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实验数据为什么不用必须要求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且第一个点要清晰
因为受到实际操作条件的束缚
你想一下操作的时候都是用手拿着纸带,把重物拉到起始点,先打开打点计时器,再放下。
由于手抖动之类的原因,往往打出来的纸带前面几个点都是模糊的,以往试验时这些点都要舍弃的
那个2mm的实际意义是在做题中,题目给出了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为2mm,你就要反应出来那是第一个点,对解题至关重要
⑵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纸带上第一、二两点间距离必须是2mm吗
不一定
一般的,两点距离应该是2mm左右,但这个数据并不精确
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可以的。
⑶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的纸带上最初两点相距2mm,他根据数据测得某点v=2.36m/s,距起
由于阻力的存在,下落过程中阻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减少,所以动能的增加不可能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而该同学求得的动能的增加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所以错误;
由题意可知,该同学算得的速度偏大,导致动能偏大,而瞬时速度是用中点时刻的速度代替的,即v=
x |
2T |
⑷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发现发现个别纸带第一二点接近2mm,这是因为
C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间隔是0.02s,所以当这条纸带是在打的一个点的瞬间开始下落的,那么第一个点离第二个点的长度是1/2*g*t^2 约等于2mm。
如果纸带不是这条纸带是在打的一个点的瞬间开始下落的,那么在打第一个点的时候速度不为0,那么第一个点离第二个点的长度不等于2mm,而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是默认打第一个点时纸带的速度为0来计算机械能守恒的,所以当第一个点离第二个点的长度不等于2mm,就会有较大误差。
⑸ 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
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实验的注意事项:
本实验中不需要用天平秤重物的质量。先接专通电源,再属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重物应该选择体积比较小,质量比较大,密度比较大的物体。
他需要重新做实验,因为第一个点和第二个点的距离大约为2mm。理由如下:
h=½gt²=½×10×0.02²m=2mm。
⑹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的纸带问题
那个实验的原型是重物自由落体,如果运用自由落体公式就需要相聚2mm,原因是:
用自由落体公式h=1/2gt^2算 t=0.02s 则h=2mm,此时就是保证这两点之间是第一秒,才算“自由落体”(前面有些凌乱的点是打点计时器先工作打出来的,对实验没作用)
然后如果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就是求任意一段的中点速度那个,就不需要相距2mm一说了。
还有不懂的追问我,祝你学习进步
⑺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B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1、2个点,AB=2mm,
(1)A、可以用打点计时器计算时间,不需要秒表,故A错误; B、重物的质量应尽可能大些,这样可以减小阻力引起的误差,故B正确; C、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因为AB=2mm,则A点为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位置,即v A =0, 从A点到E点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 P =mgS 2 根据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 B点的瞬时速度: v B =
则动能增量为:△E K =
(3)因为实验中有阻力作用,所以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 故答案为:(1)BC;(2)mgS 2 ;
|
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什么第一第二两点距离接近2mm
1.
不一定
2.
一般的,两点距离应该是2mm左右,但这个数据并不精确
3.
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可以的。
⑼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在所打纸带中为什么一定要选取1、2点间距为2毫米的,小于两毫米可能是什么
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秒打一个点
重物初速度为零,设第一个点与第二个点的高度差为h,由运动学公式h=1/2gt²,取g=9.8m/s²
带入数据得h=0.00196m,即1.96mm
由于存在摩擦,g<9.8m/s²,故h<1.96mm
若某条纸带1、2点间距大于2mm,说明打下1点时重物速度大于0,即重物释放瞬间打点计时器还没有开始打点,需要舍去这条纸带
⑽ 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里的2mm老师讲的时候说不是一定2mm 是小于还是大于2mm可取此纸带啊
你看懂你到底在描述什么,但是你式子列错了,因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时不能用mgh = 1/ 2mv 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