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冷水机能效比是多少
冷水机的能效比是3.8。B. 制冷机组能效比=制冷量/压缩机功率。能效比为6左右,这是否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请对此进行解释。
能效比数值为6并不代表就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肯定是正确的。
但这里的 能效比,指的是制冷机在消耗一定电力的情况下把热量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外一个区域的能力,也就是说消耗1倍的电力,可以实现6倍的热量转移,并不是产生或消耗掉6倍的热量。
现实中实测能效比超过6的制冷机组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在离心机上面。
C. 空调1匹是多少瓦
1匹=735.5w
在空调设备中,1匹指给压缩机输入735.5W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制冷量。与一般的功率单位匹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的1匹 是根据能效比算出来的。一般认为空调压缩机的能效比平均值为3.4,则输入735W的电能所产生的制冷量约为3.4 × 735.5W ≈ 2500W。
1P空调一般是功率在693--800W左右,适用房间面积在10-15平米,严格的说在12平米左右适宜。
空调匹数的选择
买空调并不是匹数越大越好,一定要按房间面积来挑,合理的匹数在使用时的节能效果会比较出众,对于面积狭小的房间,选择匹数大的空调就是一种浪费,对于空间较宽敞的房间,匹数不够则达不到理想的制冷制热效果。
换算到房间面积,1匹空调适用房间10-15平方米,1.25匹适用10-19平方米,1.5匹适用16-26平方米, 2匹适用20-37平方米,3匹适用50-58平方米。
买空调要根据空间大小和实际居住情况来选择。一般的选择原则为:制冷时150-250W/平方米,制热时250-350W/平方米,此外还需综合考虑空间高度、层次朝向、密封性能和居住人口等因素。
D. 制冷压缩机在不同制冷工况下的能效比有何差别单级与双级压缩又有何差别
1、工况不同压缩机的能效比不同,例蒸发温度越低能效比越小。2相同工况下单级压缩能效比小于双级压缩。
E. 能效比和制冷系数的区别是什么 谢谢
能效比和制冷系数的区别是:不同的定义、不同的计算公式、不同的价值观不同。
一。不同的定义
cop:冬季供暖时,供热量(w)与输入功率(w)之比定义为循环性能系数cop(性能系数w/w)。
夏季,制冷量(w或btu/h)与输入功率(w)的比值定义为热泵的能效比(eer、w/w或btu/w.h)。
为了避免歧义,采用cop(energy efficiency ratio)来表示冬季热泵循环的性能系数和夏季热泵的能效比。
冷却系数:cop(性能系数),是指每单位功耗可获得的冷却量。又称制冷性能系数,是制冷系统(冰箱)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制冷性能系数大,说明制冷系统(冰箱)能效高。
这是一个与制冷剂类型和工作条件相关的系数。制冷性能理论系数可达2.5~5。因为这个参数是用同一单位的输入输出比来表示的,所以它是一个无量纲数。
2.不同的计算公式
cop:计算公式为:εs=q0/ne=q0/n0·ηs=ε0·ηs。
Q0:制冷系统所需制冷量(制热量)
N0:制冷压缩机理论功率
Ne:轴心国
ε0:理论冷却系数(加热系数)
ηs:总效率(绝热效率)
cop值(制冷效率)实际上是热泵系统可以实现的制冷量(制热量)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相同工况下,比值越大,热泵系统效率越高,节能效果越好。因此,在比较制冷系统cop值之前,首先要确定各热泵系统是否处于相同的工况下,然后进行计算和比较。
冷却系数:wc=t2/(t1-t2)
T1:环境温度
T2:制冷温度
3、不同的价值观
制冷系数ε是制冷量与压缩机功率的比值。能效比(cop)是制冷量与整个冰箱功率的比值。冷却系数的分母较大,小于cop。例如:冷却机构的冷却能力为800,冷却功率为200,压缩机功率为100。
(5)一般制冷压缩机的能效比是多少扩展阅读:
冷却系数ε=800/100=8
能效比=800/200=4
能效比是指定制的制冷量与额定功率(功耗)的比值。
能效等级是反映空调产品能效差异的一种分级方法。根据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空调产品能效分为1、2、3、4、5五个等级。
网络-制冷系数
网络-能效比
F. 空调的能效比什么意思
看来你还不太了解空调“能效比”这个概念
空调是利用“热泵”的原理,利用机械能,让热量转移。如在制热运行,比使用电炉,多产生了几倍的热量。制冷也是一样,也是好几倍的能效比。
空调好不好,关键看"能效"。现在空调市场上"能效比"呼声高涨,那么,什么是空调的"能效比"?
能效比就是一台空调用一千瓦的电能产生多少千瓦的制冷/热量。分为制冷能效比EER和制热能效比COP。例如,一台空调的制冷量是4800W,制冷功率是1860W,制冷能效比(EER)是:4800/1860≈2.6;制热量5500W,制热功率是1800W,制热能效比COP(辅助加热不开)是:5500/1800≈3.1。显然,能效比越大,空调效率就越高,空调也就越省电。从学术上说,能效比是一个相对值,它随空调运行的具体条件而变化。一般地说,环境温度越高,空调的能效比就越低。但从产品标准上说,能效比又是一个绝对值。
据了解,目前,我国市场上空调平均能效比较低,仅为2.6。中国空调去年产量3165万台,已占全球总产量的50%以上。据估计,去年全球所销售的空调,能效比低于2.8的约4000万台中有3000万台以上是中国生产的。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空调,平均每销售100台,仅有3台能效比可以达到3.0。美国现行的空调能效标准颁发于2000年。根据该标准,输出功率介于2300W到4100W,即小1匹到1.5匹的空调,能效比达2.8即为合格品;能效比达3.2即达到能源之星标准;而能效比低于2.8,不准在美国市场销售。欧洲的能效标准,空调能效水平分为A、B、C、D、E、F、G共7个级别。其中A级最高,能效比为3.2以上;D级居中,介于2.8~2.6之间;E级以下属于低能效空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空调处于欧洲E级水平。而在日本国内的空调器的能效比现在一般都在4.0~5.0左右。
目前,我国家用空调年耗电量已逾400亿千瓦时,即使只将现有空调的能效比提高10%,全国每年至少也可节省37亿千瓦时的电量,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城镇居民全年的用电量。提高空调能效比的任务迫在眉睫。即将出台的空调能效国家标准,空调将按能效等级分为五级,一级为最高标准,能效指标3.4,五级为最低标准,能效指标2.6。以1.5匹壁挂式空调为例,其每小时最高耗电量不能超过1.35千瓦时,否则将不允许上市。在这种情势下,空调行业将面临洗牌。
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空调企业不得不寻求技术变革。许多空调企业纷纷打出"变频"的旗子。什么是"变频"?
所谓的"变频空调"是与传统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众所周知,我国的电网电压为220伏、50赫兹,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空调称之为"定频空调"。由于供电频率不能改变,传统的定频空调的压缩机转速基本不变,依靠其不断地"开、停"压缩机来调整室内温度,其一开一停之间容易造成室温忽冷忽热,并消耗较多电能。而与之相比,"变频空调"变频器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调节压缩机转速。依靠压缩机转速的快慢达到控制室温的目的,室温波动小、电能消耗少。而运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变频空调,可根据环境温度自动选择制热、制冷和除湿运转方式,使居室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所需要的温度并在低转速、低能耗状态下以较小的温差波动。
原来制冷能效比(EER)最高的是一款东芝开利空调,其制冷能效比为6.3。目前,科龙第四代双高效空调以6.65的制冷能效比,刷新了世界最高的空调能效比纪录。据悉,其在科龙实验室测得的能效比最高值已超过7.0。这说明我国的空调行业发展还是颇具潜力的。
这样来看,空调并不是费电,而是多作了奉献。
G. 空调压缩比是多少时能效最大
这个不一定。
空调压缩机压缩比和空调系统所设计的蒸发器、冷凝器的换热能力大小和节流元件的规格有密切关系,这几个构成一个整体,单独拿出任何一个来说事儿都没有意义。
一般来说,空调压缩机的压缩比控制在4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压缩比过大或过小对制冷系统能效和能力的提升都没有好处。
H. 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能效比多少
螺杆式冷水机分为三个系列。分别为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低温螺杆式冷水机组。
上海拓纷螺杆冷水机为你回答:
螺杆式冷水机分为三个系列。分别为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低温螺杆式冷水机组。
其能效方面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一、最高效的半封闭式压缩机机组:心脏选用进口优质螺杆压缩机,其5 :6超高效螺旋转子压缩机,比一般压缩机能效高20-30%.运行体现可靠效率高、维护容易、精确的容量控制、应用范围广。
二、微机准确控制温度机组:微电脑控制器采用:超大荧幕点阵液晶显示,具有良好的全中文人机对话介面,实现全功能自动化控制;液晶显示幕即时显示机器工作状况,精确监控组运行在最佳状态,其轻触面板密封好,防水,防尘,抗腐蚀,按键寿命长。分级与无极能量控制用于一般的空调系统,装备有100%、75%、50%、25%分级能量控制系统.因此确保机组在部分负荷时发挥最大节能效比。但如需精确控制水温,可按用户要求,所有机型均可装配无级能量控制。
三、运行效率高换热器:采用了高效波纹管,外加高效的螺杆式压缩机,保证了机组的高效率运行。最可靠的保护和辅助部件的效果。以低温冷水机组为例具有下列部件以防止任何运转故障:压缩机保护设计时器、过电流继电器、压缩机电机温感器、防冻结温控器、视液镜、油加热器、压缩机逆相保护继电器、高,低压保护,排气高温保护,安全阀,易溶塞等。
I. 请教压缩机的能效比能效比:2.88和能效比4.1
空调压缩机的能效比是在压缩机所对应的国标规定的工况条件下测试的理论数值,这个工作工况条件跟空调产品的工况条件有较大的差异。
也就是说,标称一定数值的空调压缩机用在空调制冷系统里面,即使是把制冷系统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实际能效比也很有可能达不到压缩机所标称的数值。
所以压缩机厂家标注的冷量、功率、能效比等数值只能当作参考数据,不能作为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