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持电动工具电缆线最多能有几个接头
焊机一次测的电源线长度最大不超过5米。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电源线按照用途可以分为AC交流电源线及DC直流电源线,通常AC电源线是通过电压较高的交流电的线材,这类线材由于电压较高需要统一标准获得安全认证方可以正式生产。而DC线基本是通过电压较低的直流电,因此在安全上要求并没有AC线严格,但是安全起见,各国还是要求统一安全认证。
工具在使用前,操作者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使用时,操作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一般作业场所,应使用Ⅱ类工具;若使用I类工具时,还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 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应使用II类或Ⅲ类工具。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作业场所,应使用 I类工具,或在电气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Ⅱ类工具。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Ⅲ类工具的电源控制箱和电 源耦合器等必须放在作业场。
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外壳、手柄、负荷载、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空载试验,经过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验收,确定符合要求,发给准用证或有验收手续方能使用。设备挂上合格牌。2.使用?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或站在绝缘垫上。并确保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措施,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分开,保护零线采用1.5mm以上多股软铜线。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3.在一般场所为保证安全,应当用I类工具,并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类工具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M?。4.露天、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作业必须使用II类或Ⅲ类工具,并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严禁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5.狭窄场所(锅炉、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等),宜选用带隔离变压器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隔离变压器、漏电保护器装设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应有人监护。、6.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载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7.电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任意调换插头,更不能不用插头,而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B. 经常移动及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多少
一、经常移动及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Ω;
二、判断根据: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5.1.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
5.3.2 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值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5.3.3 在TN系统中,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
C. 关于电工知识
电工基础和安全
第一章触电事故与触电急救
1、电气事故分析
(1) 电气事故种类:电流伤害事故、电气设备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及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
(2) 触电事故原因: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设备、线路不合格;维修不善;偶然因素。
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1) 触电的种类: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2) 对工频电而言:
感知电流:成年男性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为0.7毫安。
摆脱电流:成年男性约为16毫安,女性为10.5毫安。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取概率为0.5%时人的摆脱电流作为最小摆脱电流,男性为9毫安,女性为6毫安。
3、安全电压
(1) 允许电流:男性为9毫安,女性为6毫安。
(2) 人体电阻:1000~2000欧。
(3) 安全电压值:42,36,24,12,6伏。
(4) 安全电压的供电电源:由特定电源供电,包括独立电源和安全隔离变压器(由安装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线圈构成)。自耦变压器、分压器和半导体装置等不能作为电压的供电电源。
(5) 安全电压回路必须具备的条件:
Ⅰ、供电电源输入输出必须实行电路上的隔离;
Ⅱ、工作在安全电压下的电路,必须与其它电气系统无任何电气上的联系(不允许接地,但安全隔离变压器的铁芯应该接地);
Ⅲ、采用24V以上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不允许有裸露的带电体;
Ⅳ、线路符合下列条件:部件和导线的电压等级至少为250V,安全电压用的插头,就不能插入较高电压的插座。
4、触电急救
现场挽救要点:迅速脱离电源;准确实行救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就地进行抢救;救治要坚持到底。
第二章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1、直接接触防护措施的种类
绝缘、屏护、间距、采用安全电压、限制能耗、电气联锁、安装漏电保护器。
2、绝缘
(1) 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为10^9•厘米以上。
(2) 摇表上有分别标有接地E,电路L和屏蔽(或保护)G三个接线端钮。E端接地或接于电气设备的外壳。G端为测量电缆芯线对外绝缘电阻时,E接电缆外皮,L接电缆芯线,为消除芯线绝缘层表面漏电引起的误差,G接电缆外皮内的内层绝缘上。
(3) 测量绝缘电阻注意事项:
①、摇把转速应由慢到快;
②、根据对象选择不同电压的摇表(100~1000伏,使用500V~1000V兆欧表;1000V以上,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
③、端线不能用双股绝缘线或绞线,以免其绝缘不良引起误差;
④、被测量的电气设备要断电,测量前要放电;
⑤、测量前对要对摇表进行检查;
⑥、应尽可能在电气设备刚停止运转后进行,以使所测结果符合运转温度下的情况;
⑦、测量电力布线绝缘电阻时,应将熔断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断开。
(4) 主要电气设备或线路应达的绝缘电阻值:
① 新装和大修后1KV以下的配电装置,每一段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电力布线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新装和运行1KV以上的电力线路,要求每个绝缘子绝缘电阻不应小于300兆欧。
② 新投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出厂值的70%。
③ 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的绝缘电阻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者,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1兆欧,转子线圈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每千伏0.5兆欧。额定电压低于1000V以下者,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0.5兆欧。温度越高绝缘电阻越低。
第三章 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1、间接接触防护措施的种类
(1) 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
对于不同的配电网,可根据其特点,分别采用过电流保护(包括接零保护)、漏电保护、故障电压保护(包括接地保护)、绝缘监视等保护措施。
(2) 采用Ⅱ类绝缘的电气设备
(3) 采用电气隔离
(4) 等电位连接
2、保护接地
(1) 就是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2) 电工通常所说的地是指离接地体20米以外的大地而言。电流通过接地体流入大地时,离接地体20处电压降为零。
(3) 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不接地电网中。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设备的底座和外壳;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互感器的二次线圈;配电柜、控制台、保护屏的金属架和外壳;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和穿线钢管。
(4) 接地电阻值
低压电气设备:380V不接地电网中,设备保护接地电阻Rb≤4欧;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容量<1000KVA时,Rb≤10欧。
高压电气设备:小接地电流电网(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Rb≤10欧,中小容量的10KV电网Rb≤4欧;大接地电流电网(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Rb≤0.5欧。
(5) 不接地电网中的特殊的防护措施
高压窜入低压的防护和绝缘监视。
高压窜入低压的防护:低压电网中性点或一相经击穿保险接地。
绝缘监视:用三只规格相同的高内阻(不降低电网中保护接地的可选性)电压表实现。
3、保护接零
定义: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把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紧密连续起来,它是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压为380/220V的三相四制配电网中,防止在故障带电体上发生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
在接地电网中,不能采用保护接地,而只能采用保护接零做为安全措施。
工作接地: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即为中性点接地,也称工作接地。
重复接地:将零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重复接地是保护接零电网中不可缺少的安全措施。
重复接地装置一般要求: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终端及其沿线每隔一公厘就重复接地;车间内部宜采用环路式重复接地,零线与接地装置至少有两点连接,除进线一点外,其对角最远点也应连接,而且车间周边超过400米的,每200米应有一点接地;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欧。
不允许在有保护作用的零线上装设单极开关和熔断器。
第四章 电气安全装置
1、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装置
(1) 过载保护:热继电器,热脱扣器,熔断器(照明及无冲击负载线路或设备)。
(2) 短路保护:熔断器,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脱扣器。
(3) 欠压、失压保护:欠压、失压脱扣器。
(4)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动机长期允许负荷的1.2~2.5倍。
(5) 双金属热继电器适用于长期运行、恒定负荷的笼形电动机,对其它类型的电动机不适合;热继电器的电流整定,宜按交流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择(1.1~1.2Ie)。
(6) 在选用自动空气开关时,其单相短路电流应大于瞬时(或短延时)动作过电流脱扣器整定值的1.5倍。
2、漏电保护装置
(1) 分电压型(已完全淘汰)和电流型漏电保护器。
(2)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
① 直接接触保护对经常和操作人员接触的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临时架设的供电线路和没有双重绝缘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推荐在供电回路中安装动作电流30毫安,并能在0.1秒内动作的漏电开关或漏电保护器;
居民住宅安装动作电流30毫安和在0.1秒内动作的小容量漏电开关或漏电插座;
额定电压220V以上的Ⅰ类电动工具,安装动作电流15毫安并在0.1秒内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② 间接接触保护
漏电动作电流:I≤U/R
式中:U--允许接触电压
R--设备接触电阻
一般额定电压为220V或380V的固定电气设备,其外壳接地电阻在500欧以下,单机可配30毫安0.1秒动作的漏电保护器;对额定电流100A以上的大型设备或带有多台电气设备的供电回路,也可以选用500毫安至100毫安动作的漏电开关;
③ 根据工作电压和使用场合选择
380V/220V低压电网中,其接地电阻达不到规定值(4欧或10欧)应装设漏电保护器;潮湿环境即使工作电压低(如36V),也应安装动作电流15毫安以下0.1秒内动作或动作电流6~10毫安的反时限特性的漏电开关;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低压电气设备,一般情况下不需安装漏保,用在潮湿场所时应安装15至30毫安并在0.1秒内动作的漏保,也可安装10毫安以下动作并有反时限特性的漏电开关。
④ 根据电路和用电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选择
泄漏电流不易测,按以下经验公式:
照明电路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单相电路:I≥Ih/2000
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的动力线路或动力和照明混合线路:
I≥Ih/1000
其中:I--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
Ih--电路最大供电电流
⑤ 选择和选择
漏电保护器分单极二线、二极、二极三线、三极、三极四线、四极等形式。单极二线,二极三线,三极四线均有一根穿过检测元件而不能断开的中性线,接线时要分清相线和中性线。在安装前首选要分清电网是接地保护还是接零保护,然后弄清用电设备是单相二相还是三相。
注意事项:装设漏电保护器,同时要装保护线(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保护线不能穿过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必须穿过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能重复接地
D. 设备接地电阻要求标准是多少啊如外壳接地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接地,对其接地一般有以下要求:
1、所保护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实行单独接地。
2、所保护电动单梁起重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要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分开。
(4)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的接地电阻值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时候注意电流极插入土壤的位置,应使接地棒处于零电位的状态。
2、测试宜选择土壤电阻率大的时候进行,如初冬或夏季干燥季节时进行。下雨之后和土壤吸收水分太多的时候,以及气候,温度,压力等急剧变化时不能测量。
3、接地电阻测试仪的一些开关元件不能单独跨接在有源电路中作差模保护,为避免电源短路,必须串接限压元件。
4、测量保护接地电阻时,一定要断开电气设备与电源连接点。在测量小于1Ω的接地电阻时,应分别用专用导线连在接地体上,C2在外侧P2在内侧。
E. 对地绝缘电阻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好
越小好,当系统的短路电流或者雷击电流通过这个接地电阻的时候,假设接地电阻有5欧姆,雷电流100000A,那么在接地物体上就会形成瞬间50万伏的高电压!
接地电阻过大根据欧姆定律U=RI,所以接地点电压很高,如果此时有人经过,会完成夸步电压。
对于低压电气装置的交接试验,常温下电动机、配电设备和配电线路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对于运行中的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kV)。
低压电器及其连接电缆和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一般不应低于1MΩ;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不应低于0.5MΩ;二次回路小母线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MΩ。
(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的接地电阻值扩展阅读:
在衔接器的绝缘局部施加电压,然后使绝缘局部的外表内或外表上发生漏电流而出现出的电阻值。它首要受绝缘材料,温度,湿度,污损等要素的影响。
衔接器样本上供应的绝缘电阻值普通都是在规范大气前提下的目标值,在某些情况前提下,绝缘电阻值会有不必水平的下降。别的要留意绝缘电阻的实验电压值。
因为“E”端内部引线同外壳的绝缘程度比“L”端与外壳的绝缘程度要低,当绝缘电阻测试仪放在地上使用时,采用正确接线方式时,“E”端对仪表外壳和外壳对地的绝缘电阻,相当于短路,不会造成误差,而当“L”与“E”接反时,“E”对地的绝缘电阻同被测绝缘电阻并联,而使测量结果偏小,给测量结果带来较大误差。
F. 工程施工所有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具备哪些装置
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措施完好,必须装有合格漏电保护装置,禁止拆改电源线和插头,使用专用流动开关箱。
G. 三类手持电动工具的接地电阻是多少
国家规定电动工具,一类不低于2M,二类不低于5M,三类不低于10M。
H. 接地电阻多久测试一次
参考《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2002》,可得出:靴子手套6个月一次,接地线内和个人保安容线60个月一次,其他工具12个月一次,
对接地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的周期:
(1)变、配电站接地装置,每年检查一次,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2)对车间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每两年检查一次,并于干燥季节每年测量一次接地(3)防雷接地装置,每年雨季前检查一次;
(4)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每5年测量一次接地电阻;
(5)手持电动工具的接零线或接地线,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
(6)有腐蚀性的土壤内的接地装置,每5年局部挖开检查一次。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I. 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的区别
绝缘电阻是测试电线电缆相间、层间以及中性点之间的绝缘程度,测试数值越高,绝缘性能越好,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采用IR4056/4057电子兆欧表进行测量。J. 手持电动工具的类别指的是什么
1、I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2、II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3、III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由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这类工具外壳均为全塑料。
(10)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的接地电阻值扩展阅读
一般作业场所,应尽可能使用1类工具。使用1类工具时,应配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在潮湿场所应使用2或3类工具,如采用1类工具,必须装设动作电流不大于30μ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类s的漏电保护器。
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作业时,应使用3类工具,或装有漏电保护器的2类工具,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不大于1类5μ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类s。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和安全技术要求的工具。
安装使用时,3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2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2、3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装置应远离作业场所。
工具的电源引线应用坚韧橡皮包线或塑料护套软铜线,中间不得有接头,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保护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作业时,不得将运转部件的防护罩盖拆卸,更换刀具磨具应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