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iqoo散热背夹有app吗
iqoo散热背夹没有app。
iQOO极风散热背夹采用了半导体制冷设计,在打游戏时使用,可始终将手机保持在25度左右,降温效果还是比较明显,对了,拿到手的小伙伴别忘了把背夹的那层保护膜撕掉哦,不然可能影响散热。
此外,iQOO极风散热背夹的噪音基本上说是没有,iQOO极风散热背夹运行时的声音可以忽略不计,只有用心认真真的去听,才会听见丝丝风扇转动的声音。
散热原理
背夹的散热原理主要是“帕尔贴效应”。当有电流通过由不同导体组成的回路时,在不同导体的接头处随着电流方向的不同会分别出现吸热、放热现象。
电流在经过热端时会放出更多的热,而在冷端时会吸收部分热,这也是背夹需要5V2A来驱动的原因之一。
小米冰封散热背夹的制冷原理是利用物理学帕尔贴效应工作的制冷晶片进行热量搬移实现主动制冷,经过黑鲨团队专业设计调校,背夹可以实现10度环温一分钟表面结冰的效果。
② 手机散热背夹横评:花200多买这个真值吗
眼看就要入伏,气温陡然升高,大家在玩手游时是否感觉手机又变得些许“烫手”了呢?如果你正在经历这些,那么毫无疑问,是时候需要给手机加个散热背夹了。作为更专业的手机散热设备,散热背夹有着立竿见影的制冷效果,不过市面上的散热背夹种类繁多,究竟该怎么买同样让人纠结着。
为此,我们特意做了一期 主流散热背夹大横评 ,并从实测表现、散热技术、接口兼容性、设计细节和手感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评测,为大家提供一个选购参考。而本文主要选取了 Benks W07制冷无线充 和 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 两款旗舰级散热产品,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Benks W07制冷无线充(左)和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右)
我们选择了大家最关心的手游场景进行测试,分别使用iPhone 12和小米11两款目前的主流机型分别搭配2款散热器,运行30分钟《原神》 游戏 (原神的 游戏 画面均设置为高画质+60帧模式),然后记录下此时的手机背壳温度。
《原神》画质设置
作为售价均超过200+的产品,Benks W07制冷无线充和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在整个散热背夹品类中也处于旗舰行列,因此无论是做工还是实际效果,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其高品质的一面。不过对于旗舰级产品来说,散热仅仅是起步,更关键的是其能够如何进一步改善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
首先还是先看散热效果部分,由于Benks W07制冷无线充无法以相对可靠的方式固定在小米11上,所以该款散热器没有进行与小米11进行组合的测试。
从测试数据来看,在经过30分钟《原神》后,Benks W07制冷无线充加持下的iPhone 12比室温无散热背夹辅助下的裸机后壳平均温度分别降低了3.3 ,而帧率达到了55fps,相应提升了14.7fps;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加持下的iPhone 12和小米11比室温无散热背夹辅助下的裸机后壳平均温度分别降低了6 和6 ,30分钟 游戏 平均帧率分别为58.1fps和42.4fps,相应提升了17.8fps和12.5fps。
作为旗舰梯队的产品,二者都选择了内置散热风扇+半导体制冷片的主动散热方式,对比来看,显然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的实际效果要更好一些,对手机帧率提升更大,且温度降幅也更高。
>>>>>>【满199减30元!】磁吸充电+3秒制冷,Benks W07制冷无线充
>>>>>> 一贴即合+极速制冷,黑鲨冰封制冷背夹2 磁吸版
从设计上来说,二者都采用了磁吸式的设计方式,无需夹装就可以固定在手机背部,还是比较方便的。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两款机型的磁吸设计都是针对iPhone 12机型进行优化的,Benks W07制冷无线充无法在不使用配件的情况下运用于不自带磁体的机型上;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同样如此,不过黑鲨额外提供了吸贴配件,以便更多用户使用。
Benks W07制冷无线充
值得提一句的是,Benks W07制冷无线充并不仅仅只是散热背夹,它还是一个15W无线充电板,通过调节模式来选择“充电”、“制冷”或者二者得兼,实际功能性更丰富一些。
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
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的两端接口都是type-C,并且数据线采用了可插拔设计,因此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有时还能充当手机支架,这是Benks W07制冷无线充不具备的。其他方面,二者个头也差不多,适中的体积和重量并不会对横握手机时产生太多操作上的影响。
选购建议:
通过二者的对比来看,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一点时,无论是Benks W07制冷无线充还是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都是有明显散热效果的,同时也起到了稳定 游戏 帧率的作用。但如果只从制冷角度来考虑,很显然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要更胜一筹,如果你只是想买个散热背夹,那么价格更便宜的黑鲨冰封制冷散热背夹2磁吸版则更加合适。
不过,尽管Benks W07制冷无线充在散热效果上并不如同级别的其它手机散热器,但由于其还同时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如果你对此也有需求,那么Benks W07制冷无线充同样值得考虑
(7719681)
③ 为什么手机散热背夹都是散热电池
为什么手机散热背夹都是散热电池,因为散热背夹它的一个功能就是用风扇的原理。来进行给手机降温。那么他一般工作下都是背部有一个小风扇在转动,持续工作为我们的手机输送流动的风流来进行降温。
散热背夹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风扇强制吸入周围环境的冷空气,并通过风道流经热交换模块,带走来自手机背板传递的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一些廉价的扇热背夹基本就是靠风扇直接对着吹,这样的散热效果可想而知会有多渣渣了。
而红魔双核散热背夹的散热结构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从风扇顶部吸入的冷空气后,通过下层的半导体制冷进行热交换之后,再经由风道从两侧排出。而且排出的气流实际上会扫过手机背面没有被背夹覆盖的区域,形成二次降温。
手机充电的介绍
对于锂电池的激活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12小时,反复做三次充分的充放电,以便激活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是针对上世纪90年代的充电电池来说的,当时的那种镍镉电池具有记忆效应,需要满充满放来保证电池容量。
手机上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它没有记忆效应,一般2-3小时就可充满,充满就足够了。如果对新电池前三次充放电真能达到12小时或以上,那会对电池造成很大伤害,有可能引起电池鼓胀,甚至燃烧。好在手机和充电器都有保护电路,充到100%时就会自动断电。
插在充电器上也不会继续充电了。不过,这时还是拔下充电器为好,以防充电器保护电路万一出现问题使电池过充,对电池材料造成严重伤害,影响电池的容量和寿命。通常,手机说明书上介绍的充电方法,就是适合该手机的标准充电方法。
④ 散热能力超牛!一加18W手机散热背夹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之前入手了一加10Pro胖达白,就是那款骁龙8Gen1+LPDDR5+UFS3.1,12GB+512GB的顶配,有了它之后,我再也不想用我的老旧iPad mini 4玩手游了,没多长时间,我王者荣耀安卓的小号已经上了王者。虽然这手机的散热面积达到了34120平方毫米,铺了立体空间散热系统,但这个U发热确实不算小。最近夏天快到了,看到一加发了这款手机散热背夹,而且还是白色的,跟这个胖达白实在太配了,果断入手,跟大家分享。
一加散热背夹主体是白色的,跟散热主题很搭。不过扇叶是红的,要是蓝的会不会看起来更冷静些呢?其实主要还是品牌的惯用配色了。
制冷方面,配置了284颗制冷单元和双900平方毫米的制冷面积,听说甚至可以抽到0度以下。夹具也是深得我意,通用性好,不夹按键。
一加散热背夹这个造型也非常好看,像不像一辆跑车?
根据说明书,一加散热背夹支持两档功率,18W和10W,那要是不足10W呢?我很好奇,等一下就来试试。
标配一条USB-A转Type-C的线,你要自己备双头Type-C线也完全没问题。
两边的出风口非常大,可以很有效的把热量带出去。
上侧和下侧分别是档位开关和Type-C电源口,其实两个方向都行,具体怎么放就看个人习惯了。
与手机接触的面是一大片的散热硅胶,其实整个散热器中间还有很多层的结构,包括高导热铝散热片,TEC制冷片,均冷铜箔等,不过不拆解也看不到。
上机!为什么说一加背夹这个设计很优秀呢,因为它不夹按键,可以看到,它和手机的接触点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优化,不会夹到手机侧键。哦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背夹没有电源开关键,而是采用霍尔开关智能启动,只要夹上手机,自动就开始散热,连降温都比别人要快一步。
为什么要强调这个设计细节呢?其实我之前有一个手柄状带风扇(在底下)的散热夹,实际用起来就发现问题不少。左下角红圈处,卡膜,右上角红圈处,卡按钮,红色打叉处,背后卡摄像头。原来好像是给和平精英设计的,两个肩键联动实体按键,但就算拆掉了一样四处卡。
而一加18W手机散热背夹正相反,就算是硕大的iPhone13 Pro Max也可以轻松用上。
顶盖上这条黑色的是指示灯,红色表示18W火力全开,蓝色表示10W,如果出了问题,则是蓝灯闪烁,过几秒钟会自动停止运转。
实际上,我测试了一下功率不足10W的情况,比如用老旧的5V1A供电,以及用一加10Pro的USB口反向供电(USB3.0 5V0.9A),运行几秒钟之后是会自动停止的,我设想中的手机反哺散热背夹最终没成哈哈。
实际上手使用,背夹的设计非常顺手,完全不会挡住两只手的握持,无论是MOBA 游戏 还是FPS 游戏 都游刃有余。和没有带背夹相比,非常明显的就感觉手机的温度下降了不少。
玩一局王者荣耀,120Hz帧,1000Hz采样率,最高分辨率,高清画质(极致画质不让和120帧同时开),第一局打完机背温度29.1度,马上挂上一加手机散热背侠,使用最低档位,也即10W+最低档再打一局,打完机背温度19.9,散热能力还是很惊人的。实际上我玩的时候,感觉最低档就完全够用了,够凉安静又省电,当然也利益于一加10Pro的立体空间散热系统和34120平方毫米的总散热面积。
接下来,我们来试一下极限烤机。使用快充进行充电,在机身温度升高之后,直接进来跑分。从软件中可以看到,CPU温度最高达到44.2度,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之后马上挂上一加散热背夹,开18W+最高档一边跑分,可以看到CPU温度是一路下降,分数也来到96W分。
最后,我把手机静置,待其自然冷却,与室温融为一体,再次用散热背夹开最大档跑分。在最初进行完最吃CPU的项目,温度升到30.6度之后,一样是直线降温。而最终分数达到了将近101W分,刚好可以上排行榜挤一挤了。
一加这个18W的手机散热背夹的散热效果是真的夸张,低档一运行,接触面就能明显感觉凉了起来,3秒左右的触感就类似于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一瓶冰可乐。高档运行5秒,触感就差不多等于从速冻室里徒手拿冰块。
如果说一定要改进的话,我有一个不知道是否可以实现的设想,如果能以4-5W左右的功率运行,就可以实现手机反哺供电,少拉一个充电头或者充电宝。
⑤ IPhone夏季必备神器 黑鲨磁吸散热背夹体验
对于喜欢玩 游戏 的用户来说,一般玩 游戏 的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这个时候手机的温度就已经非常高了,特别是在夏天,手中的手机就像火炉一样,对于 游戏 玩家来说,手机散热器是夏季必备的 游戏 装备。
日前,黑鲨为iPhone用户推出了专属的磁吸散热背夹,可以通过MagSafe吸附,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堪称iPhone 游戏 玩家的必备神器。
外观设计
黑鲨磁吸散热背夹采用了电竞风的设计元素,其重量只有73g,厚度为22mm,轻量化的设计也让玩家在使用时降低负重,持久使用也不会对手腕造成额外的负担。
黑鲨磁吸散热背夹风扇部分采用的是塑料材质,底部为不锈钢材质,并且二次阳极氧化形成高光腰线,让其拥有和iPhone相同的气质。
黑鲨磁吸散热背夹采用了阶梯式的外观,当手机横向摆放时也可以作为支架使用,而且圆形的外观设计也不用考虑安装方向,只需将背夹吸附在手机背面即可使用。
黑鲨磁吸散热背夹采用了五叶风扇,转速达到了7200转/分钟,具备风量大、噪音小、低功耗的优势。
黑鲨磁吸散热背夹配备了复合材料的热硅胶垫,通过在硅胶底部贴合超高导热率纯铜,提升背夹和手机接触面积的同时,减小背夹的制冷效果传导路径损失。
黑鲨磁吸散热背夹采用军工级超高能效比制冷晶片,进一步提升产品制冷能力,并且通过升级制程管控,提升了制冷晶片的可靠性,能够持久的保持制冷能力。
制冷晶片紧贴手机背部,为手机提供低温的运行环境。制冷晶片的热量将会传递到散热片上,黑鲨磁吸散热背的散热片具有112根散热柱,经过铝挤、CNC、阳极氧化等工艺锻造而成,散热效率更高,再经过风扇主动降温,帮助手机更快的降温。
测试
黑鲨磁吸散热背夹采用Type-C供电,当接通电源后会自动启动风扇降温,经过测试,在28 的室温环境下,黑鲨磁吸散热背夹启动30秒温度即将下降到12.7 ,降温效果非常明显。
在没有佩戴散热背夹时,iPhone在进行《王者荣耀》 游戏 时,机身温度最高为41 ,其中背部中间位置温度为39.6 。
而当佩戴上黑鲨磁吸散热背夹之后,机身背部的最高温度降至37.6 ,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散热作用。
将黑鲨磁吸散热背夹取下,机身对应位置的温度为26.2 ,明显要比其他部位的温度更低。
总结
通过测试,黑鲨磁吸散热背夹在散热方面的效果明显,可以很好的帮助用户降低 游戏 时的机身温度,从而带来更流畅的 游戏 体验。如果你也是iPhone用户,那么黑鲨磁吸散热背夹是一个非常值得选择的配件产品。
据悉,黑鲨已经规划开发黑鲨4/4 Pro的手机壳, 从而让这两款手机也可以使用黑鲨磁吸散热背夹,这两款手机的用户也可以期待一下。
⑥ 实测全网手机「散热神器」!价格相差10倍,没有一个靠谱
作者 D.K.摄影 一颗皮划艇视频 极果研究室
来源 极果编辑部
导航、 拍照、打 游戏 ,没过多久手机就烫的不行。 市面上种类繁多的手机散热装备,到底有没有用? 如何操作,才是给手机散热的正确姿势?#数码 科技 要闻#
说到散热,手机玩家想到的可能是 游戏 手机、散热背夹。 然而实际上,手机壳才是影响很大而且经常被忽略的一个因素。单纯从理论角度来分析,手机壳对散热来说,其实相当不利。 因为绝大多数手机壳,它的内衬不会跟手机本身接触的太紧,这就在壳和手机之间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空气。
再加上手机壳的材料导热性能又大多比较差,根据串联热阻叠加原则,热量很难从背壳或者边框里散发出来。 要是这种中空的或者带毛的,那就更完蛋了。
BUT,牛顿冷却定律告诉我们。 如果能做到跟手机之间接触、导热良好,壳体又能增加手机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那么它还是能帮助散热的。
市面上的“散热”手机壳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这样单纯开洞的透气款; 另一种则是雷蛇这样看起来比较厚,是中间夹了导热材料的导热款。 这样能让热量可以更好的从后盖转移到手机壳,从而散发出去。
为了验证“散热手机壳是不是真的能散热”,果酱斥巨资,整来了399的雷蛇冰铠,39.9的石墨烯散热手机壳,19.9的大塑料洞洞壳,以及没说自己能散热的普通壳。 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摘壳吹风扇的方法,同样进行20分钟的 游戏 测试,看看哪一款的温度表现最稳定。
结果…… 笑死,裸奔+风扇温度最低。 而所有戴了保护壳的温度,就全都在45度以上。 两款散热壳的机身温度甚至还更高。 即使是表现相对最好的洞洞款也不值得买。 因为不仅不降温,而且基本上没有啥保护性。 只能防刮花,而且小孔容易藏灰又不好清理。关键是这个壳吧,密集恐惧症看一眼,恐怕会当场去世。
所以说这些所谓的散热手机壳,恕我直言,都是垃圾。 看来防摔跟散热这两个需求,注定是不能同时满足了。
至于这399跟39.9之间区别……是这样的: 固体导热基本上依靠两种机制,一是晶格振动,二是自由电子。 也就是说,一般导热能力好的固体材料,它也容易导电。
而根据官方资料呢,雷蛇这个里面应该是三层结构,里面起到导热作用的是类似硅脂或者相变片的东西。 导热性能稍微差点,但是不怎么影响手机功能。
而这个39.9的呢……用的是铜箔。 不光有挡信号的嫌疑,而且还会献祭掉你的无线充。 厂商费劲扒拉才在散热、重量、信号之间取得的微妙平衡,到了用户手里,却很容易就被装上去的各种奇怪东西给搞乱掉 。诶。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常规的对流散热。 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再猛的降温设备,也不可能让手机比室温害凉快。 如果你打 游戏 的地方碰巧又热又没有空调的话(比如说,大学宿舍),想让手机再凉快点,那就需要一点别的招数了。
虽然宿舍没空调,但手机可以有。 这就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降温产品: 手机散热背夹。 跟前面说的壳子不同,这种产品利用一种叫“帕尔帖效应”的原理。 把两种不同的导体像这样连起来,然后加上电压,在两端不同导体相连的位置就会产生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反应。
吸热能力,则取决于电功率大小和材料本身的性质。 把许多个能产生温差的导体对利用现代技术封装在一起,就是背夹里的半导体制冷片了。
作为一种主动制冷设备,散热背夹确实有用。 但它的问题跟散热壳一样: 跟一些曲面背壳的手机可能接触不良,或者受限于芯片布局,无法夹在发热最严重的位置,效果就要打点折扣。但最关键还是费电。 以黑鲨为例,发布会上公布的背夹功耗是7W左右。 7W这个数字大家可能没概念啊,根据测试数据,一台888手机可能打 游戏 的时候,整机功耗也就6 7W,等于打个 游戏 要烧双份的电。
而且帕尔贴元件的制冷效率其实很差,资料显示只有约30%的功率用于制冷,甚至还有测出来个位数的。 这也导致某些高端或者DIY产品,能做到逼近20W甚至更高。 真的是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因此大多数主动散热背夹都需要单独外接供电,出门在外就只能带多一个充电宝,或者消耗手机本身的电池。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电量25%。 少数自带电池的款式也都不大,不考虑其他损耗的话,基本上30分钟到1小时左右也就都没电了。 没什么移动性,撑不了太久。
关键是,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帕尔帖元件向外排放的热量,必然大于手机芯片工作产生的热量。 也就是说相比其它散热手段,背夹的降温能力是最好的,但是排放的废热也增加了。你的手机是不烫了,但这一切值得吗?
市面上还有一些……更加扭曲的产品。 比如这种水冷散热背夹。 使用的时候需要扒掉手机壳,但是跟直接对着手机吹风相比,它最多能做到噪音比较低,同样不可能把手机降温到比室温更低的程度。 除非,你往水箱里倒冰块。
手机散热,说简单也很简单。 在机身内部用一根热管或者VC均热板,把SoC的热量导出。 再经过手机内的石墨片等导热结构,最终从后盖和边框部分,将热量散出去。就跟我们刚才演的小剧场一样,这是一个涉及材料物理等多种学科的复杂工程。 而且对体积重量成本又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手机买回来之后再做改动,就必然要牺牲重量、手感、信号、电量……有时候还收效甚微。
最有效的手机降温方式,还是 远离阳光直射,降低环境温度,摘掉手机壳,让手机机身跟冷空气之间充分接触 把空调开开,对着手机吹。 这样手机也凉了,人也凉了……总的来说,散热效果最好的,还要数主动制冷的散热背夹。 尤其是对没有空调的学生朋友们来说,比较合适。 但这个也得摘壳之后使用,效果才最好。
如果你就是不想摘壳,怕一个手抖把手机摔了。 那散热手机壳,或许是最后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 至于这个200块钱的手机水冷头……大概,只有 游戏 主播才会需要它吧。
⑦ 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体验:给手机开空调,极速降温30℃
6月29日黑鲨发布了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 外观延续机甲 科技 设计,支持高达30 降温,与上代相比还带来了高达20W输入功率以及冷热分隔式架构等新特性。
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的 阶梯式抓手设计保证适配多种尺寸手机 ,甚至在佩戴手机壳的情况下也能使用(为了更好的散热效率不建议佩戴手机壳使用)。我也通过多款手机进行了体验,其散热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如《原神》等 游戏 中,帧数更高也更稳定,更重要的是手机边框以及背部的温度都有降低,握持体验更加舒适。
那么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值不值得入手呢?
先说结论, 如果你是一名注重体验或竞技胜负的 游戏 玩家,装备上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能够在 游戏 场景下有更稳定性能和帧数,减少卡顿。同时,手机温度降低也让握持感更加舒适。
虽然需要外接电源多了一点束缚,但是充电接口在下端与上下出风设计对于操控影响并不大。只是114g的重量,加上大屏手机的话,时间久了手腕还是容易有些疲劳感。
如果你有携带充电宝的习惯,那么当你在室外顶着太阳排队的时候,手机装上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就不用担心过热卡顿和烫手,可以玩 游戏 打发排队时间。作为一名手机很容易发烫的iPhone用户,在室外场景下背夹带来的提升也很大。
所以更建议 游戏 玩家选购这款散热背夹。但即使你只是用手机刷刷剧,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的可立设计也能够作为一款自带降温效果的手机支架使用。
好了,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款散热效果可以达到30 的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吧。
相比上代,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的外观也更加炫酷,黑+紫的配色组合、机甲风格的模块组合、凯夫拉纹理、金属点缀等设计让人印象深刻,装备厚旗舰手机也能化身 游戏 手机了。
在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上有一枚紫色的开关。充电接口、散热风口均位于上下两侧,使用时不会影响握持感。
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支持RGB灯效,风扇以及两条灯带的背光可以在“黑鲨装备箱”中调整。
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采用了阶梯式抓手设计,上下两翼可拉伸,适配67mm-88mm的手机。比如我手中的iPhone 12 Pro Max,即使佩戴手机壳也能夹住。
另外,抓手部分规避了手机侧面的电源键、音量键,使用时不用担心误触、按压。
除了外观,本次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还带来了“独家定制超大制冷晶片、20W高输入功率、全新冷热分隔式设计”等两点。
在散热结构方面,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配备了7叶风扇,拥有一体成型17道片状风道的散热片、铜质到冷板、超大TEC制冷晶片等组件。
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配备的制冷芯片尺寸39*36*4mm,TEC面积达到了1404mm2,制冷晶体对数增加1.56倍,制冷量整体提升72%,降温最高可达30度。
在空载测试中,开启风扇后大概50秒左右,背夹内侧的表面温度便从26 降到了0 左右。安装在手机上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背部、边框区域进行降温。当然,有一点需要指出根据环境不同,降温效果也会有所差异。至于在使用过程中手机背部、背夹内侧有冷凝水也是正常。
在 游戏 场景中,本次笔者并没有选择黑鲨 游戏 手机进行测试,而是选择了搭载骁龙8Gen 1的安卓旗舰以及iPhone 13 Pro、iPhone 12 Pro Max等机型。
对于新一代智能手机而言,如果是较低画质玩 游戏 ,那么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带来的帧数提升就没有那么明显,毕竟很多手游还没有办法压榨性能,最显著的变化是手机整体温度降低,更加“清凉”。
但是在《原神》极高画质60帧模式下,背夹的作用就出来了,在 游戏 10分钟、20分钟后无论是Android旗舰还是iPhone 13 Pro的帧数都仍旧很平稳,基本在60帧上下,手机边框温度也比不使用背夹时低了不少。至于iPhone 12 Pro Max,不仅帧数有提高,明显更流畅了,同时手机整体温度明显降低,告别烫手。
为了保证散热效率,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的输入功率也从上代的7W提升至20W。在使用时对于充电器的功率也要看一下,避免影响散热效果。
其他散热组件方面,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采用面积为2200mm2的高导热铜质导冷板;铝挤工艺+CNC切割沟道,一体成型17道片状风道,散热面积较上代增加超2倍。同时黑鲨保持了散热片镀色工艺、对导热硅胶垫进行优化,提升了散热效率。
另外,为了减少PCB板工作发热以及主板冷凝水等问题,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采用了冷热分隔式架构,将PCB板置在散热片上方,热量一同由风扇带走。
通过“黑鲨装备箱”APP或者黑鲨手机 游戏 空间能够自定义风扇背光和模式、升级固件、定时等。值得一提的是,黑鲨手机用户还可开启“高光时刻灯效”,配合 游戏 击杀等进程,提升代入感。
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提供手动模式、智享模式,手动模式可以拉高降低风扇转速,灵活调整散热效果。智享模式则通过NTC识别装置自动调整,保证手机不同场景下最合适的散热效果。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风扇噪音,如果不将风扇转速拉到最高,基本在日常 游戏 中不会有什么影响。
最后再简单介绍一下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的安全性。据黑鲨介绍,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在NTC温度大于60 且持续2分钟后或NTC小于- 5 且持续5分钟后,均会自动断电,防止因为风扇堵转、空转,避免进风口堵住,损毁背夹等风险。
写在最后
总体来说,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能够提升重度玩家的 游戏 体验,在《原神》等高负载 游戏 中保证更稳定性能与高帧数,如果是《王者荣耀》等 游戏 则能够在竞技过程中减少散热影响性能,避免关键时刻掉链子。并且结合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上下出风设计,也带来了更舒适、清爽的握持感。当然了,散热背夹与手机加在一起的重量还是不容小视的,特别是“Pro Max Ultra”这种大屏旗舰。
即使日常使用并非长时间 游戏 ,但如果你想夏天给自己的手机降降温,避免温度过高烫手,或者卡顿,也可以考虑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更何况当你追剧、刷直播的时候,它还能充当个手机支架呢?
⑧ 散热器买背夹的会不会太小了加不住
不会。
可以夹住,只要不是很松就没有问题,如果是强制性的用手晃动的话那么你用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轻轻触摸就动的话,建议你重新固定下,因为如果固定不紧的话影响cpu温度和性能的。
散热背夹的作用就夹在手机背部,利用制冷晶片和风扇制冷散热,最大化为手机降温。
⑨ 快速制冷带来稳定游戏体验 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上手
随着移动手游赛事的不断扩张和各种大作的推出,我们现在能用手机玩到很多高画质的3D手游或者一些竞技性很强的对战网游。不过长时间用手机玩游戏会有发热非常严重的问题,毕竟整体的设计空间有限,没有足够的空间去堆叠散热,并且今年移动SOC的能耗表现又有些差强人意,也导致了发热降频影响整体使用体验的问题。
总结:
整体来看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相比于上一代提供了更强劲的散热性能,实际测试下来制冷效果更加明显,可以更好的帮助手游重度爱好者长时间进行稳定流畅的游戏。回归了可调节的背夹方案可以适配更多的手机,同时考虑到各个手机发热位置对不同还能够更针对的进行位置调节,自由度更高。对于现在市面上功耗和发热较大的旗舰SoC更是有着很显著的帮助,如果你喜欢玩游戏,又碍于手机很大的发热量影响体验和使用舒适度,那么黑鲨冰封制冷背夹3 Pro还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产品。
⑩ iqoo散热背夹怎么用
可夹在手机背面使用,iQOO极风散热背夹主要通过半导体制冷和大风量风扇给手机散热,秒速制冷降温手机,低噪音运行,沉浸开黑;双Type-C接口,同时支持诸多手机充电;夹式设计,多尺寸机型通用;浮光流线机身,便携轻巧,带来畅享电竞娱乐体验。
这是iQOO极风散热背夹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