風味。
然後這個做法也因為沒有加水,所以鍋底部的醬料會比較濃,我是一邊小火燉著這個紅燒肉,一邊做點別的菜,然後幾分鍾就開蓋上下翻動一下的。反正你們做時,定時翻動,讓醬汁均勻入味就對了。
⑵ 紅燒肉怎麼做啊
4.鍋內燒水,把五花肉冷水放入鍋中進行焯水,煮出裡面的血水和雜質,水燒開以後打去鍋中的浮沫,然後把五花肉倒出來,用清水抓洗干凈瀝干水分備用。
5.鍋內再燒油,油溫五成熱時放入控過水分的五花肉,開中火煸炒出裡面的肥油,這樣吃的時候不會膩口,大約煸炒三分鍾五花肉煸香,煸成金黃色時倒出來控油。
⑶ 紅燒肉怎麼做啊
五花肉要選紅白相間且帶皮的,把肉清洗干凈,切成大約3厘米左右的方正大塊兒,涼水下鍋焯水,肉塊變色後撇除浮沫,撈出備用。起鍋加少量油,把五花肉倒入鍋中煸炒出油,另起鍋,放入適量冰糖炒糖色,炒至冰糖融化冒泡,倒入少量熱水攪拌均勻,倒入五花肉,中小火翻炒,接著放入香葉、八角、香蔥,加適量料酒、老抽,加入適量的啤酒,蓋上鍋蓋,大火燒開,開鍋後轉中小火慢燉30分鍾,最後大火收汁即可。
紅燒肉是一道著名的大眾菜餚,屬於魯菜。其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五花肉)來做,鍋具以砂鍋為主,做出來的肉肥瘦相間,香甜松軟,營養豐富,入口即化。紅燒肉在中國各地流傳甚廣,做法多達二三十種,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那麼紅燒肉怎麼做才能軟爛而不油膩呢?
紅燒肉需要准備的食材:五花肉、老抽、香葉、八角、料酒、冰糖、啤酒
第一步:做紅燒肉的五花肉要選帶皮五花,紅白相間的口感最好,如果非紅白相間,白肉多了太膩,紅肉多了不香,所以選肉也很重要。先把肉清洗干凈,如果豬皮帶有豬毛,一定要先處理豬毛,否則太影響口感了。
第二步:把五花肉切成大約3厘米左右的方正大塊兒,鍋內加適量水,涼水下鍋焯水,肉塊變色後撇除浮沫,撈出備用。
第三步:這也是紅燒肉香而不膩非常關鍵的一步,起鍋加少量油,把五花肉倒入鍋中煸炒出油,肉中的油被煸出來,吃起來自然就不油膩了,炒出來的油直接倒掉。
第四步:另起鍋,放入適量冰糖炒糖色,這是紅燒肉顏色紅亮好看的關鍵,炒至冰糖融化冒泡,倒入少量熱水攪拌均勻,趁熱倒入五花肉鍋中,中小火翻炒,讓每塊兒肉都裹滿糖色。接著放入香葉、八角、香蔥,加適量料酒、老抽。紅燒肉好吃的第二個關鍵點,切記不要加水燉,只需要加一罐啤酒,啤酒不但可以去腥提香,還會讓五花肉變得更加軟爛,以達到入口即化的口感。蓋上鍋蓋,大火燒開,開鍋後轉中小火慢燉30分鍾,最後大火收汁,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就做好了。
⑷ 紅燒肉的做法和材料
紅燒肉的做法
紅燒肉的做法各地也會稍有不同。南方習慣用醬油(老抽)調色,而北方則偏愛炒糖色兒。原料一般選用上好五花肉(所謂上好五花肉要層次分明,一般五層左右為佳,故名「五花肉」),或者「坐臀肉」(即後臀尖)。
原料:
帶皮五花肉、干山楂片、老抽、冰糖。
做法:
帶皮五花肉洗凈,切成麻將塊;干山楂片沖水洗凈。
盆中裝入涼水,加入一大勺料酒,放入五花肉塊,浸15分鍾。
將浸好的五花肉塊和干山楂片放入砂鍋里,加入足量的水,至少高過肉塊兩寸以上。
大火燒沸30分鍾,中間不斷用勺子撇除表層浮沫。
轉小火微沸,一個半小時。中間我加蓋了超市裡買來的濾油布,幫助去掉一些油份,沒有的話可以不用。
轉入炒鍋中,倒入老抽一大勺,中火燒30分鍾至湯汁收濃。
加入冰糖,燒到汁濃,加點鹽調整一下味道,最後點香油出鍋。
⑸ 紅燒肉做法
豬肋板肉洗凈,切長15cm,寬10cm左右的塊,上鍋煮(焯水)10分鍾左右,撈出濾干水分,另起鍋加入食用油(能沒mo過肉塊二分之一高度即可),油溫8-9成熱時將肉塊皮朝下放入油鍋,炸至肉皮金黃色撈出,將炸好的肉塊改刀切成3cm見方的小塊(或厚0.5cm的片),另起鍋放少許底油,待油燒熱時放入切好的肉塊,大火炒至肉塊油光發亮(炒制期間用老抽調色),加水(沒過肉塊3-4cm),再依次放入花椒、大料、蔥段、姜塊、干紅辣椒、食鹽,蓋好鍋蓋大火燒開後小火燉至肉塊軟爛即可出鍋(如果喜歡辣口味的適當多放些干紅辣椒)。
注意事項:
1、炸制肉塊過程中會有油點兒濺出,注意防止燙傷。
2、如果肉已燉爛,湯汁仍較多可大火收汁,直至湯汁粘稠,此期間操作者不要離開防止燒糊。
糖色的炒制方法:
1、水100ml左右(中號紙杯的多半杯)小火燒開,放白糖4-5勺(吃飯用的那種不銹鋼勺),當水完全蒸發後,糖因受熱會起特別細小的浮沫,當這些特別細小的浮沫消失,大的氣泡產生時,立即關火並將糖色倒出或倒入准備好的肉塊降溫,否則會焦糊。注意:從放入糖開始就要用勺子不停攪動,防止焦糊(可用來給5市斤左右的肉著色)。
2、油炒與水炒類似,只是節省時間。
炒糖色火候比較難掌握,如果初學建議使用老抽(比如「海天草菇老抽」)調色,因為糖色炒老了就糊了,肉就不能上色而且會有苦味,如果欠火,肉還是不能上色,而且肉會比較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