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五金知识 > gre工具箱

gre工具箱

发布时间:2021-12-13 10:44:22

⑴ 各位朋友请帮我下载韦晓亮的GRE作文大讲堂的【论证论据工具箱】。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已发送,注意查收~
考明年6g的吧,good luck

⑵ GRE孙远工具箱的问题

lz,你好这个孙远工具箱当时我用过,感觉还是可以的。虽然有你所说的一些问题,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首先,这个工具箱给我们提供了好多美国人写的文章,这些本土文章有助于你更好的熟悉地道的英语结构和思路。这个对于阅读和作文都是大有好处的。
另外,这个工具箱的首要目的是通过阅读、背诵文章,找到感觉,也就是像开头写的那样,逐渐过渡到 “I can think in English”。

总之,任何资料都有它的不足,但是,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它的长处,这个就足够了。当然,关于作文,你还可以参考其他的gre 作文书,取其长处,为我所用,写出自己的东西,这个才是关键。

lz好运。

⑶ 关于GRE的准备

叶佳雯,女,毕业于杭州外国语学校,现在是复旦大学英语系二年级学生,在GRE考试中获得满分的好成绩。成功于汗水中汲取养分,叶佳雯的成绩离不开她平时的辛勤努力和经验积累。下面是叶佳雯在GRE考试中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共勉。
我开始准备考G是在大一上学期。当时之所以想到要考G,是因为觉得大一的课程比较松,学的东西不够多,知识吃不饱,多了很多时间出来。与其把这些时间浪费掉,还不如攻下GRE。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考满分。相反,考G对我来说,是学习英语的一种鞭策,我觉得它有助于我克服人所常有的惰性,去刻苦努力地学一点东西。报考前,父母让我三思,因为五年内的G成绩到时候都会一并寄到美国的大学,如果这次考不好,留下一个不良记录,就得不偿失了。
但我当时觉得,如果总是给自己这样的消极暗示,那就什么事都不要去尝试了。我报的是新东方11月到1月的班,然后在3月考了G笔试,刚好是大一下学期开学后一个月。我自己觉得,之所以后来考得还不错,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应试。相反,我更多地是把准备考G当成促使自己提高英语水平、锻炼思维能力、丰富知识的一种学习途径。这种心态使我能创造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不是盲目相信网络上别人的经验。
第一阶段
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在学习上我比较注重个人自己的学习,对老师的依赖性不强,所以在去新东方读G前,我自己已经把单词背得八九不离十了,各类型的题目都做了两三百道。当时用的书是俞敏洪老师的红宝书99版和其他一些参考书。
首先来说一下对红宝书的使用。第一遍看红宝书是一个非常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我每个单词都用Webster重新查了一遍,以最适合自己记忆的方式对释义进行了校对和修改。六七千个单词要一个个地这样修改过来,功夫无数。当时大一的课程虽然松弛,但是也还是有学业负担的,我的日子过得很苦,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六点起床,晚上总要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就是这样,一天也只能看掉两三百个单词,有时候其他事情一多,连两三百个都看不了。
有时候我觉得特别绝望,因为我只是把单词给仔细修订了一遍,还没背哪,想想后面的任务太艰巨了。但是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渐渐地,工作做得熟练起来后,一天能看掉四五百个单词。在十月下旬的时候,我终于把红宝书的单词都在Webster里亲自查了一遍,并且进行了修订。另外,碰到有的单词我觉得特别好,我还会到牛津高阶里去查它的用法。牛津高阶这本字典有很好的例句。我觉得复习G不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真地要记住这些词,要学进东西去。以这样的心态去学,才能一丝不苟,效果才会好,对考试也是有好处的。
在查好词后,我开始背单词。因为在查的过程中,对单词已有一个比较深刻彻底的了解,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明澈”,一个词究竟在句子里应该怎么用,究竟有哪几种精确释义,我都有记录。这样,背起来就非常快,感觉很畅快。第一遍背得还疙疙瘩瘩的,等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一页页翻过去了。当然,会碰到一些特别乖僻的词,或者长得特别像的词,或者是一大箩筐的同义词,我都会特别把它们摘录出来,干干脆脆地列出一张表来,一目了然。很多人习惯于把这种整理罗列的责任推到新东方老师的身上去,认为只要去新东方上课,抄了笔记,就万事OK,自己不愿意动手动脑去整理,我觉得是不太好的。

第二阶段

我觉得新东方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作文课。凭心而论,作文主要还是得靠平时积累,不是一下子抱抱佛脚就能OK的。但是指导也是很关键的,它能告诉我应该走什么样的路线,整篇作文的框架结构大致应该怎样,等等。我觉得新东方作文课的精华部分就是对Argument的分析,把几种错误都一一pinpoint,非常精确。新东方的词汇课也不错,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串词,就是把同义词一串串拎一拎。我觉得非常有好处,能够理清人的思路。
下面我想讲讲的是关于一些书的用法。
首先是新东方孙远的GRE写作宝典。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有用的是“工具箱”,里面有许多文章可供阅读。尤其是美国学生写的GMAT作文,非常具有启发性。语言很地道。复旦外文系的元老陆谷孙先生曾说,要写出一篇好文章,至少要读过一百篇好文章,出产量和阅读量之比至多为1:100。这样的要求当然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是对其他专业的想写好作文的人,也不乏启迪。只有大量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才能写出稍微有点地道的文章(要读就一定要读美国人写的东西,中国人写得再好,终究不地道)。我自己除了孙远工具箱里的文章以外,还经常阅读外文期刊杂志,并且我恰好是英语专业的,专业课上也有泛读课。这样的阅读量,帮助我提高了作文水平
其次是上海新东方傅顺贤的作文书。这本书编排上比较实在,列出了Argument的各种错误和相应的模板。我觉得它有比较强的针对性。这里还想说一下模板的问题。我觉得模板只是一个帮助入门的工具,但到了考场上,能不用模板就尽量别用模板。我觉得在考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写好提纲。我的提纲写得非常详细,把每一个Argument和Issue的题目都仔细分析了一遍,写了详细的行文框架。这样在考场上时就不会慌张了。这样准备作文的附带好处是我自己对许多问题的看法都深刻起来了。
真题我一遍也没有做完,我个人非常不喜欢题海战术,高三那年我都没怎样做题。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和知识面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把题型理解透彻,而不在于要做多少题目。但是我把GRE和LSAT的阅读全部做了一遍。因为我觉得要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迅速读完一长一短两篇文章,并且做题,还要做对,对阅读理解的要求很高。在长期训练下,我阅读时能够以一行左右为单位地扫过去,速度很快。我觉得自己的阅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总的来说,复习G的过程,对我来说,与其是应试,不如说是提高英语水平的过程。它扩充了我的单词量,提高了我的阅读水平,而且促使我阅读了大量文章,丰富了知识。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我想,即使后来我分数没有考好,我也不会后悔考G

⑷ GRE issue 孙远作文工具箱

主要新GRE题库已经变了。

但是你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方法,找一些写作思路,积累写作素材,还是非常不错的书。

⑸ 如何考好GRE

1、作文及早动笔写。我从11月初就说要开始写,拖了20天才开始。第二阶段的开笔也是磨了很久。动笔真的很难,一定要逼自己。

2、及早限时。我从第二篇作文开始限,到后来就不会为写不到500发愁。

3、一定要自己改+别人改。大多人把文章给别人看或者贴到网上都会感到不自在,我也一样,贴第一篇的时候反复看了好多次,才把自已的“满意”之作发上来,结果没人看--也许大家感觉作文版上的人互相都很熟,自己被遗忘了。其实不然,只是早到迟来的问题,如果全心投入,很快就会得到大家认可的--我发了两篇还没人帮忙改,就动手帮别人改。改完作文被人道谢的感觉很爽的:P,对自己水平的提高也真有帮助:改一题,相当于自己彻底思考一遍,或是反思一遍,可以开拓思路。因为我太迟--距考试15天--才把作文贴上来,没有完全融入大家,实在是憾事一件。不过得到IMONG大虾的指导,很荣幸呢。给正在准备AW的同学:在GTER上,要热情,要脸皮厚。

4、及早模考。我从考前15天开始模,之前的每篇都是限时,其实也差不多是模考了。就每天8点半准时开始,用PP3写一篇ISSUE+一篇ARG。最后三天模拟进考场(有些搞笑,因为考场在学校里,每天早上先走到考场外面吃完早饭再到公教开始模考)。到考试那天太自然了,和模考时一样,写了650左右,只剩1分钟检查。之前看很多人的文章都说考试比平时多写100字,多出5分钟。我完全没有,可能是模考得太多了的缘故。不过,稳一点总是好的。

5、背点东西。我背工具箱,也是剩十几天的时候开始背,后悔背得太晚。实际的效果是,每次背完工具箱,第二天写起来感觉特别顺手,一句句话像流水似的出来。第一次以为是抽到简单题的缘故,试验了四次,效果都一样。语感确实很重要!我背的时候在写字板里默写的,又练了打字。

6、机经。好宝贝啊!我3,12的。本来想把所有ISSUE想一遍,没时间。后来从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的机经开始收集。到考前一个星期的机经题提纲写好。这不但是一个赌博,也是对思维的训练(写提纲也要限时哦)。我的题在外地机经里,出现过3次。厦门的机经太少了,兄弟们只好参看外面的。

7、熟悉所有ARG的题目。我用了整整3天,看到后来想吐。先自己想一遍,再把一些参考书翻翻。写ARG有一个感觉,就是在驳论的同时最好把自己的论点串成一个整体,对每一个攻击点的论述之间最好是有逻辑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并列。这个大家仔细研究ARG的6分范文可以看出来,然后自己想的时候多往这方向靠。

8、及早机写。练好打字速度,少写错字。早些上机器写就不用专门抽时间练了,背文章的时候也可以练,刚才说了。考前把自己经常打错的单词猛打一遍,我3.11晚上打了2个小时。这些单词多出现在ISSUE里,因为ISSUE的用语就是你写作的风格。如果不搞定,考试一定吃亏。因为我后来翻看ISSUE的时候发现同一错误自始至终出现,也许阶段性的总结效果更好。语法错误也是这样搞。

PS:考完的那天感觉不错,后来一看题觉得死定了。ISSUE55要写quality of learning at all levels of ecation被高分竞争影响。 我发现写成了quality of ecation被影响,一直到下午才放下了心里的石头。

准备V:考得不好,有点教训。原来觉得不就是背单词吗?没什么大不了。三个月的时间一下子废了一个月零三天。真正开始是在4月15号。第一轮背单词从11月15号开始,我是用17天的计划表,一天的单词分成3-5天背完(因为觉得17天的方法根本非人能完成,而且我很注重音标,这个现在准备TOFEL显优势了),期间用单词磁带反复听(用磁带也很有用,我在新东方上课的一个月间只听了一盒E的磁带,虽然只是在上下课的路上很随意的听,最后发现这些单词记得比其它都牢)。这样搞完一遍后到了痛苦的单词瓶颈期,看什么不记得什么。这个时候的方法就是把不会的拣出来,一轮轮的淘。我花了两周才淘完所有的,离考试也只有一个月不到了。不过这轮淘完后果然实力大增,类反从8-9的错误降到3-4。但是,最后三周太注重模考,单词没有一遍遍的过,到考前发现又有很多忘记,后悔莫及,硬着头皮上了场(考试的时候palaver居然忘记了是什么意思)。-单词要一直看,每天用一半时间都不为过!

填空:按陈圣元的那本练吧,还可以。类反:宋昊的那本简直是垃圾,经常拿一个词的主要意思牵强的解释,而题目考的是它的一个偏义,自己有空多查韦氏。红宝里的释义还算全,不要只记一个。阅读:集中训练不错。我经过训练达到过的最好成绩是14分钟全对。模考时阅读也一直不成问题,这是个一劳永逸的活。

Q的准备:只看了数学无忧,这个只要考试时认真对待就没问题。平时饭后做一套熟悉一下就可以了。

模考:和准备AW一样,我很早就开始模考,而且纠集了身边5,6个一起考的人在一间小教室里搞,倒数二、三周每周2次,最后一周3次。结果到了考试又是那么自然,有一套题阅读还有4题没做,和平时一模一样。不过真正考试的成绩确实比平时模考都低。记得总结错题,最后一周除了背单词就是总结模考和平时的错题了。

因为我属于那种靠努力而非天份取得成绩的人,所以一些经历可能对大家有帮助。衷心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身边的和GTER上的XDJM。也希望大家通过努力取得自己想要的分数。所有GTER走好。

⑹ gre孙远工具箱中一句话的翻译

只是界定了集团在本相形见绌的可能性形成一个身份的基础上丰富的过去。

⑺ 关于GRE复习的问题

如果你想现在就开始准备的话,你可以先慢慢的背背红宝书。因为复习G不要战线拖太长一般从12月左右开始认真准备。作文用1个月准备就行。建议你选在3月考作文,这样还有3个月准备笔考。2月之前就背单词就行了,2月准备1个月作文。有什么问题可以找我420436336

⑻ GRE-孙远的工具箱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孙远工具箱是一个按照GRE题目分好类的经典段落文集,准备ISSUE的时候比较有用。熟读甚至背诵其中的一些段落可以很好的引导我们展开作文思路。不过真正写作,最好使用自己改写过的段落,以免出现雷同。

阅读全文

与gre工具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管道丝杠阀门图片 浏览:829
科学仪器属于什么 浏览:192
仪表盘上五角星是什么 浏览:972
煤矿井下自动灭火装置 浏览:224
江苏二类机械费多少钱 浏览:215
自动加药装置验收 浏览:116
暖气总阀门如何开关 浏览:245
工具箱家居 浏览:875
染头发的仪器是什么 浏览:872
阀门上的双向箭头表示什么 浏览:552
水管中间怎么接阀门 浏览:342
演示实验结束后拆卸装置放哪 浏览:719
手动阀门怎么打开 浏览:782
途岳如何把仪表盘码数显示数字 浏览:133
天然气阀门关闭打不开 浏览:306
点样展开实验的装置图 浏览:449
设备租赁成本占收入多少 浏览:959
电动工具内容 浏览:537
穿透涂层超声波测厚仪什么牌子好 浏览:338
超声波属于什么设备 浏览: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