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銹鋼的腐蝕問題有什麼有關
裸露在腐蝕環境中的金屬表面發生電化反應或化學反應,均勻受到腐蝕。不內銹鋼表面鈍化膜之容中耐腐蝕能力弱的部位,由於自激反應而形成點蝕反應,生成小孔,再加上有氯離子接近,形成很強的腐蝕性溶液,加速腐蝕反應的速度。還有不銹鋼內部的晶間腐蝕開裂,所有這些,對不銹鋼表面的鈍化膜都發生破壞作用。因此,對不銹鋼表面必須進行定期的清潔保養,以保持其華麗的表面及延長使用壽命。清洗不銹鋼表面時必須注意不發生表面劃傷現象,避免使用漂白成分以及研磨劑的洗滌液,鋼絲球、研磨工具等,為除掉洗滌液,洗滌完成後再用潔凈水沖洗表面。
不銹鋼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層極薄而又堅固細密的穩定的富鉻氧化膜(防護膜)。防止氧原子繼續滲入繼續氧化,而獲得抗銹蝕能力。一旦有某種原因,這種薄膜受到不斷的破壞,空氣或液體中的氧原子就會不斷地析離出來,形成疏鬆的氧化鐵,金屬表面也就受到不斷的銹蝕。
國內很多廠家出於成本考慮,在不銹鋼中降低了鉻、鎳,增加了錳的含量。專家認為,不銹鋼之所以能不銹,就是因為有鉻和鎳的存在,降低這兩種成分的含量會降低防銹性能。
⑵ 不銹鋼在什麼情況下會被腐蝕
1. 不銹鋼表面存積抄著含有其他金屬襲元素的粉塵或異類金屬顆粒的附著物,在潮濕的空氣中,附著物與不銹鋼間的
冷凝水,將二者連成一個微電池,引發了電化學反應,保護膜受到破壞,稱之謂電化學腐蝕。
2. 不銹鋼表面粘附有機物汁液(如瓜菜、面湯、痰等),在有水氧情況下,構成有機酸,長時間則有機酸對金屬 表面的腐蝕。
3. 不銹鋼表面粘附含有酸、鹼、鹽類物質(如裝修牆壁的鹼水、石灰水噴濺),引起局部腐蝕。
4. 在有污染的空氣中(如含有大量硫化物、氧化碳、氧化氮的大氣),遇冷凝水,形成硫』酸、硝』酸、醋酸液點, 引起化學腐蝕。
以上情況均可造成不銹鋼表面防護膜的破壞引發銹蝕。
⑶ 最耐鹽水腐蝕的常用金屬比如鐵,不銹鋼。
如果不加限制,貴金屬中的金、鉑的耐腐蝕能力無疑是最強的。
最耐鹽水腐蝕的常用賤金屬應該是鈦,不銹鋼中的316L型不銹鋼抗腐蝕能力也比較強,但對含氟、氯離子高的溶液抗蝕能力仍然不高。
有色金屬中的銅也有較強的抗蝕能力,但不耐磨,選用時需要加以注意
⑷ 我們常說的不銹鋼為何能耐腐蝕,常見的合金元素有哪些
不銹鋼為什麼不易生銹,與其在基體內加入12.5%以上的鉻有關,在氧化性腐蝕介質中,鉻能使鋼表面很快地生成一層緻密的鈍化膜,防止金屬基體被破壞,當含鉻量在12.5%以上時,形成一層緻密的穩定的鈍化膜,防銹性能發生躍進式的實變,耐銹蝕能力大大增強,這就是為什麼不銹鋼中的含鉻量要有12%以上的原因。
而在此基礎上,添加不同類型、不同含量元素所起到的耐腐蝕效果各有不同:
鎳的添加:可使不銹鋼耐酸性有提高,同時,由於鎳是奧氏體形成元素,能減弱不銹鋼的磁性
鉬的添加:主要可使不銹鋼抗點腐蝕的能力提升,如果未改變原有鉻鎳含量的前提下,主要是因為有從奧氏體向鐵素體轉變的傾向,抗氧化性有所減弱,因此,在加鉬的同時,會添加部分的鎳
鈦的添加:可以使不銹鋼抗晶界腐蝕的能力提升,同樣降低碳含量也可以提升抗晶界腐蝕的能力
氮的添加:可有類似鎳的能力,由於是非金屬輕元素,添加量有限,量多易形成氮化鈦夾雜,而且其添加使不銹鋼加工硬化傾向明顯。
錳的添加:可以提高奧氏體形成,但耐蝕性有降低。
釩的添加:可提高不銹鋼的高溫強度,但對耐蝕性影響不大。
簡單說說而已,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僅僅說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功能,僅供參考,還是學習下專業的書籍或手冊。不銹鋼協會出了幾本好書,網上有下載的。
⑸ 各種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是什麼
不銹鋼為什麼具防蝕性
談到不銹鋼之防蝕性,這就和鐵鉻合金之含鉻量有密切關系。鐵鉻合金其含鉻量愈多,在一般大氣中之防蝕性就愈好。如含鉻量低於11%,就失去防銹效果。理論上之解釋是,含鉻之不銹鋼在表面上生了一層氧化鉻薄膜,此薄膜可以阻止不銹鋼繼續氧化。不銹鋼的成分中如增加鎳的含量,也可增強它對酸的防蝕性。如增加鉬之含量亦有增加防蝕性的效果。現今工業上使用的不銹鋼至少含12%之鉻,最高可達30%。
四大類不銹鋼簡介
(一)馬氏不銹鋼
共同點是以鉻為主要合金元素。不含鎳,具磁性,經熱處理後可得高硬度與高強度。其主要顯微金相結構為馬氏體。最早發展成功的是420型不銹鋼,此鋼只有在硬化下才具防蝕性能,如經「退火處理」而軟化,所含的碳就與鉻結合而成金屬間化合物的碳化鉻(cr23c6)。也就是說,一份重之碳須與十六份重之鉻相結合,此種不銹鋼通常含0.35%之碳。是以5.6%之鉻就用於形成cr23c6,剩下來的8.4%鉻遠低於11%最低含鉻要求。所以軟化下的420型不銹鋼其防蝕性就差些。經過硬化後的420型不銹鋼不含碳化鉻的金屬間化合物,就保有良好的防蝕性。為了改善420型,經過下面所提的幾種處理方式,就產生了近二十種不同性質之馬氏體不銹鋼。
1.減少含碳量至0.1%,改進了防蝕性。
2.加硫或硒,改進切削性。
3.同時增加鉻與碳量,以改進強度與防蝕性。
4.加鋁以改進焊接性。
(二)鐵素體不銹鋼
共同點是其主要合金元素也是鉻,具磁性,但不能用熱處理來硬化。顯微金相結構總含有鐵素體。最早發展成功的是430型不銹鋼,用於裝飾或裝潢方面有多種用途。由於430型之切削性不太好,因此可增加含硫量以改進切削性。也可增加鉻量改進防蝕性,或增加鈦量改進焊接性。
(三)奧氏體不銹鋼
共同點是以鉻與鎳為其主要合金元素,非磁性,不能用熱處理法來硬化,其顯微金相結構為奧氏體。最早發展成功的是302型不銹鋼。此鋼如熱至攝氏480~900度間時,可析出碳化鉻於晶粒界而起粒間腐蝕。又受熱至攝氏625~870度間時,亦可能引起脆化。因此使用此不銹鋼時,應盡量避免使之處於上述溫度之內。市面上約有三十種此類不銹鋼。下面所提的幾種處理方式可提高奧氏體不銹鋼的性質。
1.降低含碳量,改進防蝕性。
2.增加含硫及硒,改進切削性。
3.增加鈦、鈳、鉭,形成碳化鈦、碳化鈳或碳化鉭,進而防止碳化鉻出現於晶粒間,可提高防蝕性。
4.增加銅,可增進加工硬化性。
5.增加鉬,可增進高溫強度。
(四)沉澱硬化式不銹鋼
共同點是需要利用沉澱硬化之熱處理技術來增強此類不銹鋼之強度,其顯微金相結構可能為奧氏體或馬氏體。最早發現成功的是17-4
ph型不銹鋼。此鋼所含之4%銅於熱處理時析出而增大其硬度。如增加鉬可改進其韌性。此類不銹鋼之發展乃近二十五年來的事。由於它們常具有奧氏體與馬氏體兩類的優點,因此應用范圍愈來愈廣,飛機的結構及其零件也常採用此類型的不銹鋼為材料
⑹ 耐腐蝕用什麼材質的不銹鋼
不銹鋼
指耐空氣、蒸汽、水等弱腐蝕介質和酸、鹼、鹽等化學浸蝕性介質專腐蝕的鋼,又稱不銹屬耐酸鋼。實際應用中,常將耐弱腐蝕介質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而將耐化學介質腐蝕的鋼稱為耐酸鋼。由於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前者不一定耐化學介質腐蝕,而後者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不銹鋼的耐蝕性取決於鋼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所有金屬都和大氣中的氧氣進行反應,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不幸的是,在普通碳鋼上形成的氧化鐵繼續進行氧化,使銹蝕不斷擴大,最終形成孔洞。可以利用油漆或耐氧化的金屬(例如,鋅,鎳和鉻)進行電鍍來保護碳鋼表面,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這種保護僅是一種薄膜。如果保護層被破壞,下面的鋼便開始銹蝕,而不銹鋼因材質密度高,無塗層、不生銹的特點,耐腐蝕是它的強項。。。
⑺ 耐高溫不銹鋼有哪些,耐酸鹼腐蝕的不銹鋼有哪些
嚴格來說所有金屬都能與鹼反應,只不過腐蝕速率的快慢而已,一般來說,把腐蝕速率小於0.13mm/年稱為耐腐蝕,而在高溫高壓的熔融鹼中使用的話,腐蝕速率小於1.27mm/年的金屬都算是可用的.
但是,鹼是一個很大的概念,要考察其耐腐蝕性,首先要看你是什麼樣的鹼,其次,要看鹼中的雜質含量和環境氣氛,另外,要看你的操作溫度是多少.例如,我舉最常見的氫氧化鈉來說:可供選擇的金屬有銀,鎳,鋯,金,鉑,銥這幾種,但是它們的適用條件都不相同:
(1)銀:在無氧無水蒸氣的環境中,銀的耐腐蝕性最好,在400度時腐蝕速率是0.045mm/年,一般可用到700度,但是只要存在6%的水蒸汽,400度時腐蝕速率馬上增大到0.24mm/年,如果存在氧氣或含有硫化物的話,腐蝕速率更高!
(2)鎳:適用的環境與銀相似,但腐蝕速率會高5倍左右,在無氧無水時可以用到600度,但有氧或硫化物時腐蝕速率顯著增大.
(3) 鋯:在無氧無水時,耐腐蝕性比鎳稍差,但有氧有水蒸汽時耐腐蝕性不降低,比鎳好的多,特別是鹼中含硫化物時.
(4)金,在無水蒸氣時,耐腐蝕性比銀稍差,但只要含6%的水蒸氣,在400度時腐蝕速率比銀小100倍,有資料顯示金可以用到870度.
(5)鉑:在350度,無氧條件下腐蝕率非常小,在400度有水蒸氣存在時,腐蝕率急劇增大到110mm/年.
(6)銥,在350度且存在水蒸氣時,腐蝕速率為0.0058mm/年,有氧氣存在時耐腐蝕性比鉑好,但在400度時也腐蝕嚴重不能用!
⑻ 不銹鋼怕什麼腐蝕
不銹鋼怕酸類和高溫腐蝕。
實際應用中,常將耐弱腐蝕介質腐蝕的鋼稱為不專銹鋼,而將耐化學介屬質腐蝕的鋼稱為耐酸鋼。由於兩者在化學成分上的差異,前者不一定耐化學介質腐蝕,而後者則一般均具有不銹性。不銹鋼的耐蝕性取決於鋼中所含的合金元素。
不銹鋼的典型用途
大多數的使用要求是長期保持建築物的原有外貌。在確定要選用的不銹鋼類型時,主要考慮的是所要求的審美標准、所在地大氣的腐蝕性以及要採用的清理制度。
然而,其它應用越來越多的只是尋求結構的完整性或不透水性。例如,工業建築的屋頂和側牆。在這些應用中,物主的建造成本可能比審美更為重要,表面不很乾凈也可以。在乾燥的室內環境中使用304不銹鋼效果相當好。
⑼ 不銹鋼幾種常見的腐蝕類型
金屬材料在工業生產中的腐蝕失效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一樣資料在不一樣負荷及不一樣介質環境的效果下,其腐蝕方法首要有以下幾類:
通常腐蝕:金屬暴露外表發作大面積的較為均勻的腐蝕,雖降低構件受力有用面積及其使用壽命,但比部分腐蝕的危害性小。
晶間腐蝕:指沿品界進行的腐蝕,使晶粒的銜接遭到損壞。這種腐蝕的危害性最大,它可以使金屬變脆或損失強度,敲擊時失掉金屬動靜,易構成俄然事端。晶間腐蝕為奧氏體不銹鋼的首要腐蝕方法,這是因為晶界區域與晶內成分或應力有不一樣,致使晶界區域電極電位明顯降低而構成的電極電位助不一樣所構成的。
應力腐蝕:金屬在腐蝕介質及拉應力(外加應力或內應力)的一起效果下發作決裂表象。開裂方法首要是沿晶的、也有 穿晶的,這是一種風險的低應力脆性開裂、在氯化介質和鹼性氧化物或其它水溶性介質中常發作應力腐蝕,在許多設備的事端中占相當大的份額。
點腐蝕:點腐蝕是發作在金屬外表部分區域的一種腐蝕損壞方法、點腐蝕構成後能迅速地向深處開展,最終穿透金屬。點腐蝕危害性很大,尤其是對各種容器是極為晦氣的。呈現點腐蝕後應及時磨光或塗漆,以避免腐蝕加深。
點腐蝕發作的原因是在介質的效果下,金屬外表鈍化膜遭到部分損壞而構成的。或許在富含氯離子的介質中,資料外表缺點疏鬆及非金屬夾雜物等都可致使點腐蝕。
腐蝕疲憊:金屬在腐蝕介質及交變應力效果下發作的損壞、其特點是發作腐蝕坑和很多裂紋。明顯降低鋼的疲憊強度,致使過早開裂。腐蝕疲憊不一樣於機械疲憊,它沒有必定的疲憊極限,跟著循環次數的添加,疲憊強度一直是降低的。
除了上述各種腐蝕方法以外,還有因為微觀電池效果而發作的腐蝕。例如,金屬構件中鉚釘與鉚接資料不一樣、異種金屬的焊接、船體與螺旋槳資料不一樣等因電極電位不一樣而構成的腐蝕。
從上述腐蝕機理可見,避免腐蝕的著眼點應放在:盡可能削減原電池數量,使鋼的外表構成一層安穩的、完好的、與鋼的基體聯系結實的鈍化膜;在構成原電池的情況下,盡可能削減南北極間的電極電位差。
本文分享自凱瑞達不銹鋼有限公司廣東410不銹鋼材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