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晚清汉译地理名著,如何影响了近代日本的世界观
一部晚清汉译地理名著,如何影响了近代日本的世界观?
五口通商之初,自雍正以来基本中止的西学东传潮流又再度掀起。这一时期,传播西方科学的主力军是英美新教传教士,主要传播方式是在通商口岸创办报纸、兴办学校、创办出版机构等等。数百年的闭关锁国之后,东亚诸国的自然科学知识水平已非西方敌手,科学知识自然从西方传向东亚。诞生在宁波外滩洋人居住区的一些科普读物,对近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典型的便是首部汉译地理名著《地球说略》。它是晚清中国的西方地理学译著中第一部以地球为描述对象的简明读物。
三联书店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西学的“中国本部”概念是基于欧洲的民族——国家观念,其核心是民族本部;但西方汉学家也指出民族不等于国家,《地球说略》多次重申民族地区“地属大清国之内”。日本扩张主义分子将中国的国家概念偷换为民族概念,然后断章取义地无视“地属大清国之内”这一根本性原则。就其本质而言,近代出现的“中国本部说”,始作俑者是日本扩张主义分子,不应该归为西方传教士和清末留日华人,但留日华人也不应该不加批判地使用这一概念。
Ⅱ 虎门销烟与南京条约和海国图志之间的内在联系
虎门销烟(1839年6月),鸦片战争(1840年),海国图志(1841年,后续还有增补),南京条约(1842年)
这是时间表
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其实只是一个引子,当时只有广州是国际通商口岸,欧美列强想要打开宁波,上海,福州也作为国际通商口岸,并且由于清政府定的关税很高,欧美列强想要控制关税,所以,鸦片战争只是给了欧美列强一个很好的开战理由
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魏源,也就是海国图志的作者受林则徐的委托开始著书,当然魏源也是对于清政府的腐败不平,想要救国,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大家都知道。
后面南京条约就是战争失败后的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倒是没有割地。
Ⅲ 宁波景瑞开发的海国图志地块原来是化工区吗
我就住这个旁边的,我爷爷说这个地原来是配电厂的锅炉房,所以这个地应该没有什么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