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动工具有哪些
一.半自动电动起子,1、在达到设定扭力后不会自动刹车停止的起子,称之为 半自动电动起子。通常半自动设计为手按式。2、半自动有分AC高压直插式,与经过电源变压为DC低压式。二.全自动电动起子,1.在达到设定扭力后能够完全自动刹车并停止运转的电动起子称为全自动电动起子。2.全自动电动起子又分为AC高压和DC低压两个系列,根据操作启动模式的不同又分为手按式和下压式两种,3、高压系列的特点是:不需要单独电源供应器转换电压,直接与市电连接,操作快捷占用空间小。4、相对与高压系列,低压电动起子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低压直流马达驱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三.手按式电动起子,操作启动时需用手指按住启动杠杆,或压板按钮等。四.下压式电动起子,操作启动时无需用手指按住启动杠杆,或压板按钮等。直接对准工件压下就可启动
2. 电动工具电机问题
线粗的转速高,线细的转速低。
线细的力量大,因为功率一样,但转速低。
通常线粗的不易烧毁。但在内同样的堵转情况下,那个容易烧毁,要看具体的绕组绝缘情况。
回补充:
是否烧毁要看绕组线上的电流是否超过电流密度,还要看电机温升后散热情况。通容常是粗线不易烧毁,但也不绝对。
当然是粗线的电机适合用在高速打粉机上。
3.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安全应选用几类电动工具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安全应选用Ⅱ类电动工具
2、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要测量绝缘电阻
对长期搁置或受潮的工具在使用前应由电工测量绝缘阻值,看是否符合要求。其对绝缘电阻的要求是:Ⅰ类不低于2兆欧,Ⅱ类不低于7兆欧;Ⅲ类不低于10兆欧。
3.每次使用前要进行外观
外观检查包括:外壳、手柄有无裂缝和破损,紧固件是否齐全有效;软电缆或软电线是否完好无损,保护接零(地)是否正确、牢固,插头是否完好无损;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完好;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无障碍,卡头是否牢固等。
4. 电动工具问题:电钻可以调电压来降低他的转速,那么电磨是否可以用降压降低转速
电动工具要达到调速的目的有2种方法
1、机械调速,靠多级齿轮机构减速(如回机械双速冲击钻答)
2、电子调速,靠开关电子调速(市场上很多小冲击钻、小曲线锯直接在开关上有调速旋钮)
机械调速就是设计上麻烦,成本增加较多
电子调速主要问题在于,由于存在电磁干扰的问题,带电子调速的机器通过CE的EMC认证相对于不带电子调速的机器困难一些
5. 第298题:手持式电动工具接线可以随意加长(错) 问:为什么不能随意加长
接触不良或者没有处理好绝缘,容易造成触电危险。
《GBT3787-2006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回查和维修安全技术》答4.7 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
手持点按触电保护措施的不同分为I、II、III三类。I 类工具叫单绝缘工具,明显的特征是带有接地线;II类工具叫双绝缘工具,明显的特征是铭牌上有个“回”字型标志;III类工具叫安全电压工具,一般整个工具中最高的电压不超过36V。
(5)电动工具题扩展阅读:
施工人员在使用工具之前首先应该观察设备外观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变形、裂纹、破碎、磕边缺口等情况,如果出现相关的情况,应该及时的更换。
注意工具的使用环境
1、潮湿环境和金属构架:必须选用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并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严禁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2、狭窄场所: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开关箱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狭窄场所外面,并连接凹线,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漏电保护器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6. 使用电钻或手持电动工具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使用电钻或手持电动工具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所有的导电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2)所有的导线必须是坚韧耐用的软胶皮线。在导线进入电机的壳体处,应用胶皮圈加以保护,以防电线的绝缘层被磨损。
(3)电机进线应装有接地或接零的装置。
(4)在使用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5)每次使用工具时,都必须严格检查。
(6)电动工具题扩展阅读:
一、电钻操作规程:
1.使用电钻时的个人防护
1.1面部朝上作业时,要戴上防护面罩。在生铁铸件上钻孔要戴好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
1.2钻头夹持器应妥善安装。
1.3作业时钻头处在灼热状态,应注意灼伤肌肤。
1.4钻Φ12mm以上的手持电钻钻孔时应使用有侧柄手枪钻。
1.5站在梯子上工作或高处作业应做好高处坠落措施,梯子应有地面人员扶持。
2 、作业前应注意事项
2.1 确认现场所接电源与电钻铭牌是否相符。是否接有漏电保护器。
2.2 钻头与夹持器应适配,并妥善安装。
2.3确认电钻上开关接通锁扣状态,否则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时电钻将出其不意地立刻转动,从而可能招致人员伤害危险。
2.4若作业场所在远离电源的地点,需延伸线缆时,应使用容量足够,安装合格的延伸线缆。延伸线缆如通过人行过道应高架或做好防止线缆被碾压损坏的措施。
3 、电钻的正确操作方法
3.1在金属材料上钻孔应首先用在被钻位置处冲打上洋冲眼。
3.2在钻较大孔眼时,预先用小钻头钻穿,然后再使用大钻头钻孔。
3.3 如需长时间在金属上进行钻孔时可采取一定的冷却措施,以保持钻头的锋利。
3.4钻孔时产生的钻屑严禁用手直接清理,应用专用工具清屑。
4.维护和检查
4.1检查钻头
使用迟钝或弯曲的钻头,将使电动机过负荷面工况失常,并降低作业效率,因此,若发现这类情况,应立刻处理更换。
4.2电钻器身紧固螺钉检查
使用前检查电钻机身安装螺钉紧固情况,若发现螺钉松了,应立即重新扭紧,否则会导致电钻故障。
4.3检查碳刷
电动机上的碳刷是一种消耗品,其磨耗度一旦超出极限,电动机将发生故障,因此,磨耗了的碳刷应立即更换,此外碳刷必须常保持干净状态。
4.4 保护接地线检查
保护接地线是保护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Ⅰ类器具(金属外壳)应经常检查其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
7. 使用电动工具应该注意些什么
使用电动工具应该注意的事项如下:
1、手持电动工具的单相电源线必须使用三芯软橡胶电缆,三相电源线必须使用四芯橡胶电缆;接线时,缆线护套应穿进设备的接线盒内并予以固定。
2、电动工具使用前应检查下列各项:
(1)外壳、手柄是否有开裂或者破损;
(2)保证地线跟零线的接线牢固;
(3)电缆或软线完好无损;
(4)插头完好无损;
(5)开关动作正常、灵活、完好无损;
(6)电气保护装置完好无损;
(7)机械防护装置完好无损;
(8)转动部分灵活没有生锈的存在。
3、定期进行测量,如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值达不到2MΩ时,必须进行维修处理。
4、某些部分维修了时候要进行测量,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及绝缘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380V,试验时间为1分钟。
5、连接电动机械及工具的电气回路应单独设开关或插座,并装设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金属外壳应接地;严禁一闸接多台设备。
6、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得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得大于0.1秒;电压型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压不得大于36V。
7、电动机具的操作开关应置于操作人员伸手可及的部位。当休息、下班或工作中突然停电时,应切断电源侧开关。
8、使用可携式或移动式电动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垫上;移动工具时,不得提着电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
9、在潮湿或含有酸类的场地上以及在金属容器内使用III类绝缘的电动工具时,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并设专人监护。电动工具的开关应设在监护人伸手可及的地方。
10、磁力吸盘电钻的磁盘平面应平整、干净、无锈,进行侧钻或仰钻时,应采取防止失电后钻体坠落的措施。
11、使用电动扳手时,应将反力矩支点靠牢并确实扣好螺帽后方可开动。
8. 判断题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即按工作电压分类和按防潮程度分类,对吗
判断题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即按工作电压分类和按防潮程度分类是错的。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即按触电保护方式分类和按防潮程度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I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II类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III类工具: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由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这类工具外壳均为全塑料。
(8)电动工具题扩展阅读:
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手持电动工具自带的软电缆不允许任意拆除或接长,插头不得任意拆除更换。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接零(地),导线和插头,开关,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工具转动部分等是否正常。
使用电动工具时不许用手提着导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导线被绞住、受潮、受热或碰损。严禁将导线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开关上使用。
9. 我想请教你一些有关电动工具的问题
谢谢你的信任!
电机转子槽的空间是有限的,线径大,则匝数会降低。传递力矩的磁场是由绕组的安匝数决定的,即匝数乘以电流的安培值。一般的讲,在匝数不变的情况下,转子绕组线径越大,则可以通过的电流就越大,那么电机的转矩就越大,也就是越有力了。但是,由于线径的增加,势必要使得匝数降低,这样就减少了安匝数,那么磁场传递的力矩又会降低的。
定子上的绕组与转子上的绕组的线径是一样的道理。
定子上的绕组一般比转子上的粗,是因为电动机的定子本身比转子的功率要大许多,功率的传递是从电源到定子,再到转子的,是逐级递减的。
一般情况下,应保证定转子绕组的匝数,再适当的提高线径,这样会得到较大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