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windows的版本是怎么命名的
基于MS-DOS的Windows:
Windows 1.0
Windows 2.0
Windows 3.x
Windows 95
Windows 98
Windows ME
基于NT的Windows:
Windows NT 3.x
Windows NT 4.0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Windows Vista
Windows Server 2003
基于CE的Windows:
Windows CE
Windows Mobile
以下主要介绍windows早期版本的发展
不论Windows发行版本的名称如何变幻,其版本号都是循规蹈矩一步一步历经多年风雨走过来的。其实Windows XP的版本号也不过是5.1,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winver.exe命令就可以看到这个版本号。很自然的,我们要问一问了,Windows 1.0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1981年,微软开始了“界面管理器”(Interface Manager)的开发,它就是后来的Windows。虽然是Windows的前身,“界面管理器”中却没有一个“Window”,而是纯粹用字符堆砌起来的。尽管简陋之极,但是微软想让计算机“更易用”的理念已现雏形。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界面管理器”的屏幕截图已经很少,而且都不是很清晰,如果不加提示,很多人会把它当成DOS。这也难怪,如果Windows刮刮坠地的时候就长着一副改变世界的面孔,Windows就不会有今天——那时候的软件巨头随便动动手指Windows就要夭折,因为,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微软中的“微”字有点名不符实,但是在那个时候,微软是地地道道的“微”软。
“界面管理器”并不是真正的Windows 1.0,1983年,微软宣布将开始设计Windows,Windows1.0 的设计工作花费了55个开发人员整整一年的时间,直到1985年11月20日才正式发布,它基于MS-DOS2.0,界面已经比“界面管理器”大有改观。
Windows 1.0中鼠标作用得到特别的重视,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完成大部分的操作。Windows 1.0 自带了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包括日历、记事本、计算器等等。总之,现在看那时的Windows 1.0,总会让人感到它像是一个PDA,甚至可能功能还赶不上现在的PDA,不过这在当时已经相当吸引人了。Windows 1.0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允许用户同时执行多个程序,并在各个程序之间进行切换,这对于DOS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Windows 1.0 可以显示256种颜色,窗口可以任意缩放,当窗口最小化的时候桌面上会有专门的空间防止这些窗口(其实就是现在的任务栏)。
在Windows 1.x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程序是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不过功能非常有Windows 1.x的启动画面,从这个时候开始,Windows就和蓝色结下来了不解之缘。
Windows 2.0于1987年4月2日发布,Windows 2.0相比Windows 1.0 只作了部分的改进,它可以充分发挥当时的286的性能。Windows 2.0开始支持VGA显示标准,这为Windows的广泛应用打开了大门。
在Windows2.0中,用户不但可以缩放窗口,而且可以在桌面上同时显示多个窗口(也就是现在的层叠模式),而在Windows 1.0中屏幕上不能同时显示多个窗口,打开一个窗口时其他窗口必须最小化。
Windows 2.0的另外一个重大突破是在1987年的年底,微软为Windows2.0增加了386扩展模式支持,Windows第一次跳出了640K基地址内存的束缚,更多的内存可以充分发挥Windows的优势。同时,这个小小的动作也预示着Windows升级和硬件升级之间难解难分、饱受垢病的暧昧关系的开始。当把目光重新投向现在时,我们不难发现,已闻楼梯响的Longhorn横空出世的时候,必将是新一轮硬件升级狂潮的开始。到时候我们一点也不必感慨,因为同样的事情10多年前早已悄然上演。
Windows 3.0发布于1990年5月22日,它是Windows 3.x系列的起点,而3.x系列是Windows在桌面PC市场开疆扩土的头号功臣,20世纪90年代微软的飞黄腾达完全仰仗Windows 3.x的汗马功劳。
Windows 3.0比起Windows2.0有很多改善,不过仍然缺乏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功能,推出后不久就被接踵而至的Windows3.1取代。
Windows 3.x具备了模拟32位操作系统的功能,图片显示效果大有长进,对当时最先进的386处理器有良好的支持。这个系统还提供了对虚拟设备驱动(VxDs)的支持,极大改善了系统的可扩展性,计算机用户再不必在购买Windows3.x时煞费苦心地查证自己的硬件是否可以被系统支持了,因为他完全可以另外安装一个驱动程序。
为了帮助硬件厂商开发驱动程序,同时方便其他软件公司设计Windows中的应用程序,微软发布了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这个惯例一直延续至今。在这方面,微软想必深谙“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道理,与苹果公司特立独行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
Windows 3.x使用了一组新的图标,这让他的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再也不是一幅灰头土脸的样子了。不过这并不是微软的独创,而是模仿了苹果公司Macintosh的设计。直到今天苹果电脑(OS X)的图标设计仍然是计算机中的上上之品,不过苹果在个人电脑市场中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
由于Windows 3.0不能支持多媒体,于是微软在1992年年中推出了Windows 3.1,这个版本开始可以播放音频、视频,甚至有了屏幕保护程序。Windows 3.1有了自己的漂亮标志,随后的10余年间,这个标志几乎贴满了全世界的个人计算机。
1992年年底,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问世,从名字也能看出来,这个系统是面向公司用户的,它在Windows3.1的基础上添加了对“点对点”网络以及域的支持,不过不能支持拨号网络,除此之外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没有其他重大的改进。
这个版本Windows的命名方式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Windows的名字开始有点容易让人混淆。以前的版本都是简简单单的“Windows+版本号”,现在两者之间又多了这些有点“画蛇添足”的内容。
用户对于Windows名称的困惑很快就更大了,1993年8月份,微软发布了Windows NT 3.1,普通用户很难从这个奇怪的名字中搞明白它是个什么怪物,它是Windows 3.1的变体?那个NT到底指什么,NT=NET?
其实,Windows NT 3.1根本不是Windows 3.1的变体或者改进版本,其研发起点是革命性的。如果Windows 3.x系列是成就微软20世纪90年代辉煌的功臣,那么Windows NT 3.1就是微软为21世纪的霸业精心培养的虎狼之师——不过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样的虎狼之师在当时不太被看好。
NT是New Technology的缩写,也许微软实在想不出一个能完整表达他们对Windows的重大革新,于是用了这么个比较“抽象”的词汇。这是一个完全从零开始设计的系统,除了界面以外,与Windows 3.1基本不搭界。Windows NT 3.1首次将高端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商业应用程序和桌面操作系统结合了起来。这在当时太超前,很多人觉得微软在浪费时间,因为那时候的个人计算机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同时硬件性能不好,都会限制NT这样的系统发挥作用。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微软当时作出了一个多么明智的决定。
Windows NT 3.1在安全性、性能、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支持网络、域名服务安全机制、OS/2和POSIX子系统等等,同时推出了全新的NTFS。
Windows NT 3.1主要面向公司用户发售,而Windows 3.1面向个人用户,于是两套面向不同目标用户群的Windows同时在市场上并行不悖,这种局面一直延续至今。Windows 3.1长大后成了Windows 98,Windows NT 3.1长大后成了Windows Xp,当然这是后话。
Windows NT 3.1在启动画面中第一次使用了灰色,这个颜色(16进制RGB值为#BFBFBF)也是后来Windows中窗口和菜单的标准颜色,一直到Windows 2000才开始有所改变。
1994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NT 3.5,此后陆续推出了Windows NT 3.5x系列,该系列有两个版本,Windows 3.5x Workstation和Windows 3.5x Server。Windows 3.5x Workstation限制了可同时运行的网络任务的数量并省略了一些服务器软件,而Windows 3.5x可以用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服务器。
Windows NT 3.5x的界面仍然和Windows 3.1保持一致,一个小小的改进就是启动画面变成了图形,再也不是以前黑黑的DOS界面了。
Windows NT Workstation 3.5 支持OpenGL显卡标准,同时进一步改善了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两个改进非同小可,因为这意味着很多高端的应用程序包括软件开发、工程设计、科学计算、关键商业数据库、图形设计软件等等都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了, Windows的应用领域得以大大扩展。
如果说Windows NT 3.1仅仅是一个探空气球,那么从Windows NT 3.5开始,Windows不再仅仅是家庭用户的小宠物,而是开始窥视更大更广阔的市场,那些把Windows NT这是小虎崽当猫的人发现自己错了,微软已经开始绘制软件帝国的草图。
时间很快到了1995年,Windows 95在这一年的推出开创了Windows的新纪元,这也是微软第一个用年份命名的发行版本。同年年底,Windows 95 Service Release 1问世,第二年Windows OEM Service Release 2(OSR2)推出。从OSR2开始,Windows开始使用FAT32文件系统,同时将Internet Explorer捆绑到了操作系统中。这个动作引发了微软和网景旷日持久的一场官司。官司的结局可以用“不了了之”来形容,不过Netscape在随后的几年中丢光阵地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只剩下一个Mozilla加入了“开源免费”的俱乐部,用户主要集中在Linux、Unix、Mac OS平台上(Mozilla是Netscape的变种,Mozilla和Netscape关系与Sun的StarOffice和OpenOffice的关系有些类似)。
Windows 95是Windows 3.x系列的继承者,不过它再也不是一个DOS下运行的图形界面程序,而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虽然在启动过程中用户仍然能够看到熟悉的DOS提示符,但是Windows启动完成后会接管MS-DOS 7.0的工作。
Windows 95支持Internet、拨号网络、即插即用硬件,另外鼠标右键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Windows 95的帮助系统也设计的相当出色,可以帮助初次接触Windows 95的用户很快上手,“F1键呼叫帮助”已经成为Windows以及大多数应用程序的标准设置。
Windows NT 4.0于1996年8月24日发布,为Windows NT 家族再添新丁。作为Windows NT3.5x系列的直接继承人,Windows NT 4.0的发布标志着微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最终形成,Windows95系列和Windows NT系列在市场中齐头并进的局面在此后维持了若干年。
Windows NT 4.0同样分成Workstation和Server两个版本,进一步针对Windows NT 3.5的易用性进行了改善,同时提供了一组配置和建立Intranet的工具软件。Server版本的改进更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它的出现为微软以后在Web服务器市场上的作为打下了基础。
Windows NT 4.0发布之后又出现了几个Service Pack和Option Pack,用来为这个系统添砖加瓦,包括公钥加密支持、许可证支持、智能卡支持、COM支持以及对SMP(并行多处理器)支持的改善。
❷ 小虎工具箱怎么用
进入矮人DOS工具箱后,如果你在安装时设置了密码,这时矮人DOS工具箱就会提醒你输入密码才能启动矮人DOS工具箱。 接下来进入矮人DOS工具箱,有两个相应的选项 ◆ normal boot! (himem.sys):带大内存管理的默认启动模式。 ◆ himem+USB support :带usb支持的启动模式。 一般我们选择第一个启动模式就可以了。 我们选择第一项进入矮人DOS工具箱dos工具盘,然后选择: 操作规则是:按空格键键后该选项前边的括号内号内出现"x"号,则表示选中了该项,↑↓方向键键则是选择相应的项目。 ◆ 加载SMARTDRV高速缓存,在DOS下安装安装XP/2003时必须加载,否则就算你能进入安装XP/2003的程序,安装的速度也会让你无法忍受。 ◆ 加载ntfs系统分区读写支持。如果你的xp安装文件位于ntfs分区,则需要加载这个。加载此项目将影响安装速度,尽量不要加载。 所以尽量在c盘与d盘都是fat32格式的情况下,才使用矮人DOS工具箱来安装系统,把xp的安装文件拷贝到d盘的英文目录下等待使用。 如果你是需要安装 XP/2003推荐只需要加载这两项就可以了,其它的无需加载,以免安装系统时造成某些冲突。 图5 dos工具盘 选定了需要加载的项目以后,然后按"↓"方向键选择"确定"按钮再按回车键就可以启动dos并加载相应选项支持。 接下来说说矮人DOS工具箱的dos下盘符分配问题(只做解释与安装系统无关)如果你选择了加载ntfs格式支持的话。例子:笔者硬盘上有三个分区,第一分区为fat32格式在xp中分配盘符为c,第二分区是fat32格式在xp中分配盘符为d,第三分区为ntfs格式在xp中分配盘符为e。矮人DOS工具箱在dos下分配盘符的规则是首先分配你硬盘的fat32格式分区,然后是dos工具临时存放分配盘符,接下来是光驱盘符(如果你有光驱的话),最后才是替ntfs格式的分区分配盘符。所以千万别搞错盘符,误格式化分区就不好了。在格式化分区前先用dir命令查看一下是否是你要格式化的分区。 依照这样分配规则笔者硬盘的两个分区C、D、E现在分配到的盘符为:c、d、g。e为dos工具临时存放分配盘符,f为光驱。 图6 加载了ntfs格式支持时ntfs分区分配到的盘符提示 接下来继续安装系统过程。本例为在c盘和d盘都是fat32文件系统格式下进行的。在此之前笔者已经事先把xp安装文件拷贝到了原系统的d盘xp目录下,接下来照着笔者的图示的操作就可以启动xp安装程序了。 图7 命令示例 友情提醒:当然在做这些动作之前,我们还必须先格式化c盘(如果你想全新安装系统的话)。命令格式为format c:/q 。格式化操作将删除你c盘的所有资料,所以先得自行c盘备份重要到其它分区。输入命令后按回车,就会询问你格式化操作将丢失该分区所有资料文件,是否继续。格式化完毕要你输入该分区卷标,可以输入也可以不输入,完毕后按回车就回到dos界面。 友情提醒:还有一个就是经常有看到网友犯的错误--误格式化其它分区。造成这种误格式化的原因是该网友原c盘的格式为ntfs格式,在dos下默认是无法显示的,所以就会以第一个fat32格式的分区被分配到了c盘,假如该网友的d盘为fat32格式,这个时候d盘也就成了dos下的c盘了。所以你在这种情况下格式化c盘,其实格式化的是windows下的d盘。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好的方法是在格式化分区之前先用dir这个命令来查看该分区的目录以确认是否是我们需要格式化的分区。比如我们要查看c盘的目录,命令格式为 “dir c:”然后按回车键就可以了。 接着刚刚的我们继续来进行xp的安装。格式化c盘后,我们进入d盘(你的xp安装文件所在盘符) 命令为“D:”。接着进入d盘的xp这个目录(你的xp安装文件所在目录)下“cd xp”,再进入i386这个目录“cd i386”接着输入xp安装命令“winnt”。以上命令以回车键确认。就可以开始安装xp了。需要注意的是,并须选择加载加载SMARTDRV高速缓存,还有在等在拷贝文件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较长一段时间,你只需要耐心等待大约7、8分时间,安装程序就会继续进行了。别以为死机了就重启电脑,这个时候重启电脑后果是无法进入操作系统和矮人dos工具箱,也无法继续安装xp。因为你刚才已经把c盘给格式化了。 “盘符:”代表切换分区 例中d:代表切换到d盘 “cd”为进入某个目录的命令 例中cd xp 为进入xp这个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