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制冷设备 > 机床扩大顺序是什么

机床扩大顺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7 01:25:12

A. 机床的传动系统为什么要遵循前多后少,前密后疏,前缓后急原则

因为传动系统从电动机到主轴,通常为降速运动,接近电动机的传动件转速较高,传递的转矩较小,尺寸小一些;反之。则在拟定主变速传动系时,应尽可能将传动副较多的变速组安排在前面,将传动副较少的安排在后面。此为前多后少原则。前密后疏:当变速组的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相一致时,前面变速组的传动线分布紧密,而后面变速组传动线分布疏散,在传递相同功率的情况下,转矩较小,设计尺寸也相应较小;前缓后急,由于电动机到主轴的总趋势是降速运动,在分配各变速组传动比时,为使中间传动轴具有较高的转速,以减小传动件的尺寸,则前面的变速组降速要慢些,后面的要快些,但是中间轴不应过高,以免产生振动、发热和噪音,通常不超过电动机转速。
提高金属加工行业技术,可以找一些平台来多看多学,比如鑫机缘,或者在应用市场尝试搜索一些金属加工相关的应用~望采纳。

B. 确定机床主传动系统方案时,为什么要遵循"前多后少,前密后疏,前缓后急"的原则

因为传动系统从电动机到主轴,通常为降速运动,接近电动机的传动件转速较高,传递的转矩较小,尺寸小一些;反之。则在拟定主变速传动系时,应尽可能将传动副较多的变速组安排在前面,将传动副较少的安排在后面。此为前多后少原则。前密后疏:当变速组的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相一致时,前面变速组的传动线分布紧密,而后面变速组传动线分布疏散,在传递相同功率的情况下,转矩较小,设计尺寸也相应较小;前缓后急,由于电动机到主轴的总趋势是降速运动,在分配各变速组传动比时,为使中间传动轴具有较高的转速,以减小传动件的尺寸,则前面的变速组降速要慢些,后面的要快些,但是中间轴不应过高,以免产生振动、发热和噪音,通常不超过电动机转速。
提高金属加工行业技术,可以找一些平台来多看多学,比如鑫机缘,或者在应用市场尝试搜索一些金属加工相关的应用~望采纳。

C. 某机床的主轴转速为100-1120r/min

3.已知某机床的主轴转速为n=100-1120r/min,转速级数Z=8,电动机转速 nm=1440r/min。试根据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原则,完成:
1. 拟定传动系统的结构式; 2. 设计转速图; 3. 画出转速图。 1 1.06 1.12 1.18 1.25 1.32 1.4 1.5 1.6 1.7 1.8 1.9 2 2.12 2.24 2.36 2.5 2.65 2.8 3 3.15 3.35 3.55 3.75 4 4.25 4.5 4.75 5 5.3 5.6
6
6.3
6.7
7.1
7.5
8
8.5
9
9.5
1. 计算公比φ 已知:1001120R,Z=8 . 根据 1ZR, 则7
19
.11lg1lglgZR, 即:
φ=1.41
2.确定传动组、传动副和扩大顺序
根据传动组和传动副拟定原则,可选方案有:① Z=4ⅹ2; ② Z=2ⅹ4;③ Z=2ⅹ2ⅹ2
在方案①,②中,可减少一根轴,但有一个传动组内有四个传动副,增加传动轴轴向长度,所以选择方案③:Z=2ⅹ2ⅹ2
根据前疏后密原则,选择结构式为: 8=21ⅹ22ⅹ24 3. 转速图绘制设计
① 主轴各级转速为:100,140,200,280,400,560,800,1120 r/min ② 确定定比传动比:取轴Ⅰ的转速值为800r/min,则电机轴与轴 的传动比为:
8
.11
14408000
i ③ 确定各变速组最小传动比
从转速点800 r/min到100r/min共有6格,三个变速组的最小传动线平均下降两格,按照前缓
后急的原则,第二变速组最小传动线下降2格;第一变速组最小传动线下降2-1=1格;第三变速组最小传动线下降2+1=3格。
4. 绘制转速图

D. 拟定机床主传动系统转速图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因为传动系统从电动机到主轴,通常为降速运动,接近电动机的传动件转速较高,传递的转矩较小,尺寸小一些;反之。则在拟定主变速传动系时,应尽可能将传动副较多的变速组安排在前面,将传动副较少的安排在后面。此为前多后少原则。前密后疏:当变速组的扩大顺序与传动顺序相一致时,前面变速组的传动线分布紧密,而后面变速组传动线分布疏散,在传递相同功率的情况下,转矩较小,设计尺寸也相应较小;前缓后急,由于电动机到主轴的总趋势是降速运动,在分配各变速组传动比时,为使中间传动轴具有较高的转速,以减小传动件的尺寸,则前面的变速组降速要慢些,后面的要快些,但是中间轴不应过高,以免产生振动、发热和噪音,通常不超过电动机转速。
提高金属加工行业技术,可以找一些来多看多学,比如鑫机缘,或者在应用市场尝试搜索一些金属加工相关的应用~。

E. 数控机床的数字控制部分是什么顺序控制部分是什么

数字机床从数字控制应该是通过数控机床输出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开闭,进而控制相关电机或电器的动作。
顺序控制可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信号的时序顺序来控制,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继电器的互锁来完成顺序控制,即某继电器动作后另外的继电器才能动作。

F. 请问车床加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数控车床加工应该注意的细节:机床使用前,对数控车床进行检查,可以减少机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影响生产。同时也使使用者更加的安全。

(1)通电前,要检查数控机床的外观、电器管线及其一些外部的辅助设备,是否有异常情况。特别是外部辅助设备:带有液压系统泵站的,要观察液压油液的量是否充足;带有气压系统的,要进行定期的空气压缩机、储气压力容器的排水,防止存积积存过多的水分,在气流的带动下进入机床内部,引起零部件的锈蚀,甚至损坏。

(2)通电,按照正常的通电顺序:机床总电源-数控系统电源-伺服系统电源-松开急停按钮,减少对数控系统电器元件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

(3)通电后,润滑是任何运动部件保持正常运动轨迹、减小运动摩擦、提高使用寿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注意检查润滑装置中的润滑油液量是否充足,不足时及时补充,而且要定期检查液滤网是否堵塞,检查油路是否通畅,各出油点是否正常的有润滑油的流出。这类问题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处理。机床导轨、丝杠等移动部件,如果在没有润滑油的状态下进行工作,一方面会增加摩擦阻力,增加机床的功率消耗,浪费电力能源,另一方面会加速移动部件的磨损,影响机床的精度,影响工件加工的质量。

G. 数控车床加工顺序的安排应遵循什么原则

加工顺序的安排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毛坯状况,以及定位夹紧的需要来考虑,重点是工件的刚性不被破坏。顺序一般应按下列原则进行:

1、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中间穿插有通用机床加工工序的也要综合考虑。

2、先进行内形内腔加工序,后进行外形加工工序。
3、在同一次安装中进行的多道工序,应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小的工序。
4、以相同定位、夹紧方式或同一把刀加工的工序最好连接进行,以减少重复定位次数,换刀次数与挪动压板次数。

H. 机械加工中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原则是什么

1、基面先行作为其它表面加工的精基准一般安排在工艺过程一开始就进行加工

2、先主后次零件的主要工作面、装配基面应先加工,从而及早发现毛坯中可能出现的缺陷

3、先粗后精一个零件的切削加工过程,总是先进行粗加工,在进行半精加工,最后是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4、先面后孔箱体、支架等类零件上具有轮廓尺寸远比其他表面尺寸为大的平面,用它作定位基准面稳定可靠,故一般先加工这些平面以作精基准,供加工孔和其他表面时使用。

(8)机床扩大顺序是什么扩展阅读:

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有许多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3种。

1、按工艺特征区分

切削加工的工艺特征决定于切削工具的结构以及切削工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形式。按工艺特征,切削加工一般可分为:车削、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刨削、插削、拉削、锯切、磨削、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齿轮加工、蜗轮加工、螺纹加工、超精密加工、钳工和刮削等。

2、按切除率和精度分

可分为:

①粗加工:用大的切削深度,经一次或少数几次走刀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或全部加工余量,如粗车、粗刨、粗铣、钻削和锯切等,粗加工加工效率高而加工精度较低,一般用作预先加工,有时也可作最终加工。

②半精加工:一般作为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的中间工序,但对工件上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部位,也可以作为最终加工。

③精加工:用精细切削的方式使加工表面达到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如精车、精刨、精铰、精磨等。精加工一般是最终加工。

④精整加工:在精加工后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小的表面粗糙度,并稍微提高精度。精整加工的加工余量小,如珩磨、研磨、超精磨削和超精加工等。

⑤修饰加工:目的是为了减小表面粗糙度,以提高防蚀、防尘性能和改善外观,而并不要求提高精度,如抛光、砂光等。

⑥超精密加工:航天、激光、电子、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需要某些特别精密的零件,其精度高达IT4以上,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Ra 0.01微米。这就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进行超精密加工,如镜面车削、镜面磨削、软磨粒机械化学抛光等。

3、按表面形成方法区分

切削加工时,工件的已加工表面是依靠切削工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来获得的。按表面形成方法,切削加工可分为 3类。

①刀尖轨迹法:依靠刀尖相对于工件表面的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所要求的表面几何形状,如车削外圆、刨削平面、磨削外圆、用靠模车削成形面等。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机床所提供的切削工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

②成形刀具法:简称成形法,用与工件的最终表面轮廓相匹配的成形刀具或成形砂轮等加工出成形面。此时机床的部分成形运动被刀刃的几何形状所代替,如成形车削、成形铣削和成形磨削等。由于成形刀具的制造比较困难,机床-夹具-工件-刀具所形成的工艺系统所能承受的切削力有限,成形法一般只用于加工短的成形面。

③展成法:又称滚切法,加工时切削工具与工件作相对展成运动,刀具(或砂轮)和工件的瞬心线相互作纯滚动,两者之间保持确定的速比关系,所获得加工表面就是刀刃在这种运动中的包络面。齿轮加工中的滚齿、插齿、剃齿、珩齿和磨齿(不包括成形磨齿)等均属展成法加工 。

木材制品的切削加工主要在各种木工机床上进行,其方法主要有:锯切、刨切、车削、铣削、钻削和砂光等。

木材的锯切通常采用木工圆锯机或木工带锯机(见木工锯机)。两者都可用不同锯齿形状的刀具(锯片或锯带)进行截料、剖料或切榫。带锯切的锯缝较窄,窄带锯切还能切割曲面和不规则的形状。

刨削通常用木工平刨床或木工压刨床(见木工刨床)。两者都可用旋转的刨刀刨削平面或型面,其中压刨床加工可得到较高的尺寸精度。当表面的光洁程度要求较高时可用木工精光刨。

木料的外圆一般在木工车床上车削。

木料的开榫、开槽、刻模和各种型面的加工,可用成形铣刀在木工铣床上铣削。

钻孔可用木工钻头、麻花钻头或扁钻,在台钻或木工钻床上进行。小孔也可用手电钻加工。

木料表面的精整可用木工砂光机。平面砂光可用带式砂光机;各种型面的砂光可用滚筒式砂光机;端面砂光和边角倒棱可用盘式砂光机。也可用木工车床或木工钻床砂光。

木料加工的切削速度比金属切削高得多,所以刀具的刃口都较薄而锋利,进给量也较大。如锯切速度常达40~60米/秒;车削或刨削时,刀具前角常达30°~35°,切削速度达60~100米/秒,故出屑量很大。切削时一般不用切削液,干切下来的大量木屑可用抽风机吸走。高速旋转的木工机床一般都设有机动进给和安全防护装置,但不少木材的切削加工仍需用手动进给,因此必须特别注意操作安全。

I. 如何安全操作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结构较为复杂,并且技术含量相当高,不同的数控机床,其用途、功能都会存在着不同之处。

为确保数控机床操作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人为造成的机械事故,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机床作业规范所有机床操作员须严格遵照执行。



1

操作前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服﹑安全帽﹑防护眼镜﹑口罩等),女工应将发辫卷入帽内,不得外露,严禁穿拖鞋、凉鞋,操作时,操作员必须扎紧袖口,束紧衣襟,严禁戴手套、围巾或敞开衣服,以防手卷入旋转卡盘和刀具之间。
2

操作前应检查机床各部件及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检查设备电气部分安全可靠程度是否良好。

3

工件、夹具、工具、刀具必须装夹牢固。运转机床前要观察周围动态,有妨碍运转、传动的物件要先清除,确认一切正常后,才能操作。

4

练习或对刀,一定要牢记增量方式的倍率X1、X10、X100、X1000,适时选择合理的倍率,避免机床发生碰撞。X、Z的正负方向不能搞错,否则按错方向按钮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5

正确设定工件坐标系。编辑或拷贝加工程序后,应校验运行。

6

机床运转时,不得调整﹑测量工件和改变润滑方式,以防手触及刀具碰伤手指。一旦发生危险或紧急情况,马上按下操作面板上红色的“急停”按钮,伺服进给及主轴运转立即停止工作,机床一切运动停止。

7

非电控维修人员,严禁打开电气箱门以免发生触电事故而造成伤亡。

8

要选择好针对工件材质的刀具、刀柄及加工方式,确认加工时无异常。使用不恰当的刀具或刀柄时会发生工件或刀具飞出设备,给人员或设备带来伤害,并且会影响加工精度。

9

主轴旋转之前,确认刀具是否安装正确,主轴最高转速是否超过刀具本身的最高转速要求。
10

安装设备时一定要开照明灯,方便工作人员确认机械内部的状态和实时运转状况。

11

保修、检测、调整、加油等清理维修工作,要由接受过专业维护培训的人员操作,严禁未关闭电源就进行操作。

阅读全文

与机床扩大顺序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预作用报警装置控制器接线图 浏览:424
什么是机械手表 浏览:515
蹲便器感应阀门怎么安装 浏览:844
实验室回流冷凝器装置图6 浏览:553
电热水器红色阀门是什么意思 浏览:211
icloud怎么退出旧设备 浏览:892
燃气灶空气阀门图片大全 浏览:902
四川自动泄压装置 浏览:577
hcl尾气处理实验装置 浏览:592
化工装置投资多大需要委托设计 浏览:732
天然气热水器用过之后用不用关闭燃气阀门 浏览:189
中华v3仪表盘怎么设置自检 浏览:818
轴承精车刀具怎么检验 浏览:581
墙壁上的阀门怎么更换 浏览:830
甲基橙制备实验装置 浏览:743
固体自动加料计量装置 浏览:345
实验装置的安装 浏览:10
平开窗五金件价格 浏览:825
摩擦轴承怎么分 浏览:958
机械装置及原理图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