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轴承铸造 > 铜铸造为什么有铁钱

铜铸造为什么有铁钱

发布时间:2022-09-11 19:25:40

㈠ 为什么大多数古代钱币都是用铁和铜做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重大的演变: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著名。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北宋创印的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宋真宗时,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下作简介。

1、中原地区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最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2、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货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3、西北方的秦国独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4、南方楚国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唯一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候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三、历朝纲钱沿革

纲钱指国家或地方政权法定发行的一类钱币。由一种纲钱的不同版别派生出“目钱”。纲举目张,构成钱币的统系。以纲钱为线索可了解货币沿革史;以目钱为线索可涉足古钱币鉴赏与考古。下文主要由历朝纲钱沿革解读古代相关的政治,经济与历史变幻。

纲钱体系从秦汉到明清可分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秦汉与隋唐以铜铸币为主,是以秦“半两钱”和汉“五铢钱”为主干铢两体系阶段。第二阶段唐宋到明清除了铸币出现年号,宝文体系有别于前铢两体系外,还出现纸币与银本位体系,下分叙。

(一)秦汉“半两钱”

秦统一六国后,政治统一要求经济统一作基础,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统一文字,度量衡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 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钱文“半两”与实重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为何取这种形制呢?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而方孔穿绳索铜钱不易旋转,可防磨损。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朝方孔圆钱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货币。

鉴别战国和秦朝的“半两钱”可从书法入手。战国币钱文“半两”为大篆:而秦朝币钱文“半两”为小篆。相传秦币由宰相李斯所书。大概受此影响,秦朝之后的钱文大都出自达官贵人或书法名家之手。宋朝还出现皇帝御书钱。中国古钱币与西方货币的区别之一是中国古钱版面以钱文为主,流通币极少有图案为主的,而西方货币则以动植物,人象等图案为主。古钱上的书法艺术为另一话题当别论。

据说秦始皇为防备百姓造反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这势必影响铜钱的铸量。因铜价极高,货币流通量不足,故秦半两钱价值很高。汉初发生“秦钱重(价高)难用”问题。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但刘邦当皇帝时国家很穷,改铸了许多小钱,先后出现“榆荚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一两为二十四铢,因对秦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名实不符。尤其是一种小半两,形似榆树果实而称“榆荚半两”重不足1克,直径不足1厘米。汉还允民间私铸与郡国铸币,引起币制紊乱与通货膨胀,至汉武帝大改币制。

(二)汉“五铢钱”与沿革

1、汉武帝首创“五铢钱”。

汉武帝即位后,“外事四夷,内兴功利”急需开辟财源。同时郡国自由铸钱,造成币制混乱,物价上涨,威胁中央财政。于是汉武帝公元前118年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五铢钱质量高,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共七百多年。五铢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因五铁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方孔圆钱还影响日本、安南、朝鲜等国。而泰国现在的货币单位仍称“铢”与此不无关系。

2、新莽币制大乱与铸钱精品问世。

西汉晚期,王莽建新朝,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如:“大泉五十”是王莽上台后为解决经济危机而铸行的一种大钱。“泉”是“钱”字的借用。王莽相信纬学说,在他夺取刘姓天下后,为讳忌“刘”字,刘字由卯、金、刀三字组成,故钱文中不用“金”字而用“泉”。一枚“大泉五十”重量只及西汉五铢钱重量的二个半,却要当五十个五铢钱用。意味着每发行一枚大钱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财富,这必然引起人民不满,于是民间仍用五铢钱交易。为此王莽以重刑酷法规定:凡敢私藏五铢钱者将作为犯人充军戊边。由币制混乱可见王莽统治不得人心,必垮无疑。此外还有一种大钱名“刀平五千”即一枚大钱当五千个五铢钱。如此大额钱币必有人冒死伪造。为防盗铸私钱,除颁行刑法重治外,另创造了一种新币形,即把古代刀币和圆钱结合,创造出世界上第一枚双色金属钱币。为防假私铸而使“大泉五十”、“刀平五千”等官行币“做工精绝”,这一扭曲风情也令后人千年叹息。

东汉恢复西汉以来的五铢钱制度,到东汉末年,董卓进京毁五铢钱,更铸小钱,引起通货膨胀,货币制度再陷混乱。

3、“六朝五铢”劣钱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分裂时期,战争频繁,政局动荡,社会经济遭破坏,史称此时“钱法大坏”。为了省铜,五铢钱越做越小,有“鹅眼”、“鸡目”之称,更有剪凿边圈,称剪边五铢,一枚钱改二枚,面额却大,百当千用。钱币界把这一时期五铢钱统称为“六朝五铢”。六朝即建都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一时期五铢钱除铸造粗劣且钱文革率、笔画不全。有将“五铢”写成“五金”者,也有写成反文“铢五”的。但期间五铢钱也有个别例外的,如北魏“太和五铢”,“永安五铢”,史称“重如其文”,质量上乘,不仅使人想到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成功改革。

4、隋朝“五铢钱”与传闻。

隋代隋文帝铸造“开皇五铢”结束了汉末以来三百多年钱制庞杂局面,这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隋炀帝暴政,有人辩认隋“五铢钱”五铢的 “五”即“X”字左边加竖|为“|X”,放倒后似为“凶”字。于是有人说是隋的凶兆,预示其灭亡为时不远了。故隋朝“五铢钱”较好辩认。其实这种写法北魏也曾有过,这不过是老百姓借此诅咒隋暴政而已。

(三)唐朝起方孔圆钱由铢两体系转变为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沿革两宋至清,这是货币发展的第二阶段。

1、唐高祖首创“宝文”“年号钱”

唐代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发达的强盛朝代。据考唐高祖武德年间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铜铸币。“开元”有创始,首创之意,“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开元通宝”开创十进位制,每枚重二铢四为一文钱,积十文钱重一两,即十钱一两“以钱代铢”。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二百多年而使币制长期稳定。唐以“文”计数,以钱两为重量单位的宝文钱体系沿袭到清朝历时千年。另相传唐高祖铸行的“开元通宝”由初唐书法大家欧阳间所书的增文采,被誉书法币。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为对付财政困难、铸造大钱,称“乾元重宝”。这是最早称“重宝”的钱,一文重宝当开元钱十文,引起通货贬值,物价飞涨,盗铸严重,人心不安。至晚唐唐武宗废佛,取佛铜大量铸“会昌开元”钱,使延续了半个世纪的通货紧缩现象才有所缓和。“乾元”,“会昌”均为纪年。

五代十国是军阀割据混战分裂时期,由于政权林立,货币五花八门,是一个货币混乱时期。币材除铜外还有锡、铁等。大额钱币当十当百,甚至当千当万流行。钱制的混乱复杂反映出割据战乱带来的经济恶化。

综上所述,铜铸币方孔圆钱从铢两体系转变为年号,宝文体系为货币发展一大转折时期。

(四)两宋到明清除铜铸币外,还产生了纸币与银本体系为货币发展的又一转折时期。

1、两宋“年号钱”、“御书币”与“纸币”

两宋的铜铸币以采用年号为显著特点。据考证年号首创于汉武帝,而“年号钱”始于十六国时四川成都李寿的“汉兴钱”。最后一枚年号钱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铸行的“洪宪元年,当十铜元。”此钱随袁世凯垮台,存在不到四个月。“年号钱”因铸有年号,标明铸造时间,使人在考证古币年代时可一目了然,这在钱币形式发展上是一个进步。历朝年号钱中宋、明、清三朝的钱币最容易收集。

另外,历代书法中要数宋朝见著。相传宋神宗元丰年间所铸元丰钱有篆、隶、楷、草四种书体,其中苏东坡手笔的隶书钱文沉着、豪迈,被称“东坡元丰”。宋哲宗年间司马光和苏东坡用篆、行两种书法写过对文钱“元裕通宝“。使宋朝流行书币币对文钱。擅长书法的皇帝耐不住寂寞,也往往在钱文上一展身手。由皇帝书写的“御书钱”,据考证第一人为宋太宗赵炅,而历代皇帝中书法成就最高为宋徽宗赵佶。他治国安邦无能,“靖康之耻”与儿子钦宗一起被掳为金兵俘虏。但对琴棋书画情有独钟,尤其是书法“瘦金体”铁画银钩,别具一功。宋朝书法币见著与皇帝身体力行推崇不无关系,尤其是年号御书钱流行。此钱文风到明朝有变。明代中叶开始钱文都出自匠人之手,字体呆板,不讲布局结构,谈不到书法艺术了。

两宋时期铸币铜铁钱并行,因铜器比铜币值钱,有毁钱铸器现象,少见铜钱而出现铁钱。另外随经济重心南移,货币流通扩大,两宋产生的纸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这纸币是一种象征性货币,它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与造纸和印刷技术的进步也有关。北宋的纸币主要有交子,南宋有会子、关子。交子、会子都是当时对票据、证券、况换券类的俗称。而币值是否稳定成为经济财政局势的晴雨表。

辽、宋、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与汉族交往中受中原经济文化影响,除了使用唐宋所铸铜币外,也发行过民族文字与汉文类铜铸币。

2、元代币制以纸币为主

元代曾铸行过少量铜钱,但货币主要流通纸币。这在中国古代是较突出的。元代的纸币称为钞。原钞本不许挪用,纸钞发行量有严格限制。但元末政治腐败,皇室奢侈,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只好靠滥发纸币来弥补,引起物价飞涨。加上黄河改道泛滥,天灾人祸,故称“开河变钞祸根源”,可见滥发纸币与元朝灭亡很有关系。

3、明朝由纸币政策转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体系。

发行纸币在货币史上虽是一个进步,但历代统治者无不利用它来剥削,掠夺人民而使纸币纸策崩溃。如明朝初朱元璋就推行纸币政策,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并用。但大明宝钞不定发行限额,也没准备金,很快就导致通货膨胀,故明中叶嘉靖年后,宝钞已不能通行,民间主要用白银和铜钱。如明朝“班匠”以银代役、雇工工资,富豪积家产等都主要用银量了。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从元朝至元年间开始,银锭自名“元宝”,这是中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同时民间流行铜制钱,质材由青铜转黄铜,铸行以年号为号的通宝钱。

4、清朝铜钱,纸币和机制币

清代铜钱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铸行小平钱。清代铜钱中以咸丰钱最为复杂,钱文有通宝、重宝和元宝之分,面值不同,钱局不同。清朝民间商务大数用银,小钱用钱,钱、银并行。

清初一百年以银锭为主币,征税一两以上必须收银,清朝各州县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田赋,完粮必须是足银。因中央不铸造统一流通银两,民间使用的银子未必是足银,各地银锭形式、成色、平码不同,因此每逢纳税前由银匠和银铺将民间散银熔铸成足银上当。一些银匠勾结吏役趁机在银两成色,分量上苛剥百姓,造成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清朝后期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明朝中叶起,在对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用他们的银元购买中国丝、茶、瓷器等,使各种外国银元开始在中国流行。到清道光年间,从签不平等《南京条约》开始,赔款用的银元都是“洋钱”,当时中国本国还没银元。库存洋钱不足抵销数目剧增的对外赔款,于是迫使清末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中国最早的机制洋式银元为光绪年间的“光绪元宝”,俗称“龙洋”,因银元背面一般铸有龙纹而得名。同时出现机制铜元,又称“铜板”。机制银币和铜元的出现对中国传统的银两货币和方孔圆形为主的铜钱制是一种巨大冲击。

清代发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可兑换方孔铜钱)、铜元票(可兑换铜元)、银两票(可兑换白银)、银元票(可兑换银元)四种。发行纸币开始有库银准备金、钞本来凭证。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11348029.html

㈡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采用铜来制钱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采用铜来制钱
(2009-11-20 11:41:00)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代钱币

在我们欣赏钱币的时候,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钱币的色泽、其次是形状和钱面上的文字、纹饰或图案,及至拿到手中,又掂量出钱币的大小、轻重和光滑、粗糙与否的手感,这些直观的感受直接形成了我们对钱币的审美判断。清朝古钱学家翁树培说他研究钱币的时候,“辩之于其字、于其形、于其色、于其质、于其声;兼此五者,而精审焉”。 可见钱币自身的材质、造型、书法、纹饰以及附着于钱币载体之上的文化,无不带给人们审美的视觉效果和愉悦的心理感受。
铜制钱币因其天然本色的材质,在中国钱币的审美意蕴里并不是为着装饰和艺术的目的而产生,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其独特的实体形态与历史上的社会思想和审美观念相融合,在承担实用功能之外逐渐成为了历史文化的载体.
先秦时期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考工记》开篇就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一朴素的工艺观强调“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古代器物设计和工艺生产的理论基础和造物原则。“天时”可以理解为不能违背自然,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合理安排造物,也可以理解为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地气”则是指客观的自然条件,比如天然资源和地域传统,表现在钱币铸造上,便是各地金属矿藏的多寡。天时、地气的综合形态最终要通过材质的成型才能表达出来。材料的质感、色泽、肌理等效果本身就具有一种美感,根据功能目的,对材料进行选择,再通过加工工艺对材料进行处理。天时、地气、材美便通过工巧而完美地结合成为一体。我国古代钱币的铸造尽量遵循“天时”、“地气”、“材美”的设计观念,因地制宜,将钱币造型艺术同先进的金属冶炼水平和铸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铸造了制作精美至今仍为收藏家称道喜爱的美品。
先秦时期,由于真贝数量不够,不能满足流通需要,曾选用仿制贝代替,有石贝、玉贝、骨贝、铜贝等,最后稳定在铜贝上。铜贝的出现,奠定了铜作为古代主要币材的基础。在商周时期,大量青铜用于制造礼器、兵器、农具等,青铜客观上已经成为普遍认同的社会财富,具有取代天然货贝的可能性。这也是我国青铜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发展迅速的必然结果。人们在寻找和加工石料、玉料用来制作石器、玉器的过程中,逐步具备了识别天然铜和铜矿石的选矿经验,而烧制原始陶器的实践又为青铜的冶炼提供了必要的高温和耐火材料。青铜是一种含有铜、锡、铅等元素的合金材料。它的特点是熔点较低,硬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机械性能。经过长期冶炼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青铜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能够合理地控制铜、锡、铅的配比,熟练掌握了青铜的配比与应用。先秦工艺典籍《考工记》载有当时严格合理的“六齐”配比:“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种合金比例表明青铜是一种理想的合金材料,可以用来制作任何人们想要的东西:礼器、盛器、兵器、乐器、农具、工具以及装饰用物等。同时,《汉书·律历志》载:“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 于士君之行,是以用铜也。” 铜具有不易腐蚀、不易变形的优点,因此用铜来制作度量衡器具,以此来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度量衡标准。这表明了古人对铜的喜爱,甚至认为铜的品质有类于君子之德。
我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青铜的颜色会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发生变化,由赤铜色(红铜)经赤黄色、橙黄色,最后变为灰白色。又由于古代冶炼技术“天时”和“地气”的差异,因而各时代的钱币铜质不同,各个朝代、各地区铸造的古钱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先秦铸币即指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币。这个时期的铸币,一方面受各诸侯国文化渊源和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别的影响,不同的国家铸行不同的钱币;另一方面,由于青铜铸币本身还处在发展阶段,因此,即便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所铸钱币也不尽相同。青铜铸币只是雏形铸币,同时还兼有装饰物等功用。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最早的布币是空首布,最早的刀币是尖首刀,它们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担当专门货币职能的青铜铸币。圜钱和蚁鼻钱都是在其后产生的。考古出土证实,空首布和尖首刀都始铸于春秋中期前后。 经过现代科学分析:布币系列,空首布的合金成分的特征含量为:铜62-64%、铅26-28%、锡6-7%,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青铜钱的合金组成,与北宋铜钱类似。尖足布的合金成分平均值为:铜44-46%、铅48-50%、锡2-4%。铜铅比为1.05,尖足布的含铅量如此之高,又很轻薄,因而出土品大都腐蚀严重,容易破碎。方足布的合金分布范围大致为:60%<铜<80%、10%<铅<30%、5%<锡<20%。刀币系列,包括针首刀、尖首刀和明刀的燕系刀币的合金成分组成的特征含量为:铜40-42%、铅52-54%、锡0-2%,表现为铜含量低,铅含量高,锡含量变化无常。这类铸币,严格说来,应属于铅(基)铜(合金)币了。齐刀是先秦货币中比较特别的一种,它自始至终在文字、器形大小、风格上基本保持不变,品种相对较少,它的合金特征含量为:铜50-60%、铅42-44%、锡2-4%。齐刀的铅含量普遍较高,有点类似于燕刀的成分,但是跟燕刀不同的是,齐刀的铅含量始终没有超过铜。直刀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货币,它的特征含量为:铜56-58%、铅30-32%、锡2-6%。蚁鼻钱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钱币,蚁鼻钱的合金组成与它出土地区密切相关。出土于湖北的蚁鼻钱,是楚国早中期的货币,此时楚国国力昌盛,境内富产铜锡,所以铸币不仅选料上乘,成色较好,而且铸工讲究,合金的特征含量为:铜66%、铅22-24%、锡6-8%;出土于安徽的蚁鼻钱属于楚国东扩后的铸币,此时楚国经过连年战争,国力空虚,因而铸币质量有所下降,铅含量明显增加,合金的特征含量反映为:铜30-32%、铅56-58%、锡0-2%。圜钱为战国晚期铸币,齐国的賹化钱的合金组成与齐刀的合金组成非常一致,大致为:铜50-60%、铅30-40%,锡3-4%,这说明齐国铸币之规整。秦国的半两和两甾钱的合金组成为:铜74-76%、铅6-8% 和22-24%,锡4-8%。魏国的“垣”字币的含铜量非常高,几乎为纯铜。“明月”为燕国的圜钱,合金组成不同于燕国的明刀,而与半两钱相接近。先秦钱币的铜质主要呈青红色。
秦、汉钱币是在我国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下铸造的,钱币的铸造有一套合金标准,即战国秦半两的标准。但是秦末汉初社会动荡,物质基础薄弱,“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不得不“更令民铸钱”。 民间私铸现象严重,因而铸币合金变化较大。秦半两的合金配比为:铜60-80%、铅10-30%、锡8%,《汉书·食货志》的“铜钱质如周钱”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这里周钱当是指战国秦半两。汉初行“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五分半两”、“三铢钱”以及“四铢半两”等,钱名与实重不符,币制多变。汉半两初期尽管钱币轻薄如榆荚,但合金成分还是与秦半两基本相同。但在文帝“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 以后,合金成分变化很大,铜含量高者达90%以上,低者不足50%;还有用纯铅铸钱的;锡含量的变化也异常突出,高者达18%,低者几乎为零。西汉五铢自元狩五年(前118年)铸行开始,至公元6年王莽居摄改制,共铸行120余年。五铢钱含铜量普遍较高,绝大多数在60%以上,且含锡量相对比较稳定,大都在2-5%,含铅量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在20%以下,但波动较大。总体而言,西汉五铢钱合金组成整体比较稳定。王莽执政期间,数易币制,但研究表明新莽钱的合金组成非常规整划一,合金组成大都集中在铜80-90%、铅5-10%、锡3-6%的范围,多数钱币相当于铜九成、铅锡一成和铜八成、铅锡两成的组成配比。可见,莽钱不仅外观制作精美,合金组成也极其规整,在我国古代的钱币中堪称“不惜铜、不爱工”的典范。东汉五铢的合金组成与西汉大体类似,特征含量为:铜84-86%,铅6-8%,锡2-4%。且东汉五铢同一品种之间及各个不同的品种之间,虽然重量、品相相差很大,但合金组成大体相当,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汉代绝大部分钱币的铜色为青白色中微带淡红。
魏晋南北朝时期钱币铸造非常混乱,钱币虽然减重厉害,但是铸币的成色普遍较高,铜含量大都在70%以上,呈铜含量的适量减少和铅锡的配用量逐渐增高的趋势。隋五铢大都制作精好,锈蚀较轻,有的钱因锡的成份大,铜质泛白,称之为白钱; 隋五铢的金属成分中的铜含量稳定在60-70%之间,铅含量在10-20%和20-30%之间,锡含量在6-10%和14-18%之间。
唐初沿用隋五铢,武德四年铸行开元通宝,《新唐书·食货志》曰:“天下炉九十九,…每炉岁铸钱三千三百缗…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镴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 唐代铜钱皆为典型的铅锡青铜,合金组成大致为:铜60-80%、铅10-30%、锡5-15%。唐代铜钱的合金组成比较集中,铜含量稳中有降,铅锡含量稳中有升,铅锡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铜钱的铸造质量,而且还可以节省铜料。这是我国古代铜钱铸造水平的进步。
北宋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个时期青铜铸币无论在规模、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宋钱堪称我国古代铸币合金之最。北宋钱的铜铅锡含量的分布高度集中,其特征含量为:铜64-66%、铅22-24%、锡8-9%。《宋史·食货志》载:“天禧三年…时铜钱有四监:饶州曰永平,池州曰永丰,江洲曰广宁,建州曰丰国…凡铸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八两,得钱千,重五斤。唯建州增铜五两,减铅如其数。”计算相应的铜、铅、锡的比例为:铜64.48%、铅26.64%、锡8.88%,文献记载与实物分析结果非常吻合。可见,宋朝不仅制定出精确而又科学的合金配比,还得到了认真的贯彻。北宋钱币在保证基体有适当的含锡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掺用铅,这样既保证了铸币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又因为铅相对而言廉价且处于低熔点区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原料成本和燃料成本。南宋铜钱相对北宋而言,不仅铸造数量大为减少,合金品质也大大降低,铜锡含量明显降低,铅含量显著提高,钱币合金的特征含量为铜56-58%、铅34-36%、锡2-3%。《北宋·食货志》曰:“绍兴以来,岁收铜二十四万斤,铅二十万斤,锡五万斤,仅可铸钱一十万缗。诸道拘到铜器二百万斤,附以铅、锡,可铸六十万缗。然拘者不可以常,唯当据坑冶所产。” 南宋朝廷不得不收敛民间铜器以维持铸钱,国家政治、军事的衰微以及社会经济的败落可见一斑.
辽地贫禧而富产铜,因而辽钱用铜很高,用锡很少,有的钱几乎为纯铜制造。辽钱合金配比不佳,常给人以字口浅、轮廓不清、铸造不精的感觉。金钱的形制仿照宋钱,其铜含量比较稳定,且铅锡用量比较固定。金钱的泰和钱制作精美,书法秀丽,有的因为高锡青铜所造,外观色质泛白,煞是美观。
元朝推行宝钞,铜钱的铸造和使用数量都很少,但是元钱的合金组成非常规整,大致为:铜70-75%、铅15-50%、锡7-8%。明朝从太祖的大中通宝到孝宗的弘治通宝都铸行的是青铜钱,合金成分的特征含量为:铜74-76%、铅16-18%、锡8-9%。明嘉靖以后,开始向黄铜铸钱过渡。黄铜是一种不同于青铜的另一种具有良好铸造性能的铜合金。嘉靖通宝是我国古代最早用黄铜铸造的钱,合金成分范围为:铜60-80%、锌11-21%、锡0-10%、铅1-14%。嘉靖铸币精细,铜钱还有“金背”、“火漆”、“镟边”等精工品。嘉靖以后的隆庆通宝、万历通宝、泰昌通宝、天启通宝以及崇祯通宝都为黄铜铸币,合金成分中锌的含量逐渐上升,但都不稳定,反映我国古代黄铜铸钱的发展过程。到天启年间,直接用金属锌配铜铸币,我国古代黄铜铸钱技术至此已基本成熟。黄铜铸币成为定制。清朝早期铸钱基本沿袭明代的做法。乾隆五年以后,为防止民间毁钱制器,在铸钱的铜铅中加入点锡,铸成青钱,其配方为:“红铜五十斤,配合白铅四十一斤八两,黑铅六斤八两,再加点锡二斤。” 即铜50%、锌41.5%、铅6.5%和锡2%。清朝铸钱有四色(铜、锌、铅、锡)、三色(铜、锌、铅)、二色(铜、锌)配比之说。嘉庆以后,随着原料供应的变化,铸钱的用料配比经常有所调整,但总体上都是围绕着上述合金配比左右,因此这段时期的铸币基本上保持着良好的品质。
红铜钱,指的是那些没有配以合金元素铅、锡或锌直接用铜铸造的钱,以及那些合金元素含量过低近似为纯铜铸造的钱。铜质纯则钱体呈红色。红铜钱最早为战国晚期魏国铸造的“垣”字圜钱。汉代的半两、五铢钱中也有少量的红铜钱或近似为红铜铸造的钱。辽地处北方和东北,地多产铜而寡铅、锡, 因而铸钱也只能“多铜而寡铅锡”。新疆同样也是铅、锡比较贫乏的地区,因此清乾隆帝统一新疆以后,“[乾隆]四十年开伊犁鼓铸局…伊犁素不产铜,其各处以粮折纳红铜,每斤约银四钱九分有奇。又采挖黑铅,每斤约银四钱。合计铜铅两项,每铸钱一千约需银三两八钱有奇。但均非动项采买。至[于]白铅,必须由西安远递解伊犁,核计脚价所费颇重。今以体质坚硬之红铜,配以柔软之黑铅,微加点锡,轮郭肉好即可适用。因照内地常行制钱,每文一钱二分重,用红铜八分四厘,黑铅三分四厘八毫,点锡一厘二毫。”
我国在铜钱匮乏不足的时候还铸造过铁钱,公孙述的铁钱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铸铁钱。铁钱一般是作为铜钱不足的代用品,我国铁矿丰富,铁钱自身价值不高,因而始终不能取代铜钱作为主要流通货币。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传世品,一为发掘品。传世品是指铸造之后,一直流传于世、从未入过土的古钱币。年份越久的传世钱币因为长期抚摸、经常盘玩,时间长了,表面形成一层乌黑发亮的黑色或铜色的膜,宛如古玉表面的“玻璃光”,即为古玩家通常所说的“包浆”,这种乌黑发亮、色泽自然的黑膜则称之为“传世古”,也称“黑漆古”。传世古玩如玉器、印石、瓷器以及家具,都有一种因为岁月流逝而留下宛如剔透莹润的美玉一般的光亮。并且年代越久,人们把玩抚摸的越频繁,这种包浆越明显。传世之包浆美在熟润,抚之细腻,如婴儿肌肤。钱体因为这层厚厚的包浆,呈现出玉石般赏心悦目的光亮,给人圆润、莹泽的感觉,触之动人。
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下不易生锈。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生成氧化铜、碱式碳酸铜等,即在金属表面由铜胎自身发出来的质地坚硬牢固的小粒或块状铜锈。这种氧化物,由于地理、地质、入土时间、土层所含的化学元素等条件的不同,所形成的颗位大小不同、堆积程度亦不尽相同,呈现出黄、橙红、鲜红、深棕等不同的颜色,俗称“枣皮红”、“栗子壳”等。铜锈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别,地质带酸性的地区氧化程度也相应严重些。北方干燥,雨水少,则锈色坚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湿,氧化层较松且多呈蓝绿相间二色。例如南宋钱币发行于南方,出土于南方较多,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钱币一般呈蓝绿色。如果入土区域燥热,铜锈会呈红紫色,但这种锈色不会单独存在于钱体上,必伴有绿锈混杂在一起,称之为“红斑绿锈”。不同的锈色也有鲜艳的名字,如锈片带蓝色,则称之为“靛青蓝”;锈片带红色,则称之为“朱砂斑”或“鸡血斑”;锈片带绿色,则称之为“松儿绿”或“瓜皮绿”。出土的钱币则多红斑绿锈,色泽鲜亮,别有风味。刚出土的钱币表面附着一种银白色氧化层,亮如水银,紧附钱体,即通常所说的“水银锈”,钱面往往还有红绿锈,煞是美丽。还有一种被称为“老生坑”的包浆,是出土已久,钱体仍残存着部分锈色的古钱币,经过长期不断的赏玩,表面又经氧化而生出包浆,这种包浆则更加入骨, 色泽更加幽深,因而意味更加悠远。
无论传世古钱币的色泽可人的包浆,还是新出土的古钱币表面的新鲜锈色,都能让人瞬间感受到美的冲击,携带着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器物的审美感受,就不仅通过人的视觉,而且还通过人的触觉等感官的感受,更多地传达出应有的作用来。” 古人在收藏和赏玩钱币时,便已经意识到钱币的声音,“大抵古钱轮郭皆厚重,叩之有声” 。古钱币由于年代久远,氧化严重,其质地已经发生变化,逐渐失去金属特质,敲击时或落在桌面时,声音沉闷、呆板、喑哑,几乎没有金属之声。而且年代越久,声音越喑哑,因此,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都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因为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清脆、响亮。民间一般凭声音来分辨古钱的质地。陈达农说:“至于铜钱,新铸的钱,其声必有转音;传世的钱,质坚而声尖响;入土的钱质地松软,扣之声沉;破裂之钱,无论传世、入土,其声必喑。” 至于转音的解释,他引刘文叔的说法为:“所谓转环、悠悠两音,系在初发声之后,假使初发声为扬,在扬声后即是转环,转环而后悠悠,悠悠即在声音将尽未尽之间”。因此赏玩把弄古钱币之时,依次叩击,音色的暗沉、清亮的错落变化,悠扬顿挫,则又是另一种感官上的陶醉。

㈢ 中国铜资源匮乏,为什么古代的制钱还是用铜铸造

您好。
不是啊,古代铁钱也相当流行,南梁还禁用铜钱只用铁钱,在很长时间里铜钱铁钱一起流通。
铁钱盛行的原因就是铜材不足,当铜钱需求旺盛时只能以铁钱代替,但铜钱仍占据主要法币地位的原因就是铜矿稀少。古代与现代不同,没什么防伪措施所以私铸钱盛行。

㈣ 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为什么用铜而不用铁来铸造

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用铜而不用铁来铸造,是因为铜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腐蚀,铜的熔点比较低,容易冶炼铸造成型。
铜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铜的原子序数29,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IB族。
(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紫红色固体,密度较大,导电导热性能很好,具有很好的延展性,铜属于重金属、有色金属、常见金属,不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性质: 铜常见的化合价为+1价和+2价
①在加热条件下,铜可与多种非金属单质反应。一般来说,遇到氧化性较弱的非金属,铜显较低化合价;遇到氧化性较强的非金属,铜显较高化合价。例如: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 Br2等)生成+2价铜的化合物。

㈤ 为什么古代人都使用铁钱铜钱等。而现在虽然也有铁币。但不少见,我钱包里都是100的纸币,铁的钱没有。

过去国家的公信力没现在的高,所以一般用等价的贵金属来制造钱币,而铁钱是以青铜铸币为主币的中国封建社会货币与商品经济的矛盾相对尖锐化时期的产物。但不同的时期,铁钱产生的原因,亦有其特殊性。如汉代产生铁钱的直接原因是私铸谋利;而宋代则表现为铜铸币无法满足商品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清朝则是因为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滇铜北运受阻,政府发生财政危机,筹措军费困难。 希望采纳

㈥ 求教,铁范铜钱是铸造的吧,还有他是铜的币质吧。

“铁范铜”是是钱币学上约定俗成的特定术语。简单的说就是当时制成铁钱的砂型后,为了观察砂型的效果,先将铜液注入,浇铸出一批铜钱作为试验。因为铸造这种铜钱的目的是试验铁钱的范故称“铁范铜”。 母钱也是铸的。不多说了,希望这点对你有帮助。

㈦ 铁钱的简介

铁钱是中国货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汉至民国初的两千余年中,中国铸行铁钱的时间断断续续大约有五、六百年左右。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铁钱的流通,较青铜及其他货币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商品货币的关系,更能反映诸行用铁钱的封建政权对币制的变革给社会政治、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一般说来,铁钱是以青铜铸币为主币的中国封建社会货币与商品经济的矛盾相对尖锐化时期的产物。但不同的时期,铁钱产生的原因,亦有其特殊性。如汉代产生铁钱的直接原因是私铸谋利;而宋代则表现为铜铸币无法满足商品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清朝则是因为太平天国革命爆发,滇铜北运受阻,政府发生财政危机,筹措军费困难。

㈧ 我想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那些朝代出现过铁币,使用情况如何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铁币。我国古代从5400多年前开始有青铜质的货币,到现代流通的多种金属人民币,这些金属货币中,都含有一定比例的铁成分,早期货币中的铁更大程度上属于杂质,那时人们根本本有发现铁的作用,仅仅是无法把铜提得更纯,而不得不留存铁质,4000年前,人们发现了铁比铜更优良的金属性质,开始提纯出铁,于是,铜币也就伴随着提高了纯度。战国时期,由于铁比铜更容易获得,于是很多诸侯国在铜钱里掺杂铁,封建社会很多朝代在经济危机时,都把铁掺入铜中铸造铜币。现代金属货币中加入铁,主要是为了配置合金,使货币更加坚固。纯粹用铁制成的货币,仅在春秋末期、战国后期和西汉末年出现过,且数量很少,基本没有存世。

㈨ 崇宁通宝是铜铸的,大观为什么就变成铁

宋代有铜钱、也有“铁钱”!不必大惊小怪。。。。。。!大观通宝有铜钱、同时铸有铁钱,主要在四川一带流通!

阅读全文

与铜铸造为什么有铁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扬中市哪里有果汁饮品器材用品买 浏览:195
制冷机显示e1什么意思 浏览:585
超声波用什么钢好 浏览:574
鸿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50
柱色谱分离实验装置 浏览:378
活塞杆下沉检测装置 浏览:957
唐山暖气开阀门电话号码 浏览:381
超声波扫频没有功率怎么回事 浏览:425
摩托车机械增压怎么控制 浏览:629
机械革命x6tim2值多少 浏览:162
当装有联动装置自动灭火系统 浏览:502
酚黄变实验装置 浏览:111
陕西纸塑设备哪里靠谱 浏览:339
货架自动升降装置 浏览:252
beats怎么连接两个设备 浏览:125
成都创客工具箱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641
自动关井装置 浏览:68
吉木乃制冷设备怎么选 浏览:573
什么是机械加压送风 浏览:590
数控机床回原点g50是什么意思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