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森林防火预警监控系统 是什么 有哪些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先进技术。。
国际森林防火技术
1,德国:FIRE-WATCH森林火灾自动预警系统 德国投入使用的FIRE-WATCH森林火灾自动预警系统,正常监测半径10公里,安装该系统每套需7.5万欧元,而在勃兰登堡州安装需要120-130套,约1000万欧元。 2,美国:护林飞机和红外遥感火灾预警飞机巡逻 美国利用“大地”卫星在离地面大约705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探测地面上的高温地区、浓烟地带以及火灾遗址。美国使用无人驾驶林火预警飞机进行24小时监测,虽获得了成功,但耗费了巨额资金。 3,加拿大:加拿大采用卫星巡回监测系统 加拿大采用从卫星上发射电磁射线检测林区温度,当检测出某一林区局部温度上升到150℃~200℃,红外线波长达3.7微米时,便是火灾前兆,立即测定具体温度,采取措施及时防火.同时,加拿大林区采用多架配备先进的直升飞机轮流监测森林火灾,飞行费每小时需5000-6000加元。 国外的技术有的虽然可靠,但需要借助高空卫星,且施工太复杂;有的技术方案基础实施投资太大,多达几十万美元,投入成本过高,这些难以满足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的实际需要。
(三)国内采用的监测方法
1,地面巡护 地面巡护,主要任务是宣传群众,控制人为火源,深入了望台观测的死角进行巡逻。对来往人员及车辆,野外生产和生活用火进行检查和监督。存在的不足是巡护面积小、视野狭窄、确定着火位置时,常因地形地势崎岖、森林茂密而出现较大误差;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无法进行地面巡护,需用各种交通工具费用及人员工资费用,只能用视频监测方法来弥补。 2,了望台监测 了望台监测,是通过了望台来观测林火的发生,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报告火情,它的优点是覆盖面较大、效果较好。存在的不足:是无生活条件的偏远林区不能设了望台;它的观察效果受地形地势的限制,覆盖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观察不到,对烟雾浓重的较大面积的火场、余火及地下火无法观察;雷电天气无法上塔观察;了望是一种依靠了望员的经验来观测的方法,准确率低,误差大。另外了望员人身安全受雷电、野生动物、森林脑炎等的威胁。 3,航空巡护 航空巡护,是利用巡护飞机进行林火的探测。它的优点是巡护视野宽、机动性大、速度快同时对火场周围及火势发展能做到全面观察,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但也存在着不足:夜间、大风天气、阴天能见度较低时难以起飞,同时巡视受航线、时间的限制,而且观察范围小,只能一天一次对某一林区进行观察,如错过观察时机,当日的森林火灾也观察不到,容易酿成大灾,固定飞行费用2000元/小时,成本高,租用飞机费用昂贵,飞行费用严重不足,这就需要用定点视频监测来弥补其不足。 4,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陆地资源卫星、地球静止卫星、低轨卫星探测林火。能够发现热点,监测火场蔓延的情况、及时提供火场信息,用遥感手段制作森林火险预报,用卫星数字资料估算过火面积。它探测范围广、搜集数据快、能得到连续性资料,反映火的动态变化,而且收集资料不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影像真切。 存在的不足:NOAA-AVHRR准确率低,需要地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核实,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火情核实十分重要。当热点达到3个像素时,火已基本成灾。
[编辑本段]二、国内主流的防火监控技术其不足及发展
森林火灾危害大,扑灭困难,于是在火灾还在萌芽状态立即扑灭它就显得尤为重要。 森林火灾因为常常处在深山老林中,不易发现,故而发现火灾对于早扑灭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1,兴建了望塔 国内目前存在较多的技术落后方式。 了望台监测,是通过了望台来观测林火的发生,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报告火情,它的优点是覆盖面较大、效果较好。存在的不足:是无生活条件的偏远林区不能设了望台;它的观察效果受地形地势的限制,覆盖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观察不到,对烟雾浓重的较大面积的火场、余火及地下火无法观察;雷电天气无法上塔观察;了望是一种依靠了望员的经验来观测的方法,准确率低,误差大。另外了望员人身安全受雷电、野生动物、森林脑炎等的威胁。 2.,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目前国内主流的监控方式。 这是传统城市监控的简单延伸,将采集视频图像通过微波汇总,由人工完成集中监视; 人工监视易造成肉眼疲劳,视频中的火情不易被查觉,造成漏报; 监控中心的视频线路较多,人工监视也无法一一监看,易造成漏报。 所以,传统视频监控的最大缺点是漏报率非常高。 传统视频监控是非数字化系统,许多智能应用无法实现。 3,建立智能预警系统 这是森林防火的发展方向,实现森林防火的智能化,信息化。 利用无缝融合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面向对象的3D GIS技术、大型网络监控技术等高新技术,利用多项专利技术,结合林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林业防火的经验,建立林业防火智能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从而实现林区视频的自动监控、烟火准确识别、火点精确定位、火情蔓延趋势推演、扑救指挥的辅助决策、灾后评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业务链,并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如“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主要由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和后端应用系统构成。 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包括重型数字云台、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等;
利用无缝融合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面向对象的3D GIS技术、大型网络监控技术等高新技术,利用多项专利技术,结合林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林业防火的经验,建立林业防火智能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从而实现林区视频的自动监控、烟火准确识别、火点精确定位、火情蔓延趋势推演、扑救指挥的辅助决策、灾后评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业务链,并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如“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主要由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和后端应用系统构成。 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包括重型数字云台、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等; 后端应用系统包括海普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基于ArcGIS平台的森林防火辅助决策及应急指挥系统。
“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申请国家专利七项; “森林烟火智能识别技术”通过了国家科技成果鉴定,其鉴定意见表明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编辑本段]2.2 影响
上海世博会,“森林卫士365”作为代表重庆信息产业的四大产品之一,参加重庆馆的展出。 国内唯一通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的森林烟火识别软件; 国内唯一荣获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称号的森林烟火识别软件;
[编辑本段]2.3 案例
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指挥系统 四川省九寨沟森林防火指挥系统等
② 云飞科技测报工具箱的作用是什么
病虫害对林业和农业的影响比较大,云飞科技的测报工具箱是为了给植保工作者工作检测病虫害提供便利;植保工作者工作本来要携带很多工具,可能会忘记或少带一样工具,但是测报工具箱像哆啦A梦的口袋一样,工具都在箱子里,方便携带,避免忘带。
③ 森防站是什么机构
应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有森林有害生物的测报、防治、检疫、科研及生态监测等职能。
④ 速生杨树干里的虫子怎样防治
速生杨树干里的虫子防治方法:
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要加强对苗木或林木的抚育管理措施,提高抗病虫的能力。利用益鸟、益虫的天敌作用,掌握病虫发生的规律,及时采用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
天牛
成虫咬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雌虫喜在植株下部咬破树皮后产卵,产卵处皮层多裂开突起;幼虫在枝皮下蛀不规则虫道,继而蛀入木质部。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和锤卵;
(2)对侵入杨树的幼虫及时用毒扦插入新鲜排粪孔防治幼虫,也可从虫孔中注入50倍敌敌畏毒杀幼虫;
(3)用氧化乐果5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喷雾杀卵或尚未注入木质部的初龄幼虫。
(4)保护和招引啄木鸟,用长50厘米、粗25厘米左右的腐木捆挂在离地3r4米高的树干或主枝北面上,招引啄木鸟来啄洞建巢食虫护林,按每300--400亩林地内设置巢木一组,每组4—5根。
食叶害虫杨扇舟蛾
防治方法:(1)在冬季和早春,结合积肥清扫收集树下落叶沤凼或烧毁灭蛹;1--3龄幼虫有群集危害或结苞的习惯,可用高枝剪或竹杆将有虫叶片及虫苞钩下,集中烧毁;
(2)用甲胺磷1000倍喷雾杀死尚未结苞的1--2龄幼虫;
(3)成虫乳化期,安装黑光灯诱杀蛾子。
食芽害虫
食芽害虫主要有蒙古象甲、大灰象甲、黑绒金龟子、杨扇舟蛾、杨尺蠖、美国白蛾等,主要为害新植苗。
防治方法为:在苗木发芽期用50%辛硫磷乳剂、乐斯本、灭幼脲等杀虫剂1500倍液喷苗根毒杀成虫,或用甲拌磷拌毒土撒于苗根周围,驱避害虫。
蛀干害虫
蛀干害虫主要有杨干象、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及光肩星天牛等。杨干象主要为害2、3年生幼树,防治方法为:4月中、下旬,用40%乐果乳液、50%杀螟松、50%辛硫磷乳剂等1%至2%的溶液刷干,刷干高度为2厘米左右。白杨透翅蛾主要为害1、2年生幼树,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用40%乐果乳液、 50%杀螟松、50%辛硫磷乳剂等1500至2000倍液喷4至5次,每次间隔15天左右,重点喷枝干和主梢。或者用磷化铝片剂堵虫孔,杀死干内幼虫。青杨天牛主要为害4年生以上大树,在5月中、下旬向枝条喷洒80%敌百虫、50%敌敌畏、40%乐果1000至1500倍液液1至2次。光肩星天牛主要为害 5、6年生以上大树,可在4月中、下旬开始防治,在干基钻孔,深达髓心,每株注入杀虫剂3至5毫升,然后用泥封孔。
杨树溃疡病
防治方法:
(1)病苗是传播病菌的主要来源,造林时精选苗木,重病株剔除烧毁,轻病株可用托布津400倍液清苗;
(2)发病高峰期在主干上喷洒代森锌100倍液,另外可用10倍碱水或50%托布津200倍液进行防治。
⑤ 院子喷打辛硫磷和乐果的混合制剂对孕妇有影响吗
尽量避免,避免不了就不要瞎操心了,毕竟待的时间不长,长时间闻气味肯定是不好的
⑥ 请问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这个单位怎么样,谢谢啦,请认真回答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为当地所属相当处级事业单位,是一个很好的单位,其实就是以前的森防站。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以及有关政策法规,负责编制全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检疫和防治的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并组织实施;拟定重点防治、测报对象、研究提出对策并组织实施·
能进去这个单位工作蛮轻松,虽然主要做检验检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监督以及病虫害防治演练工作,但除了工资,还有不同的补贴。
⑦ 虫害的调查方案
保护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果,做好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特制订此方案。 一、建立测报网点 1、分类设立测报点 全省有杨树种植的县均需设立测报点,测报点分两类,一类进行系统测报,根据地理位置和杨树种植情况,在全省选择永修、上饶、余江、袁州区、吉水、信丰等6个县作为系统测报点,主要任务是参照国家颁布的《杨树星天牛监测、预报办法》和《杨树舟蛾监测预报办法》,对杨树主要病虫害进行系统观察,以掌握杨树病虫害在我省的发生发展规律。另一类进行一般测报,除做系统测报的县之外其它有杨树的县均需开展,主要任务是调查掌握面上的虫情。 2、监测调查的重点 一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通道绿化种植的杨树,二是种植在老杨树林、桑树、柳树等虫源地的杨树,三是造林大户种植的杨树,四是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的杨树。 二、开展监测调查 系统测报按国家颁布的监测预报办法进行,一般测报按如下方法进行。 1、监测区域的确定 各县以乡为单位,把种植杨树的区域确定为监测区,按每110株杨树折合1亩的比例折算成杨树种植面积,以此作为监测调查的基数。 2、调查方法 1)灯诱 灯诱是指利用虫情测报灯、杀虫灯诱捕杨树趋光性害虫,通过对诱捕到的杨树害虫种类和数量的观察,分析害虫的发生量和发生趋势。每县选择十块杨树种植地各挂一台杀虫灯,从5月11日起至10月底进行灯诱,每周开灯不得少于4天,统计当天灯下诱集的害虫数量,填入表1。 2)抽样调查 每个乡选择一块临时标准地(全县不得少于十块临时标准地)每周进行抽样调查,每块标准地抽取的样株不得少于30株。抽样方法:栽植多排的通道、沟渠隔10行取一行、栽植单排的通道和农田林网或四旁散生木隔10株取1株、片林按对角线或平行线法进行抽样。对抽取的样株参考附件1中的危害状、调查要点和分级标准进行逐株调查,填写表2。 3)踏查 各乡(镇、场)根据杨树种植情况设计踏查路线,要求在杨树病虫害的发生期内每月进行一次踏查,范围涉及栽植杨树的每个路段和地块,通过踏查确定杨树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当踏查的监测区内杨树被害程度与抽样地块一致时,以抽样地块的危害程度为标准统计监测区内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如果踏查时发现监测区内杨树被害程度不一致时,需抽样调查不同的发生类型,并分别统计杨树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填写表3。 4)针对性的调查 各县森防部门与造林大户间要建立紧密联系,即互留电话,一是便于大户发现病虫危害后及时向县站报告;二是利于通报大户虫情,指导防治。当大户报告病虫发生后,县站需与乡镇测报员一起到现场进行针对性的调查,以掌握情况。 三、数据上报 1、各县在每周调查结束后,于每周二、周四通过电子邮件将表1,周四将表2同时上报至省、市二级森防站(局),省森防局专用邮箱为[email protected]。每周实行零报告,且在文字中予以说明。 2、各县每月统计汇总各乡镇杨树病虫害发生情况,填写表3,附上文字说明于4至10月的每月30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同时报省、市二级森防站(局)。 3、由县森防站测报员进行虫情核查,将造成危害的杨树病虫害区分到种(杨树病虫害种类鉴别特征详见附件2),每年二次通过“防治软件”逐级上报发生防治情况。 四、发布预报 1、病虫灾害预报 全省各级森防机构根据灯诱和调查的结果,结合病虫发生规律,分析病虫害的发生期及发生趋势,定期或不定期向当地党政领导、林业部门领导、经营者发布杨树病虫防治预报,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病虫灾害损失。 2、预报种类 主要分三种,一是“杨树病虫灾害动态”,报告对象主要是领导,内容是杨树病虫害发生现状、发生种类和组织管理,要求文字简练,表述准确。二是“杨树病虫情预报”,报告对象主要是业务部门分管领导、上下级森防部门及有关专家、部分造林大户,内容主要是依据调查的数据,作具体的技术分析,对未来可能的发生地点、危害程度和发生趋势进行预报,要求内容专业、详细具体;三是“杨树病虫害防治预报”,报告对象主要为林农和造林大户,内容是即将发生的病虫信息、防治最佳时间和防治方法等( 三种预报样式见附件3)。 3、发布途径 1)在防治关键时期,以简报的形式及时向经营者和分管领导发出杨树病虫情预报。 2)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视听媒体向社会公布病虫情。 3)利用手机短信群发虫情简报。省局负责向省厅督导组片长和5万株以上的种植大户发送;市站(局)负责向市级分管领导和1~5万株以上的种植大户发送;县站负责向县、乡(镇)分管领导、村干部和1万株以下的种植户发送。 4)利用各村的“科技专栏”张贴杨树病虫情简报,指导林农开展防治。 五、组织管理与职责 1、省森防局负责全省业务指导,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杨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全年省级要在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播出病虫情预警信息10次以上,发布病虫情简报15期以上,广播电台播出虫情信息10次以上。 2、设区市森防站(局)指导、检查辖区内各县(市、区)杨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督促各地及时发布杨树病虫信息。全年市级要在电视台播出病虫情预警信息8次以上,广播电台8次以上,根据各县上报数字及病虫情调查情况分析,发布病虫情简报5期以上。 3、县级森防站负责全县杨树病虫害的监测调查,按要求每周上报病虫情。全年县级在电视台发布病虫情预警信息10次以上,广播电台10次以上,灾害动态要及时发出,病虫情预报10次以上,防治预报10次以上。 六、技术支撑 1、专家解答 市、县森防部门负责常见杨树病虫害的种类鉴定;省局负责杨树新发生病虫种类的鉴定,方法是基层对鉴定不出的种类,用数码相机(500万像素以上)将保存完整、鳞片未脱落、颜色斑纹清晰的昆虫标本或卵、幼虫、蛹、病害等以特写镜头的方式拍摄成数码相片,写上采集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将照片一是直接上传到江西省林业厅网“政务互动”栏目下的“专家在线”( http://www.jxly.gov.cn/zwhd/zxzj/sfzj/) ;二是通过QQ加入“江西森防”群(群号:8618310),上传图片以寻求帮助。 2、资料提供 省局已在江西森防信息网 http://www.jxsfw.gov.cn/ 上开设了“杨树病虫害防治专栏”,所有的资料和文件将在栏目下挂出,请各地自行登陆查询。 3、虫情会商 省局定期组织林业有害生物专家咨询组的专家和部分市、县森防专家对杨树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会商,为杨树病虫害防治决策提供指导。 七、奖惩措施 1、每月通报制 省森防局根据每月各县杨树病虫害周报上报的情况,在全省进行通报,并将通报呈送厅领导。每月通报情况作为年终考核奖励的主要依据。 2、年终考核与奖励 设杨树病虫害监测预报先进单位奖,年终按照测报工作的开展和信息发布的准确程度进行评奖,评出杨树测报优秀市3个、先进县30个,给予一定的奖励。缺报或预报不准,造成大的灾害损失的由省“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办公室在全省范围进行通报批评。杨树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
⑧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林业局 概况
2010年9月17日,凉山州喜德县林业局召开2010年松材线虫病秋季普查培训会,参会人员由两个林场、公司、工作站负责人和专职测报员共计48人。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州林业局森防站站长赵谦,高级工程师刘勇军。州站站长赵谦做了动员,着重就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进行了讲解,刘勇军就如何采集标本和表格的填写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全体参会人员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对今后工作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凉山州喜德县结合县情,提出大力发展“六大林带”的总体部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白杨林带、直干桉林带、花椒带的建设已初具规划,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截至2005年底,该县已拥有白杨林6.3万亩,630万株,年产值达到594.8万元;直干桉5万亩,550万株,年产值达到115.4万元;花椒4.6万亩,230.1万株,年产值达到801.6万元。其它如核桃、板栗、蜡虫、蚕桑等年产值达到450余万元。
2006年,该县规划林业产值达到2500万元,农民民均增收30元。计划种植花椒200多万株,使全县花椒种植突破8万亩,新造白杨1000亩,油橄榄3000亩。
“十一五”期间,该县准备以六大林带为依托,以白杨、直干桉、花椒为重点,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计划营造白杨林7万亩700万株,使全县白杨林达到13.3万亩1330万株;营造直干桉3万亩330万株,全县直干桉达到8亩880万株;花椒达到8万亩400万株;油橄榄达22000亩72.6万株。届时,林业产业年产值将达到5000余万元,农民人均林业产业收入年均将达400多元。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林业局办公地址设在东沟街2号,局长巴且瓦莫,注册资本未知,在职员工42名。
机关注册地址:凉山东沟街2号。
局长:巴且瓦莫。
企业类型:企业单位。
行政区号:513432
邮政编码:616750
座机电话:0834-7442918
主要职责及服务范围: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决制订全县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林业信息的收集,进行林业生产建设总体布局。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森林资源消长和综合利用规划的实施。组织指导全县植树造林行业绿化、国土绿化、防风固沙、造林绿化工程项目的建设;对全县林业单位即:两场一司一圃、林木材检查站和片区林业工作站等实行强化管理、指导监督森林采伐迹地更新;积极争取外援,外资造林项目和环境、建设、水土保持的业务指导;组织编制、审核或转报林业基础建设等方面造林绿化项目的实施。主管全县森林资源:组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加强木材凭证采伐、运输、销售等林政管理工作;执行林地、林木权属管理;负责本县与毗邻县的林权纠纷的调查处理;协调各乡镇间的林权纠纷的调查、合理开发利用、负责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加强陆地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负责对木材采伐、运输、收贮、加工、综合利用等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组织编制、审核或转报林业基础建设,多种经营、技术改造、转产项目并指导实施;指导监督检查行业生产、安全、技术操作之间的关系。负责规划林业综合开发,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水土保持,农村能源发展等组织指导工作,并协调林农、林牧、林烟矛盾。归口管理林业执法体系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建设和林业执法工作;会同林业公安工作和林业公安队伍建设;指导、监督、协调处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