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选用应符合哪些要求
1.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外壳、手柄、负荷载、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必须做空载试验,经过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验收,确定符合要求,发给准用证或有验收手续方能使用。设备挂上合格牌。
2.使用?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用品或站在绝缘垫上。并确保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措施,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分开,保护零线采用1.5mm以上多股软铜线。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3.在一般场所为保证安全,应当用I类工具,并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类工具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M?。
4.露天、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作业必须使用II类或Ⅲ类工具,并装设防溅的漏电保护器。严禁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
5.狭窄场所(锅炉、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等),宜选用带隔离变压器的Ⅲ类手持电动工具。隔离变压器、漏电保护器装设在狭窄场所外面,工作时应有人监护。、
6.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载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7.电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任意调换插头,更不能不用插头,而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当电动工具不用或需调换工作头时,应及时拔下插头。插插头时,开关应在断开位置,以防突然启动。
8.使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如发现绝缘损坏、电源线或电缆护套破裂、接地线脱落、插头插座开裂、接触不良以及断续运转等故障时,应立即停机修理。移动电动工具时,必须握持工具的手柄,不能用拖拉橡皮软线来搬动工具,并随时注意防止橡皮软线擦破、割断和扎坏现象,以免造成人身事故。
9.长期搁置未用的电动工具,使用前必须用500V兆欧表测定绕组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得低于7M?,否则需进行干燥处理。
10.电动工具不适宜在含有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及潮湿等特殊环境中使用,并应存放于干燥、清洁和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对于非金属壳体的电机、电器,在存放和使用时应避免与汽油等溶剂接触。
㈡ 工程施工所有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具备哪些装置
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措施完好,必须装有合格漏电保护装置,禁止拆改电源线和插头,使用专用流动开关箱。
㈢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分类有哪些
I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II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III类工具
其额定电压不超过50V。由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这类工具外壳均为全塑料。
(3)手持电动工具的选用扩展阅读
Ⅰ类工具是靠基本绝缘外加保护接零(地)来防止触电的。采用保护接零的Ⅰ类工具,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即保护零线应单独与电网的重复接地处连接。
为了接零可靠,最好采用带有接零芯线的铜芯橡套软电缆作为电源线,其专用芯线即用作接零线。保护零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铜线。工具所用的电源插座和插销,应有专用的接零插孔和插头,不得乱插,防止把零线插入相线造成触电事故。
应当指出,虽然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手持电动工具仍可能有触电的危险。这是因为单相线路分布很广,相线和零线很容易混淆。
这时,相线和零线上一般都装有熔断器,零线保险熔断,而相线保险尚未熔断,就可能使设备外壳呈现对地电压,以酿成触电事故。因此,这种接零不能保证安全,尚须采用其他安全措施。
㈣ Ⅱ类手持电动工具适用的场所为(多项选择)A 管道B 地沟内 C 锅炉内 D 金属构架上 E 潮湿场所
D和E。
1一般抄场所(空气湿度小于袭75%)可选用I类或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1)金属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
2)漏电保护应符合湿润场所对漏电保护的要求,必需选用Ⅱ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严禁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2开关箱和控制箱设置的要求:
湿润场所、金属构架上及狭窄场所使用Ⅱ、Ⅲ类手持式日立电动工具时,除一般场所外,其开关箱和控制箱应设在功课场所以外,并有人监护。
3狭窄场所必需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锅炉、金属容器、地沟、管道内等)功课时。
4湿润场所或金属构架上操纵时。
其金属外壳可与PE线相连接,使用金属外壳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并设漏电保护。
㈤ Ⅱ类手持电动工具适用的场所有哪些
Ⅱ类手持电动工具适用的场所有:
1、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2、空气湿度小于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I类或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金属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个。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其负荷线插头应具备专用的保护触头。所用插座和和插头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避免导电触头和保护触头混用。
3、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Ⅱ类手持电动工具其额定电压超过50V。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这类工具外壳有金属和非金属两种,但手持部分是非金属,非金属处有“回”符号标志。
(5)手持电动工具的选用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不要提着电动工具的导线或转动部分,以免损坏导线或其他工作部件和绞伤。
2、不要在夹具停止转动以前拆换钻头或其他工作部件,以免绞伤。
3、在金属物体上用电钻钻眼时,不要用手直接清除钻出的铁屑,以免刺伤手指。
4、在高空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下面应设专人扶梯,且在发生电击时可迅速切断电源。
5、操作手电钻或电锤等旋转工具,不得带线手套,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电线被转动部分绞缠。
6、电动工具的电线不应与热源相接触,也不要放在潮湿的地上,特别要防止载重车辆或重物压在电线上,以免损坏电线绝缘。
7、在使用电动工具过程中,工作人员如因故离开工作场所或暂时停止工作,以及遇到临时停电时,需立即切断电动工具的电源开关,以防其他人员误动电动工具,或在电源突然恢复时电动工具启动而造成事故。
㈥ 手持电动工具种类有哪些
1、I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还采用接零保护;I类工具为金属外壳,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适用于干燥场所;
2、II类工具。工具本身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采取保护接地等措施;II类工具不仅电源部分具有绝缘性能,同时外壳也是绝缘体,即具有双重绝缘性能,工具铭牌上有“回”字标记,适用于比较潮湿的作业场所;
3、III类工具。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部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Ⅲ工具由安全电压电源供电,适用于特别潮湿的作业场所和在金属容器内作业。
(6)手持电动工具的选用扩展阅读:
使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一般场所选用II类工具。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应选用III类工具。如果使用I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时间不超过0.1秒的漏电保护器。
4、特殊环境、如湿热地点、室外(雨雪天),以及有危险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电工工具应符合相应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5、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多股铜芯橡皮护套线,其中黄绿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6、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以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转接器等应放在外面,并设专人在外监护。
7、使用前应检查工具外壳、手柄有无断裂和破损,接零(地)是否正确,导线和插头是否完好,开关工作是否正常灵活,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工具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8、使用电动工具时不许用手提着导线或工具的转动部分,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导线被绞住、受潮、受热或碰损。
9、严禁将导线线芯直接插入插座或挂在开关上使用。
10、绝缘电阻:Ⅱ类不大于2ΩⅠ类的是合金外壳的2Ω,Ⅱ是塑料外壳2Ω,Ⅲ类是由安全特低电压电源供电,工具内不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㈦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使用场所
空气湿度小于75%的一般场所可选用I类或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金属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个;除塑料外壳II类工具外,相关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其负荷线插头应具备专用的保护触头。所用插座和和插头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避免导电触头和保护触头混用。
在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进行作业,应选用II类或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III类工具。金属外壳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时,其金属外壳与PE线的连接点不得少于2个,相关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其负荷线插头应具备专用的保护触头,所用插座和和插头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避免导电触头和保护触头混用;其开关箱和控制箱应设置在作业场所外面。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架上严禁使用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金属管道内等)必须选用由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的III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开关箱和安全隔离变压器均应设置在狭窄场所外面,并连接PE线。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操作过程中,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㈧ 电动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电工用的手持电动工具使用环境恶劣,使用时要不停移动、振动大、噪音高。电源线易受拖拉、摩擦或机械等外力挤压而损伤,使绝缘强度受到破坏,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为防止事故发生,应正确选用手持电动工具。 1.使用前要对其进行仔细检查,外观无破损,开关动作灵活无卡涩,电源引线和电动工具的外壳应完好。用500V兆欧表测量绕组与外壳间绝缘电阻值不得低于O.5兆欧,绝缘电阻数值见附表。
2.金属外壳的手持电动工具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线。电源引线为多芯软橡胶护套电缆,其接地保护线两端应连接牢固。
3.手持电动工具应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使用。使用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4.使用前必须先检查相关电气保护装置和机械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其运用应正常。
还要注意其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无卡涩。
5.使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时,使用人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设置合格的防护用具。并按规定采取相应防触电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应在电源电路中安装漏电保护器,或使用人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在潮湿狭窄场所使用Ⅱ类手持电动工具时,应安装漏电开关,电开关工作电流小于1.5mA,动作时间小于等于0.1秒。且漏电开关应放在容器内并有专人监护。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职业危害。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手臂振动病早在1957年就被列为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也称局部振动病,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白指。
手持式电动工具,特别是那些内装有不平衡质量旋转部件的工具,如带有曲柄连杆活塞冲击装置的工具及装有偏心装置的工具(如电锤、电镐等),运动时都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操作这些工具时,振动会传导到操作者的手、腕部和肩部。随着电动工具的广泛应用,其产生的振动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职业病预防的常见措施有:按照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小心地维护和保养工具;当可以旋转不同的工具时,尽可能的使用产生较低振动的操作方法;应防止工具在操作者手的周围产生冷的气体和液体;如果可能,在寒冷条件下,应加热工具的操作手柄;应避免使用子啊接触区域内其手柄形状对皮肤产生较高压力的工具;当可以选择,应选择要求最小接触压力(握持力和进给力)的工具;采用减振手套;操作时,戴上手套,避免损伤听力。
㈨ 请问手持电动工具具体怎么分类
手持电动工具分为三类。 依据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将手持式电动工具分为三类: 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 1、I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除了依靠基本绝缘外
㈩ 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手持电动工具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