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鍍鋅板與不銹鋼一起是不是更容易腐蝕
我公司專門生產不銹鋼廚具,就我的經驗看來,不銹鋼不能和普通鋼材焊接或直接接觸的原因,是為了防止不銹鋼的腐蝕,而不是為了防止普通鋼材的腐蝕。
如果貴公司的產品不浸沒在電解質中(產品不放在潮濕或有冷凝水的地方),只是希望鍍鋅板本身不受腐蝕,可以考慮使用不銹鋼螺絲,但是這樣做的話,不銹鋼螺栓會和鋼板之間發生「滲碳」,不銹鋼螺栓的防銹能力受到破壞,失去了採用不銹鋼螺栓的意義了。此時不銹鋼受到腐蝕的原因叫「晶間腐蝕」。
如果貴公司產品會接觸到電解質或水,不銹鋼螺栓會和碳鋼產生「原電池」,加速雙方的銹蝕速度。此時腐蝕的原因叫「電化學腐蝕」,反應速度更快。
----------
這是不接觸電解質時的情況:
不銹鋼具有耐腐蝕能力的必要條件是鉻的質量分數必須大於10~12%。當溫度升高時,碳在不銹鋼晶粒內部的擴散速度大於鉻的擴散速度。因為室溫時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度很小,約為0.02%~0.03%,而一般奧氏體不銹鋼中的含碳量均超過此值,故多餘的碳就不斷地向奧氏體晶粒邊界擴散,並和鉻化合,在晶間形成碳化鉻的化合物,如(CrFe)23C6等。數據表明,鉻沿晶界擴散的活化能力162~252KJ/mol,而鉻由晶粒內擴散活化能約540KJ/mol,即:鉻由晶粒內擴散速度比鉻沿晶界擴散速度小,內部的鉻來不及向晶界擴散,所以在晶間所形成的碳化鉻所需的鉻主要不是來自奧氏體晶粒內部,而是來自晶界附近,結果就使晶界附近的含鉻量大為減少,當晶界的鉻的質量分數低到小於12%時,就形成所謂的「貧鉻區」,在腐蝕介質作用下,貧鉻區就會失去耐腐蝕能力,而產生晶間腐蝕。
❷ 那種不銹鋼跟鋅液不發生反應
沒有。不銹鋼是高鉻鋼,與鋅液有反應。
❸ 金屬鋅在防止金屬腐蝕方面的作用
根據
金屬
的活躍
程度
的不同,比較活躍的金屬在
電解液
中,分離出
金屬離子
,從而保護不怎麼活躍的金屬。
在船上,鋅塊屬於活躍金屬,在鐵(船殼)之上。海水是電解液,鋅塊被腐蝕。
電流的流向就是,從外加
電源
的正端到鋅塊到海水到鐵(船殼)最後回到電源的
負極
。這也就是
犧牲陽極
保護法。
犧牲陽極保護:將標准電極電位較低的金屬和需要保護的金屬連接起來,構成
電池
。這時,需要保護的金屬因
電極電位
較高成為
陰極
,不受腐蝕,得到保護。另一個電極電位較低的金屬是
陽極
,被腐蝕。例如,海上航行的
船舶
,在船底
四周
鑲嵌鋅塊。這時,
船體
是陰極,受到保護,鋅塊是陽極,代替船體被腐蝕。這種保護法是保護了陰極,犧牲了陽極,故稱犧牲陽極保護法。
❹ 氯化鋅會不會腐蝕316L不銹鋼
可以腐蝕,氯化鋅溶液中的鋅離子可以水解,水解呈酸性,可以腐蝕不銹鋼
❺ 鋅離子對哪些金屬有腐蝕作用原理是什麼
鋅塊屬於活躍金屬,在鐵之上.海水是電解液,鋅塊被腐蝕.
電流的流向就是,從外加電源的正端到鋅塊到海水到鐵(船殼)最後回到電源的負極.這也就是犧牲陽極保護法.
犧牲陽極保護:將標准電極電位較低的金屬和需要保護的金屬連接起來,構成電池.這時,需要保護的金屬因電極電位較高成為陰極,不受腐蝕,得到保護.另一個電極電位較低的金屬是陽極,被腐蝕.例如,海上航行的船舶,在船底四周鑲嵌鋅塊.這時,船體是陰極,受到保護,鋅塊是陽極,代替船體被腐蝕.這種保護法是保護了陰極,犧牲了陽極,故稱犧牲陽極保護法.
❻ 鋅是比較活潑的金屬,為什麼在鋼材表面鍍鋅可以防腐蝕
鋅是比較活潑的金屬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表面形成緻密的氧化膜,該緻密的覆膜成為強力的保護膜,其後的腐蝕不容易進行。
❼ 為什麼金屬容易被腐蝕
10分要500字,太少了
金屬用途廣,是因為物理性能方面有卓越的一面,如耐熱、耐寒、強度高、硬度高等等,另外導電性能就不必說了,絕大多數金屬都是電的良導體......
加工容易,可以折彎、焊接、鑄造等等,基本可以做成任何想要的形狀,滿足實際需求。
來源主要是從富含某種金屬的礦石中得來。一般是用冶煉的方式進行。運用的原來基本是氧化反應的逆反應。
金屬腐蝕是因為暴露在大氣中的金屬因有氧氣、水汽、二氧化碳等作用,造成金屬的電位差而被腐蝕。
防腐就是阻止金屬氧化的過程達到防腐目的。比如對鋼鐵進行電鍍,在其表面均勻的電鍍上金屬鋅,在發生反應時先腐蝕鋅,即可保護鋼鐵。
在比如在鋼鐵表面進行噴漆、發藍、鈍化等等阻止氧氣、二氧化碳、水分的接觸,達到防腐的目的。
好了,這些已經比10分的答案多多了,自己再發揮一點就夠了,呵呵
❽ 不銹鋼與鋅接觸腐蝕
不銹鋼已經不是鐵單質了。他的成分已經變了。所以樓上說的不對
❾ 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為什麼鍍鋅鐵能防止銹蝕
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鍍鋅鐵腐蝕的是鋅而不是鐵,自然能防止鐵銹蝕
❿ 用鋅防止金屬腐蝕的原理是什麼
皮鞋的後跟是最容易磨損的,於是有人想到在後跟上釘了一塊「鞋碼」。這樣「鞋碼」就作了後跟的替死鬼,等鞋碼磨損不能再用時,可以重新換上,於是皮鞋的壽命就大大延長了。
有趣的是,在金屬的防蝕措施中,有時也使用類似釘鞋碼這類玩意。比如江河中的閘門、鋼殼海輪、鍋爐等,因為經常與水接觸,腐蝕的速度相當驚人,可是只要在閘門、船身、鍋爐上釘上幾塊鋅板,說來也奇怪,腐蝕就會轉移到鋅板上,使閘門、船身、鍋爐的腐蝕顯著減慢。當鋅板被腐蝕後,可換上新的鋅板,使閘門、船身能夠延年益壽。
鋅板究竟使用了什麼法術,竟能使腐蝕這個「惡魔」放棄了閘門,而專門來對付自己呢?
鋼鐵和其他各種金屬容易被腐蝕,並不是鋼鐵或其他金屬的本性如此,而是因為鋼鐵或其他金屬不純所引起的。也就是說,這是雜質在裡面搗的鬼。即使象鐵這樣容易遭到腐蝕的金屬,如果將它提煉得十分純凈,也具有很強的抗蝕能力。遺憾的是,通常使用的金屬器材,都難免含有許多雜質——主要是其他各種金屬。
為什麼一種金屬中夾雜有其他金屬時,腐蝕就會大大加速呢?原來各種金屬的電勢是有高低的,當兩種不同的金屬連在一起放在電解質溶液中時,兩種金屬就會組成一個小小的化學電池——原電池。電勢較高的金屬作為正電極,而電熱較低的金屬作為負電極。作負極的金屬不斷溶解到水中,並放出電子交給正極,因而有電流產生。由於作負極的金屬不斷溶解到水中去,結果就慢慢被腐蝕掉了,這個過程就是通常所說的金屬電化腐蝕。
聰明的讀者看到這里,也許已經注意到,在整個電化腐蝕中,真正遭到腐蝕的,其實只有作為負極的金屬,而作正極的金屬是並不被腐蝕的。不過,在一件金屬器材中,不論作為負極的主要金屬還是雜質,既然它們在一起,當它們遭到腐蝕時,對整個金屬器材來說,都是腐蝕。
可是在閘門、船身等易於遭到電化腐蝕而又不宜用其他方法防蝕的金屬上,釘上幾塊鋅板以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因為鋅的電勢比鐵、鎳、錫、鉛、銅、銀、金等都低,因此當閘門或船身上釘了鋅板後,閘門與船身上的各種金屬就不再彼此組成原電池,而是爭先恐後地都和電勢更低的鋅組成原電池,這時鋅是負極,而鐵和其他各種雜質金屬都成了正極。前面說過,原電池中只有作負極的金屬遭到腐蝕,這樣一來,鐵和其他的雜質就在鋅板的「自我犧牲」下保全下來,閘門自然也就變得長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