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精密五金行业的现状和前景如何
我国五金行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五金制品生产大国,但不可否认,我国五金行业在产品研发、创新、品牌经营、营销管理、企业规模、资金实力等诸多方面与世界五金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现在市场占有率上,我国在国际贸易总额所占份额的比例很低,与五金制品生产大国的身份很不相称。究其原因是我国五金制品还处在低档次、低价位的初级状态。这种差距一方面给五金行业的发展带来重重阻力,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只要提升自身的技术含量,我国五金制品做大走强的道路依然宽阔。
五金行业需要逐步建立自己独立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新产品项目,必须跨越模仿外国产品的阶段,只有独立开发出国内外没有的新产品才是真正的产品创新,才能去占领国际市场,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科技创新是五金行业发展的关键,其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五金产品的品质与性能,而且还可以引领行业潮流,提高市场占有率。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也是五金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五金行业企业规模偏小、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由来已久,需要我们通过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尽快培育一批优势骨干企业,使我国的五金行业在与跨国企业竞争中尽快做大做强。
据业内人士预计,在五金制造全行业的努力下,到2010年,我国的五金制造业水平将明显提高,部分企业有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我国五金制造业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五金制品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② 姜堰华东五金城现状
华东五金城,占地面积1180亩,总投资18亿元,商铺3000多套,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城内配套设施齐全,集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力培训、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面向华东,辐射全球,是中国新兴的国际、国内五金采购和订单中心,国内五金机电产品内销与出口的重要通道。
华东五金城是中国新兴的国际国内五金机电采购中心华东五金城系江苏省重点培育的现代化五金高级专业市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规划占地面积1180亩,总投资18亿元,首期投资6.8亿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可入驻3000多商户。城内配套设施齐全,集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力培训、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面向华东,辐射全球,是中国新兴的国际、国内五金采购和订单中心,国内五金机电产品内销与出口的重要通道。华东五金城是江苏省重点项目,江苏省工商联五金业商会会长单位,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工商联五金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华东五金物流基地”,“第三届中国市场用户满意品”。其新理念、高起点、大气魄得到业界的广泛赞誉,已有1600多海内外厂商激情加盟。市场兴旺在即,是海内外五金厂商不可错过的国际化五金贸易平台。
华东五金城是中国占地面积较大、功能设施较为齐全的专业大市场和五金机电建材陶瓷交易市场。2006年已经开业,经营状况很好,市场成交量从2008年的48.5亿增加到2017年的近百亿。
商铺情况: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180亩,总投资18个亿,首期开发528亩,市场内有商铺3000多套,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市场已于2006年营业,经营状况很好。
③ 中国机电五金前景怎么样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机械五金加工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当前,全国各地五金专业市场的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产地型与流通型、大型与中小型、综合型与单一型合理搭配,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天津五金市场为例,
天津市的国际五金机电城、新南马路五金城、北方五金城及珠江五金城四大五金专业市场,年销售额总计达到200亿元以上。这四家五金市场根据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位于天津市中心的国际五金机电城采取综合性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机电城内有商业卖场,有高档写字楼和星级酒店,五金卖场走高端路线;北方五金城则以水暖与太阳能批发市场为特色;而珠江五金城则偏重于装饰五金工具的经营。这四大市场的多元化效应不仅聚集了天津市6成以上的五金商户经营者,也将国内外知名品牌悉数引进天津市场,形成我国北方最大的五金产业批发基地之一。
五金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关键是转型升级我国五金市场正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迫使市场竞争由以价格为主转向以高品质、高技术含量为主。在此情况下,转型升级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随着相关企业竞争的深入,五金产业链各阶段的利润空间均被压缩,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同时,国际市场对我国五金产品的要求也逐步发生变化,对我国五金
产品的质量、包装、供货期限都会有更高的要求,甚至逐步延伸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研发。
而且,业内人士指出,我国五金制品业的转型升级将迎来新的外贸格局,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量将增长。如钢丝绳剪、断线钳、锯架,
机修工具、电讯工具、家用组合工具、钢卷尺、
④ 五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传统的五金制品,也称“小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现代社会的五金制品更为广泛,包括五金工具、五金零部件、日用五金、建筑五金以及安防用品等。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五金制品行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已成为工业制造不可缺少的一个产业环节。近年来,更凭着制造五金制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我国五金制品出口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已成为全球五金制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建筑五金行业市场现状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建筑五金行业上游包括钢铁、有色、塑料、玻璃纤维等原材料,下游则是幕墙、门窗、房地产、市政建设等应用领域。
建筑五金产品成本主要源于上游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五金产品的品质优劣,其价格波动也影响着建筑五金企业经营情况。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环保督查高压下,钢铁、有色等供给规模明显收缩,价格上涨明显,对建筑五金造成较大影响。
建筑五金行业未来展望
建筑五金行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产业,在城镇化建设中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及不可替代性,是一个具有长久生命周期的行业。建筑五金行业具有资金技术密集、规模效益显著、市场容量巨大等特点,是带动金属材料、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安全、建筑节能、建筑装饰的发展,建筑五金作为现代建筑的关键部件,其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长期发展稳中向好。
不过,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企业低成本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建筑五金行业需逐步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同时,由于过于依赖出口,在贸易摩擦已成为常态、贸易摩擦来源多元化下,建筑五金行业短期发展面临挑战。
尽管短期面临重重挑战,但建筑五金行业已经在多年的残酷竞争环境下得到了全方位提升,行业整体抗压能力也比以往更加强大。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有望突破瓶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建筑五金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