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飞机可以托运电动工具吗
飞机可以托运电动工具,电动工具不是禁止托运物品。
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如下:
1、能够发射弹药(包括弹丸及其他物品)并造成人身严重伤害的装置或者可能被误认为是此类装置的物品。
2、能够造成人身严重伤害或者危及航空器安全的爆炸或燃烧装置(物质)或者可能被误认为是此类装置的物品。
3、能够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对航空安全和运输秩序构成较大危害的管制器具。
4、能够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对航空安全和运输秩序构成较大危害的危险物品,包括但不限于:
(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烷、丁烷、天然气、乙烯、丙烯、乙炔(溶于介质的)、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氟利昂、氧气、二氧化碳、水煤气、打火机燃料及打火机用液化气体;
(2)自燃物品,如黄磷、白磷、硝化纤维(含胶片)、油纸及其制品;
(3)遇湿易燃物品,如金属钾、钠、锂、碳化钙(电石)、镁铝粉;
(4)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苯、乙醇(酒精)、丙酮、乙醚、油漆、稀料、松香油及含易燃溶剂制品;
(5)易燃固体,如红磷、闪光粉、固体酒精、赛璐珞、发泡剂;
(6)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铅、过醋酸、双氧水;
(7)毒害品,如氰化物、砒霜、剧毒农药等剧毒化学品;
(8)腐蚀性物品,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汞(水银);
(9)放射性物品,如放射性同位素。
5、其他能够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对航空安全和运输秩序构成较大危害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
(1)传染病病原体,如乙肝病毒、炭疽杆菌、结核杆菌、艾滋病病毒;
(2)火种(包括各类点火装置),如打火机、火柴、点烟器、镁棒(打火石);
(3)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锂电池(电动轮椅使用的锂电池另有规定);
(4)酒精体积百分含量大于70%的酒精饮料;
(5)强磁化物、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或者容易引起旅客恐慌情绪的物品以及不能判明性质可能具有危险性的物品。
(1)电动工具让不让上船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规定:
第九十五条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以保证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提供良好服务为准则,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教育和要求本企业职工严格履行职责,以文明礼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认真做好旅客和货物运输的各项服务工作。
旅客运输航班延误的,应当在机场内及时通告有关情况。
第一百条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不得运输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禁运物品。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未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运输作战军火、作战物资。
《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规则》中规定:
第七条 航空安全员在机长的领导下负责维护航空器内的秩序,制止威胁民用航空飞行安全的行为,保护所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航空器客舱实施保安检查;
(二)根据需要检查旅客登机牌及相关证件;
(三)对受到威胁的航空器进行搜查,妥善处置发现的爆炸物、燃烧物和其他可疑物品。
第十六条 航空安全员及其他机组成员应当按照航空器客舱保安检查单,对执勤的航空器,在旅客下机后、登机前进行客舱保安检查,确保航空器上没有未经授权的武器、爆炸物以及其他危险物品。
航空安全员在旅客登机前实施的保安检查,还应当填写客舱保安检查单,与执勤日志一并提交。
B. 乘船 安检时什么东西不准带乘船豆油让带吗
乘船安检时,各种管制刀具及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是不许携带的,豆油也是属于易燃品,是不可以携带上船的。
C. 船上为什么不装漏电保护器
船上可以装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主要是用来在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
船上用电安全注意:
1.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未持有有效的电工安全技术考试合格证。
2.在船上架设电源线时乱拉乱放,未作明显标志。转向点及与其它物体接触处未采取适当措施,以防止损坏电源线绝缘层。
3.在船上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违反下列规定:在一般场所必须使用Ⅱ类或Ⅲ类工具,如使用Ⅰ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仓室作业的手持行灯必须使用12V电压,仓室作业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使用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使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源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在仓室使用非手持式用电设备必须安装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非手持式用电设备必须在仓室固定好,未断电前任何人不得移动,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漏电保护器及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面,同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4.使用非手持式用电工具、设备,未将其固定好,未停电私自移动。
5.除电焊作业外,上船使用的用电线路未装有漏电保护器;电器设备线路不符合规格;电源线未采用三芯或四芯,多股铜芯橡皮套软缆或护套软线;违规使用花线。
6.未审批私自安装临时用电;用电完毕未立即拆除。
7.班组未对船上使用安全电压电源进行监察。
8.船上使用非安全电压未报车间安全员或车间工程主管监察。
9.在危险场所用电,未填写《危险作业申报监察单》报车间安全员监察后报安管部监察。
D. 坐飞机可以携带电动工具产品吗
回答如下:
不可以,但是可以办理托运。
E. 带锂电池的手电钻能带上飞机吗,或者能托运吗
托运
F. 飞机上可以带电动工具吗
在乘飞机之时,电动工具像行旅包一样随身带的话,不可以,但是电动工具箱可以在登机前搞随机托运。
G. 新能源车不能上船的原因
新能源车是可以上船的。可以乘坐摆渡船的,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安装非常规范的,是不担心沾水的,可以坐船的。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
H. 乘坐交通工具有哪些安全常识
现代交通工具日益多样,过去有马车、牛车,现在则有汽车、轮船、地铁和飞机,也许将来还会出现更加快捷的交通工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通工具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每年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也很惨重,对个人和国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
(一)自行车
我国交通法规明文规定,12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车,但城市骑车的12岁以下儿童不少。由于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路况条件等原因,他们骑自行车已经成为我国交通事故的一个高发点。因此,有必要认真做好防范。
1.不要骑快车、追尾或超车等。青少年的赛车、山地车等比较多,在道路上出现车速过快、相互赶超的情况,容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因此,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才能降低日益增多的事故比例。
2.过马路时要下车,应走人行横道。要学会估测往来车辆与自己之间的安全距离,当车辆正在行驶或者疾速行驶时,你与来车距离15米内时不能抢道,25米以上才较安全。通过郊外马路时,要与来车的距离大于40米以上才能通过。在公路上骑车,千万不要抓住正在行驶的机动车或者紧跟在其后,以免车速过快、不稳而摔倒,或因机动车突然刹车而被撞伤。
3.骑车不慎将要跌倒时,尽可能地做好防护。遇到意外时,迅速地把车子抛掉,人向另一边跌倒。此时,全身肌肉要绷紧,尽可能用身体的大部分面积与地面接触。注意:不要用单手、单肩或单脚着地,以免造成严重的挫伤、脱臼或骨折等后果。
做到“九不”: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下骑车;不满16周岁的公民,不在道路上骑电动车、摩托车。
总结骑自行车时应注意的事项:
马路学车很危险,车来车往不安全。
僻静操场人少处,家长陪同慢慢练。
年龄不满十二岁,不能上路乱骑车。
平衡掌握不完全,情况紧急就危险。
骑车之前严检查,注意车铃和车闸。
车况完好危险少,生命安全才不怕。
骑车要走车行道,若无划分靠右边。
不得逆行、闯红灯,路口、转弯要减速。
骑车速度要适中,不要乘机逞英雄。
打闹、带人危险大,双手撒把瞎胡闹。
雨天骑车穿雨衣,不要打伞把车骑。
别为赶路车速快,注意暗井和沟渠。
雪天骑车要注意,车胎别充太多气。
轻捏车闸不急拐,碰到险情提前避。
在搭乘他人,尤其是同学的自行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嬉笑打闹、不顾交通安全催促他人横冲直撞,与其他通行的骑车同学互相追逐玩耍;搭乘时要始终侧坐或者朝前坐,不能冲着后面坐,以防前方出现危险时,反应不及。尽可能地不要搭乘年纪小的同学的自行车,可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的方式上学和放学。
(二)汽车
1.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先下后上;
2.不准在行车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3.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出租汽车;
4.在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头、手伸出车窗外;
5.在车辆尚未停稳前,不得跳车或扒开车门;
6.手应抓牢车上固定的物体或安全带。
同学们在乘坐公共汽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夹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稳扶手,注意头、手、身体不能伸出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到老弱病残者及孕妇、带小孩的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6)乘车时不要用手机发短信,否则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容易引起小偷的注意,发生盗窃事件。
让我们记住:
乘坐公共汽车时,上车下车要注意。
等车停稳别着急,先下后上守秩序。
下车以后过马路,来往车辆要注意。
人行道上左右看,确定没车才过去。
各种车辆速度快,前排应系安全带。
头手胳膊要管好,不要伸出车窗外。
卡车、拖拉机安全差,小孩最好别坐它。
特殊情况不得已,蹲在车厢别站起。
搭乘摩托戴头盔,坚决不坐酒鬼车。
遇到事故车翻滚,双手抱头紧缩身。
平时打车要耐心,出租车站慢慢等。
不要着急把路赶,机动车道把车拦。
(三)轮船
船票分普通船票和加快船票,普通船票又分为成人票、儿童票(1.10~1.30米的儿童)和残废军人优惠票。
青少年身高在1.10米以下的,不需要购票;在1.10~1.30米之间的,购买儿童票;身高超过1.30米以上的,则需购买成人票。
乘坐轮船等水上交通工具时,不要嬉戏、打闹;不要靠近船舷;不要将身体伸出船只外;不要攀爬。
下列物品不准携带上船:
1.法律明令限制运输的物品;
2.有臭味、恶腥味的物品;
3.能损坏、污染船舶和妨碍其他旅客的物品,如爆炸品、易燃品、自燃品;
4.腐蚀性物品、有毒物品、杀伤性物品以及放射性物质。
(四)火车
乘坐火车时,要听从随行家长和列车乘务人员的安排,不要擅自行动,以防走失或受伤。
站台候车要注意,站在安全白线内。
来往列车速度快,卷下站台把命丢。
乘坐火车要记住,别停车厢连接处。
容易夹伤和扭伤,易生事故不安全。
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要全往列车带。
一旦燃烧或爆炸,害人害己罪不轻。
(五)飞机
民用航空飞机一般是比较安全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安全问题。乘坐飞机时,应遵守以下安全常识:
1.进入隔离区时,要遵守规定,自觉地接受安全检查;
2.随身携带的物品中,不得夹带禁运、违法和危险物品,包括易燃物、易爆物、腐蚀物、有毒物、放射物品、可聚合物质、磁性物质、成瘾药物及其他违禁品;
3.在候机厅要遵守秩序,不得追跑、打闹;
4.要按顺序登机和下机;
5.进入机舱内对号入座坐好,听从机组工作人员安排,系好安全带,不要随意更换座位;
6.要认真阅读飞机上的(安全须知),了解机上的安全设施、设备及其位置;要弄清所坐位置到安全出口的路线和距离。
7.飞机在起飞和飞行过程中,禁止使用电子电气设备(包括移动电话、寻呼机、游戏机、手提电脑、调频调幅收音机等),禁止吸烟。
8.在正常情况下,不得擅自动用飞机上的应急出口、救生衣、氧气面罩、防烟面罩、灭火器材等救生应急设施、设备和标有红色标识的设施。
此外还要记住:不要为陌生人捎带行李物品。
(六)地铁
现在大城市的交通十分拥挤,因此地铁开始在各大城市中逐渐盛行,作为一种较新的交通工具,地铁以其快捷的速度为广大乘客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地铁站内,乘客应该:
1.留意车站及列车导向标志;
2.留意车站通告及广播,并遵守指示;
3.正确使用进、出站闸机,待前面的乘客通过及闸门关闭后方可使用;
4.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先下后上,上下车时不要拥挤;
5.给老弱病残孕及其他有需要的乘客让座;
6.留意列车广播,提前做好下车准备;
7.小心照顾同行的小孩和老人;
8.按照提示,正确使用安全及紧急设施;
9.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立即通知车站工作人员。
在地铁内,乘客严禁:
1.吸烟;
2.奔跑、嬉戏、翻越闸机和栏杆;
3.进入地铁隧道、高架线路等非公众区域;
4.不得携带过大的物件或货物、宠物及其他禽畜或危险类物品。
(七)电梯
电梯是人们日常的垂直交通工具,作为乘客,在电梯正常运行时要做到安全文明使用电梯;在电梯发生故障时则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危险发生。
1.电梯正常运行时的乘坐程序:
(1)等候电梯时,正确按下门口的上行或下行呼梯按钮,切忌同时按下“上/下行”两个按钮,这样会让电梯做“无用功”,浪费你和他人的时间和电能。等待电梯到来,如果是多台并联电梯组,可能不是你面前的一台电梯来接你,任何一台电梯的到站灯闪亮并发出到站钟响,便是邀请你到它的入口处等待。
(2)电梯开门后,乘客先下后上,如果有乘客从梯厢走出,你应往一边站,以方便他们疏散,然后进入梯厢。
(3)如果梯厢满载,等待下一台电梯。
(4)电梯关门时,不要把手或其他物体伸到两个门扇之间。
(5)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立即通过楼梯通道疏散,因为万一电梯电源被破坏,乘客可能被关在电梯梯厢里。
2.出入梯厢时的程序:
(1)安全快速出入梯厢,切忌在门口处停留。站在门口的乘客应先离开梯厢。
(2)正确按下目的楼层选层按钮,以保证不错过你的楼层。
(3)如果梯厢内乘客人数适中,你可以向梯厢深处移动,以方便其他乘客。
(4)带宠物的乘客要防止宠物单独活动。
(5)与电梯门保持距离,开关门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衣物或其他随身物品被电梯门挤住。
(6)需要电梯门保持开门状态,应该按住开门按钮。如果自己需要搬运物品,可以请求其他乘客帮你按住开门按钮。
3.进入电梯后的程序:
(1)靠近电梯的轿壁站立,有扶手时把手放在扶手上。
(2)注意观察楼层显示器,提前做好离开梯厢的准备。
(3)到站后电梯不开门可按下开门按钮。如果还不开门应使用报警按钮或梯厢内对讲系统或电话与中控室或物业管理部门联系,等待专职人员救援。
4.文明使用电梯要做到:
(1)不在电梯里乱写乱画;不在呼梯面板和轿壁上刻画。
(2)不乱按电梯楼层按钮;不拿呼梯按钮当玩具。
(3)不在电梯里嬉戏打闹;防止伤害事件的发生。
(4)爱护电梯,不损坏其中的各种设备。
(5)电梯候梯厅是乘客的安全通道,应该保持候梯厅清洁畅通;不应在候梯厅堆放杂物或停放自行车。
(6)发现电梯故障及时通知房管部门或电梯维修公司。
安全提示:
(1)电梯伤人事故大多发生在门口(人员被运动中的梯厢挤压)或空井道(人员坠落)。电梯门口(厅轿门地坎处)是很危险的地方,切记不要在此停留。电梯发生故障时,远离这两个地方,你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2)电梯在修理过程中,万一工作人员疏忽忘记放警告标志和护栏而开着电梯门作业,你千万不可出于好奇往井道里探头。大楼的住户应记住,永远不要靠近开着门的电梯井道,防止坠落。
(3)如果你被关在梯厢里,唯一的正确出路是设法请求救援。千万不可强行扒门出逃,停在两个楼层之间的梯厢和扒开的厅门会把你置于双重危险中。在你向外爬的过程中,万一电梯运行,人即刻会被门框和梯厢挤压!即使你侥幸爬出了梯厢,当你试图向下跳到楼层地面时,身体也极易失去重心而坠入空井道!
I. 使用电动工具的注意事项登高作业,国家安全规程上有什么要求
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1. 设备安全注意事项
1.1 切勿在杂乱的工作场所或凌乱的工作台面上使用本工具否则可能导致以外事故。
1.2 切勿让电动工具淋雨。切勿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动工具。请使工作场所保持充足的
照明。切勿在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场所使用电动工具。请避免与接地表面接触。
1.3 切勿让无关人员接触本工具或电源线。不得让任何外来人员进入工作场所。
1.4 当不使用时应将工具保存在干燥、儿童触挂不到、较高或上锁的地方。
1.5 在设计范围内可更安全、更有效地使用本工具。
1.6 切勿勉强使用小负荷工具或附件完成重负荷操作。切勿将本工具用于设计范围以外的
用途如不要用圆锯切割树枝或原木。
1.7 果备有连接吸尘和集尘系统的设备请确认是否已正确接通这些设备。
1.8 切勿通过电源线提工具或从电源插座中拔出时直接拉拔电源线。请务必避免电源线受
热、油或尖锐边角的影响。
1.9 请用夹具或老虎钳固定工件。
1.10 保持好切割刀片的锋利和清洁以确保更安全的操作和更好的性能。遵照有关说
明进行润滑和更换附件。请定期检查工具的电源线。若有破损请立即送至授权的服
务中心修理。请定期检查电源延伸线如有破损即时更换。请务必保持手柄干燥、
干净不得粘有油污或润滑油。
1.11 当工具不使用时或进行维修、更换刀片、钻头和刀具等附件时请关掉工具电
源开关拔出电源插头确保断电。
2. 操作注意事项
2.1 切勿穿戴宽松的服装或佩带饰物否则可能会卷入旋转的工具内。室外操作时建议
穿戴橡皮手套和防滑工作鞋。长发操作者须戴头发护套以包住头发。
2.2 当进行多粉尘的切割作业时还必须戴面罩或防尘口罩。
2.3 切勿将手伸得太远自始至终保务必站稳并保持身体平衡。
2.4 请养成在打开工具电源之前检查所有调节用具和扳手等是否已从工具上取下的习惯。
2.5 手持接插在电源上的工具时切勿将手指放在开关上。当工具插在电源插座上时请
务必关掉电源开关。
2.6 在室外使用电动工具时只能使用室外专用电源延伸线。
2.7 要专心于工作。工作时务必保持头脑清醒。疲劳、酒后切勿操作使用工具。
2.8 继续使用工具之前当护盖或其它部分有损坏时请仔细检查以确定它是否能正常
工作或完成正常功能。检查可移动部分的对位状况、可移动部分是否可自由移动、零
件的破损情况、安装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其正常使用的状况。除非使用说明书有特
殊说明对损坏的护盖或其它部分必须由授权的服务中心进行妥善修理或更换。损
坏的开关必须请授权的服务中心更换。当开关无法正常开闭时切勿使用工具。
2.9 警告禁止使用说明书或产品样本中所建议以外的配件或附件否则可能导致人身伤
害。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 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
2.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前,必须对有关防护设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不得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强令或强行冒险作业。
3. 作业时衣作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挂设点必须安全、可靠。
4. 高处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不得妨碍作业,并制定防止坠落的措施;使用工具应有防止工具脱手坠落伤人的措施;工具用完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5. 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露天高处及登高架设作业、起重和打桩作业。
6. 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如需接长使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梯子横挡间距以300mm为宜。使用时上端要固定牢固,下端应有防滑措施。
7. 单面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人字梯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使用时第一档或第三档之间应设置拉撑。禁止两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脚手架上禁止使用梯子登高作业。
8. 没有安全防护设施,禁止在屋架的上弦、支撑、桁条、挑架的挑梁和未固定的构件上行走或作业。高处作业与地面联系,应设通讯装置,专人负责。
9. 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应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除指派的专业人员外,禁止攀登起重臂、绳索或随同运料的吊篮、吊装物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