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制冷机cop值的范围是什么
COP值在ARI标准中,关于冬夏季循环效率提出了以下定义;
在冬季供热时,制热量(W)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循环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W/W);
在夏季制冷时,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率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n, W/W 或Btu/W.h);
为不引起歧义,我们将冬季热泵循环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表达形式均采用COP(能效比)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εs=Q0/Ne=Q0/N0·ηs=ε0·ηs ;
Q0:制冷系统需要的制冷量(或制热量);
N0:制冷压缩机的理论功率;
Ne:轴功率;
ε0:是理论制冷系数(制热系数);
ηs:是总效率(绝热效率);
COP值(制冷效率)实际就是热泵系统所能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比值,在相同的工况下,其比值越大说明这个热泵系统的效率越高越节能;因此在作制冷系统COP值比较之前,首先要确定各个热泵系统是否在相同的工况之下,然后再进行计算比较;
影响机组的COP的因素有以下几点:a、压缩机的性能系数b、热泵机组的系统匹配性:(所谓系统匹配是指: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和自控系统的匹配性能。)。
❷ 什么叫冷水机组COP
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即能量与热量之间的转换比率,简称能效比。
冷水机组的COP指的是压缩机制冷量与消耗的电功率比值。风冷式、水冷式的COP不一样,而且与制冷剂形式有关(螺杆式、离心式),具体要求可见《公共建筑节能规范》GB50189-2005。
拓展资料
能效比(COP)是能源转换效率之比。能效比越大,节省的电能就越多。在制冷和降噪之外,在日益追求环保和节能的今天,用电量的多少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节能空调可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电费一点一滴的节省下来,无疑是精明的选择。在这方面涉及两个技术关键词:能效比和变频。能效比是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器产品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
永久高效误区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了节能空调后,总认为就是终身高效,但实际上,空调工程师郑双名指出,空调出现性能衰减现象是业界一直没有关注的问题。
据悉,空调性能衰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空调的换热器效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传统空调的换热器,使用亲水铝箔作为热交换界面,而铝箔的亲水性是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的,当其亲水性衰减后,制冷时产生的冷凝水就会在铝箔翅片间形成水桥,堵塞出风风道,从而导致制冷效果衰减。此外,传统空调室外机长期暴露在各种烟尘、风沙环境下,久而久之就会积尘、变脏,而且很难清洗,这会直接导致换热效率降低,是空调性能衰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高效加长效才是空调的关键 。
❸ 如何衡量制冷设备的效率COP是指什么如何计算
COP:制冷转换效率即能效比,COP=能力/耗电量。
简单来说就是能效比,表示了能源消耗的效率。COP越高,就意味着能够在耗电量较少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制冷、制热能力。
❹ 压缩机的COP值的含义是什么
压缩机的COP是指压缩机的制冷量与输入功率(消耗的电功率 W)的比值,COP值越高,表示压缩机的效率越高,电冰箱就越省电。常用压缩机的COP值一般在1.1~1.8之间。
COP性能系数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是否低于标准规定。
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OfPerformance),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
也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制冷机)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表示制冷系统(制冷机)能源利用效率高。
这是与制冷剂种类及运行工作条件有关的一个系数,理论上的制冷性能系数可达2.5~5。由于这一参数是用相同单位的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表示,因此为一无量纲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