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吸虫器”如何使用原理是什么
不要管楼上的说了那么多废话,简单的说吸虫器就是在样本调查时用的抓捕昆虫的工具,最简单的吸虫器就是一个带有管子的塑料罐。
② 病虫测报的发展的方向
病虫测报要向规范化、标准化和引进新技术方向发展,概括起来有六条:监测工具标准化,调查统计规范化,预测方法科学化,预报内容数量化,发布预报制度化,信息服务现代化。
监测工具标准化
它们的标准化程度还比较低。除了上述少数工具外,基本上就靠眼观手查了。这就大大限制了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测报工具的标准化是提高测报准确率最基本的条件。一方面,我们要抓好传统工具的标准化,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引进高新技术,像昆虫性信息素等生物、化学技术,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可用于自动采集病虫信息的电子技术,都应尽快移植到病虫监测上来,发明出新的测报工具,并在应用中使之标准化。
调查统计规范化
我国从1996年实施首批15种重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的国家标准,这是全国测报及科研人员几十年辛勤劳动的结晶,应该认真贯彻。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是支撑和服务农业的七个标准体系之一,它与监测工具一样,都是奠基的工作,省级以上测报站应主持抓好本地区(或全国)重要病虫害调查规范的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原始资料的统计是应用资料、积累资料的前提。许多测报术语的内涵不清楚、不科学,比如发生程度。即使常用的统计方法在某些地方应用中也有差错。
预测方法科学化
病虫害预测方法有三类:一类是完全根据病虫与环境互作规律做预测,如期距法、物候法、流行速率法;一类是数学或系统科学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第三类是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以逻辑判断为主的预测方法,多用来做定性预测,主要有:集思广议法、特尔斐法、主观概率法、相互影响分析法、调查推断法、相关分析法、相似类推法。
经典的多元统计方法、时间序列方法、马尔柯夫方法在病虫测报中有广泛应用,效果比较理想。以专家经验为基础的定性预测方法主要用来做大区超长期预报,但有些地方在应用中操作不够规范。不同机理预测方法的组合预测可以更好地拟合历史预测未来,唐小我教授推导出的经济预测领域不同方法组合预测的最优加权系数计算公式,在病虫测报上也有较好效果。
总之,科学的预测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掘原始数据的内涵,更好地利用专家的经验。我们要积极引进相关学科的预测方法,为提高测报准确率服务。
预报内容数量化
预报内容主要包括发生程度、发生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发生期,甚至还要根据当时危害情况和防治水平,作出危害损失预报和防治效益预报。预报内容合理的量化,是我们永远的努力方向。
③ 请问如何做昆虫标本
两样都是大型昆虫,可以采用针插法 制作标本.
首先要准备以下用具:
昆虫针:昆虫针是制作针插昆虫标本的必备用品。因昆虫虫体大小不同,采用昆虫针的粗细各异。昆虫针通常长为38毫米,粗细有00、0、1、2、3、4、5、6、7等号码,00号的直径为0.3毫米,依次加粗,品质以弹性优良的不锈钢制品为最佳。针插蝶类标本,常购置5、3、1三种号码。
三级台:三级台可用一块木板做成长12cm、宽4cm、高2.4cm的三级台,第一级高0.8cm,第二级高1.6cm,第三级高2.4cm,每一级中间有一个和5号昆虫针一样粗细的小孔,以便插针。三级台是用来针插标本的,它可以使所有制作的标本及其标签的高度统一。
此外,还需要标签、压条纸、大头针、镊子等。
现在我们要正式制作标本了。
针刺法:有些昆虫如天牛、朱象、瓢虫等,成虫不能展翅,或者体形较大,可以用昆虫针,直接插在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不妨碍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插针时可以将昆虫放在三极板(刺虫台)上,也可以利用泡沫塑料板来进行。针插的位置,因昆虫种类不同而异。一般鞘翅目的昆虫可以用针插在右翅的正基部;直翅目的昆虫,像蝗虫,前翅狭长,稍硬化,后翅膜质,宜插在前翅基部的背中线稍右部位;半翅同成虫,如稻蝽象,前翅基部是革质,端部的一半是膜质,后翅是膜质,宜插在前胸中央或小盾板的中线偏右方;其它昆虫宜插在中央。这样能使昆虫保持平衡。针插完毕后,把标本放在软木或高粱杆上,进行整型工作,然后放入烘箱。烘箱的温度保持在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虫体硬化后可以将针拔出。也可置于通风处阴干。待虫体内脏等全部干燥,即可将标本取出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