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五金知识 > 质量管理工具箱

质量管理工具箱

发布时间:2021-03-01 04:41:23

1. 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哪些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

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ct Quality Planning);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APQP 是质量计划,但其实也是项目开发的计划。既然是计划,它的时间起点是项目正式启动的那一时间点到 PPAP 结束,正常量产后进行总结,认为没有其他问题,可以关闭开发项目的那一时间点为止。执行人是整个 APQP 小组。

PPAP 是生产件批准程序,只是整个 APQP 计划中的一个环节,通常居于 APQP 计划的后半阶段,一般来讲是 APQP 计划的核心。

FMEA/SPC/MSA 都是质量管理的工具。诚如有朋友指出的,FMEA 有 DFMEA, PFMEA,这些工作的导入事件多为 APQP 的初期或中、早期。它们主要正对的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或过程而言的。属于预防性的计划。

MSA 很简单,是校对量、检具。

SPC 也很简单,是管制住某几个重要参数,监督它们生产的稳定性。若发现有较大的波动,则立即采取措施,纠正工艺或生产流程。

MSA 与 SPC 一样,都在 PPAP 阶段实施比较妥当(太早有很多影响因素导致 MSA 无效等)。实施者多为质量工程师。

(1)质量管理工具箱扩展阅读

APQP(Advanced Proct Quality Planning)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产品质量策划的目标是促进与所涉及的每一个人的联系,以确保所要求的步骤按时完成。有效的产品质量策划依赖于公司高层管理者对努力达到使顾客满意这一宗旨的承诺。

产品质量策划有如下的益处:

1、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2、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

3、避免晚期更改;

4、以最低的成本及时提供优质产品。

2. 质量管理工具有哪些

老工具;
1检查表
2分层法
3排列图
4因果图
5直方图
6散布图
7控制图
新工具(日本科技联盟于1979年提出);
1关系图法
2亲和图
3系统图法
4矩阵图法
5PDPC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
6网络图法
7流程图法

3. 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有哪些

一、质量管理(汽车行业ISO/TS16949)有五大工具:

1、PPAP: Pro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生产件批准程序

2、AQPQ: Advanced Proct Quality Planing ,先期质量策划

3、FMEA: 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潜在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4、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

5、MSA: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二、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方法:

1、因果图(鱼骨图)

2、排列图

3、直方图

4、头脑风暴法

5、树图

6、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

7、网络图

8、矩阵图

9、亲和图

10、水平对比法


三、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质量管理及其实施方法有所介绍。

2、朱兰对质量管理的基本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的管理,市场化的管理。

3、费根堡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4、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4.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中最常用的工具是哪几个

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中最常用的是关联图、系统图、亲和图。

1、关联图
关联图法是为了谋求解决那些有着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关系复杂而互相纠缠的问题,并将各因素的因果关系逻辑地连接起来而绘制成关联图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几个人的工作场所,经过多次修改绘制关联图,使有关人员澄清思路,认清问题,促进构想不断转换,最终找出以至解决质量关键问题。
2、亲和图
就是从未知、未经历的领域或将来的问题等杂乱无章的状态中,把与之有关的事实或意见、构思等作为原始资料收集起来,根据亲和性(亲缘关系)加以整理,绘制成图,然后找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各类问题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制定质量管理方针、计划等。
3、系统图
系统图法即运用系统的观点,把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依次展开绘制成系统图,以寻求质量问题的重点和最佳解决方法。具体来说,是从基本目的出发,采取从上而下层层展开和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方法来实现系统的目标。
4、矩阵图
矩阵图法,即把各个质量问题的问题因素按矩阵的行和列进行排列,找出问题所在。这是一种多维思考的模式。
5、矩阵数据分析图
矩阵数据分析法,即对于矩阵中相互关系能够定量化的各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主要用于市场调查、新产品设计与开发、复杂工程分析和复杂的质量评价等。
6、过程决策程序图
即对于事态可能的发展变化作了充分的设想,并拟订出不同的方案,以增加计划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它主要用于制定目标管理、技术开发的执行计划等。
7、网络图
网络图法即运用网络对有关质量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与处理的综合方法,它是选择最佳工期和实施有效进度管理的一种方法。

5. 质量管理(QC)七大工具是什么

WYP骆遥
来自网络知道认抄证团队袭2018-10-04

质量管理(QC)七大工具是:

1、关联图:用来分析事物之间“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等复杂关系的一种图表。

2、亲和图:把大量收集到的关于未知事物或不明确的事实的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

3、系统图: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 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

4、箭条图:将项目推行时所需的各步骤、作业按从属关系用网络图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5、矩阵图:从多维问题的事件中,找出成对的因素,排列成矩阵图,然后根据矩阵图来分析问题。

6、矩阵数据分析法:对多个变动且复杂的因果进行解析。

7、过程决策程序图:随事态的进展分析能导致各种结果的要素,并确定一个最优过程使之达到理想结果的方法。

6. 质量管理工具指什么

★层别法:按照影响品质的各个因素分别收集数据、资料,以寻找其间的差异,而针对差异加以改善的方法。层别法是一种系统概念,在于将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并归纳统计。层别法是品质管理手法中最基本、最容易的操作手法,强调用科学管理技法取代经验主义(KKD),也是其他品质管理手法的基础。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需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相互有关系而有条理的图形,这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由于该图型形状如同鱼骨,又叫鱼骨图。“某项结果的形成,必有其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的方法找出原因。”最早提出这种原因与结果的对应关系理论为日本品管大师石川磬博士,又称为“石川图”。

★柏拉图(排列图):根据归集得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在依照大小依次顺序排列并进性累加计值而形成的图形。
柏拉图是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在统计国民收入时,对贫富收入分配不均统计使用的图表。通过柏拉图得出著名的“二八分配”原则,既20%的富人却占有80%的国民收入。后来将这一原理引入判定问题中各原因哪一个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检查表:检查表的分类:记录用检查表和检查用检查表
★记录用检查表功能:用于收集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原因、缺点位置及设备操作等情形,

★直方图:将所收集数据、特性质或结果值,用一定的范围在坐标横轴上加以区分几个相等的区间,将各区间内的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起来的面积,用柱形图表示出来。用以了解产品在规格标准下的分布形态、工序中心值及差异的大小等情形。

★控制图:对生产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并监测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图形方法。 根据假设检验的原理构造一种图,用于监测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它是统计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

★散布图: 用以两个变数或两个品质特性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对应关系。

7.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如何使用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使用:
1、统计过程控制(SPC)
SPC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实施SPC的目的:
•对过程做出可靠的评估;
•确定过程的统计控制界限,判断过程是否失控和过程是否有能力;
•为过程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及时监控过程的情况以防止废品的发生;
•减少对常规检验的依赖性,定时的观察以及系统的测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检测和验证工作
2、测量系统分析(MSA)
测量系统分析(MSA)是对每个零件能够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判断测量系统产生的数据可接受性。
MSA的目的:
了解测量过程,确定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总量,及评估用于生产和过程控制中的测量系统的充分性。MSA促进了解和改进(减少变差)。
在日常生产中,我们经常根据获得的过程加工部件的测量数据去分析过程的状态、过程的能力和监控过程的变化;那么,怎么确保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呢?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保证:
1)是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质量,使用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对获得测量数据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
2)是确保使用了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使用SPC工具、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MSA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误差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误差的主要成分。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作为一种策划用作预防措施工具,其目的是发现、评价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其后果;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并不断地完善。
FMEA的目的
1)能够容易、低成本地对产品或过程进行修改,从而减轻事后修改的危机。
2)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这些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
APQP是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产品满足顾客要求所需步骤的结构化方法。
APQP的功能
为满足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在新产品投入以前,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生产某具体产品或系列产品使客户满意所采取的一种结构化过程的方法。为制订产品质量计划提供指南,以支持顾客满意的产品或服务的开发。
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
生产件批准程序为一种实用技术,其目的是在第一批产品发运前,通过产品核准承认的手续,验证由生产工装和过程制造出来的产品符合技术要求。
PPAP的目的
1)确定供方是否已经正确理解了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
2)并且在执行所要求的生产节拍条件下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持续满足这些要求的潜能。

8. 精益质量管理的九大工具分别是什么

精益质量管理就是来在对关自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新益为提出精益质量管理的九大工具如下:5W2H思维模式、5M1E分析问题方法、8D报告、填写报告5C原则、QC工具、SPC(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5S管理、PDCA循环。

阅读全文

与质量管理工具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阳光灯仪表盘怎么样 浏览:87
巴中铝门窗设备多少钱 浏览:613
供热管道阀门井防水要求 浏览:631
三大机床是什么 浏览:166
电气设备的保护线按什么方式接 浏览:423
mno2和浓盐酸实验装置 浏览:839
nbk轴承是什么品牌 浏览:59
木工diy电动工具 浏览:713
至恩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683
小四轮倒挡轴承怎么样换 浏览:855
永康电动工具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646
车的仪表盘出现小壶状是什么情况 浏览:883
轻型充电电动工具 浏览:375
重庆川东五金机电公司 浏览:487
东莞万来五金制品厂 浏览:644
北京千叶好利电动工具 浏览:766
电动工具那些 浏览:376
水管阀门锈死怎么换 浏览:356
仪表台拆卸工具怎么用啊 浏览:755
什么健身器材可以促进胃病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