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中性水溶液中,Cu-Al和不銹鋼-Al兩對電偶的電位差相近,但前者會造成Al的嚴重腐蝕,而後者對Al的腐蝕輕微
不銹鋼非純物質,其導電性遠低於銅
不銹鋼表面氧化膜減弱了不銹鋼表面的電極反應
Ⅱ 什麼是電偶腐蝕及其產生腐蝕的條件
電偶腐蝕就是由於腐蝕電位不同,異種金屬彼此接觸或通過其他導體連通,處於同一介質中,造成異種金屬接觸部位的局部腐蝕,亦稱接觸腐蝕或雙金屬腐蝕。
產生條件:
1、電位差
陰陽兩極必須具有一定的電位差。比如電位較正的「不銹鋼管」和電位較負的「碳鋼管」偶接,「不銹鋼管」呈陰極,「碳鋼管」呈陽極,電位差越大則電偶腐蝕傾向愈大。電位差是形成電偶腐蝕的驅動力。
2、電子通道
電偶腐蝕需要經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後形成電子通道。「碳鋼管」中的鐵失去的電子到達「不銹鋼管」表面被腐蝕劑吸收。
3、電解質
電偶腐蝕需要在兩種金屬的接觸區有電解質覆蓋或浸沒。「碳鋼管」中的鐵失去的電子形成離子,「不銹鋼管」表面的電子被電解質中的腐蝕劑(如空氣中的氧) 拿走。電解質即成為離子通道。
(2)不銹鋼的腐蝕電位是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電偶腐蝕的因素:
1、所形成的電偶間的電極電位差。電位差越大則電偶腐蝕傾向愈大。
2、腐蝕介質的電導。
3、金屬表面的極化和由於陰、陽極反應生成表面膜或腐蝕產物產生的影響。
4、電偶間的空間布置(幾何因素)。
電偶腐蝕速度,在數量上服從法拉第電解定律。兩金屬之間的電極電位差愈大、電流愈大,則腐蝕速度愈快。電路中的各種電阻則按歐姆定律影響電偶腐蝕電流,介質的電導率高,則加速電偶腐蝕。
Ⅲ 316L不銹鋼和6061鋁合金接觸會產生電位腐蝕嗎
316L不銹鋼是以鐵基為主的金屬材料,6061鋁合金的主要成分是鋁,兩者為不同金屬組成,相互接觸一定會發生腐蝕。由於雙方有較好的防腐性能,這種異金屬接觸腐蝕會輕一些,抗腐蝕能了強一些。
Ⅳ 不銹鋼為什麼不能和碳素鋼管放在一起
【不銹鋼不能與碳鋼放在一起的原因】因為會發生電偶腐蝕,具體如下:
1、電位差內:電容位較正的「不銹鋼管」和電位較負的「碳鋼管」偶接,「不銹鋼管」呈陰極,「碳鋼管」呈陽極,二者的電位差越大則電偶腐蝕傾向愈大。
2、電子通道:經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後形成電子通道。「碳鋼管」中的鐵失去的電子到達「不銹鋼管」表面被腐蝕劑吸收。
3、電解質:兩種金屬的接觸區有電解質覆蓋或浸沒。「碳鋼管」中的鐵失去的電子形成離子進去溶液,「不銹鋼管」表面的電子被電解質中的腐蝕劑(如空氣中的氧) 拿走。電解質成為離子通道。
只有改變三個條件中的一個,雙金屬腐蝕即被終止。電偶腐蝕與雙金屬接觸面積有關,接觸面積愈大。腐蝕愈小。電偶腐蝕的驅動力是電位差。
【電偶腐蝕】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電極電位的金屬處於腐蝕介質內,相互接觸而引起的電化學腐蝕,又稱接觸腐蝕或雙金屬腐蝕。
Ⅳ 鉻元素在不銹鋼中如何起耐腐蝕作用
一樓的說了一些,但一些基本的概念沒有說清楚,我來補充一下。
首先要明確一點,不銹鋼並不是完全不銹的。我們通常意義上的不銹鋼是指能抵抗大氣及弱腐蝕介質腐蝕的鋼種,腐蝕速度小於0.01mm/年的不銹鋼稱為「完全耐蝕」,腐蝕速度小於0.1mm/年的不銹鋼稱為「耐蝕」。因此不銹鋼並不是不能被腐蝕,只不過被腐蝕的腐蝕速度較慢而已。
回到你所懷疑的三個問題:
1)鉻不能完全覆蓋基體。你的這個觀點應該是正確的,但是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我們只要使其腐蝕的速度足夠慢就可以了。因此,不銹鋼對鉻的含量都是有要求的,即鉻的含量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量才可以,量變到質變。
2)這里涉及到腐蝕的分類的概念。腐蝕按照其化學原理可分為兩類: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化學腐蝕是金屬與介質發生化學反應而使金屬發生破壞的過程,如鋼的高溫氧化、脫碳,在石油、燃氣中的腐蝕等。典型的化學反應如:4Fe+3O2═2Fe2O3
這種反應腐蝕不產生腐蝕電流,在反應表面形成一層化學生成物。緻密的氧化物膜(鈍化膜)能阻止進一步的腐蝕。如SiO2、Al2O3、Cr2O3 這樣的氧化物,結構緻密、比容大於基體,能覆蓋零件的表面,化學穩定性又高,從而有效地保護金屬零件阻止進一步的腐蝕。這就是你所列的一點的原理。
電化學腐蝕是金屬與介質發生電化學過程而使金屬發生破壞的過程,如大氣腐蝕、在各種電解液中的腐蝕等。在生產實際中遇到的腐蝕主要是電化學腐蝕。在金屬材料中,它是由不同種金屬元素或金屬材料中不同相之間的電極電位的不同構成原電池而產生的。這種原電池腐蝕是在顯微組織的不同相之間產生的,故稱為微電池腐蝕。電化學腐蝕的特點是:有液體電介質存在,不同金屬或不同相之間有電極電位差並連通或接觸,同時有腐蝕電流產生。既然電化學腐蝕是金屬腐蝕更重要更普遍的形式,那麼研究電化學腐蝕的速度就顯得極為重要。
腐蝕速度應取決於單位時間內從陽極上溶解的金屬離子數,即等於單位時間內導線中流過的電量。按照歐姆定律,腐蝕電量應和陰極之間電位差即原電池的電動勢成正比。對於金屬材料的電化學腐蝕,由於微電池的陰、陽極直接接觸形成短路狀態,根據計算,腐蝕電流應該很大,即腐蝕速度也應該很快。而實際上並沒有計算的那麼快。這是因為在腐蝕之後,陰、陽極的電位會發生變化,即向著電位差縮小的方向變化,使原電池的電動勢減小,這種電極電位的變化稱為極化。其中陽極電位向正的方向的變化稱為陽極極化。產生陽極極化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在腐蝕過程中形成有保護作用的鈍化膜阻礙了陽極金屬和溶液的直接接觸,使金屬形成離子的速度減慢,因而降低了陽極表面的電荷密度,從而升高了陽極的電極電位。陰極電位向負的方向的變化稱為陰極極化。其原因主要是消耗電子的陰極過程受阻,使陰極的電子造成堆積,升高了陰極表面的電荷密度,從而導致陰極電位變負。由於陽極變正,陰極變負,使得兩極之間的電位差縮小,所以腐蝕速度變慢。當不銹鋼中幾乎所有的原電池被阻止了,這材料就成了單相狀態。也就是一樓所說的電池只有一個極,形成不了迴路。這就是你的第二和第三個疑問的回答。
3)我們高中的化學課本中應該講過鍍鋅的作用,鋅的電位就比鐵的低,其實鉻也比鐵低。通過犧牲鋅,鉻這些較鐵更活潑的金屬來提高鐵的電位,從而保護鐵。
至於鉻對鐵的電位的具體影響,有一個叫Tammann的科學家首先進行了研究,他發現,當鐵基固溶體中Cr 的含量達12.5%原子比(即1/8)時,電極電位有一個突躍升高;當Cr 的含量提高到25%原子比(即2/8)時,鐵基固溶體的電極電位又有一個突躍的升高。這一現象稱為二元合金固溶體電位的n/8 規律,也叫Tammann定律。
Ⅵ 紫銅和不銹鋼一起放在水裡會發什麼反應嗎會不會有電位腐蝕,幾年後會不會哪一種慢慢被腐蝕掉了穿孔了呢
按說鐵的活動性強於銅,相互接觸的話會先於銅被腐蝕,但不銹鋼的特殊防銹原理會在表層產生富鉻氧化膜,從而防止進一步的腐蝕,因而最終先受到腐蝕的還是銅本身。
Ⅶ 鋁、鉛、銅、鋅、不銹鋼、鋼等金屬之間,有哪些金屬可以直接接觸,或不能直接接觸產生電化學腐蝕
從化學電極電位上講,從高到低應是鉛、銅、不銹鋼、鋼、鋁、鋅的順序,在電位差越大的兩種金屬接觸時越易發生電化學腐蝕,但有時我們故意採用犧牲陰極保護陽極的方法來防腐蝕,如鍍鋅板。
Ⅷ 鋁合金和不銹鋼連接會發生腐蝕么
鋁合金和不銹鋼連接可能會發生電偶腐蝕。
理論上來說,只要是不同種類的金屬發生接觸,因為不同金屬間存在的電極電位的差異,一旦存在電解液,形成迴路,就會產生自催化式的電偶腐蝕,陽極金屬被腐蝕。在鋁合金和不銹鋼的搭配中(假定是奧氏體不銹鋼),鋁合金是陽極金屬。所以要避免採用多種金屬,或者用絕緣的物質隔絕迴路。
(8)不銹鋼的腐蝕電位是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電偶腐蝕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1、所形成的電偶間的電極電位差;
2、腐蝕介質的電導;
3、金屬表面的極化和由於陰、陽極反應生成表面膜或腐蝕產物的影響;
4、電偶間的空間布置(幾何因素)。電偶腐蝕速度,在數量上服從法拉第電解定律。兩金屬之間的電極電位差愈大、電流愈大,則腐蝕愈快。電路中的各種電阻則按歐姆定律影響電偶腐蝕電流,介質的電導率高,則加速電偶腐蝕。
防止措施
電偶腐蝕的主要防止措施有:
1、選擇在工作環境下電極電位盡量接近(最好不超過50毫伏)的金屬作為相接觸的電偶對;
2、減小較正電極電位金屬的面積,盡量使電極電位較負的金屬表面積增大;
3、盡量使相接觸的金屬電絕緣,並使介質電阻增大;
4、充分利用防護層,或設法外加保護電位。選擇防護方法時應考慮面積律的影響,以及腐蝕產物的影響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偶腐蝕
Ⅸ 求助,腐蝕電位大還是腐蝕電位小的合金比較耐腐蝕
鉻是不銹鋼都含有的元素,鉻是鐵素體形成元素.鉻的主要作用是耐腐蝕,從圖1中可以看出在鋼中添加鉻對腐蝕性的影響.當鉻含量達到12%時,在大氣環境下或在氧化性介質中鉻可以自發形成一種穩定的、透明的、極薄的鈍化膜來阻止腐蝕,基本上不會生銹,較高的合金含量可通過強化薄膜和快速自我修復薄膜來提高抗腐蝕性.不銹鋼鉻含量上限為30%.1鉻含量對鋼的大氣腐蝕的影響(在距海邊250m的海洋環境中放置52個月)鎳是穩定奧氏體的元素,鎳可將奧氏體降低范圍擴大到低溫區.從圖2可以看出鎳的作用,在圖中斜線以上所示溫度下奧氏體是穩定的,在這條線以下,鐵素體和馬氏體都具有穩定的晶體結構.鎳可提高韌性和延展性,使之更易於加工、製造和焊接,增強抗酸的腐蝕能力,保持鈍化膜的能力及在腐蝕介質中的抗蝕能力.2加入鎳對鐵鉻合金的影響鉬可提高鈍化膜的強度,增強耐局部腐蝕性,如點蝕、縫隙腐蝕,特別是在鹵鹽或海水中有氯離子的情況下.鉬也可提高對氯化物應力腐蝕斷裂的抵抗能力.利用固溶強化的方法,鉬可提高奧氏體牌號的高溫強度和馬氏體牌號的抗回火能力.錳類似於鎳,當添加錳或用錳替代鎳時,都會提高不銹鋼的強度.氮是穩定奧氏體的元素,可提高強度,在奧氏體及雙相不銹鋼中可增強耐點蝕及縫隙腐蝕能力並減少金屬間相(σ)在高溫或焊接時析出的機會.鈦、鈮能優先與碳和氮結合形成碳化物和氮化物,改善高溫強度性能並阻止鉻的碳化物的形成,防止晶間腐蝕.鈮可提高高溫蠕變斷裂強度.硅、鋁可改善抗氧化性能,硅還可阻改善鑄造特性.銅可提高對稀酸特別是對硫酸的抗酸能力,加入3%~4%銅具的低的加工硬化率,易於成形.析出銅離子化有滅菌作用.硫、硒和鉛可改善機械切削性能,但會降低耐腐蝕能力.鈰、鐿、鑭可提高抗氧化性.空氣中或化學腐蝕介質中能夠抵抗腐蝕的一種鐵基高合金鋼,不銹鋼是具有美觀的表面和耐腐蝕性能好,不必經過鍍色等表面處理,而發揮不銹鋼所固有的表面性能,使用於多方面的鋼鐵的一種,通常稱為不銹鋼.從金相學角度分析,因為不銹鋼含有鉻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鉻膜,這個膜隔離開與鋼內侵入的氧氣起耐腐蝕的作用.為了保持不銹鋼所固有的耐腐蝕性,鋼必須含有12%以上的鉻.不銹鋼的不銹性和耐蝕性是由於其表面上富鉻氧化膜(鈍化膜)的形成.這種不銹性和耐蝕性是相對的.試驗表明,鋼在大氣、水等弱介質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質中,其耐蝕性隨鋼中鉻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當鉻含量達到一定的百分比時,鋼的耐蝕性發生突變,即從易生銹到不易生銹,從不耐蝕到耐腐蝕.實際上工業上應用的不銹鋼都是同時存在幾種以至十幾種元素的,當幾種元素共存於不銹鋼這一個統一體中時,它們的影響要比單獨存在時復雜得多,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考慮各元素自身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它們互相之間的影響,因此不銹鋼的組織決定於各種元素影響的總和.1、鉻在不銹鋼中的決定作用:決定不銹鋼性屬的元素只有一種,這就是鉻,每種不銹鋼都含有一定數量的鉻.鉻之所以成為決定不銹鋼性能的主要元素,根本的原因是向鋼中添加鉻作為合金元素以後,促使其內部的矛盾運動向有利於抵抗腐蝕破壞的方面發展.這種變化可以從以下方面得到說明:①鉻使鐵基固溶體的電極電位提高②鉻吸收鐵的電子使鐵鈍化鈍化是由於陽極反應被阻止而引起金屬與合金耐腐蝕性能被提高的現象.構成金屬與合金鈍化的理論很多,主要有薄膜論、吸附論及電子排列論.2、鎳在不銹鋼中的作用是在與鉻配合後才發揮出來的鎳是優良的耐腐蝕材料,也是合金鋼的重要合金化元素.鎳在鋼中是形成奧氏體的元素,但低碳鎳鋼要獲得純奧氏體組織,含鎳量要達到24%;而只有含鎳27%時才使鋼在某些介質中的耐腐蝕性能顯著改變.所以鎳不能單獨構成不銹鋼.但是鎳與鉻同時存在於不銹鋼中時,含鎳的不銹鋼卻具有許多可貴的性能.基於上面的情況可知,鎳作為合金元素在不銹鋼中的作用,在於它使高鉻鋼的組織發生變化,從而使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及工藝性能獲得某些改善.3、碳在不銹鋼中的兩重性:碳是工業用鋼的主要元素之一,鋼的性能與組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碳在鋼中的含量及其分布的形式,在不銹鋼中碳的影響尤為顯著.碳在不銹鋼中對組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碳是穩定奧氏體的元素,並且作用的程度很大(約為鎳的30倍),另一方面由於碳和鉻的親和力很大,與鉻形成-系列復雜的碳化物.所以,從強度與耐腐燭性能兩方面來看,碳在不銹鋼中的作用是互相矛盾的.認識了這一影響的規律,我們就可以從不同的使用要求出發,選擇不同含碳量的不銹鋼.在不銹鋼高溫應用環境下,較高C含量容易引起不銹鋼的敏化,造成不銹鋼的高溫強度下降,在高溫環境下,必須保證不銹鋼中的碳含量較低或者添加Ti、Nb等元素來防止晶間腐蝕.4、氮在不銹鋼中的作用:氮在鋼中的作用也是穩定奧氏體,並且作用的程度比鎳還要大.例如,欲使含18%鉻的鋼在常溫下獲得奧氏體組織,以錳和氮代鎳的低鎳不銹鋼與元鎳的鉻錳氮不誘鋼,目前已在工業中獲得應用,有的已成功地代替了經典的18-8鉻鎳不銹鋼.與碳相同,氮與鉻形成-系列復雜的碳化物,容易造成不銹鋼的晶間腐蝕.5、錳和可以代替鉻鎳不銹鋼中鎳鉻鎳奧氏體鋼的優點雖然很多,但近幾十年來由於鎳基耐熱合金與含鎳20%以下的熱強鋼的大量發展與應用,以及化學工業日益發展對不銹鋼的需要量越來越大,而鎳的礦藏量較少且又集中分布在少數地區,因此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鎳在供和需方面的矛盾.所以在不銹鋼與許多其他合金領域(如大型鑄鍛件用鋼、工具鋼、熱強鋼等)中,特別是鎳的資源比較缺乏的國家,廣泛地開展了節鎳和以其他元素代鎳的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在這方面研究和應用比較多的是以錳和氮來代替不銹鋼與耐熱鋼中的鎳.錳對於奧氏體的作用與鎳相似,錳在鋼中穩定奧氏體的作用約為鎳的二分之一.6、不銹鋼中加鈦或鈮是為了防止晶間腐蝕.7、鉬和銅可以提高某些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8、其他元素對不銹鋼的性能和組織的影響以上主要的九種元素對不銹鋼的性能和組織的影響,除這些元素對不銹鋼性能與組織影響較大的元素以外,不銹鋼中還含有一些其他的元素.有的是和一般鋼一樣為常存雜質元素,如硅、硫、磷等.也有的是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而加入的,如鈷、硼、硒、稀土元素等.從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這一主要性質來說,這些元素相對於已討論的九種元素,都是非主要方面的,雖然如此,但也不能完全忽略,因為它們對不銹鋼的性能與組織同樣也發生影響.硅是形成鐵素體的元素,在一般不銹鋼中為常存雜質元素.鈷作為合金元素在鋼中應用不多,這是因為鈷的價格高及其在其它方面(如高速鋼、硬質合金、鈷基耐熱合金、磁鋼或硬磁合金等)有著更重要的用途.在一般不銹鋼中加鈷作合金元素的也不多,常用不銹鋼如9Crl7MoVCo鋼(含1.2-1.8%鈷)加鈷,目的並不在於提高耐腐蝕性能而在於提高硬度,因為這種不銹鋼的主要用途是製造切片機械刃具、剪刀及手術刀片等.硼:高鉻鐵素體不銹鋼Crl7Mo2Ti鋼中加0.005%硼,可使在沸騰的65%醋酸中的耐腐蝕性能提高.加微量的硼(0.0006~0.0007%)可使奧氏體不銹鋼的熱態塑性改善.少量的硼由於形成低熔點共晶體,使奧氏體鋼焊接時產生熱裂紋的傾向增大,但含有較多的硼(0.5~0.6%)時,反而可防止熱裂紋的產生.因為當含有0.5~0.6%的硼時,形成奧氏體-硼化物兩相組織,使焊縫的熔點降低.熔池的凝固溫度低於半溶化區時,母材在冷卻時產生的張應力,由處於液態.固態的焊縫金屬承受,此時是不致引起裂縫的,即使在近縫區形成了裂紋,也可以為處於液態-固態的熔池金屬所填充.含硼的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在原子能工業中有著特殊的用途.磷:在一般不銹鋼中都是雜質元素,但其在奧氏體不銹鋼中的危害性不像在一般鋼中那樣顯著,故含量可允許高一些,如有的資料提出可達0.06%,以利於冶煉控制.硫和硒:在一般不銹鋼中也是常有雜質元素.但向不銹鋼中加0.2~0.4%的硫,可提高不銹鋼的切削性能,硒也具有同樣的作用.硫和硒提高不銹鋼的切削性能,是因為它們降低不銹鋼的韌性.硫與硒均降低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所以實際應用它們作為不銹鋼的合金化元素的很少.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應用於不銹鋼,目前主要在於改善工藝性能方面.如向Crl7Ti鋼和Cr17Mo2Ti鋼中加少量的稀土元素,可以消除鋼錠中因氫氣引起的氣泡和減少鋼坯中的裂紋.奧氏體和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中加0.02~0.5%的稀土元素(鈰鑭合金),可顯著改善鍛造性能.曾有一種含19.5%鉻、23%鎳以及鉬銅錳的奧氏體鋼,由於熱加工工藝性能在過去只能生產鑄件,加稀土元素後則可軋製成各種型材.鉻-鎳奧氏體不銹鋼在450~800℃溫度區加熱,常發生沿晶界的腐蝕破壞,稱為晶間腐蝕.一般認為,晶間腐蝕是碳從飽和的奧氏體以Cr23C6形態析出.造成晶界處奧氏體貧鉻所致.防止晶界貧鉻是防止晶間腐蝕的有效方法.如將各種元素按與碳的親和力大小排列,順序為:Ti、Zr、V、Nb、W、Mo、Cr、Mn.鈦..本周(10月3日10月9日)倫敦LME綜合鎳收盤13150美元/噸,較上周下跌2075美元,庫存減少786噸.本周倫鎳行情單邊下跌,勢如破竹,盤中最低下探至12650美元,最高上摸15525美元.本周是十一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周,雖然上周五美國眾議院在經過一波三折的表決後最終通過7000億美元的援助金融..不銹鋼在國外已經被大量應用於建築內外管道,一般使用兩個不銹鋼鋼種:304和316.不銹鋼相對其它材質管道,有以下優點:-耐腐蝕性佳-堅固且延展性好-易於成型和焊接-不受水流速的限制,最大流速可達30米/秒-適用於各種飲用水化學成份-維修量小,所以壽命周期成本低..409L是400系不銹鋼中的典型代表,該鋼種低碳含鈦,並含有11%左右的Cr,一般用作耐熱鋼.該鋼種有優秀的加工性和焊接性,擁有適當的高溫特性和常溫耐腐蝕性,主要用途是耐熱設備的原料.409L的特性使它廣泛應用於汽車排氣管部件、熱交換器、耐熱設備,同時也可以應用於低級西餐具,電子部件.經硬態處理過..1、產品特性LZ30J5是利用Mn及Cu來取代Ni的節鎳型奧氏體不銹鋼,且具有同304鋼種相近的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此鋼種將作為普通304的替代鋼種,且相比傳統的304有著相近的性能和價格優勢.2、產品用途LZ30J5可適用下列產品用途:A.食品加工類:餐具,廚房用具.B.裝飾類..
Ⅹ 316L不銹鋼和6061鋁合金接觸會產生電位腐蝕嗎
首先要明白一點通常所說的不銹鋼是不銹鋼和耐酸鋼的總稱。所謂不銹鋼是指抵抗大氣及弱回腐蝕介質腐蝕的答鋼;而耐酸鋼是指在各種強腐蝕介質中耐腐蝕的鋼。實際上並沒有絕對的不銹鋼、不受腐蝕的鋼材,只是在不同的介質中腐蝕速度不同而已。再者,腐蝕分兩種,一種化學腐蝕,不做說明。二是電化學腐蝕,是指金屬在酸、鹼、鹽等電解質溶液中由於原電池的作用而引起的腐蝕。馬氏體不銹鋼含WCr=13%-18%,Wc=0.1%-1.0%。由於含大量的Cr,故使電極電位明顯升高,從而耐腐蝕性明顯提高。但這類鋼含有較高的碳,含碳量增加,鋼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切削性都顯著提高,耐腐蝕性下降。因此,馬氏體不銹鋼多用於製造力學性能要求較高、耐蝕性要求較低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