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銹鋼保溫杯有毒嗎
辨別保溫杯可以從性能、密封性、材質、質量、附件方面判斷。
看保溫性能
保溫杯的主要功能是保溫,我們只需在保溫杯內加滿熱水,擰緊杯蓋,擱置2-3分鍾後用手觸摸杯子外表面,尤其是杯底。如果杯身和杯底發熱,說明其內膽並非真空,保溫性能不好。
看密封性
看內膽,一般內膽和外包裝平齊,上下差不了20mm,如果晃動裡面有沙子,或者別的東西的聲音,那就證明,這個保溫杯的質量很有問題了,再有看內膽的質量,一般表面光滑,無瑕疵的。
2. 用不銹鋼水杯泡茶喝有毒嗎
近日,有記者做了「不銹鋼杯子泡茶試驗」,說是用不銹鋼杯子泡茶72小時之後,杯子出現了「腐蝕」。然後「專家解釋」說不銹鋼中含有鉻,會釋放到茶水中。因為鉻是一種有毒重金屬,於是得出結論「不能用不銹鋼杯子泡茶,有毒!」。這一驚人的結論加上十分具有可操作性的「健康指南」,自然分外吸引眼球。
然而,這個試驗以及解釋,都完全不靠譜!
首先,記者僅憑自己的肉眼去判斷「腐蝕」基本算是「先頂罪後查案」的方式。要腐蝕不銹鋼,需要強腐蝕條件很長時間,才可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腐蝕結果。而茶水接近中性,離子強度也很低,幾乎不具有腐蝕性,更不可能在幾十個小時內導致可見的腐蝕。實際上,食品生產中大量的設備都是不銹鋼的,酸性更高、時間更長,如果幾十個小時泡茶就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腐蝕,那麼那些設備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換了。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積在杯子上,被記者當作了「腐蝕」。
其次,「專家解釋」如果不是被斷章取義,就是專家沒有表達清楚。不銹鋼中的確含有鉻,鉻在理論上也有可能遷移到水中。但是,用於餐飲容器的不銹鋼有國家標准,規定了在特定條件下的遷移量。那個容許的遷移量本身就遠遠低於可能危害健康的量,而現實中盛裝的食物(比如茶水)遠比國標測定時的「特定條件」要溫和。也就是說,現實中正常盛裝食物,即使會有鉻的析出,也遠遠到不了「有害」的量。
很多媒體喜歡做一些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試驗」,得出驚人的結論。如果再提出「可操作性強」的生活指南,就更加吸引眼球。在這個「不銹鋼泡茶有毒」的試驗之前,還有過「燃燒面條」「茶水驗尿」「冰塊細菌」等等。每一個媒體自我設計得出驚人結論的試驗,無一例外都被指出存在各種漏洞。
食品檢驗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因為食品的成分復雜,任何檢測——即使在外行看起來很簡單的檢測,往往也都存在著很多可能幹擾從而使結果存疑。食品中的各項指標,都有明確的標准方法。只有使用該標准方法得到的結果,才能用於討論是否符合國家標准。如果不是法定方法——即使是科學研究中使用的「更先進」的方法,所得到的結果也只能作為參考,而不能用於判定是否違規。
其次,如果要把實驗結果用於判定是否合法,實驗操作需要是專業檢測人員。如果檢測機構沒有經過監管部門認證,即使是著名大學的研究人員其檢測結果也不具有法律效力——這樣的結果向社會公布,可能造成誤導。
第三,「專家解釋」必須要有實際測量值和法定標准值的比較才有意義。食物是如此復雜的體系,在如今越來越先進的檢測技術下,檢測出「有害成分」完全正常。離開了劑量來泛泛而談「危害」,只具有嚇唬公眾的意義。
媒體願意去用實際數據去報道新聞,本身值得鼓勵。但是,數據的獲取和解讀,都需要很高的專業素養,不是記者們想當然就可以做到的。如果不能從取樣、檢測、數據解讀的整個過程中,都獲得專業人士的指導,僅僅憑著記者的「一腔熱情」去想當然地做實驗,只能得到沒有意義的結果,和誤導公眾的結論
3. 不銹鋼杯泡茶對身體有害嗎
不銹鋼是由鐵鉻合金再摻入鎳、鉑、鈦等金屬元素而製成的,長期使用不銹鋼保溫杯、炊具、餐具,會造成這些金屬積蓄中毒,尤其是鉻金屬過量。
4. 用不銹鋼的盆燒水喝有害嗎
沒有來害
不銹鋼的水壺燒水沒源有有害金屬析出,用鋁製品的有L2O3析出,長久喝了對人體就有一定的危害,但氧化鋁較為穩定,不易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鋁氧化後附在鋁質的表面,它堅硬附著性強,所以沒有太多的有害物質,用鋁壺燒水,如果縮短燒水時間就會減少三氧化二鋁的析出,不要一壺水燉上燒半天。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奇妙的事情呢!
5. 用不銹鋼的杯子喝水真的有毒嗎
鐵素體不銹鋼在使用狀態下以鐵素體組織為主的不銹鋼。含鉻量在11%~30%,具有體心立方晶體結構。這類鋼一般不含鎳,有時還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到元素,這類鋼具導熱系數大,膨脹系數小、抗氧化性好、抗應力腐蝕優良等特點,多用於製造耐大氣、水蒸氣、水及氧化性酸腐蝕的零部件。這類鋼存在塑性差、焊後塑性和耐蝕性明顯降低等缺點,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爐外精煉技術(AOD或VOD)的應用可使碳、氮等間隙元素大大降低,因此使這類鋼獲得廣泛應用。
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銹鋼是奧氏體和鐵素體組織各約佔一半的不銹鋼。在含C較低的情況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鋼還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該類鋼兼有奧氏體和鐵素體不銹鋼的特點,與鐵素體相比,塑性、韌性更高,無室溫脆性,耐晶間腐蝕性能和焊接性能均顯著提高,同時還保持有鐵素體不銹鋼的475℃脆性以及導熱系數高,具有超塑性等特點。與奧氏體不銹鋼相比,強度高且耐晶間腐蝕和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有明顯提高。雙相不銹鋼具有優良的耐孔蝕性能,也是一種節鎳不銹鋼。
馬氏體不銹鋼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通俗地說,是一類可硬化的不銹鋼。典型牌號為Cr13型,如2Cr13,3Cr13,4Cr13等。碎火後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具有不同強韌性組合,主要用於蒸汽輪機葉片、餐具、外科手術器械。根據化學成分的差異,馬氏體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鉻鋼和馬氏體鉻鎳鋼兩類。根據組織和強化機理的不同,還可分為馬氏體不銹鋼、馬氏體和半奧氏體(或半馬氏體)沉澱硬化不銹鋼以及馬氏體時效不銹鋼等。
6. 用不銹鋼泡水會有害健康嗎
有害
在使用不銹鋼廚具、食具時,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一、不可長時間盛放鹽、醬油、醋、菜湯等,因這些食品中含有很多電解質,如果長時間盛放,不銹鋼會與這些電解質起電化學反應,使有毒的金屬元素被溶解出來
。二、切忌用不銹鋼鍋煲中葯,因中葯含有多種生物鹼、有機酸等成分,特別是在加熱條件下,很難避免不與之發生化學反應。
三、切勿用強鹼性或強氧化性的化學葯劑如蘇打、漂白粉、次氯酸鈉等進行洗滌。因為這些物質都是強電解質,同樣會與不銹鋼起電化學反應。
不銹鋼是以鐵鉻合金為主摻入少量的鎳、鎘、鈦等金屬冶制而成,耐腐蝕、不生銹是它的特性,但使用不當,它也會釋放出有害物質,損害人體健康。
7. 用不銹鋼杯子泡茶有毒嗎
近日,有節目報道稱[1],泡茶會腐蝕不銹鋼杯子,溶出鉻危害人體健康。多家網路媒體轉載了該節目內容,並冠以「千萬別用不銹鋼杯子泡茶!有毒!」的驚人標題,一時間引來了許多關注。
在節目中,記者進行了如下實驗:用全新的不銹鋼杯泡茶,放置72小時後,不銹鋼杯的內壁出現「被腐蝕的痕跡」,由此便得出「不銹鋼釋放鉻危害健康」的結論。而至於這個過程中究竟溶出了多少鉻,節目中卻沒有給出檢測數據。用不銹鋼杯子泡茶,真的要擔心鉻帶來的風險嗎?這要從不銹鋼的性質開始說起。
不銹鋼大家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不銹鋼製品,但這些「不銹鋼」的性質並不是完全相同。嚴格來說,不銹鋼是一類合金鋼的總稱,根據其結構和化學成分又可以細分為鐵素體鋼、奧氏體鋼、馬氏體鋼、雙相鋼和沉澱硬化鋼等等[2]。
奧氏體、馬氏體之類的名詞平時不常被提起,而「301鋼」、「304鋼」之類的名字更加為人所知。這些編號指的是AISI的鋼牌號。不同編號的不銹鋼性能特點各不相同,他們有的更耐腐蝕,有的更易成型,有的則強度更高。
不銹鋼也會生銹
「不銹鋼」這個名字會自然地讓人們認為這種鋼材不會生銹,而事實上,不銹鋼並不是「金剛不壞之身」,它只是相對不容易發生銹蝕而已。
不銹鋼的耐腐蝕能力主要取決於其中鉻元素的含量。當不銹鋼中鉻的含量達到12%時,在大氣環境或氧化環境中,鉻可以自發形成一層薄薄的鈍化膜,阻止進一步的氧化與腐蝕,因此日常使用時一般不會生銹。但是,在遇到酸、鹼、鹽(鹼性物質對不銹鋼的影響相對較弱)等物質或者鈍化膜被破壞的時候,腐蝕的情況還是可能發生。
不銹鋼水杯泡茶會析出鉻嗎?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在某些情況下,不銹鋼確實會被腐蝕,並導致部分鉻溶出。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符合國家標準的不銹鋼食具中鉻的析出量極少,並不需要擔心它影響人體健康。
考慮到鉻(特別是六價鉻化合物)的健康風險,世界各國都針對不銹鋼食具中鉻成分的遷移量制定有嚴格的規定。在中國的相關國家標准中規定,不銹鋼器皿的鉻遷移量應不超過0.4毫克/平方分米[3,4],而這個遷移量的測定方法是在4%的醋酸溶液中煮沸30分鍾然後浸泡24小時。4%的醋酸溶液pH值約為2.5,將一塊不銹鋼丟在裡面煮沸30分鍾再浸泡24小時後,每平方分米表面遷移出的鉻不應超過0.4毫克。
而與醋酸溶液不同,茶水只有非常微弱的酸性(茶水的pH根據種類和濃度各不相同,通常在5~7之間),對不銹鋼的腐蝕作用也要小得多。假設用pH為5.5的茶水來做這樣的浸泡實驗,要想遷移出0.4毫克的鉻,大約需要246個小時,也就是連續浸泡10天,這還得是在保證不銹鋼表面沒有鈍化膜存在、反應一直發生的前提下才能達到。在實際情況中,茶水不會在不銹鋼杯里沸騰30分鍾,再考慮上鈍化膜的因素,實際反應速度還會更慢。因此,只要你使用的不銹鋼杯子是符合標準的產品,一杯茶別放太久(如果真把茶水放上好幾天,發霉變質恐怕才是首先需要擔心的問題),就不用擔心遷移出的鉻元素超標了。
對於不銹鋼餐具和廚具在實際使用中的金屬離子釋放量,也有不少研究數據可以參考。有研究指出,與其他廚具相比,用不銹鋼鍋烹調的食物中鉻與鎳的含量有輕微上升,但食物中絕大部分的鉻和鎳依然來自食材本身,這一點輕微的上升也不會使日常攝入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日可耐受攝入量(TDI)[5,6]。另一項研究發現,將酸性較強的腌檸檬(pH=2.6)在不銹鋼餐具中放置數小時,釋放到其中的鉻含量約為1.31~2.47x10-10克/千克,而在餐具盛放牛奶、咖啡或茶時則沒有檢測到明顯的重金屬釋放[7]。在對不銹鋼電熱水壺和咖啡機的檢測中,也沒有發現明顯的鉻離子釋放[8]。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日常使用不必擔心,但不銹鋼製品確實不適合作為長期存放食品的容器,尤其不宜用來盛放鹽、醬、醋等調味品。存放這些食品調料,還是用陶瓷或玻璃器皿比較好。(關於鉻與人體健康,更多內容請看:鉻的風險再認識;鉻渣污染,修復處理難根治)
挑選不銹鋼,小竅門靠譜嗎?
在節目視頻中還提到了一些挑選不銹鋼製品的方法,例如利用不銹鋼識別劑和磁鐵來分辨不銹鋼材料的好壞,這些方法又是否靠譜呢?
視頻中的不銹鋼識別劑其實就是一種元素分析試劑,將它滴在不銹鋼製品表面,觀察反應物顏色,再與標准卡片比較,可以初步判斷不銹鋼製品中的含鎳量,由此鑒定不銹鋼種類。然而,這種測試只能在一個大概的范圍內鑒別某幾種不銹鋼,其鑒定結果不能直接代表不銹鋼質量,只能作為參考利用磁性分辨不銹鋼的「小竅門」也同樣不可靠。視頻中說到,磁性較弱的才是真正的不銹鋼,而如果能將磁鐵牢牢吸住,就說明它是冒充不銹鋼的「不銹鐵」(註:不銹鐵是廢鋼、廢鐵回收處理的產物,其成本較低,耐腐蝕性比不銹鋼差)。一般情況下,奧氏體(304鋼)是無磁或者弱磁的,而鐵素體和馬氏體是帶磁性的,但在冶煉的過程中,化學成分經常會出現微小波動或變化,而冷處理過程中的成分偏析會使得304不銹鋼的組織結構中出現少量鐵素體或馬氏體[9],這些變化都可能使304不銹鋼獲得磁性。更甚者,在冷處理過程中的冷變形也會導致組織結構向馬氏體轉變,而且冷變形量越大,轉變越多,這種情況下304不銹鋼甚至會變成強磁性。另一方面,不銹鐵經過脫磁設備處理之後,也可以輕松逃過磁鐵的檢驗。由此可見,用磁鐵來辨別不銹鋼既有可能放過「壞人」,也有可能冤枉「好人」,實在沒有多少參考價值。
如何挑選不銹鋼製品?
那麼,不銹鋼器具到底要怎麼挑選呢?首先,要看材料。在常見不銹鋼品種中,304鋼是鉻遷移量較少的一種,因此我們可以首選304鋼製成的器皿。怎麼判斷是不是304鋼?看編號。一般不銹鋼製品上都會印有「18-0」,「18-8」之類的編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鉻含量,後面的表示鎳含量,「18-8」對應的就是304鋼。不銹鋼含鎳量提高,其耐腐蝕性能也會隨之提升[10]。
除了材料,還應該觀察不銹鋼製品的「長相」。如果表面存在缺陷,也會增加鉻遷移的可能,因此最好選擇外觀無明顯缺陷、表明平整且光滑、光澤度一致的產品。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選擇正規廠家和品牌,遠離「三無」產品。
8. 不銹鋼杯子喝水的危害有哪些
截止2021年4月沒有發現不銹鋼杯子喝水有危害。
之前有記者做了「不銹鋼杯子泡茶試驗」,說是用不銹鋼杯子泡茶72小時之後,杯子出現了「腐蝕」。
要腐蝕不銹鋼,需要強腐蝕條件很長時間,才可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腐蝕結果。而茶水接近中性,離子強度也很低,幾乎不具有腐蝕性,更不可能在幾十個小時內導致可見的腐蝕。實際上,食品生產中大量的設備都是不銹鋼的,酸性更高、時間更長,如果幾十個小時泡茶就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腐蝕,那麼那些設備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換了。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積在杯子上,被記者當作了「腐蝕」。
不銹鋼中的確含有鉻,鉻在理論上也有可能遷移到水中。但是用於餐飲容器的不銹鋼有國家標准,規定了在特定條件下的遷移量。那個容許的遷移量本身就遠遠低於可能危害健康的量,而現實中盛裝的食物(比如茶水)遠比國標測定時的「特定條件」要溫和。也就是說,現實中正常盛裝食物,即使會有鉻的析出,也遠遠到不了「有害」的量。
(8)不銹鋼喝什麼有毒擴展閱讀:
有危害的杯子
1、一次性紙杯或暗藏潛致癌物
有的紙杯生產廠家為使杯子看上去更白,加入大量熒光增白劑。而就是這種熒光物質可使細胞產生變異,一旦進入人體就會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其次,那些不合格的紙杯一般杯身都很軟,倒入水後容易變形,有的紙杯則密封性差,杯底容易滲水,這都很容易讓熱水燙傷手;更有甚者,當你用手輕輕觸摸紙杯內側,能感覺到上面沾著細細的粉末,手指的觸摸處也會變成白色,這是典型的劣質紙杯。
2、塑料水杯最易藏污納垢
塑料中常添加有增塑劑,其中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用塑料杯裝熱水或開水的時候,有毒的化學物質就很容易稀釋到水中,並且塑料的內部微觀構造有很多的孔隙,其中隱藏著污物,清洗不凈就會容易孳生細菌。
3、五彩水杯易致重金屬中毒
五彩水杯內壁塗有釉,當杯子盛入開水或者酸、鹼性偏高的飲料時,這些顏料中的鉛等有毒重金屬元素就容易溶解在液體中,人們飲進帶化學物質的液體,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4、金屬材質水杯喝咖啡會溶出雜質
金屬材質的杯子,如不銹鋼等,價格較陶瓷杯子要貴。搪瓷杯構成中含有的金屬元素通常狀況下比較穩定,但在酸性環境下,有可能溶出,用於喝咖啡、橙汁等酸性飲料並不安全。
9. 不銹鋼水杯,喝白開水對人體有害嗎知道的專家請進,麻煩解釋一下!!!!!!
*
【304】
304是鋼材的一種種類,304不銹鋼是按照美國ASTM(美國材料試驗學會)標准生產出來的不銹鋼的一個牌號,這種鋼材的耐腐蝕性耐熱性很好,是一種廣泛應用於工業化工與食品加工設備的鋼材。
不銹鋼防銹的原理是
向普通鋼材中加入別的金屬元素後形成緻密氧化膜,隔絕氧接觸,阻止繼續氧化,防止生銹。
為了保持不銹鋼所固有的耐腐蝕性,鋼必須含有12%以上的鉻。304鋼材中含有鉻19%,含鎳9%。所以耐腐蝕強。
304不銹鋼化學成份:
C(碳)Si(硅)Mn(錳)P(磷)S(硫)Cr(鉻)Ni(鎳)Mo(鉬)
【304鋼材腐蝕】
如果使用環境中存在氯離子,會造成腐蝕,如食鹽等等。不銹鋼在氯離子存在下的環境中,腐蝕很快,甚至超過普通的低碳鋼。
【不必擔心重金屬中毒】
重金屬中毒是原子質量大於銅的一些金屬元素在體內堆積而導致。不銹鋼里所含元素除鉬外,其他元素質量都小於銅,而Mo(鉬)在304鋼材中的含量最少。所以不必擔心,不會重金屬中毒。
我樓上的凈瞎說,什麼重金屬污染?好好去查查元素周期表什麼叫重金屬。
放心把很多人都在用,不銹鋼。即使質量不好,也就是耐腐性差一點,容易生銹而已,對身體健康影響不大,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喝水的東西還是買質量好一點的好,畢竟往身體里喝呢么。
【潮安縣彩塘鎮森發不銹鋼製品廠】
你說的這個廠挺好的,就看你買的東西到底是不是它們那的了。
在網上有它的網站,上面他們的聯系方式,
這是網址:www.Sen-wu.com " target="_blank">Http://www.Sen-wu.com
你購買的時候看清杯子的編號,保存好收據,如果在超市買保存好小票,你有問題可以和他們直接聯系。
你買的是下面這個口杯把??呵呵我以前就有一個這樣的,幾塊錢賣的,用了8年,後來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