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仪器仪表 > 玻璃仪器使用存在哪些危险

玻璃仪器使用存在哪些危险

发布时间:2023-08-17 20:21:14

A. 常用玻璃仪器在洗涤和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玻璃仪器的洗涤

(1)新购买的玻璃仪器表面常附有游离的碱性物质,可先用0.5%的去污剂洗刷,再用自来水洗净,然后浸泡在1%~2%的盐酸溶液中过夜(至少四小时),再用自来水洗净,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两到三次,倒放在架子上备用。

(2)对于使用过的仪器,先用自来水洗刷至无污物,再用去污粉或洗液洗,再用自来水洗净,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两到三次,倒放在架子上备用。 洗净的标准为器皿内外不可挂有水珠,内壁均匀地润上一层薄水。

2、使用

(1)使用前需要检漏,看玻璃仪器是否破损

(2)使用中要小心,注意不要打坏容器,以免伤着自己或者他人

(3)使用完成后要清洗干净,放回到原处

B.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 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规则
要做到实验安全,要注意以下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可以直接加热的: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
用石棉网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
(2)识别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看课本图片标志)
二、物质的分离、检验和提纯
1、不溶性杂质的去除————过滤、蒸发
A、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 粗盐 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B、过滤作用: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
C、实验用品: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D、操作:1、溶解 2 过滤 3.蒸发滤液
(如果要得到不溶性杂质则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E、玻璃棒的作用:1搅拌,加速溶解 2 引流,防止飞溅
3 防止局部过热,使小液滴飞溅
2、在进行过滤和蒸发时应注意哪几点?为什么?
过滤 操作要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 ;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 边缘 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 三层滤纸一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 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出来
②当出现大部分晶体时就停止加热
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④蒸发皿中溶液不超过三分之二
2、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蒸馏
A、利用互溶的液体但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分离一种方法
如石油的分馏 、海水的淡化、蒸馏水的制取
B、实验用品:蒸馏烧瓶(咀支烧瓶)、冷凝管、牛角管接受器、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含铁圈、铁夹)碎瓷片
C、温度计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冷凝水的流向:下进上出;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暴沸
3、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萃取和分液
A、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来达到分离 的一种方法。如从碘水提纯碘;
B、萃取剂的选择:(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密度不同;提纯物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大于原溶剂;不与提纯物质反应)
酒精不能用作萃取剂的原因:酒精能与水互溶。
B、分液是将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离开来的操作。
C、实验用品: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D、步骤:1、混合振荡 2.静置分层 3.分液
4、离子的检验(硫酸根、氯离子)
检验SO42-:未知组成溶液先滴加稀HCl,若没有白色沉淀则加入BaCl2,
有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排除Ag+ SO32- CO32-的干扰。
检验Cl-:未知组成溶液先滴加稀HNO3,若没有白色沉淀则加入AgNO3,
有白色沉淀证明有Cl-。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排除CO32-的干扰。
5、粗盐的提纯
a) 粗盐水溶液中有哪些离子Ca2+ Mg2+ SO42- Cl- Na+ 其中哪些是杂质Ca2+ Mg2+ SO42-
b) 分别用哪些试剂除杂;还要注意加入的顺序
Na2CO3一定加在BaCl2后面;HCl最后加。(共三种顺序)

C. 玻璃仪器应注意哪些

一玻璃仪器洗涤方面的差错
1.玻璃仪器的清洗是检验工作的第一步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忽视了在检验前和完毕后,立即清洗所用玻璃器具,或对器具的清洁检验工作以至器具内壁严重挂有水珠污垢沉淀干涸粘附于内壁等,无法清洗净,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一般质量检验的品种多项目杂,不可能每测一个指标固定使用一套专用仪器,往往交替使用,而对使用的仪器又不经过严格清洗或清洁度检验必然引起试剂间的交替污染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另一方面,对容量量具与非容量量具性质和洗涤方法混为一起,均使用去污粉刷洗,这样造成容量量具的容量不准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二玻璃容器加热方面的差错
1.加热过程是理化分析中常有的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往往忽视或根本弄不清哪些仪器能否加热,以至出现差错事实上玻璃容器并非都能直接加热,如量筒量杯容量瓶试剂瓶等不能直接加热应酌情选用烧杯烧瓶三角瓶等反应容器实际工作中若不明了这些基本知识,必然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检验事故
2.加热玻璃容器时,不将容器放在石棉网上,而直接将容器置于电炉中,以至容器受热不均匀,甚至于爆裂
3.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或高温时骤冷或取下的灼热玻璃容器直接放置台面上,而不按规定放置在石棉网上,导致容器破裂,试剂散失,影响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4.实际工作中,有人怕麻烦,不习惯正确使用干燥器,对于需要准确称量的加热器具应烘干取出稍冷后(约30s),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进行称量(30min即可)温热的器具放入干燥器时,应先将盖留一缝隙,稍等几分钟再盖严;挪动干燥器时,不应只端下部,而应按住盖子挪动以防盖子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玻璃容器的选择和使用方面的差错
容量分析中准确地测量溶液的体积,是获得良好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须正确使用容量器具,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实际操作时往往存在一些差错
1.不能正确区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及其性能使用过程中往往将酸式滴定管误认为碱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误认为酸式滴定管这样一来便错误百出因为酸式滴定管下端带有玻璃活塞,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因为碱性溶液能腐蚀玻璃使活塞转动而碱式滴定管下端接有一橡皮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剂等腐蚀橡皮的溶液如:AgNO3KM-nO4I2等溶液
滴定管装入标准溶液前,不先用该标准溶液5mL~10mL将滴定管洗涤2~3次操作时两手平端滴定管慢慢转动使标准溶液流遍全管,并使溶液从滴定管下端流出,以除去管内残留水份再装入溶液进行滴定,否则引起标准溶液浓度稀释
不根据滴定时标准溶液的用量,正确选用不同型号的滴定管一般用量在10mL以下,选用10mL或5mL微量滴定管,用量在10mL至20mL之间,选用25mL滴定管,若用量超过25mL则选用50mL滴定管实际工作中,有人就不注意这方面的误差有的标液用量不到10mL仍用50mL滴定管,有的标液用量超过25mL仍用25mL滴定管,分几次加入等,这些情况都是错误的做法,引起较大误差
2.不按规则正确使用容量瓶容量瓶是常用的测量容纳一定溶液体积的一种容量器具,这主要用来配稀释一定量溶液到一定的体积的容量器具但实际中往往有人用它来长期贮存溶液,尤其是碱性溶液,它会侵蚀瓶壁使瓶塞粘住,无法打开配制好的溶液不能贮存在容量瓶中,而应及时倒入试剂瓶中保存,试剂瓶应先用配好的溶液荡洗2~3次
3.不按规定定期校正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计量量具有时其标值与真实体积不相符合,造成体积误差,从而引起系统误差一般每半年校正一次
4.不熟悉各种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标准容量等级,不同类型的容量允差不同,导致选择量器不当造成量器本身引起的误差通常要求准确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采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而引起误差
四有关玻璃仪器基本操作方面差错
1.盛放试剂时,不了解试剂瓶的性质用途及注意事项随意盛放,不遵循固体试剂盛放广口瓶,液体试剂盛放细口瓶,酸性物质用玻璃塞,碱性物质用橡皮塞,见光易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的原则(如AgNO3I2液等)这样引起杂质或式量变化导致错误
取用试剂时,不按照规定将瓶塞倒放在操作台上,致使试剂污染,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2.使用称量瓶称取试样时,不将称量瓶先在105°C烘干,冷却恒重后取用;干燥好的称量瓶用手直接拿来,而不是用干燥洁净的纸条套在称量瓶上来取用导致称量瓶附杂,影响称量结果的准确性
3.在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溶液时,借助漏斗或其他容器引起标准溶液浓度改变或污染
每次测定前不将液面调节在0.00的位置,滴定开始和结束后不按规定等1min~2min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溶液流下来以后才能读数,而马上就读数造成体积误差
滴定时速度过快,使溶液成流水状放出,甚至接近终点时,滴定速度也不减慢致使滴定过终点造成检验误差
读数时(无色或浅色溶液)不使眼睛的视线和滴定管内溶液凹月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有色溶液不使眼睛的视线与滴定管内溶液面两侧的最高点呈水平处等,造成体积误差
4.第一次用洗净的移液管吸取溶液时,未应先用滤纸将尖端内外的水吸净,然后用所移取的溶液将移液管洗涤2~3次,以保证移液的溶液浓度不变
移取溶液时,应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拿住颈标线上方,将移液管插入溶液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会使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影响量取溶液体积的准确性;太浅往往会产生空吸
放入溶液时,使管垂直管尘靠着容器内壁,让管内溶液自然地全部沿器壁流下,再等待10s~15s后,取出移液管,切勿把残留在尖的溶液吹出,因为在校正移液管时,已考虑末端保留液体体积,否则造成体积误差,影响结果准确度

D. 化学实验室使用量筒烧杯等玻璃仪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应该如何管理比较好!

1、首先将化学实验室仪器按是否可以加热简单归一下类:
----------------------------------------------------------------------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2、下边介绍一下仪器用途,请参考:
----------------------------------------------------------------------
(1)试管 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 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 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 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 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 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集 气 瓶 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瓶口是磨毛的)
(10)广 口 瓶 (内壁是磨毛的) 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 口 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 斗 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 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15)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 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 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 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 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19)燃烧匙
(20)温度计 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3、基本操作
(1) 药品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
A: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B: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2)物质的加热 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注意点: 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 过滤 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4)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6)玻璃仪器的洗涤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7)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4、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5、气体的验满:
O2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6、(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4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参考,量筒和烧杯的介绍包括其中:)

E. 玻璃器具容易引发的事故种类是什么

玻璃器具容易引发的事故种类划伤、爆炸两类。

玻璃材质的仪器称为玻璃仪器。化验室中大量使用玻璃仪器,因为玻璃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绝缘性能。

因玻璃被侵蚀而又痕量离子进入溶液中和玻璃表面吸附溶液中的待测分析离子,是微量分析要注意的问题。氢氟酸很强烈地腐蚀玻璃,故不能用玻璃仪器进行含有氢氟酸的实验。碱液特别是浓的或热的碱液对玻璃明显地腐蚀。储存碱液的玻璃仪器如果是磨口仪器还会使磨口粘在一起无法打开。因此玻璃容器不能长时间存放碱液。

利用玻璃的优良性能而制成的玻璃仪器,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实验室,如化学实验室、医学检验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研究实验室以及教学实验室。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好,但并不是绝对不受侵蚀,而是其受侵蚀的程度符合一定的标准。

阅读全文

与玻璃仪器使用存在哪些危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局域网互联设备主要有哪些 浏览:656
燃气灶的阀门怎么开 浏览:33
网速慢用什么仪器好 浏览:444
豪华车需要排气阀门吗 浏览:572
高斯机械键盘怎么 浏览:476
宝宝论坛工具箱地址 浏览:142
海安液化气阀门价格 浏览:518
博大电动工具假货 浏览:870
psv工具箱是什么 浏览:869
铸造工艺图用什么视图 浏览:646
类手持电动工具在防止 浏览:679
数控机床工件钻孔角度怎么计算 浏览:710
墙面找平电动工具 浏览:671
砂轮机轴承怎么取下 浏览:921
手动排氦气阀门优点 浏览:394
别克仪表小屏幕怎么拆 浏览:378
测心脑血管的仪器叫什么 浏览:376
助拍设备哪个效果好 浏览:355
车间安装自动滴加装置的好处 浏览:869
机床导轨油怎么调节打油量 浏览: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