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五金知识 > 液化气罐工具箱

液化气罐工具箱

发布时间:2023-02-21 16:54:23

1. 如何开,关液化气我第一次使用

先打开液化气缺罐的阀,再打开炉灶的阀开关。关闭的时候,反过顺序来。火的大小可以能过炉灶和液化气罐的阀调节。

市民使用的液化罐分两种,一种是钢瓶护罩与瓶体之间用螺丝连接的,简称“螺丝瓶”;另一种是钢瓶护罩与瓶体经电焊连接的,简称“焊接瓶”。根据国家明文规定,液化气罐安全使用期限只有15年,每4年要进行定期检验。

由于“螺丝瓶”的瓶体上没有永久性标识,从1996年9月起,国家明确规定不得再生产“螺丝瓶”。即最后生产的一批“螺丝瓶”,也已经超过了15年,必须进行强制报废。

液化气罐正常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液化气罐出厂后的12年内,每4年要检测一次,超过15年必须报废,当然有的罐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继续使用的也不能再使用,千万别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置家人的安全。

(1)液化气罐工具箱扩展阅读

日常使用液化气的过程中,如果不慎起火,大都是由于起火后不知所措,而造成火势扩大,灾害升级,酿成重大损失。假如人们知道灭火方法,迅速采取相应灭火措施,关闭角阀,就不会造成多大损失。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3个处理方法:

1、徒手关闭角阀。徒手关闭角阀适用于着火初期,火焰不大,着火时间又短,才可徒手关闭角阀,关闭时应注意方向,并一次性关上,提醒市民不应将液化气罐放在不易操作的地方。

2、用湿毛巾盖上角阀后再关。着火时间较长,徒手关闭角阀已不可能时,可用湿毛巾从气罐上的护圈没有缺口的侧面将毛巾抖开,下垂毛巾挡住人体,平盖在护圈上口,用湿毛巾迅速抓住角阀手轮,关闭角阀,火就会熄灭。

3、戴手套关角阀。着火时间较长,徒手关闭角阀已不可能,可以戴上用水沾湿的手套迅速关闭角阀,以防止手被烫伤。不过,关闭角阀时一定注意不要把气罐弄倒,否则会发生意外。

2. 我想把液化气罐改成一个工具箱怎样给样子好看些

首先你要拆除液化气罐。
首先是专业人员用专用设备回收废旧液化气罐内的残液,泄压后,用防爆工具拆下钢瓶铜质角阀,用高压蒸汽吹扫罐体内腔几小时后,经仪器检测罐内空气所含可燃气体在爆炸极限以下,即可以用机械切割瓶体,或回炉处理。有情提示,有危险,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处理!
拆除都很麻烦了,你确定还要改成工具箱?

3. 五公斤液化气放在大车工具箱里做喷灯可以吗

不要用太危险了

4. 两个煤气罐倒气需要什么工具

两个煤气罐倒气需要耐压导管。

两个液化气罐互相倒气的方法:用一根耐压导管把两个钢瓶连接(一定要密封),空瓶在下垂直向上(上面的钢瓶倒置),先拧开空瓶开关,再拧开满瓶开关,倒完关闭两个阀门。可以用温水浇灌满瓶(不得明火烘烤),加压充分置换。现场禁火、禁止启闭电器、关闭手机。注意环境通风。


两个煤气罐倒气技巧

1、液化气倒气的窍门是直接用胶管将两瓶相连,阀门同时打开就行了,但是这种倒气只能倒一半,当空瓶和满瓶都装得差不多了就无法继续倒气了,还有一种更加彻底的倒气方法即是满瓶上下颠倒。

2、倒气是用了气体压强的原理和液位差的原理,满瓶压强大,空瓶压强小,满瓶液化气先变成气态然后通过胶管进入空瓶,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倒少量,想要提高倒气效率则需要把满瓶上下颠倒,这就需要好的倒气工具了。

3、为了倒气快,把一个放高处,一个放低处。纵使水平放置,液化气也会从气压高的慢慢往气压低的里面跑,时间足够长,另个液位液面应该相当,纵使时间短,也会跑过去一些。

5. 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朋友有2问:1,自驾游时带着液化气安全吗?2,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作者等人在某地使用液化气做饭)我一直在用“床”车自驾游,即吃住都以车为主要载体那种。不言而喻,我为了吃饭方便使用过多种用火方式,这其中包括液化气。那么自驾游使用液化气安全吗? 我回答:安全。(作者妻子在某地停车场使用液化气煮面条) 我认为在所有用火烧饭方式中使用液化气罐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方式。干净,火力大。 我使用的液化气即煤气罐是5公斤那种,二个人一个月的旅行一罐气足够了,烧饭有电饭煲,炒菜、烧水用煤气。(作者在某地使用液化气做饭) 有人说煤气罐在车上不安全,车内温度高了有危险。这是没有用过的人说话。首先温度高所指是多少,比如车内65度了,煤气罐会不会产生燃烧或爆炸。如果车内温度达到了65度,这个车应该停在通风阴凉处歇下来吧。再如果温度真的达到了燃点,就是说远高于65度了,便是车内其他物品已经燃起,未必煤气罐也燃了。事实上车内也不可能温度太高,许多房车使用煤气罐就是这个道理。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煤气泄漏,我的做法是,在使用完煤气后,将线管拧下来,给出气口加上一个闷头就行了。(煤气罐有专用闷头,和上图样式差不多) 使用罐时,一般用木质箱子或纸箱或用类似米袋子那种的布袋将煤气罐包装起来防碰撞,安全第一。 朋友问到:应该如何解决自驾游中吃饭的问题? 吃饭问题分两说。自己烧不等于不吃当地风味,否则 旅游 就变成了苦行。自己烧一般是指在一些没有合适餐馆的地方,比如西藏山路上,比如新疆沙漠无人区。 另外,镇上买来的菜自己做,比馆子里要干净,也更合乎胃口,更有情调。 我在新疆赛里木湖露营就是在湖区自己做饭,因为湖区没有商业,酒店在比较远的进口以外。自己做很惬意,很享受。(作者妻子在某地使用煤气做饭) 有人问到,煤气用完了怎么办?明年7月我将去漠河进行环大东北游,还用煤气。煤气用完了就加气,这在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不是问题。我在某县城加过气,只需到随便一家餐馆,向老板打听一下灌气的电话就可以了,或者干脆叫他帮忙叫人来接罐就是了,你自去景区玩,二天你再到店里来取,在店家吃两顿,交个朋友,解决。 特别提示:对于煤气罐要注意其存放与运输安全,用箱或袋包扎起来,固定好,是为了防止碰撞和不让罐体和电发生关系。 汽车 车体通常带负极电,煤气罐包扎起来,也起到隔离作用,这些我们在家里也是应该做到的。 我18年2月份由厦门经由新滇藏线丙察察进藏,由于是春节期间,宾馆饭店大多也憩业,而且大人小孩共6人,怕路上没饭吃或饮食不习惯,随车带一2公斤液化气瓶,中饭赶上饭点就在路上饭店吃,如果赶路遇不到合适的就在车上吃干粮,晚饭在宾馆房间(基本在有排气扇的卫生间或露台)做饭,当地菜市场买菜,基本选耗牛肉或裂腹鱼等当地有特色的菜,回程从317回四川境内,2公斤气瓶一直坚持到四川德格县,一共差不多煮了14天左右,包括偶尔几天的干餐煮稀饭。用煤气瓶关心的第一主要是安全问题,为防煤气泄漏,我买了一个铜堵头塞住气瓶出口,下车锁车时窗户也留一条小缝, 全程近20天下来,还算安全,自带燃气好处还是有不少,不用为到处找适合口味的饭馆浪费时间耽误行程,自己做也不用担心饭菜卫生问题,特别是人多时众口难调,而且在路上的时候无论你想吃什么,只需要去菜市场买来自己做就可以了.....其次关心的是充气问题,其实出去 旅游 很多稍微偏僻一点的乡镇都有充气站,这种小煤气瓶一般民间的充气站稍微说说好话都会帮你充的.第三关心的是交警会不会查?从西藏逛一大圈将近9000公里回来,基本上没有交警对放在后备箱的这个小气瓶提任何意见. 自驾游带煮饭设备,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无非就是为了节约出游成本。什么体验啊,自己做卫生,安全啊等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就用水短缺一点可以击败它们,缺水的话体验一次就够了,还有缺水怎么能够保证所用食材,餐具清洗干净,卫生安全? 自驾携带液化气或卡式炉等应注意几方面事项,还是很安全的。首先携带液化气时应固定好,最好保护好,避免旅途磕碰,颠簸,尤其与携带的其他尖锐金属物磕碰是很危险的。还有途中应经常检查是否漏气,完好无损。遇高温天气,尤其暴晒下车内温度会极具上升是蛮危险的,接近超过60摄氏度会有爆炸危险的,所以得用车内空调降温,如离开车辆游玩,请将车停放外阴凉处。最后还要提醒自驾游客出游时要谨慎安全驾驶,多观察四周路况,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对于自驾出行吃饭问题,携带液化气或卡式炉自己做饭还是不错的选择。现在网络发达,自驾游火热,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在注意安全的提前下,提前做功课,寻找可自行做饭点,水源点,房车驻地等地方,然后就可以在途中购买新鲜食材了,到了以后就可以做饭,休息,调整了。 对于我个人经验而言,一般车上只带饮用水,然后我基本上是在有水源的提前下才会自己做饭,有时候旅途不赶,食材又有多,也会携带一些干净的水到下一个点后再做一次饭。其他时间都会以饭馆为主,也是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寻找评价高,价美物廉的店。如果出游有山林的野外,我还会携带一套可拆解小型柴火灶(网上可以买到,很便宜),可以捡一些木材燃烧煮饭吃。 自驾游车上带液化气,肯定不安全的。 目前比较流行地是用卡式炉,自驾游进川藏线,要翻越海拔四千米以上髙山十多座,过卡子拉雪山,几手要在海拔三四千米雪域高原行进大半天,卡式炉还要准备在髙原能使用的一套装备,一般在京东,淘宝一搜就出来了。 第二,目前,方便面,方便盒饭,罐装饮用食品,营养粉,髙档一点的糕点,如米花糖,蛋糕,奶粉适当准备些也可以凑合应对个三五天。 第三,根据我半年自驾,行程两万多公里,长期吃些防腐熟食,罐装食品,也是不行的。我在副驾踏脚处,与车载蓄电池并联安装了一台同样大小的蓄电池,配备了一套12v转220V,1200瓦的逆变器,车上烧水,煮饭,电器用电全解决了,还能预防车载耗电超负荷打不着火的难题。(我并联安装的是西川牌80A新上市的蓄电池,一台四百八左右吧!包安装费) 此外,我在车上还准备三瓶500mL,95%的酒精和一盏酒精灯(一盒火柴),一大袋棡碳(烤串串用的),拾一些旧轮胎橡胶皮,以备不时之需。 @快乐天使3865 喜欢我的文章,视频,希望你动动你的金手指,或关注,或收藏,转发,定会给你带来好运。 我去年6月第一次进藏,一路备了很多吃的,主食和各种配菜放到冰袋里,保存10天没问题,备个小酒精炉,分分就好,早、中餐真方便,晚餐住哪就吃哪,再喝口小酒也是潇洒。10天后,再花钱制冰袋,去市场或超市继续装备我的早、午餐,去藏、早午餐自己准备、自己做,不受时间限制,饿了车停到有水的湖边,赏着风景,洗洗车,我的饭也加工好了,我不赞成带液化气,很不安全,因路不好,振动液化气也是危险的,再说进藏路上查的也非常严,女人化妆包都不放过,更何况危险的液化气了。 感谢“悟空小秘书”邀请。自驾游带液化气是否安全,首先要看你自驾游开的什么车,如果是有专用液化气罐舱的房车,那么虽然有隐患但是安全性一般来说也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开的其他轿车、SUV、MPV之类的车,恐怕就会有比较大的危险性,尤其是在气温比较高的季节或者地区,到哪个景区去游玩,车停在太阳底下暴晒,封闭的车箱内,温度可能高达60 以上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下车内放着一罐液化气,无异于一颗威力巨大的定时炸弹。 除了高温之外,在没有专用液化气罐舱的车内,液化气罐的固定以及泄露等问题也是具有一定风险的,颠簸、碰撞等因素也有可能引发危险。 其实出门在外,如果想自己做饭,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炉灶,比如便携式的柴气炉之类的,那些挥发性的气罐、气瓶最好是不要带;而且如果是到西藏这些地方,交警也不会允许携带液化气罐之类的危险物品,被查到就得给没收了。 用液化气罐自驾安全吗?我来聊聊这个事儿。国内自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跑的都差不多了。国外又跑了30多个国家。跑这么远的路。伴随我最长远的就是液化气小罐。这种液化气的小罐它火旺,炒菜,煮饺子,蒸包子都非常实用。我的车是丰田rav4。放5公斤的放不下,我就带了一个两公斤的小罐。多年来我一直坚持一个习惯。用完煤气罐的时候要把阀门拧紧,检查好。随车有一个煤气报警器。如果在某一个特殊地段,特殊的晚上,你不放心。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套上一个避孕套。自驾路上每一个县城基本都有液化气站,用完了就加,很方便。自驾欧洲我也带了这个两公斤的小煤气罐。 长途自驾要说最方便的应该还是电。我的车安了216安时的副电瓶。2千瓦的福尔纽斯逆变器。还有2千瓦的柔性太阳能板。这些电足够我路上做饭,宿营做饭及车上的所有用电。 自驾这么多年来,我用过柴火炉,气化炉,酒精炉,各种炉具我都试用过。最终我选择了用电,用两公斤的液化气罐。这两个是最佳搭档。我走林区,走一些特殊的地区,不能用明火。我就一律用电。今天秋天去庐山。住庐山山顶一个停车场,停车场已经有20多辆车。因为没有电,他们只能是用方便面,面包充饥。我的车有电可以炒菜,我炒了几个菜,大家一起小聚。做饭的时候保安都很奇怪。发现我们是在用电做饭。他们说我们聪明。在俄罗斯,大家想吃饺子。包完以后就用我两公斤的小煤一块煮。很快就煮好了,大家吃的非常高兴。又吃到中国的饺子了。 自驾路上吃饭是个大事儿。每个车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我的一言之谈仅供大家参考。 我觉得,只要没遇到极端情况,问题不大。毕竟,瓶装的液化石油气,应用几十年了,只要是正规渠道的产品,品质似乎没问题。至于随车携带,应该将其固定,周围用软性材料包裹。以防不测。在这我说个真事:有一次,某人驾车从北京到西藏,随手把气瓶放在后备箱里(是辆SUV)。过秦岭时,在一个弯道出现侧滑,车子掉进路旁水沟,气瓶在惯性作用下,一跃而起,往前飞,砸破前风挡后,飞了出去。此景把车内二人吓得半死,高呼实乃大难不死。因为实在太巧了,假设气瓶偏左或者偏右一点,都会砸到二人中的一位。您问有没有必要携带气瓶,我认为分地方。如果您去藏北穿越,比如走羌塘、从西藏到青海茫崖,带气瓶很有必要,因为那是货真价实的无人区,而不是一般游客心目中的无人区。如果您是普通的自驾游,没必要带气瓶。与其自己做饭,还不如去餐馆呢。车里带些备用食品,足够了。更周全一些的话,备个小气炉,就行了。 携带一个5公斤合格的液化气罐,做好稳固的保护措施,除极端事故外,安全上没啥问题,国内外房车配置液化气罐的很多,其中有部分床车也在用液化气罐,以现在这么发达的网络资讯,你听说过某某因气罐引发的旅行悲剧吗?当然是几乎没有了,更多的是交通事故。这里需要提醒的是,自驾游路线是新疆或西藏的话,最好不要带液化气罐,因为一旦检查到,会被没收有可能还要处罚,燃油汽化炉、卡式气炉和柴火炉都可作为备用选项。 正常情况下,自驾 旅游 的主要消费支出是吃住行,其中行相对其它二项在费用上可控性较弱,吃住就比较容易把控了,星级酒店消费和宾馆旅店的消费差别很大,自己将吃住的问题解决好了,省下的钱可以让你玩更多的地方。以床车为载体,带上适合户外做饭的炊具,途经县城小镇采购些当地食材,找一处风景秀丽有山有水的地方驻车,亲手做一顿放心可口的饭菜,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品尝着美味,想想都流口水了。液化气罐需要固定在某处,因此一定要在车厢设置固定钢瓶的装置,防止钢瓶发生翻滚和碰撞,确保钢瓶内气体的稳定。 其实栋哥这方面的经验,最早来源于拖挂式房车,早些年我从事房车 旅游 工作,那时的C型自行式房车的烹饪功能,也是依靠液化气来完成,只是液化气罐和液化气灶采用分离式:即液化气灶在车厢内,液化气罐在车厢外部。其实相比之下,拖挂式房车贮存液化气的方式更加安全一些,厂商会在车头或车尾的位置,专门设置存放液化气罐的箱体,有时会与水箱并列安放。如此,液化气的安全性就得到了提升。 不过作为自驾车来说,驾驶室和车厢是一体的。根本无法避免液化气与司乘人员隔离,因此自驾游时,确保液化气罐始终保持固定,是最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在车辆行经非铺装路面或长时间颠簸的路况下,一定要确保液化气罐始终处于稳固的环境,同时杜绝液化气罐发生翻滚和碰撞,如此钢瓶内的气体才能保持稳定。因此,栋哥建议在车位后备箱一层安装固定装置,用于存放液化气罐,确保随车携带液化气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确保钢瓶内气体的密封性,特别是钢瓶阀门和瓶口结合处,谨防车内乘员液化气中毒引发危险。 众所周知,液化气和天然气,对于人体都是有害气体,过量吸入或与空气混合,都会引起危险。因此确保液化气的密封性,特别是钢瓶阀门和瓶口结合处的密封尤为重要。现实生活中,因为液化气和煤气中毒的的案例屡见不鲜,也正因此,许多老人和孩子因为有害气体而命丧黄泉。所以自驾游的旅途中,一定要确保液化气始终处于密封的状态,那么有哪些较好的办法呢?首先,当然是每次使用完以后,确认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时刻关注液化气罐的密闭性(是否有漏气现象);其次是改变存放液化气罐的位置,例如车顶安装行李箱的自驾车,可以将液化气罐(5Kg)放置在车顶行李箱内;最后就是避免在高温、高海拔地区长时间停车,或者在以上区域做饭。 其实自驾游的旅途中,要解决吃饭问题,液化气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类似燃油、酒精和用电等方式,都能解决吃饭问题。 其实,自驾游的旅途中,要自行解决吃饭问题,液化气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其实还有类似燃油(煤油和柴油)炉和酒精炉(甲醇)的方式,能过够解决户外烹饪的问题。相比之下,几种烹饪方式各有千秋:液化气的安全性不高、燃油炉的燃料携带不便、酒精炉的火力不够,当然,还能通过电能的方式,解决沿途烹饪吃饭的问题。不过话说回来,液化气是目前做饭烹饪最快的渠道和方式,也是最为环保节能的方法。 相比自驾游沿途中“买着吃”,自己动手烹调餐食,能使得旅途质量更高,无论是饱腹感、营养还是口感都更接近家的味道。 之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沿途做饭,而不是就近购买餐食解决温饱,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自家做着吃,既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味道和实惠”。但是沿途需要注意防火措施,特别是在新疆这样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户外烹饪一定要主要防火防风,毕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旦因为你的过失引起山火,那么等待你的除了惊心动魄的经历,还有超乎想象的惩罚等着你去承担。

6. 今天去充液化气,把阀门拧开后在搬到屋外的时候看到一个黑色的小塞子一样的东西以为是没用的东西回家后找

缺橡胶密封圈是黑色那个蘑菇形的,可惜被你搞丢了,五金店买一个一元,没有那个不要开气,那会泄漏煤气很危险

7. 煤气罐怎么打开

左松右紧打开阀门。

煤气罐上的阀门只是一种煤气减压阀,是采用控制阀体内的启闭件的开度来调节介质的流量,将介质的压力降低。

同时的帮助下阀后压力的作用调节的打开和关闭部分,使阀后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在阀体或阀后注入冷却水,介质的温度降低。

安全使用气罐注意事项:

1、买气罐时要小心

购买正规的液化气罐时,注意在购买前检查钢瓶的使用寿命和检验证书。

2、仔细检查油箱

更换气体前,必须仔细检查气罐减压阀前段的密封圈是否完好,并重新使用。气罐应由供气部门定期检测。请勿拆卸或修理减压阀或钢瓶阀。如果有问题,找专业人士来解决。

3、正确使用气罐

使用煤气时,应先拧开燃气罐上的阀门,再打开灶具上的开关。使用完毕后,应先关闭燃气罐的阀门,再关闭灶具上的开关。不要只关开关就省事,这样很容易发生漏气事故。

阅读全文

与液化气罐工具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里面的五金件生锈了 浏览:931
丝杆两端固定使用什么轴承 浏览:981
天津toc在线分析仪表多少钱 浏览:171
两个无线路由设备怎么通讯 浏览:775
蒸馏实验的装置的图 浏览:400
轴承占主轴成本多少 浏览:71
什么是文字和图片输入的主要设备 浏览:660
暖气分水器阀门扳手 浏览:444
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装置 浏览:782
铸造模用什么做怎么做 浏览:193
华的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19
暖气阀门开一半毁坏阀门吗 浏览:356
冰箱结霜了不制冷怎么办 浏览:289
吉普车仪表台要怎么洗 浏览:598
盐阀门结晶怎么处理 浏览:42
机械师笔记本为什么关不了机 浏览:346
来回伸缩装置机械动图 浏览:706
什么阀门要8000圈才能关闭 浏览:839
特殊阀门是什么阀门 浏览:330
桥面铺装施工机械有哪些 浏览: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