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工电气柜组装学会后工资一般多少钱一个月啊
电工电气柜组装学会后,也就是行业上所说的成手(需要高压柜和低压柜都能组装),在北方工资一般3000元~5000元/月,南方可达5000~10000元/月。具体就要看应聘单位和电工自己的水平和机遇了。
❷ 本人想到浙江永康电动工具厂的工作好找吗,工资多少
一抓一大把,工资3000-4000左右。
❸ 对于没经验的装配钳工一般工资有多少
没经验的装配钳工,一般工资会有2000-3000元不等。也要看在什么地方,当地是什么消费水平,每个地方的工资水平也不一样。
西安装配钳工平均薪水为2449元/月,济南装配钳工2000-3000元/月,广州装配钳工急聘的3000-5000元/月。
❹ 南通东成电动工具厂工资待遇
❺ 苏州百得电动工具厂员工普遍工资是多少其它待遇好吗
2500左右吧,其他待遇是加班工资另算,节假日2倍,过节费、回家路费都有补贴,其他的和一般的民营企业差不多。
望采纳。
❻ 装配工,工资一般是多少
作为国内现在稀少的装备公司,工资当然是一般般。这个需要客户多才能工资达到很高。工资比这个装配工要更高。6000到5000左右。
❼ 装配工,工资一般是多少
作为国内现在稀少的装备公司,工资当然是一般般。这个需要客户多才能工资达到很高。工资比这个装配工要更高。6000到5000左右。
❽ 装配电动工具那个厂的工资高
想进外工队的话劝你还是不要进了,工资可能有三四千一个月但是你拿他们的钱,他们会要了你的命的。进内协的话,只要你不想往上爬那日子可以过得很舒服,但是工资涨得可以说比蜗牛爬得还慢。 自己要三思啊。
❾ 请问杭州博士电动工具的生产员工工资待遇是多少
就是在滨江那边的,还行,比一般好点吧,具体看你是做什么岗位的,对于好点的岗位英语要求是比较高的,前几个星期是比较缺人的,现在不是很清楚了,因为当时我们很多都去那边实习了。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
最基层的工资大概在2000以上一点,工作的环境相对来讲是还不错的
❿ 苏州百得电动工具厂员工普遍工资是多少其它待遇好吗
网友说:国企和央企一些的员工,工资待遇实际并不高。可为什么不离职?
我就在国企待过很多年,确实如你所言,一些国企员工的工资待遇并不高,但他们就是非常稳定地工作下去,甚至一直干到退休的人都不少!
疫情发生以后,也有许多职场人感慨,民企再好一到这种危机时候就反衬出国企的“好”!
下面,就这个话题,我个人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各位参考。
一、国企虽然工资待遇不高,但福利较好
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即有些人认为国企员工实际工资待遇不高,就是薪酬差。
广义薪酬包含的内容很广,除了工资奖金以外,还有各种津贴、补贴、社保、公积金、显性福利、隐性福利等等。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方便大家理解。
基本情况:员工张三,国企员工,工作五年,月工资到手3000元。
从上述简单信息来看,张三在国企的到手收入确实不高,3000元可能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起薪都不止!
但是大家注意,这里所说的只是到手月工资而已,张三真实的薪酬呢?可能是以下内容:
1、年终奖一次性发放5万;
2、每个月公积金单位缴纳1000元(个人也扣除1000);
3、每年实物福利2万元(包括各种节假日的礼物);
4、每年年度全面体检一次(价值1000元);
5、每年出国旅游补贴2000元(工会开支);
6、缴纳企业年金、补充商业保险等(每年价值3000元)。
把上述可以统计的内容加起来,大概还有一年7.7万元之多!这已经几乎两倍于张三全年到手的工资收入!
因此,计算薪酬的话,张三一年的收入肯定就超过了10万元!我想这可能就比很多职场人要高。
二、国企的管理规范,休息时间有保障
国企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管理上做得比较规范。
比如我以前在国企工作的时候,上班是朝九晚五(虽然有加班,但绝对量不会很大),法定节假日,双休日。
我单说这条,很多人都会非常羡慕。因为在民企,尤其是一些互联网企业,休息日是无法得到保障的,996都算是好的情况。
当然有人会说:国企收入没有互联网民企高啊!
我承认这是现实的问题,但是高工资也需要高付出,假如你的家庭现实不允许,你的身体也支撑不了,那选择国企的工作自然是性价比很高的。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国企会比较遵守规矩,而不是总在领导的一些拍脑袋中变来变去。
这对于习惯按部就班的一些员工来说,国企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机制是非常好的。
三、国企的稳定性更强,不容易失业
这次疫情就是很好的例子,疫情下不少中小民企都无法生存,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还有各种降薪的情况。
但是在国企,你很少会听说有此类状况。
一方面,这是国企的属性所决定的,假如疫情下国企都要玩裁员,那社会岂不是要乱套了?谁还有信心去企业工作呢。
另一方面,国企即便经营有困难,至少是国资企业,资金和资源上会占据一些优势。并且国企很多往往是以集团化的方式来运行的,子公司出了状况,上头还有母公司呢!
因此,我身边许多人就是看重了稳定性这个最大的特点,才选择应聘去国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