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盐雾测试国家标准是什么
盐雾测试国家标准是:GB/T 2423.17,IEC60068-2-11,ISO4628-3, ASTM B117, JIS-Z2371, JIS-G3141, GJB 150.11A-2009, MIL-STD-810F, MIL-STD-883E等。
盐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质量,而盐雾试验结果判定正是对产品质量的宣判,它的判定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正确衡量产品或金属抗盐雾腐蚀质量的关键。
(1)五金件电镀盐雾试验标准扩展阅读:
盐雾试验的注意事项:
1、供试验用样板底材,必须彻底清除锈迹和润滑油脂。无论是经喷砂、打磨还是磷化过的底材,谨防暴露于潮湿空气中,以防底材表面形成水膜造成再度生锈或因此而降低涂层与底材间的附着力。
2、盐雾试验的关键是配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多种组分的溶质要按比例严格称量,以确保 pH 值的准确性。不然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3、制备涂层后的样板、件,需用涂料封边和覆盖底材裸露部位,否则,造成锈痕流挂、污染板面,会给评定等级工作带来困难。
4、定期查板、件时,应保持板面呈湿润状态,尽量缩短板面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
5、完成试验后,应立即对板面做出客观评价,包括:起泡、变色、生锈、脱落。也可按客户要求增加附着力、划痕单边锈蚀距离的检测评定。
Ⅱ 电镀的盐雾测试标准是什么
执行与符合标准:ASTM B-117,CNS 3627、3885、4519、7669、8886,GJB150,GB/T2423.17《Ka:盐雾试验方法》做中性盐雾(NSS),同时版也可做乙酸盐雾(AASS、CASS)试验。
Ⅲ 金属电镀一般是多少小时盐雾试验
金属电镀和塑胶电镀一般烟雾测试都是72小时,虽然没有标准的行规,但一般时间是一致的,变得是酸碱性、湿度和温度等测试条件。
Ⅳ 盐雾试验的试验标准有几级
参考标准
盐雾试验参考标准:GB/T 2423.17,IEC60068-2-11,ISO4628-3, ASTM B117, JIS-Z2371, JIS-G3141, GJB 150.11A-2009, MIL-STD-810F, MIL-STD-883E等。
盐雾试验标准是对盐雾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氯化钠溶液浓度和PH值等做的明确具体规定,另外还对盐雾试验箱性能提出技术要求。
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有: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需要进行盐雾试验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金属产品,通过检测来考察产品的抗腐蚀性。
(4)五金件电镀盐雾试验标准扩展阅读
判定方法
盐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的耐盐雾腐蚀质量,而盐雾试验结果判定正是对产品质量的宣判,它的判定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正确衡量产品或金属抗盐雾腐蚀质量的关键。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有: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
1、评级判定
是把腐蚀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的百分数按一定的方法划分成几个级别,以某一个级别作为合格判定依据,它适合平板样品进行评价。
2、称重判定
是通过对腐蚀试验前后样品的重量进行称重的方法,计算出受腐蚀损失的重量来对样品耐腐蚀质量进行评判,它特别适用于对某种金属耐腐蚀质量进行考核。
3、腐蚀物
是一种定性的判定法,它以盐雾腐蚀试验后,产品是否产生腐蚀现象来对样品进行判定,一般产品标准中大多采用此方法。
4、腐蚀数据
提供了设计腐蚀试验、分析腐蚀数据、确定腐蚀数据的置信度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分析、统计腐蚀情况,而不是具体用于某一具体产品的质量判定。
Ⅳ 盐雾测试48小时十级的电镀镀层标准
盐雾测试48小时10 10级的电镀镀层标准是48小时之后不会褪色和退镀层就是属于合格的。
Ⅵ 请问,电镀锌的标准件国家标准是多少厚度,可以抗多少小时的盐雾试验
8um,根据钝化膜不同要求标准也不一样。通常彩锌,72h不能出现白锈。
盐雾实验要求的时间:一般白色钝化在24小时;一般五彩钝化在72小时;一般黑色钝化在96小时;一般军绿钝化在96小时;超过以上盐雾实验一般采用封闭剂处理。
国内五金、家电、汽车等行业的热镀锌板一般都是进行中性盐雾实验测试其抗腐蚀能力,一般双面镀锌在120g/m2及以下的(镀层厚度小于10um),镀层出现5%红锈大于48h才能通过;双面镀锌在180g/m2及以上(镀层厚度大于12um),镀层出现5%红锈大于72h才能通过。
(6)五金件电镀盐雾试验标准扩展阅读
电镀被镀的零件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金属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联结﹐阳极与阴均浸入镀液中。
当在阴阳两极间施加一定电位时﹐则在阴极发生如下反应﹕从镀液内部扩散到电极和镀液界面的金属离子Mn+从阴极上获得n个电子﹐还原成金属M;另一方面﹐在阳极则发生与阴极完全相反的反应﹐即阳极界面上发生金属M的溶解﹐释放n个电子生成金属离子M n+。
若镀液中主盐的金属离子为简单离子时﹐则镀层晶粒粗大﹐因此﹐要采用络合离子的镀液。获得络合离子的方法是加入络合剂﹐即能络合主盐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物质。络合物是一种由简单化合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分子化合物”。
Ⅶ 电镀产品做盐雾的标准方式
摘要 1、金属材料无论是铁还是不锈钢;
Ⅷ 在产品图纸上经常看到电镀要求:盐雾试验必须达到多少级 请问:盐雾试验24小时是多少级
盐雾试验24h是指在人造盐雾环境中保持24h,至于多少级是要根据产品如何使用的,级回数是代表该产品耐腐答蚀等级,数字越大级别越高就越好。
电镀产品盐雾评级并不是按时间多少来评几级的。评级是评试片盐雾试百验后腐蚀面积或表面状态的。一般规定盐雾多少小时,根据腐蚀状态评为几级。不能说24小时或问240小时是多少级,只能说24小时或240小时试片腐蚀程度是几级。经常说多少小时试片无锈蚀。
(8)五金件电镀盐雾试验标准扩展阅读:
电镀时,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光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Ⅸ 盐雾试验达标的标准是什么
盐雾试验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T2423.17-93中型盐雾试验标准(NSS)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1 试验目的
本标准用于考核材料及其防护层的抗盐雾腐蚀能力,以及相似防护层的工艺质量比较,也可用
来考核某些产品抗盐雾腐蚀能力。
本标准不作为通用的腐蚀试验方法。
2 试验设备
2.1 用于制造试验设备的材料必须是抗盐雾腐蚀的和不影响试验结果的。
2.2 试验设备中的条件应该保持在本标准第3章规定的限度之内。
2.3 盐雾不得直接喷射到试验样品上。
2.4 试验设备内部的顶和壁等部位所聚集的水珠不得滴落在试验样品上。
2.5 试验设备内外气压必须平衡。
3 试验条件
3.1 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以上)和蒸馏水配置,其浓度为5±0.1%(重量)。物化后的收集液,除
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3.2 雾化前的盐溶液的PH值在6.5~7.2(35℃)之间。配置盐溶液时,允许采用化学纯以上的稀盐酸或
氢氧化钠水溶液来调整PH值,但浓度仍须符合地3.1条的规定。
3.4 用面积为80cm2的漏斗收集连续雾化16h的盐雾沉降量,有效空间内任一位置的沉降率为:
1.0~2.0ml / h.80cm2。
3.5 本标准采用连续雾化,推荐的标准试验时间为16、24、48、96、168、336、672h。
3.6 雾化时必须防止油污、尘埃等杂质和喷射空气的温、湿度影响有效空间的试验条件。
4 试验程序
4.1 初始检测
试验前,试验样品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以及按有关标准进行其它项目的性能测定。试件样品表
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的防护层和其它弊病。
4.2 条件试验
试验样品不得相互接触,它们的间隔距离应是不影响盐雾能自由降落在试件样品上,以及一个
试验样品上的盐溶液不得滴落在其它试验样品上。
试验样品放置位置由有关标准确定,一般按产品和材料使用状态放置(包括外罩等);平板试验
样品需使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30°角。
试验样品放置后按第3章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条件试验,试验持续时间按有关标准规定从第3.5
条的规定中选取。
4.3 恢复
试验结束后,用流动水轻轻洗掉试验样品表面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水温不得超
过35℃,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恢复1~2h,或按有关标准规定的其它恢复条件和时间。
4.4 最后检测
恢复后的试验样品应及时检查记录,检查项目、试验结果评定和合格要求均由有关标准规定。
4.5 采用本试验方法时,应对下列项目作出具体规定:
a.初始检测 b.安装细节 c.试验持续时间 d.恢复 e.最后检测
Ⅹ 盐雾试验的标准
盐雾试验是在盐雾试验箱内进行的,一般是用来测试金属的耐腐蚀性或者金属表面电镀后的耐腐蚀性,可以通过腐蚀性盐溶液喷雾来进行腐蚀试验,还能够通过腐蚀性气体来进行试验,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来采用不同的腐蚀方式。
在做盐雾试验的时候,基本上都有一套试验标准和试验的评级判定。盐雾试验的腐蚀情况判定主要由四个方法来判定,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以及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提供了设计腐蚀试验、分析腐蚀数据、确定腐蚀数据的置信度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分析、统计腐蚀情况,而不是具体用于某一具体产品的质量判定。
盐雾试验标准分为十级,是以企业试验标准为参考,符合实际情况。
盐雾试验标准具体分级及现象如下。
10级:无缺陷面积,外观评级A,试样表面外观无变化;
9级:缺陷面积占比不超过0.1%,外观评级B,试样表面有轻微到中度的变色;
8级:缺陷面积占比介于0.1%~0.25%,外观评级C,试样表面严重变色或有极轻微的腐蚀物;
7级:缺陷面积占比0.25%~0.5%,外观评级D,试样表面严重的失光火出现极轻微的腐蚀产物;
6级:缺陷面积占比0.5%~1.0%,外观评级E,试样表面严重的失光,或在试样局部表面上布有薄层的腐蚀产物或点蚀;
5级:缺陷面积占比1.0%~2.5%,外观评级F,试样表面有腐蚀产物或点蚀,且其中之一种分布在整个试样表面上;
4级:缺陷面积占比2.5%~5%,外观评级G,试样表面上有厚的腐蚀产物层或点蚀;
3级:缺陷面积占比5%~10%,外观评级H,试样表面上有非常厚的腐蚀产物层或点蚀,并有深的点蚀;
2级:缺陷面积占比10%~25%,外观评级I,试样出现了基体金属腐蚀的现象;
1级:缺陷面积占比25%~50%,属严重腐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