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昂科威新车普利司通轮胎没生产日期是怎么回事
答:昂科威配的是普通轮胎。一般宝马的车会配缺气保用轮胎(不叫防爆胎),所以一般宝马的车没有备胎。
② 昂科威胎压灯怎么消除
1、首先把上汽通用别克昂科威汽车启动,接着按下下图所示的车辆信息按钮。
③ 别克昂科旗的质量怎么样
这款车性能比较好,空间比较大。外观高档大气。
1,三大件方面昂科旗用的是第八代Ecotec 2.0T可变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满足国六阶段排放标准,配备版9速HYDRA-MATIC智能变速箱权,按键式换挡机构,熟悉以后会发现比传统排档的要好用,底盘悬架方面,别克旗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双独立悬架组合,提供四驱版本车型,搭载智能四驱系统。
2,昂科旗 采用2+3+2的7座布局,豪华座椅和两片式超大全景天窗,座椅30向电动专调节,后属排包括放倒都是电动的,车内豪华感十足,9AT变速箱和2.0T发动机,动力和油耗都很好。
3,昂科威是别克首款高档中型SUV,外观上感觉就是时尚、运动、大气。然后内部呢,坐舱是360度环抱一别克昂科旗大气豪华、内敛温情,别克SUV昂科旗是众多车型中最具诱惑的一款车型。整体设计风格可称之为豪华,配置丰富、做工精致细腻,颜色搭配也很温馨舒适,整体内饰诠释着奢华尊贵。
④ 二十万元之内有什么车型可以选择
年薪跟车没关系、假如你的薪水被你用到别的地方去了呢、或者你旁边需要用大量的钱呢、···但是假如你有二十万、 十五万至二十万元轿车随你选:
紧凑型轿车
作为《中国汽车画报》开办的购买指南专栏,我们将从专业测试的角度,提供一些消费者关心的数据,帮助消费者从汽车性能和价格上对关注的车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并根据测试数据得出客观的结论。
本期介绍的是售价从15万元到20万元的紧凑型轿车。目前,满足这一条件的国产品牌有宝来、福美来、威驰和爱丽舍自动挡。进口车中,大众的高尔夫以不到20万元的价格也应入选。
宝来(BORA)高尔夫(GOLF)
宝来与高尔夫使用同一产品平台,这款属第四代车型。四代高尔夫于1997年上市,宝来比高尔夫晚推出一年。它们采用以驾驶者为主的设计,从外观看宝来着重突出高级感,而高尔夫更注重实用性。另一重要区别是宝来为国产车,高尔夫为德国原装进口车。
宝来可称为第一款提倡驾驶乐趣的国产车,目前价格从16.88万元到23.98万元不等。而满足15万元至20万元的宝来车型应为1.6基本型、1.6舒适型和1.8舒适型。
宝来的1.6升发动机是从捷达的5气门电喷发动机改进而来,排量没变,压缩比从9.0提高到10.3,功率增加5马力,达到106马力。整机强化程度提高,扭矩仍为150牛·米。动力性能虽称不上强劲,但也够用。3000转/分以上发动机比较有力,动力输出流畅。低转速时,扭矩输出不够充沛。手动挡车型0-100公里/小时加速成绩12.3秒,最高车速185公里/小时,满足日常驾驶完全没问题。
1.8升发动机具备125马力,比1.6升机型多19马力,最大扭矩多出10牛·米,为160牛·米。这台发动机原来搭载在帕萨特车上觉得有点弱,而装在小一号的宝来车上,动力则显得非常充沛。
与1.6的车型相比低速扭矩充足,起步痛快,中途加速有明显的推背感,在公路上超车很有信心。手动挡车型0-100公里/小时加速11.3秒,比1.6快1秒。但1.8的发动机平顺性稍差,震动和噪声比较明显,特别是高速行驶时发动机噪声较大。
无论1.6还是1.8车型都保持了宝来的精髓,做工精细,车身刚性强,前排空间宽敞。但后排空间小,1.6基本型的内饰感觉不够高档,而舒适型就好多了。行驶舒适性方面,悬挂系统减震能力突出,减震舒适,座椅支撑好。两款宝来的操控性都非常好,方向准确,可驾驭性强,富有驾驶乐趣。
1.6基本型的起步价格比较有吸引力,而且,由于1.6升发动机源于捷达,所以维修保养费用应该比1.8机型要少,从日常使用的角度考虑1.6升宝来更经济实惠一些。
进口高尔夫目前只有标准型,分手动挡和自动挡两种,价格分别为18.5万元和20.3万元。高尔夫装配1.6升发动机,但此款发动机并不来自捷达,而是POLO1.6。它是一款2气门机型,具有比较高的压缩比(10.3),对燃油品质要求比较高。从配置情况看,高尔夫1.6很一般,没有提供天窗和铝合金轮毂,与同配置宝来相比价格高出不少。
但高尔夫的优势是行李箱空间可变,两厢造型比较实用。宝来的行李箱开口较小,装不了大件行李。另外,高尔夫造型经典,具有独特魅力,在国内市场又比较少见,所以显得有个性。由于进口数量少,配件价格会较贵,日后的维修保养会付出更多的费用。因此,综合考虑选择宝来更实际一些。
福美来(FAMILY)
海南马自达于2002年中推出这款紧凑型轿车———福美来,实际它就是马自达323,福美来是根据它的拉丁名字FAMILY译成的中国名字。既然FAMILY有“家庭”之意,也就说明这是一款针对家庭设计的轿车。
福美来的造型比较简单,车头及中网部分具有当今马自达的风格。外形尺寸并不突出,但轴距达到2.61米,比宝来的2.513米要长,所以福美来的内部空间达到同级别车中的最好水平。内饰的设计也带有典型的日本味道,比较规整,功能设计比较合理,操作方便,配置很全。但与宝来相比外形不够现代,内饰不够精细与高档。
其实,福美来的最大卖点是在合理的价格上提供了相当丰富的配置和装备。福美来只有两种车型,尊贵型和豪华型,价格分别为16.6万元和18.6万元。它们装备同一种1.8升发动机,并配同样的4挡自动变速箱,只是在配置水平上有所差别。豪华型增加了电动天窗、真皮座椅、木纹装饰、6CD、6喇叭音响、自动空调和电动后视镜。
福美来的1.8升发动机运转平顺,怠速时很安静,而122马力的最大功率和160牛·米的最大扭矩使它的动力很充沛,与变速箱的配合很默契,反应灵敏,加速直接,几乎没有自动变速箱的迟滞现象。
优良的操控性能也是马自达的一大特点,方向准确,助力系统可变阻尼,驾驶很轻松,提供了不错的驾驶乐趣。但舒适性方面稍差一些,悬挂偏硬,减震对地面震动的吸收不够充分,噪声较大。不过路感清晰,高速转弯车身侧倾较小。另外,车身和底盘显得单薄一些,不如宝来显得厚重。要是从价格上考虑,1.8升的福美来已经配上自动变速箱,比同样配置的宝来价格要低几万元。
威驰(VIOS)
丰田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而威驰又是丰田专为中国设计的车型,也是丰田在中国生产的第一款车。威驰同样采用NBC平台,也就是说与夏利2000为同一产品平台,但轴距加长,车身高度降低,长度和宽度有所增加。
严格地说NBC属于小型车平台,但轴距加长后,威驰可勉强列入紧凑级车型,称其为“准紧凑型”比较准确。而价格定位上,威驰介于POLO和宝来之间,主要车型从13.5万元到19.5万元不等。
由于轴距加长,使威驰后排腿部空间有所增加,但车厢宽度仍显局促,整个车身还有“窄”的感觉。豪华级的车型配置相当全,内饰做工也比较细。但四幅方向盘直径过大,桃木装饰与这款车也不般配。DVD导航系统是威驰一个有特色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它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威驰除手动挡基本型装1.3升8A-FE发动机外,其他均采用1.5升5A-FE机型。该机具备92马力的最大功率,动力输出平稳,响应性很好,配备的4挡自动变速箱换挡顺畅。起步加速比较凌厉,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11.4秒,对于1.5升排量的机型已相当不错了。但中途提速有些迟缓,噪声也较为明显,车厢的隔音效果不够好。
威驰的操控性比起针对欧洲设计的NBC平台打了些折扣,方向盘不够直接,路感比较模糊,转弯时车身侧倾大。但直线行驶稳定性好,底盘扎实,附着力强。另外,威驰的减震系统整体感强,减震有韧性,舒适性不错。
其实,威驰在设计时比较偏重舒适性和经济性取向。发动机怠速时非常安静,只有36分贝,是目前国产车中最安静的。而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6.9升,经济性同样出色。至于价格,威驰还是偏高,尽管配置齐全,但毕竟它是一部准紧凑型车。
爱丽舍自动挡(ELYSEE)
爱丽舍应该算富康988的小改款车型,平台源自雪铁龙ZX。外形上,前脸变化较大,有雪铁龙的新风格,尾部变化不明显。内饰则采用了1997年底在欧洲亮相的雪铁龙萨拉系列。
爱丽舍是一辆内部空间相当宽敞的紧凑型轿车,深灰色内饰做工较细,中控台完全照搬萨拉的设计,线条流畅,传达出现代信息,比富康的内饰美观、漂亮了许多。爱丽舍的标准配置比较丰富,价格很实惠,手动挡车型售价13.98万元,自动挡车型15.38万元。
动力系统依然使用富康的1.6升发动机,功率并不大,最大功率只有88马力,作为一款1.6的机型功率小了点,也说明这款机型的技术已经落后。表现在起步和中途加速阶段,动力输出过于平缓,缺乏爆发力。不过,爱丽舍将要推出一款高性能版本,装备新型16气门1.6升发动机,动力性能可明显改善。
其实,爱丽舍具备非常优秀的操控性能。与富康一样,它也采用后轮随动转向技术,高速过弯时,车身稳定可靠,侧倾适度。在绕桩测试过程中,爱丽舍表现得非常流畅,绕桩成绩已接近我们测试过的跑车。而且,方向精确,易于操控,底盘的调校展示了雪铁龙的优良传统。
优秀的底盘不仅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同时舒适性也不错。减震的舒适性很好,能充分吸收路面带来的各种颠簸,座椅厚实,支撑也合理。坐在爱丽舍的驾驶室,不仅觉得宽敞,而且视野很好。只是发动机的怠速噪声较大,达到50分贝,高速行驶时噪声也比较明显。
以爱丽舍宽敞的驾乘空间、出色的操控性能以及丰富的配置来衡量,在国产紧凑型车中,其价格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只是技术的提升还不多,造型不够完美,但作为家庭使用价格很实惠。
中型轿车
在这个价位区间里比紧凑型车尺寸更大的轿车主要有属于中型轿车的桑塔纳2000、北京现代索纳塔,中大型轿车有华晨中华、一汽红旗CA7180。其实,中型与中大型轿车在尺寸上的差异在这里体现得不是特别明显,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目前汽车产品的水平、特别是上市时间参差不齐,同一个级别里祖辈与孙辈同时存在,而随着时代的前进,车型的进步是显著的。车身结构设计,特别是内部空间的改进,出现了新款中型轿车比老款中大型轿车还宽敞实用的情况。
索纳塔
索纳塔就是一例。这款车发布的年代是2001年,2003年由北京现代推出而成为“国产车”。它的2.0升发动机手动挡款式售价因配置不同有17.9万元的GL和19.8万元的GLS两种。在世界上几个大汽车品牌里,现代主要靠实惠取胜,也就是说价格便宜,配置齐全。这种特点在国内市场也完全体现了出来。
与它年份接近的同级别国产车有帕萨特和本田雅阁。大家很容易发现索纳塔在售价上明显比它们低,它甚至比低一级紧凑型轿车如宝来还要便宜。这无疑是索纳塔最重要的卖点。但大家还要注意,作为轿车,任何一方面的特点都不能孤立来看,必须综合衡量,也就是我们提倡买车时应该以“价值”为重而不是“价格”。
对于这款车,我们能提供给大家比较有参考意义的信息来自测试。由于它刚上市,在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可靠性等方面还缺少时间的验证。
总体来看,索纳塔确实给了我们实惠的印象。特别是整部车的装配工艺相当细致。在这个价位上,可以算最好的。外观和内饰的风格以稳重为主。外部造型借鉴了英国车的特点,柔滑流畅,但古典的车尾设计限制了行李箱的容积,只有398升,确实小了一些。车内空间很宽敞以及非常舒适的前座椅是此车的长处。这些方面可以媲美甚至超过一些贵得多的同级车。
入门的GL型就配有CD和遥控中央门锁,可见配置齐全。ABS、双气囊、空调、电动车窗和电动后视镜等都是标准配置。在GLS上,后椅背可以分开放倒,弥补了行李箱容积的不足。
国产的索纳塔特别注重舒适性,我们甚至觉得它做得有些过头了。主要特点是悬挂很软。
在直线行驶时,有理想的减震性能,特别是对付年久失修的路面,很有优势。被牺牲掉的是操控性。在拐弯时,车身大幅度侧倾,连续过弯或快速换车道时感觉不易控制。
索纳塔是国产车里除Polo外惟一配备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车型。在速度很低时,方向盘特轻,高速时就变重。同样,在直线行驶中方向盘很稳定,跑高速路时安全感很好,但在快速打方向时,转向反馈比较模糊,而且回转力度不够均匀。习惯德国车的人可能会认为索纳塔的车身缺乏结实、厚重感。但这只是种感觉,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实质性的问题。
在舒适性上的显著优点还包括行驶时车厢里出色的安静性。索纳塔是我们测试的国产同级车里到目前为止安静程度最好的车型之一。在时速达到140公里时,车内噪声也才72分贝,而且试车员的实际主观感觉也是与测试数据相符的。
索纳塔的两升发动机基本技术来自三菱,动力性好而且比较省油。我们测得自动挡GLSAT型百公里加速也才10.6秒,油耗为每百公里9.4升。照此推测,手动挡车型应该在10秒以内,油耗不到9升。
中华
在中大型级别里,最新的纯国产车是中华。它不是任何外国车的仿制或引进车型,而是完全新研发的车型。4.88米的车长和2.79米的轴距使它完全有资格与当今国际水平的同级车相媲美,这也是其不容忽视的魅力。在车身结构设计上的先进性,使大家有理由选择或拥护一款真正属于中国的国产车。
抛开感情因素不谈,在测试中,中华也表现出了它的先进性。中华车的风格,无论从造型设计还是驾驶性能都带有浓厚的欧洲车色彩。堪与新款进口车媲美的外观可能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以致许多人对16.98万元的售价感到意外地便宜。虽然细节比较发现它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整体观感和喷漆效果都令人满意。
主要的不足之处在内饰和配置上。低售价在这里显然限制了材料的选择和零件的质量,工艺也不够细致。另外像安全气囊和电动后视镜也都没有。但需注意的是厂方对持续的改进是极为重视的。我们先后看过四次新车,每一次都有改善。配安全气囊、自动挡和天窗的车型在今年都会陆续推出。
从实用角度讲,中华充足的内部空间和宽大的车身都使它具备了公务用车的良好天分。550升的行李箱容积在同级车里可拔头筹。厚实的座椅舒适性不错,车内的静音效果良好。感觉最好的还是在行驶中车身带给乘客的坚实感。在试车场模拟破坏路面的极度颠簸下,车身也没有发出任何松动或扭曲的噪声。
以如此大的车身,中华的操控性之出色令人信服。它的底盘设置在舒适性与操控性之间找到了合理的平衡点。悬挂对车身的侧向控制很到位,快速连续转向时,车身跟随性好,而且很稳定。同时垂直减震的表现也不错,只是在路面坑洼不平时,车身会出现一些摇晃。
让人觉得不太理想的是助力转向调校得太轻了,影响了操控时的手感,显得比较模糊。此外,中华的转向直径很大,超过了12.5米,这对狭窄地段的行驶灵活性有明显地影响。
中华的动力总成是三菱,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但是发动机控制系统是意大利马瑞利的,按照中国的驾驶环境标定。除了2.0排量的发动机外还将推出2.4升发动机,也是三菱品牌。我们测试的2.0版本动力表现相当不错,特别是在中高转速时富于活力。129马力的功率对这么大的车看起来一般,但10.2秒的百公里加速和190公里/小时的极速说明它的实力不弱。不足之处是发动机噪声比较大,虽然经过改进,但仍不够理想。
中华作为国产车的起点是很高的,主要是动态性能好,所以在满足后座乘客公务用车需要的同时,也适宜自己驾驶,特别是对欣赏欧派操控性的人有吸引力。此外它的车身比较轻,只有1420公斤,风阻系数仅0.29,百公里8.5升的测试油耗表明其经济性优良。
购买时不确定的因素是对于一个崭新的品牌,其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以及售后服务的水平都缺乏时间的验证和用户的口碑。这对购买者来说应属一个潜在的风险。所以确定购买前对代理商的服务水准最好做必要的考察,比如要求参观其维修厂,向别的车主咨询经验等。
桑塔纳2000
在这方面最不成问题的要属上海大众的桑2000了。这款车最具说服力的地方就是产品已经极其成熟,售后服务有保证。历经多年的改进,桑2000已经达到本身产品设计上最完美的状态。再改,恐怕只有彻底转新款了。
如果你不求新潮只求用车踏实,那么桑2000铁定是个候选车型。最近一个值得注意的改进是针对失窃率高的状况,增加了发动机制动系统———只有用原车钥匙跟控制电脑对码成功,发动机才能启动,对阻抑盗车是很有效的配置。
按照配置不同,桑2000的价格系列很多,最贵的时代骄子自动挡是18万元左右,最便宜的自由沸点不到16万元。现在看,这个车型的价格竞争优势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但如果考虑到使用费用,在同级车里还是最低的。
陈旧的外形、内饰款式使它对讲究个性的私人顾客缺乏吸引力,但却是办公用车的好选择。因为它庄重、内部空间充裕,而且易于驾驶。桑2000在行驶当中的缺点是舒适性已经达不到当今的标准。虽然目前的车型加上了来自奥迪的副车架,但减震性能改善还是很有限,特别是当通过颠簸路面时车厢内有隆隆的回响声,使后排乘客感觉不舒服。
红旗CA7180
与桑2000一样面临车型陈旧问题的是小红旗明仕和“18”。它们是以当年的奥迪100为基础制造的,售价分别为15.9万元和14.8万元,是中大型轿车里售价最低的车型,适合预算比较紧,又确实需要这种规格等级的轿车的单位。
明仕系列的车身采用奥迪的设计,但其1.8升四缸发动机却是从克莱斯勒引进的。后曾与保时捷公司合作对这台发动机做过优化,配了西门子的电喷系统,排放达到欧II标准。但整机的精致度和可靠性还不够令人满意,用户抱怨比较多的主要是发动机不耐用。
明仕系列的配置水平还算齐全,但没有电动后视镜和安全气囊,这跟前面中华的配置方案有些相似。我们没有对这款车进行过测试,所以无法为大家提供更多关于性能方面的信息。在北京地区有相当数量的高档出租车采用红旗,所以如果有朋友对它感兴趣,最好的顾问恐怕就是那些与之朝夕相处的司机师傅了。
⑤ 买宝马x1的人都怀着什么心态
可能给人第一感觉Ta开的是宝马 宝马哎
⑥ “取悦自己”——凯迪拉克CT5提车小作业,追求完美!
自打2015年开始再也不操心摇号的事情之后,我对于车这个方面似乎就剩下单纯的爱好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换了,爱看什么看什么,Pad里存的图片可谓是一勺乱炖,从轿车到皮卡,从Coupe到旅行车,什么顺眼挑什么,直到去年年底我娘说想把家里10年的老宝来换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未来我到底想开什么车。但这号令一下,不知道也得知道啊。于是我很快地把搜索范围锁定到了以下几款车身上:沃尔沃V60:旅行车一直是我的爱,轿车的操控以及无比实用的后备箱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汽车的终极完美构型。从当初V90引入开始我就一直紧盯进展,幻想着弄来之后行李架行李箱加身,妥妥的旅行范儿。但无奈囊中羞涩扛不住,所以把目标转向了即将换代的V60,结果等到换代之后才发现,V60只引进了两驱版,没有CC,对于我这种追求完美(强迫症晚期)的人来讲,他是有瑕疵的。沃尔沃XC60:对没错,我就盯上沃尔沃了。看上XC60的原因很简单,这将是一个无功无过的选择。标准的SUV,不算低的底盘,凑合的后排空间以及还可以的后备箱空间,怎么选都没什么错。但是,家里既然已经有辆昂科威了,我何必呢?BBA们:BBA们我觉得可以放到一起来说,毕竟在我看来他们的毛病也都差不多——配置惨(还是穷)。首先我本人不是一个特别追求品牌的人,因此BBA这仨的车标对我来讲吸引力不大;其次我是一个配置流,BBA在我可承受价位区间里的车型吧,要不是紧凑或干脆小型车的顶配,要不是中型车的丐中丐版本,对于我的刚需(ACC、座椅加热等等)都完全无法满足。更何况,有一次我去某蓝天白云品牌四儿子店看车,从进到出总共二十分钟,没有任何人搭理我,结果出门保安还跟我要出门条……“兄弟,我进了店都没人搭理我,您说谁给我出门条?”保安笑了笑不说话,目送我走了……就这,我图什么?凯迪拉克CT6:在我看完CT5的各种测评之后,我总结出了一点——小。因此本着往大了看的原则,我看了CT6。不过后来感觉,CT6的气场我这个岁数还是不太能驾驭的,或许等我奔四了之后我会考虑吧。就这样,标榜年轻运动的爆款CT5似乎成了一个意料之中的选择。凯子一贯爱走的高配置流完美迎合了我这种人对配置的无上追求,凶狠的外观又能在街上赚足回头率,至于空间嘛,我拉那么多人干嘛?对于一个曾经第一天摇到号第二天订好车提车当天办完车牌的家庭来讲,从20年年初开始看车8天后完成提车这个速度似乎也不算什么。要问什么是命好?可能就是本来去店里只是询价,没想到正好一辆顶配现车比我早到店个把小时。没说的,缘分吧。
从近两天的驾驶感受来看,动力上这个车真的不是很运动,这一点从7.1秒的零百加速时间便能看出些许。实际驾驶中,动力够用但是绝对谈不上暴躁,实际上可能与同为2.0T的昂科威差不太多。10AT变速箱极为平顺,除低速区间外几乎感觉不到换挡间隔及变速箱的犹豫,深踩降档时不算果断,但肯定要比通用老的6AT强太多。因为车刚提没几天,因此我也没尝试运动模式。在舒适模式下转向不算沉,底盘在过井盖等坑洼时还算舒适,但在过匝道以及并线时能明显感受出底盘的运动倾向,可能这就是MRC的功效吧。整车在驾驶时非常安静,经过坑洼时底盘会把噪音隔绝掉80%,给人带来十足的厚重感。即使是防爆胎,在路面良好的情况下车内也基本听不到明显胎噪。两天的感受不足以让我在分享出其他什么心得,但记得有人曾说:“如果一辆车能够让你在停好离开之后仍然不住地回头欣赏,那就说明你选对了车。”或许在未来我会意识到这个车诸如空间、保值率等种种缺点,但对当下的我来说,这是一辆能够取悦我自己的车,也就是我的最好选择。
⑦ 20万级别里隔音最好的车有哪些
ATSL,我高速经常在没有测速地方拉到220,ANC主动降噪,双层隔音玻璃,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风噪,也听不到发动机声音,我弟弟坐我车开到220完全没感觉,运动车减震硬,跟铁板一样吸在地上,唯一遗憾的就是胎噪大,因为是防爆胎,跟以前的17款蒙迪欧比起来,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当然蒙迪欧隔音已经算特别特别好了。
如果要论20万级别里隔音最好的车,日系德系都要靠边站,美系和法系有希望夺魁。下面介绍20万级别几款隔音静谧性最好的车,他们在隔音上各有特点。
如果一定要我在这个级别选出一个第一名,我把这票投给福特金牛座,作为福特旗下的轿车旗舰,福特金牛座最初是要对标奔驰E级和奥迪A6的,因此福特在这款车上十分舍得堆料。其他方面不谈,单轮隔音绝对是越级体验。双层隔音玻璃和大量的隔音材料只是常规手段,金牛座最出色的是厚重的底盘对振动和噪音的隔绝非常好,因此这款车无论是发动机噪音、底盘噪音还是风噪都抑制得非常好,即使跑高速,隔音也不输比它贵很多的豪华品牌中大型车。
美式豪华车对于静音性能的追求在这款车打骨折的车上也没有缩水。双层隔音玻璃,BOSE音响主动降噪,再加上美系车一贯的在隔音上的堆料,让这款车对于环境噪音的隔绝在这个价位首屈一指。如果要说隔音上的遗憾,就是这款车为了追求运动性能和安全性,采用了普利司通的缺气保用轮胎,导致胎噪的控制不是很理想,如果你不是经常长途跋涉,又想获得更好的静谧性,换上一套静音轮胎,你会发现整个世界清静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ATS-L可以称得上是这个价位静音性前列的车型。
雪铁龙C6也是在这个价位隔音性口碑非常好的一辆车,夹胶玻璃和车内外大量隔音材料的应用让这款车的隔音性能不错,高速行驶时你可以感觉到很明显的压耳感,噪音像被包裹在一个口袋里,在里面来回冲撞,但传出来的仅仅是闷闷的声音。但是C6在隔音上也有缺陷,怠速噪音和低速噪音的控制相比而言没有那么好,主要是因为C6这款车的发动机怠速和低速时转速较高,声音较大。
这三款车可以说是20万隔音最好的几款车之三了,在这个价位隔音优秀的车还有君越、迈锐宝XL等等,很多人对不同噪音的敏感性不同,有人对高频噪音很敏感,有人则恰巧相反,所以每个人心目中隔音最佳的车型也不同,建议大家亲自去试驾下,切身感受隔音静谧性的不同。
首先说下, 汽车 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来源,大概有以下几块:
1、天籁
车内采用主动降噪技术,并有多层隔音处理。对发动机的噪音也格外重视,采用竖直吸能材料支架,目的是降低共振,有效抑制发动机噪音的传递,让其听上去更安逸。
2、雅阁
本田全系的隔音效果都不太注重,比不上日产、丰田,雅阁也不例外;虽然在全新的雅阁上,就“标配”了主动降噪ANC配置,但在上了高速120KM/h速度跑开之后,实测隔音还是挺差的,尤其是胎噪、风噪。
3、凯美瑞
凯美瑞胎噪比较大,高速上隔音反正比雅阁好点。怠速状态下、车门窗全部关闭,凯美瑞车厢内噪音为51.7分贝,天籁车厢内噪音为47.4分贝。这个小试验表明相同条件下,天籁车厢内隔音效果比凯美瑞更好。
4、迈腾/帕萨特
对于噪音的控制依然不是迈腾的强项,除怠速以外,另外三个速度下,迈腾的噪音值均高于推荐值,这对于一款力争成为标杆的车型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可能跟迈腾采用的双离合DSG变速箱有关,也可能和其采用的轮胎有关。实际测试噪音感受还可以接受,中低速行驶时车内乘客感受不到明显噪音,高速行驶时胎噪会比较明显,前排听到的风噪声也有,不过不足以影响前排乘客的感受。发动机的转速上升对噪音影响较大,所以在驾驶不是那么平稳时,会经常听到发动机的运转声。另外还有个小问题,全新迈腾在怠速时会有细微的振动,你把手放在座椅坐垫、方向盘上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应该说共振处理比较一般。
5、君越
别克君越的隔音是值得肯定的。关闭车门瞬间,静止状态能够将乘员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绝,即便行人呼喊声也难以打扰车内静谧。驶入城市路段,相比悬挂系统干脆利落的工作声所营造出的高档豪华车般厚重感,车厢内静若潭水气氛与周车辆穿梭之景形成鲜明反差。不可否认别克君越在这一方面比迈腾更加细致,如此好的隔音效果,一方面得益于它的车身设计,它的车身设计可以大大减少风噪;另一方面,别克君越不管是在发动机舱或者是车身,都添加了大量的高压油泵隔音棉,发动机和车身噪音大部分都被隔音棉所吸收隔绝,因此,传到车内的噪音微乎其微。从这两点看,别克君越的隔音性能还是不错的。
6、金牛座
金牛座隔绝外界噪音很厉害,再配上它的隔音降噪隐私玻璃,堪称图书馆级静音;但厂家刻意将发动机声音放一些进舱,以增强驾驶员的驾驶与操控感受,这一点,在萝卜报告、权威试驾、38车评都多次提及过。对于隔音,据说金牛座是采用了拥有卓越振动隔绝性能的高刚性车身和尽可能多的高品质隔音材料,以便可以降低车辆振动、提升行驶的稳定性、舒适性和静音感,确保降噪效果远超同级水平。在配置大功率发动机的2.7T车型上,它更是特别配置了降噪神器——ANC主动降噪系统,用来抵消大功率发动机的轰鸣声。其实在试驾金牛座之前我对ANC系统也是一无所知的,还是试驾回来上网查过之后才对这个降噪系统有的一定的了解。
20万级别里隔音最好的车有哪些,下面就来推荐几款。
雪铁龙c6
c6是雪铁龙旗下的旗舰轿车,号称法国总统座驾,虽然和曾经的c6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它舒适性还是非常出色的,尤其以隔音见长。c6在车身隔音方面着实没少下功夫,首先全系标配了前门三层隔音玻璃,顶配车型则是4门全部是三层隔音玻璃,再者就是轮胎方面配备了米其林皓月轮胎,也是偏向静音性。另外在看不见的地方都铺设了大量的隔音棉,隔音板,包括底盘,车门空腔处,在车身外涂层了液态隔音垫,最后就是前后轮拱都有玻璃纤维护板防止沙石的冲击噪音。得益于此,坐在c6的车内相当安逸,淡定。
别克君越
君越也是一款定位于商务的旗舰轿车,外形漂亮,滤震柔韧,内饰也比较豪华,开起来质感满满,很有美系车的扎实厚重感。作为商务旗舰隔音肯定也差不了,平稳加速,车内各种噪音都被屏蔽的很好,风噪,胎噪,发动机噪音十分细微,丝毫不影响乘员的轻声交谈。君越除了厚道的用料之外,在主动降噪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它配备了一套anc降噪系统,通过发送反向抵制声波来抵消噪音,效果相当出色,在这个级别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选手。
福特金牛座
金牛座也是美系车中非常有实力的一位,属于福特旗下的高端车型。这款车外形厚实大气有力量感,高端气息难以掩藏。金牛座在隔音方面同样造诣较深,它的隔音能力主要还是在于底盘的厚重,不仅滤震干脆,而且能隔绝掉大部分来自车身底部的噪音,过些烂路很很干脆利落,悬挂下的冲击颠簸都抑制到位,行驶从容淡定,高级感十足。而深厚的发动机动力储备也让能它在平稳驾驶过程中处于中低转速,无形中对发动机噪音的控制也更加得体。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此问题的观点【李老猫说车】
主动降噪功能就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一般来说配置了主动降噪系统的 汽车 隔音效果会比较好,下面推荐几款20W级别隔音比较出出众的车型
一、凯迪拉克ATS-L-20W同级别动力最强劲,低配车型终端售价已经摸到了20W的地板,性价比相当高
二、别克君越-中高配终端售价也就20W出头,隔音效果杠杠的
三、丰田汉兰达-虽然大汉需要加价提车让人深恶痛绝,但稳定没有亮点就是最大的优点
四、林肯MKC-虽然林肯品控不怎么样小毛病很多,但双层玻璃还是能达到很好的隔音效果
五、奥迪A4L-奥迪品质不用多说,高速开奥迪还是很舒服的
六、丰田凯美瑞-纸糊车顶配也就20来万,驾乘感受还是很不错的
七、福特金牛座-虽然是冷门车但作为福特旗舰车型还是细节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欢迎补充
轿车来说,雪铁龙c6我不懂,没有试过。我试过的车里面,上了高速120以上,阿特兹比雅阁差,雅阁比凯美瑞差,凯美瑞比天籁差,天籁比迈腾差,迈腾比君越差。君越和金牛座跟皇冠都差不多,还有凯迪拉克XTS也差不多,同个隔音级别的还有宝马5和a6。再往上就半斤8两了。 捷豹,保时捷帕纳梅拉都不咋地,单单发动机声音就很大了。听说劳斯莱斯很安静,我也没试过。20万级别SUV,CRV和RAV4差不多,奇骏会好一点,这个级别最好的是三菱欧蓝德,30万级别是别克昂科威,40万凯迪拉克xt5,我试过隔音最好的SUV是路虎揽胜。路上常见的商务车隔音都不咋的。阿尔法比gl8略好一点,但也不如金牛座和XTS这个级别,gl8比丰田普瑞维亚好点,奥德赛比较差。面包车里面,不要小看五菱宏光,在这个价位,它的隔音真的不错。
其实隔音和动力一般的就好,开慢一点。
⑧ “取悦自己”——凯迪拉克CT5提车小作业,追求完美!
自打2015年开始再也不操心摇号的事情之后,我对于车这个方面似乎就剩下单纯的爱好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换了,爱看什么看什么,Pad里存的图片可谓是一勺乱炖,从轿车到皮卡,从Coupe到旅行车,什么顺眼挑什么,直到去年年底我娘说想把家里10年的老宝来换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未来我到底想开什么车。但这号令一下,不知道也得知道啊。于是我很快地把搜索范围锁定到了以下几款车身上:沃尔沃V60:旅行车一直是我的爱,轿车的操控以及无比实用的后备箱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汽车的终极完美构型。从当初V90引入开始我就一直紧盯进展,幻想着弄来之后行李架行李箱加身,妥妥的旅行范儿。但无奈囊中羞涩扛不住,所以把目标转向了即将换代的V60,结果等到换代之后才发现,V60只引进了两驱版,没有CC,对于我这种追求完美(强迫症晚期)的人来讲,他是有瑕疵的。沃尔沃XC60:对没错,我就盯上沃尔沃了。看上XC60的原因很简单,这将是一个无功无过的选择。标准的SUV,不算低的底盘,凑合的后排空间以及还可以的后备箱空间,怎么选都没什么错。但是,家里既然已经有辆昂科威了,我何必呢?BBA们:BBA们我觉得可以放到一起来说,毕竟在我看来他们的毛病也都差不多——配置惨(还是穷)。首先我本人不是一个特别追求品牌的人,因此BBA这仨的车标对我来讲吸引力不大;其次我是一个配置流,BBA在我可承受价位区间里的车型吧,要不是紧凑或干脆小型车的顶配,要不是中型车的丐中丐版本,对于我的刚需(ACC、座椅加热等等)都完全无法满足。更何况,有一次我去某蓝天白云品牌四儿子店看车,从进到出总共二十分钟,没有任何人搭理我,结果出门保安还跟我要出门条……“兄弟,我进了店都没人搭理我,您说谁给我出门条?”保安笑了笑不说话,目送我走了……就这,我图什么?凯迪拉克CT6:在我看完CT5的各种测评之后,我总结出了一点——小。因此本着往大了看的原则,我看了CT6。不过后来感觉,CT6的气场我这个岁数还是不太能驾驭的,或许等我奔四了之后我会考虑吧。就这样,标榜年轻运动的爆款CT5似乎成了一个意料之中的选择。凯子一贯爱走的高配置流完美迎合了我这种人对配置的无上追求,凶狠的外观又能在街上赚足回头率,至于空间嘛,我拉那么多人干嘛?对于一个曾经第一天摇到号第二天订好车提车当天办完车牌的家庭来讲,从20年年初开始看车8天后完成提车这个速度似乎也不算什么。要问什么是命好?可能就是本来去店里只是询价,没想到正好一辆顶配现车比我早到店个把小时。没说的,缘分吧。
从近两天的驾驶感受来看,动力上这个车真的不是很运动,这一点从7.1秒的零百加速时间便能看出些许。实际驾驶中,动力够用但是绝对谈不上暴躁,实际上可能与同为2.0T的昂科威差不太多。10AT变速箱极为平顺,除低速区间外几乎感觉不到换挡间隔及变速箱的犹豫,深踩降档时不算果断,但肯定要比通用老的6AT强太多。因为车刚提没几天,因此我也没尝试运动模式。在舒适模式下转向不算沉,底盘在过井盖等坑洼时还算舒适,但在过匝道以及并线时能明显感受出底盘的运动倾向,可能这就是MRC的功效吧。整车在驾驶时非常安静,经过坑洼时底盘会把噪音隔绝掉80%,给人带来十足的厚重感。即使是防爆胎,在路面良好的情况下车内也基本听不到明显胎噪。两天的感受不足以让我在分享出其他什么心得,但记得有人曾说:“如果一辆车能够让你在停好离开之后仍然不住地回头欣赏,那就说明你选对了车。”或许在未来我会意识到这个车诸如空间、保值率等种种缺点,但对当下的我来说,这是一辆能够取悦我自己的车,也就是我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