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銹鋼的材料有毒嗎
不銹鋼的材料沒有毒。
B. 不銹鋼里的有毒物質
其實質量好的不銹鋼鍋是沒有什麼危害的,但是在選擇不銹鋼鍋的時候就要注意了,首版先是要看不權銹鋼鍋的顏色,如果不銹鋼鍋的質量好的話,那麼本身質感就是不錯的,鍋身呈現出亮銀色,而質量不好的不銹鋼鍋,顏色是呈現灰白色的。
C. 為什麼不銹鋼含cr
不銹鋼不易生銹,與其在基體內加入12%以上的鉻有關。在氧化性腐蝕介質中,鉻能使鋼內表面很快地容生成一層緻密的鈍化膜,防止金屬基體被破壞。當含鉻量在12%以上時,形成一層緻密的穩定的鈍化膜,防銹性能發生躍進式的變化,耐銹蝕能力大大增強, 這就是為什麼不銹鋼中的含鉻量要有12%以上的原因。
小TIPS:
不銹鋼顧名思義為永不生銹的鋼,這里的「不銹」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是相對於碳鋼而言。不銹鋼不容易生銹,但不是絕對不生銹,只是在相同的條件和環境中,較碳鋼而言不容易被腐蝕和生銹。
要做好不銹鋼刀剪的防銹,主要在於不要破壞不銹鋼刀剪表面層的鈍化膜。用好以後盡快清洗干凈,擦乾即可。盡量不要接觸酸、鹼鹽類物品。
D. 在不銹鋼中加入Cr有什麼作用,其含量有什麼要求,Cr的質量分數為12%的Cr12MoV鋼是否屬於不銹鋼,為什麼
從金相學角度分析,因為不銹鋼含有鉻而使表面形成很薄的鉻膜,這個膜隔離開專與鋼內侵屬入的氧氣起耐腐蝕的作用。為了保持不銹鋼所固有的耐腐蝕性,鋼必須含有12%以上的鉻。
Cr12MoV雖然Cr的含量也達到了12%,但是Cr12MoV的含碳量要比不銹鋼的含碳量要高的多,而且含有Mo、V,具有較高的淬透性、硬度、耐磨性和塑性,變形量小,適合製作各種鑄、鍛模具,以及冷沖模具。
E. 不銹鋼中Cr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不銹鋼中Cr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鉻(Cr):是主要鐵素體形成元素,鉻與氧結合能生成耐腐蝕的Cr2O3鈍化膜,是不銹鋼保持耐蝕性的基本元素之一,鉻含量增加可提高鋼的鈍化膜修復能力,一般不銹鋼中的鉻含量必須在12%以上;
碳(C):是強奧氏體形成元素,可顯著提高鋼的強度,另外碳對耐腐蝕性也有不利的影響;
鎳(Ni):是主要奧氏體形成元素,能減緩鋼的腐蝕現象及在加熱時晶粒的長大;
鉬(Mo):是碳化物形成元素,所形成的碳化物極為穩定,能阻止奧氏體加熱時的晶粒長大,減小鋼的過熱敏感性,另外鉬元素能使鈍化膜更緻密牢固,從而有效提高不銹鋼的耐Cl-腐蝕性;
鈮、鈦(Nb、Ti):是強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提高鋼的耐晶間腐蝕能力.但碳化鈦對不銹鋼的表面質量有不利影響,因此在表面要求較高的不銹鋼中一般通過添加鈮來改善性能.
氮(N):是強奧氏體形成元素,可顯著提高鋼的強度.但是對不銹鋼的時效開裂影響較大,因此在沖壓用途的不銹鋼中要嚴格控制氮含量.
磷、硫(P、S):是不銹鋼中的有害元素,對不銹鋼的耐腐蝕性和沖壓性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F. 鐵素體不銹鋼10Cr17作為廚具用有中毒的可能性嗎,Cr在高溫下與空氣接觸不會變成+6價嗎
不會的,鐵素體不銹鋼高溫耐氧化性很好,要非常強的氧化性才行。
Cr在高溫下與空氣接觸不會變成+6價。因為高溫並不會導致鐵元素變價。(鐵素體不銹鋼因無相變,不能靠熱處理強化。一般在700~800℃退火後使用。由於鐵鉻原子尺寸相差不多固溶強化效果較小,鐵素體不銹鋼屈服強度、抗拉強度略高於低碳鋼,延性則低於低碳鋼。)
可以查詢新國標《食品安全國家標准不銹鋼製品(GB9684-2011)》裡面有鉛、鉻、鎳、鎘等重金屬遷移限量的規定。
高檔的用奧氏體不銹鋼製造,便宜的用鐵素體不銹鋼製造,但耐腐蝕不如奧氏體不銹鋼,用久了可能生銹,但不會產生毒性。
(6)不銹鋼cr為什麼無毒性擴展閱讀:
鐵素體不銹鋼的蝕性
(1)均勻腐蝕。鉻是最容易鈍化的元素。在大氣環境中,鉻含量在12%以上的鐵-鉻合金就可自鈍化。在氧化性介質中鉻含量在17%以上就可鈍化,在某些侵蝕性較強的介質中,高鉻並加鉬、鎳、銅等元素可獲得良好的耐蝕性。
(2)晶間腐蝕。鐵素體不銹鋼與奧氏體不銹鋼一樣都會發生晶間腐蝕,但敏化處理及避免這種腐蝕的熱處理恰好相反。鐵素體不銹鋼從925℃以上急冷容易遭受晶間腐蝕,而容易遭受晶間腐蝕的狀態(敏化態)經過650~815℃短時間回火,便可消除。
鐵素體鋼產生晶間腐蝕也是由於碳化物析出引起貧鉻的結果。所以降低鋼中碳、氮含量並加入鈦、鈮等元素,可降低晶間腐蝕敏感性。
(3)點蝕和縫隙腐蝕。鉻、鉬是提高不銹鋼耐點蝕和縫隙腐蝕最有效元素。鉻含量增加則氧化膜中的鉻含量也增加,膜的化學穩定性增加。鉬以MoO4的形式吸附在活性金屬面上,抑制金屬的溶解,促使再鈍化,防止膜的破壞,因此高鉻、鉬鐵素體不銹鋼具有優異的耐點蝕和縫隙腐蝕性能。
(4)抗應力腐蝕破裂性。由於組織結構的特點,鐵素體不銹鋼在奧氏體不銹鋼產生應力腐蝕破裂的介質中卻是耐蝕的。
普通鐵素體不銹鋼易產生脆性:
(1)室溫脆性。普通鐵素體不銹鋼對缺口敏感,脆性轉變溫度除了低鉻(如405)外均在室溫以上,鉻量愈高冷脆性愈大。這種冷脆性與鋼中碳、氮等間隙元素有關,而超純鐵素體鋼由於碳、氮等間隙元素含碳非常低,可得到良好的韌性,脆性轉變溫度可降至室溫以下。
(2)高溫脆化。普通鐵素體不銹鋼加熱到927℃以上後急冷至室溫,塑性和韌性顯著降低。這種高溫脆化與碳(氮)化物在427~927℃溫度迅速地在晶界或位錯上析出有關。降低鋼中碳氮含量(採用超純技術)可以極大的改善此脆性。
G. 普通不銹鋼有毒嗎
普通不銹鋼是沒有毒的。不銹鋼中的確含有鉻,鉻在理論上也有可能遷移到水專中。但是,用於餐飲容器的屬不銹鋼有國家標准,規定了在特定條件下的遷移量。
那個容許的遷移量本身就遠遠低於可能危害健康的量,而現實中盛裝的食物(比如茶水)遠比國標測定時的「特定條件」要溫和。也就是說,現實中正常盛裝食物,即使會有鉻的析出,也遠遠到不了「有害」的量。
(7)不銹鋼cr為什麼無毒性擴展閱讀:
要腐蝕不銹鋼,需要強腐蝕條件很長時間,才可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腐蝕結果。而茶水接近中性,離子強度也很低,幾乎不具有腐蝕性,更不可能在幾十個小時內導致可見的腐蝕。
實際上,食品生產中大量的設備都是不銹鋼的,酸性更高、時間更長,如果幾十個小時泡茶就能出現肉眼可見的腐蝕,那麼那些設備用不了多久就得更換了。最大的可能,是茶垢沉積在杯子上,被記者當作了「腐蝕」。
H. 衛生級不銹鋼管內壁加熱為什麼會析出Cr
鉻含量大於15%的鐵素體鋼、鐵素體含量較高(不小於15%)奧氏體不銹鋼和雙相不銹鋼,在400~500℃較長版時間保權溫會產生強烈脆性化,並使鋼的強度、硬度顯著提高,因為是在475℃附近最易出現,所以叫475℃脆性。產生475℃脆性的原因是α』相的析出。α』相是種富Cr相,含Cr量可高達61%~82%,含鐵量為37%~17.5%,尺寸為10~20nm,此相具有體心立方結構且無磁性,晶格常數為0.2877nm,介於鐵與鉻的晶格常數之間。圖1-9是Fe-Cr合金中α』相存在的相圖,從相圖中可以看出,α』相的產生是由於520℃以下σ→α+α』反應的結果。由於α』相析出較為緩慢,因此,從α』相在α相的溶解度線以上加熱所得到的單相α,即使在空冷的條件下,也不會有α』相的析出。只有在520℃以下長時間保溫,α』相才會析出,從而導致鋼的脆化。當重新加熱到550℃以上時。由於α』相的溶解,又會使鋼的塑性、韌性得到恢復。由於α』相析出是在鐵素體基礎上,鐵素體含量增加就是增加475℃脆性的敏感性。
I. 304不銹鋼與普通有毒不銹鋼如何鑒別
沒有復什麼是有毒不銹鋼,所制謂的有毒不銹鋼你大概指的是以錳代鎳的不銹鋼吧。不過錳中毒通常只限於采礦和精煉礦石的人,長期接觸錳可引起類似帕金森綜合症或Wilson病那樣的神經症狀。一般人們日常使用含錳的器皿還沒有發現有中毒的報道。
想要區別304不銹鋼與含錳不銹鋼,可以使用吸鐵石吸使用的器皿,如果能被磁鐵吸住的就不會是304不銹鋼。反之就有可能是其它的不銹鋼或者含錳的不銹鋼。
在鋼中含鉻量大於12.5%以上,具有較高的抵抗外界介質(酸、鹼鹽)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根據鋼內的組織狀況,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型、鐵素體型、奧氏體型、鐵素體—奧氏體型,沉澱硬化型不銹鋼,依據國家標准GB3280—92規定,共有55個規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較多的有奧氏體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鎳不銹)和馬氏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不銹鐵」,但不科學,易誤解,應迴避)兩大類。奧氏體型不銹鋼典型的牌號為0Cr18Ni9,即「304不銹鋼」和1Cr18Ni9Ti。馬氏體型不銹鋼比如有製造刀剪的不銹鋼等,牌號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