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兄弟数控车床对刀步骤
在数控加工中,工件坐标系确定后,还要确定刀具的刀位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即常说的对刀问题。数控机床上,目前,常用的对刀方法为手动试切对刀。
1.数控车床的对刀
数控车床对刀方法基本相同,首先,将工件在三爪卡盘上装夹好之后,用手动方法操作机床,具体步骤如下:
1)回参考点操作采用ZERO(回参考点)方式进行回参考点的操作,建立机床坐标系。此时CRT上将显示刀架中心(对刀参考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当前位置的坐标值。
2)试切对刀先用已选好的刀具将工件外圆表面车一刀,保持X向尺寸不变,Z向退刀,按设置编程零点键,CRT屏幕上显示X、Z坐标值都清成零(即X0,Z0);然后,停止主轴,测量工件外圆直径D。如图2所示。再将工件端面车一刀,当CRT上显示的X坐标值为-(D/2)时,按设置编程零点键,CRT屏幕上显示X、Z坐标值都清成零(即X0,Z0),系统内部完成了编程零点的设置功能。
3)建立工件坐标系刀尖(车刀的刀位点)当前位置就在编程零点(即工件原点)上。
B. 数控车床怎么刀补
先说外径 要求101.6 你现在车到了101.4 就是你车小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你要退一点刀。x方向往工件方向是负。也就是进刀 向后就为正。也就是退刀。
101.6-101.4=0.2 就是说你车小了20丝 那么x方向退20丝 x磨损就+0.2。
C. 数控车床怎么刀补
数控车床刀补,先说外径 要求101.6 你现在车到了101.4 就是你车小了 那么怎么办呢 你要退一点刀。x方向往工件方向是负。也就是进刀 向后就为正。也就是退刀。
101.6-101.4=0.2 就是说你车小了20丝 那么x方向退20丝 x磨损就+0.2。
在一个固定的坐标系中,我是这样对刀的:
Z轴:以三爪定位端面对刀,在对刀参数中输入与刀号相对应的刀尖位置数据。(如Z-20)。
X轴:试车法或找一个已知尺寸的零件去碰外圆/内圆,在对刀参数中输入与刀号相对应的刀尖位置数据。(如X38)。
对刀完成后,试车零件,测量误差后再进行对应刀号做刀补处理,此时要使用U/W进行修正。
对刀是否容易,跟使用的操作系统有关,必须认真阅读操作系统给定的对刀方式进行操作,虽然大同小异,还是按照操作系统给的对刀方式操作正确。
希望 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D. 请问刀补是怎么用的啊
刀补是微量修正刀具在车削工件时的尺寸误差用的
这里我给你点详细说明(以GS980TD系统为例说明)
在车床上安装好要加工的工件毛坯
按需要编制了相应的加工程序(我这里就当你会变写程序了)
安装好需要用到的几把车刀(注意刀架上有编号这个编号对应于刀补的编号)
最关键的时候到了(注意没把刀都要设置X,Z原点)
1 设置加工Z轴原点,我把它设置在工件毛坯的右端中心点
具体方法:开动机床主轴,将刀架手动摇到工件比较接近的位置,然后微量移动刀尖到工件右端点。在面板调到刀补设置状态移动到对应的刀补号下,输入Z 0.0按enter
2 设置加工X轴原点,(这需要试切了)
具体方法:主轴在旋转,微量摇手轮刀具试切工件外圆,然后手摇推出(注意不要移动X轴)只移动Z轴推出来。停止主轴,用卡尺测量出刚试切的外圆直径。比如测量值是30.25(当然这个值肯定不是精确的) 在面板上的刀补状态移动到对应的刀补号下,输入X 30.25按enter
这时候你的程序和对刀的工作都已完成了,你就可以按自动循环加工这个工件了(前提程序不能错哦)
加工完这个工件,你可以测量每个外圆尺寸,比如图纸上要求这个外圆是25(+0)(-0.2).但你测出实际加工出来的是25.3。这显然是不合格的
这就要用到刀补了
方法如下:切换面板界面到刀补状态下移动到对应的刀补号下 输入:u -0.5按enter
这样你车出来的外圆就一定是24.8(在工差允许范围了)
在加工过程中要随时测量加工完成的尺寸,以便及时调整刀补。
不懂的话可以去网上再查查。我也不是很懂得。
E. 数控车床刀补详细讲解是什么
数控刀补详细讲解,刀补常用的方法是里加外减。刀补有形状补偿和磨耗补偿,一般换新刀片在磨耗里让0.3到0.5左右。
在刀补有两个数据栏,一个是对刀用的,一个是填刀补用的。把页面调到刀补的页面上,找到所对刀的刀号(T0101就把光标放在01上)。然后开始对刀,刀尖轻轻的沾着工件的端面,就沿着X方向退出来。
数控车床刀补加减用法
刀补常用的方法是里加外减。刀补有形状补偿和磨损补偿。一般而言,新刀片的磨损量约为0.3至0.5。刀补有两个数据栏,一个用于对刀,另一个用于填刀。
1、刀补是刀具长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编程零件时,首先要指定零件的编程中心,然后才能建立工件编程坐标系,它只是一个工件坐标系,零点一般在工件上。与X和Y平面中的编程零点不同,长度补偿*与Z坐标相关,因为刀具由主轴锥孔定位而不发生变化,因此Z坐标的零点不同。
2、数控车床又称CNC车床,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是我国使用量比较大、覆盖面**广的数控机床,约占数控机床总数的25%。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高柔性的机械制造设备。
3、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及其在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和总拥有量中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制造业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数控车床是数控机床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数控机床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十年来,它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F. 数控车床对刀及建立刀补的过程有哪些
过程有以下两步:
1、手动方式,车一刀外圆,X方向不动,沿Z向退出刀具。停机,测量已加工表面的直径。假如是Φ32.14mm,打开刀补画面,找到对应的刀补号,在X下面输入32.14,按测量键,X方向对刀完成。
2、手动方式,车一刀端面,Z方向不动,沿X向退出刀具。停机,测量工件长度。假如长了0.5mm,编程原点在工件右端面旋转中心,打开刀补画面,找到对应的刀补号,在Z下面输入0.5,按测量键,Z方向对刀完成。
G. 数控编程怎么刀补
第一个个问题:
兄弟你是问加工中心,还是车床,如果是车床,那我就无能为力了,因为我也不会.....如果是加工中心的话,你可以先看看在说:
G41、G42在加工中心的里面同样都为半径补偿,但是前者是左左补偿,后者是右补偿。也就是说,如果在改补偿值的时候,一个是向左,一个是向右。以下程序为例:
条件:直径100MM的圆,铣外形,进退刀向量为2MM,刀具为10MM,控制方式:两者,
G0G90G54X59.Y2.S4000M3
G43H1Z30.
Z1.
G1Z-10.F1000.
G41D1X57.
G3X55.Y0.R2.
G2I-55.J0.
G3X57.Y-2.R2.
G1G40X59.
Z-9.
G0Z30.
这里的半径补偿就是左补偿,也就是说D1=-1.的话,那实际尺寸就是98MM。相反如果是:D1=1MM,那么实际尺寸就是102MM。
下面是G42的程序实例:
条件:直径100MM的圆,铣外形,进退刀向量为2MM,刀具为10MM,控制方式:两者,
G0G90G54X59.Y-2.S4000M3
G43H1Z30.
Z1.
G1Z-10.F1000.
G42D1X57.
G2X55.Y0.R2.
G3I-55.J0.
G2X57.Y2.R2.
G1G40X59.
Z-9.
G0Z30.
此程序 ,如果D1=-1.MM,结果的实际尺寸仍然是:98MM,如果D1=1MM的话,那的结果也会是102MM
G41、G42只是两种补正的方向不一下而以,实际运用中,以G41用的最多,这里涉及到的是一个顺铣及逆铣 的问题。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H. 大家都讲讲数控车床的刀补是怎么修改的
刀补常用的方法是里加外减。刀补有形状补偿和磨耗补偿,一般换新刀片在磨耗里让0.3到0.5左右。
在刀补有两个数据栏,一个是对刀用的,一个是填刀补用的。把页面调到刀补的页面上,找到所对刀的刀号(T0101就把光标放在01上)。然后开始对刀,刀尖轻轻的沾着工件的端面,就沿着X方向退出来。
拓展资料:
在实际加工工件时,使用一把刀具一般不能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通常要使用多把刀具进行加工。作为基准刀的1号刀刀尖点的进给轨迹如图5.1所示(图中各刀具无刀位偏差)。其它刀具的刀尖点相对于基准刀刀尖的偏移量(即刀位偏差)如图5.2所示(图中各刀具有刀位偏差)。在程序里使用M06指令使刀架转动,实现换刀,T指令则使非基准刀刀尖点从偏离位置移动到基准刀的刀尖点位置(A点)然后再按编程轨迹进给。
网络-数控车床
I. 数控上两把刀,第一把刀刀补怎么补
过程有以下两步: 1、手动方式,车一刀外圆,X方向不动,沿Z向退出刀具。
停机,测量已加工表面的直径。假如是Φ32.14mm,打开刀补画面,找到对应的刀补号,在X下面输入32.14,按测量键,X方向对刀完成。2、手动方式,车一刀端面,Z方向不动,沿X向退出刀具。停机,测量工件长度。假如长了0.5mm,编程原点在工件右端面旋转中心,打开刀补画面,找到对应的刀补号,在Z下面输入0.5,按测量键,Z方向对刀完成。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