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古代测量天体坐标位置常用的仪器是
中国古代测量天体坐标位置常用的仪器是浑仪,它由瞄准待测天体的窥管、反映各种坐标系统的读数环、支承结构和转动部件等构成。当窥管对准待测天体后,就可以从多组环圈读出天体的几种坐标。
浑仪是以浑天晌销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丛慎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浑仪的改进和完善
浑仪的改进和完善,经历了一个由简而繁,而又由繁而简的历程。从汉代到北宋,浑仪的环数不断增加。首先增加的是黄道环,用以观测太阳的位置。接着又增加了地平环和子午环,地平环固定在地平方向,子午环固定在天体的极轴方向。这样,浑仪便形成了二重结构。
唐代起,浑仪又发展成三重结构。最外面的一层叫六合仪,由固定在一起的地平环、子午环和外赤道环组成,因东西、南北、上下6个方向叫六合,故名。第二重叫三辰仪,由黄道环、白道环和内赤宴郑游道环组成,可以绕极轴旋转。其中白道环用以观测月亮的位置。最里层是四游仪。
北宋时,又增加有二分环和二至环,即过二分(春分、秋分)点和二至(夏至、冬至)点的赤经环。
② 测绘人员常用的仪器有哪些主要的用途又是什么
常用的工程测量仪器有:
1、水准仪,它是为水准测量提供水平视线和对水准标尺进行读数,主要功能是测量两点间的高差,测高程,利用视距测量原理,还可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全站仪,全站仪在侧站上一经观测,必要的观测数据如斜距、竖直角、水平角均能自动显示,而且可在同一时间内得到平距、高差、点的坐标和高程。
如果通过传输接口把全站仪野外采集的数据终端与计算机、绘图机连接起来,配以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即可实现测图自动化。全站仪一般用于大型工程的场地坐标测设和复杂工程的定位和细部测设。
3、经纬仪,是对水平角和竖直角进行测量,主要功能是测量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和竖直角,借助水准尺,利用视距测量原理,还可测量两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2)查坐标用什么仪器扩展阅读:
在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量等方面的仪器。
1、长度测量工具;
2、温度测量工具;
3、时间测量工具;
4、质量测量工具;
5、力的测量工具;
6、电流、电压、电阻测量工具;
7、声音测量仪器;
8、无线电测量仪器;
9、折射率和平均色散测量仪器。
最早在机械制造中使用的是一些机械式测量工具,例如角尺、卡钳等。16世纪,在火炮制造中已开始使用光滑量规。
1772年和1805年,英国的J.瓦特和H.莫兹利等先后制造出利用螺纹副原理测长的瓦特千分尺和校准用测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