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一类、二类手持电动工具有什么区别
一类手持电动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专包含一属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二类手持电动工具:
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区别:
1、一类工具是带接地的,电缆插头是三插的,工具只有简单的基本绝缘,漏电要靠要靠接地线来保障安全,该种类型的工具是金属外壳的。
2、二类工具是不带接地线的,电缆插头是二插,工具除了基本绝缘外,塑料外壳可以作为附加绝缘来防止触电,也有金属外壳的工具可以作成Ⅱ类工具,通常在铭牌上标有“回”符号。
❷ 电动工具的I类 II类 III类 是怎么划分的
Ⅰ类工具:
指这样的一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双重绝缘或加强绝内缘,而且还容包含一个附加安全措施,即把易触及的导电部分与设备中固定布线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使易触及的导电部分的基本绝缘损坏时不能变成带电体,具有接地端子或接地连接器的双重绝缘和/或加强绝缘的工具也认为是一类工具.
Ⅱ类工具:
指这样的一类工具:它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依靠提供的附加的安全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没有保护接地也不依赖安装条件.
Ⅲ类工具:
指这样的一类工具:它的防电击保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工具内不产生高于安全特低电压的电压.
分类:(国标分类)
1.螺丝刀和冲击扳手
2.电动砂轮机,抛光机和盘式砂光机
3.非盘式砂光机和抛光机
4.圆锯和圆刀
5.电钻和冲击电钻
6.锤类工具
7.电剪刀和电冲剪
8.攻丝机
9.电刨
10.电动往复锯(曲线锯,刀锯)
11.混凝土振动器
12.不易燃液体电喷枪
13.电链锯
14.修枝剪与电动草剪
15.钉钉机
16.电木铣与修边机
17.捆扎机
18.管道疏通机
19.带锯
20.开槽机
❸ 一类和三类电动工具那些更安全
一类工具:
即普通型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V。一类电动工具在防止触电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导线联接起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对于装有不可重接电源插头的工具,工具内的接地端子必须与软电缆或软线中的作保护接地的芯线连接起来。
二类工具:
即绝缘结构全部为双重绝缘结构的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双重绝缘结构是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或两者综合的绝缘形式。双重绝缘除基本绝缘外,还有一层独立的附加绝缘。当基本绝缘损坏时,由附加绝缘使操作者与带电体隔开而不致于触电。加强绝缘是对基本绝缘性能的加强和改善,使其具有与双重绝缘相当的介质强度和机械强度,从而有相当的安全保护效能。
三类工具:
即安全电压工具,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在防止触电的保护依靠由安全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电压高的电压。三类工具的触电保护采用可靠的基本绝缘,电源对地绝缘和选用50V以下的特低电压的所谓“三重保护”,使工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能。
二类和三类工具都能保护使用时的电气安全可靠性,不允许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❹ 电动工具安全防护种类有哪些
电动工具的种类:电动工具主要分为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1.电钻:主要规格有4、6、8、10、13、16、19、23、32、38、49mm等,数字指在抗拉强度为390N/mm的钢材上钻孔的钻头最大直径。2.电动扳手和电动螺丝刀:用于装卸螺纹联接件。电动扳手的传动机构由行星齿轮和滚珠螺旋槽冲击机构组成。结合膨胀螺栓使用,可提高各种管线、机床设备的安装速度和质量。3.混凝土振动器:用于浇筑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捣实混凝土,以消除气孔,提高强度。以电动机或电磁铁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工作头的一种机械化工具。发展简况1895年,德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钻。外壳用铸铁制成,能在钢板上钻 4mm的孔。随后出现了三相工频(50Hz)电钻,但电动机转速没能突破3000r/min。但当时因价格昂贵,发展较慢。到70年代中后期,因电池价格降低,充电时间也缩短,这种电动工具在欧美、日本得到广泛使用。这种电动工具利用晶闸管等元件组成电子线路,以开关揿钮被揿入的深度不同来调节转速,从而使电动工具在使用时能按被加工对象的不同(如材料不同、钻孔直径大小等),选择不同的转速。有直向电动砂轮机和电动角向磨光机。电动扳手和电动螺丝刀:用于装卸螺纹联接件。混凝土振动器:用于浇筑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时捣实混凝土,以消除气孔,提高强度。Ⅰ类工具安全防护:工具中设有接地装置,绝缘结构中全部或多数部位有基本绝缘。安全电压指导体之间或任何一个导体与地之间空载电压有效值不超过50V;对三相电源,导体与中线之间的空载电压有效值不超过 29V。
❺ 一类和三类电动工具指的那些更安全
I 类工具:在这类工具中,它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即把可触及的导电部分与设备中固定布线的保护(接地)导线联结起来,可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损坏时不能变成带电。
Ⅱ类工具:它的防止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提供保护接地或不依赖设备条件。
Ⅲ类工具:它的防止触电保护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42V/24V)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5)电动工具的安全防护等级扩展阅读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通电前应接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2)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单独的电源开关和保护,严禁一台开关接两台及两台以上电动设备。
3) 移动式电动工具的电源开关应采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小于O.1s,其开关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和工具距离应不大于5m。
4) 移动式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工具当采用插座连接时,其插头、插座应无损伤、无裂纹,且绝缘良好。
5) 使用移动式电动工具因故离开现场暂停工作或遇突然停电时,应拉开电源开关。
6)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应加装高灵敏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7)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橡套软电缆或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应避开热源,且不得拖拉在地上。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防止重物压坏电缆等措施。
8)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需要移动时,不得手提电源线或转动部分。
9) 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完毕后,必须在电源侧将电源断开。
10) 更换电动工具钻头时,必须待停转后进行。
11)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应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上。
❻ 1类和2类电动工具
1类工具它不仅依靠基本绝缘、双重绝缘、加强绝缘来防止触电,它还包括了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把可触及的部件与地线连接在一起,以保证在基本绝缘万一失效的情况下可触及导体部件不会变成带电体。
2类工具它不仅依靠基本绝缘来防止触电,而且包括了一个附加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但不需要提供防护性接地或依靠安装条件。
说的通俗点就是,1类工具是带地线的。它的绝缘等级可以是基本、双重、加强绝缘,根据GB3883.1规定,只要是带地线的手持式电动工具都是1类工具。
2类工具就是防护等级至少有双重绝缘(基本+附加),或者加强绝缘。1类工具和2类工具的电器强度(高压测试)也不一样。
❼ 电动工具的I类II类III类是怎么划分的
电气设备触电防护分类
按照触电防护方式,电气设备分为以下4类:
0类。这种设备专仅仅依靠基属本绝缘来防止触电。0类设备外壳上和内部的不带电导体上都没有接地端子。
Ⅰ类。这种设备除依靠基本绝缘外,还有一个附加的安全措施。Ⅰ类设备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头的电源线。
Ⅱ类。这种设备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安全保护措施。
Ⅲ类。这种设备依靠特低安全电压供电,以防止触电。
❽ 电动工具安全防护有几种
电气安全防护和机械安全防护两个大类
对应的参照欧盟的低电压指令和机械安规指令
❾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要求有哪些呢
工具在使用前,操作者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版能和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权。使用时,操作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一般作业场所,应使用Ⅱ类工具;若使用I类工具时,还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 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措施。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应使用II类或Ⅲ类工具。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作业场所,应使用 I类工具,或在电气线路中装设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Ⅱ类工具。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Ⅱ类工具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及、Ⅲ类工具的电源控制箱和电 源耦合器等必须放在作业场所的外面。在狭窄作业场所操作时,应有人在外监护。在湿热、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工具的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