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已知两压力和温度,怎么绘制压焓图。温度线在湿蒸汽区不是与压力线平行的么
冷凝过程在压焓图上是一个水平线,与制冷剂干度为0线交于一点3,节流为程为绝热过程,交点3沿等焓线下行与蒸发压力线交于一点4,蒸发过程为水平线向向与干度1.0线交于一点1,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交点1沿等熵线上行与冷凝压力线交于一点2,冷凝过程为等压过程,2点向左行到达3点。
『贰』 怎么看懂压焓图啊!求老师
压焓图曲线的含义可以用一点(临界点)、二线(饱和液体线、饱和蒸汽线)、三区(液相区、两相区、气相区)、五态(过冷液状态、饱和液状态、过热蒸汽状态、饱和蒸汽状态、湿蒸汽状态)和八线(等压线、等焓线、饱和液线、饱和蒸汽线、等干度线、等熵线、等比体积线、等温线)来概括。
临界点K和饱和曲线: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在该点,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是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三个状态区:
Ka左侧——过冷液体区,该区域内的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a和Kb之间——湿蒸气区,即气液共存区。该区内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蒸气区进行,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区内进行。
压焓图介绍:
压力:垂直于物体表面的作用力,单位牛顿(N)。
压强:单位面积所受到的作用力,单位帕(Pa)。
焓:物体内能与压力能之和。单位焦(J)。等压过程中,系统从外界所吸收的热量等于系统焓值的增加。
比焓:1kg某物质的焓值。单位kj/kg。
在压焓图上,X轴所表示的单位为比焓。Y轴所表示的单位为压强。为缩小尺寸,提高低压表示的精度,故取对数。
『叁』 怎么通过压焓图选择压缩机制冷量呢谢谢老师!
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
用以下简化的压焓图来说明问题。
图来自网络,侵删
制冷量就是单位时间被冷却的物体通过蒸发器向制冷剂传递的热量Φ,因为蒸发器不做功,所以制冷量计算如下:
Φ=q·(h1-h4) (q为制冷剂质量流量,h1为制冷剂出蒸发器的比焓值,h4为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的比焓值)
由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制冷量Φ与两个因素有关,制冷剂进出蒸发器的比焓差、(蒸发器内的)制冷剂的质量流量q。
其中q:与压缩机有关,主要是压缩机的转速、排气容积、蒸发温度。这几项参数,可在压缩机远型软件或远型表上找到,一般是输入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参数后由压机软件计算出来。
其中比焓差(q1-q4):与制冷剂种类和工作条件有关。那怎么确定比焓差呢?
首先确定h1:根据所需要的蒸发温度(例如5℃),在压焓图上找到在饱和蒸汽线上的对应点即可。
再确定h4:根据蒸发温度(5℃)和一般的入口干度(一般取0.2即可),在压焓图上找到相应的比焓值。
这里推荐压焓图软件refprop,自行下载安装(不会的话可以参照网上教程),可以快速计算出各点的比焓值。
由此就可以计算出制冷量需求。再回到压缩机软件去选择压缩机。
『肆』 有对制冷方面的压焓图理解比较透彻的师傅吗
孩子,你这还没入门呢……制冷原理一点都不懂,基本概念都没有,怎么跟你解释~
图上总共有7种参数,6种线
1)横坐标是焓h,2)纵坐标是压力lgp(压力的对数),3)中间有条类似抛物线状的边界,左半边是饱和液态线x=0,右边半边是饱和气态线x=1,介于中间的是各种等干度线,4)图上与横轴夹角比较小的虚线,并且标着“v ” 的线,是等比容线,比容的倒数就是密度;5) 图上与横轴夹角比较大的实线是等熵线标着“s”,6)剩下一种是等温线,图上一般用红色标,符号为t,一般标着摄氏温度,它在x=0线的左侧时为垂直于横轴的竖线,在X=0与x=1之间的饱和态时,为水平横线,在x=1线的右侧为向下的抛物线。
作为系统设计人员、应用人员来说,从图上可以查相应制冷剂的状态点,可以在上面画出各种理论循环图,可以做各种理论计算等等,进行各种比较,甚至可以用来辅助你判断机组故障等等……用处说都说不完,就是制冷人吃饭的家伙。和空调上的焓湿图一样,就是吃饭图。
但是这图对你现在一点用也没。还不如制冷剂状态参数表好使。
『伍』 空调排出的热气跟制冷的冷气比例等所有相关数据
家用空调器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压缩式的制冷装置,其基本的元件共有四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四者是相通的,其中充灌着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压缩机象一颗奔腾的心脏使得制冷剂如血液一样在空调器中连续不断的流动,实现对房间温度进行调节。 制冷剂通常以几种形态存在:液态、气态和气液混合物。在这几种状态互相转化中,会造成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从而引起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在从气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液化,会放出热量;反之,从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叫做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首先,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而后,气态制冷剂流到室外的冷凝器,在向室外散热过程中,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接着,通过节流装置降压(同时也降温)又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此时,气液混合的制冷剂就可以发挥空调制冷的“威力”了:它进入室内的蒸发器,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而不断汽化,这样,房间的温度降低了,它也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了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空调就可以连续不断的运转工作了。 制冷剂真是神奇!它是怎样在高温下冷凝向外界散发热量又在低温下蒸发从外界吸收热量呢?这与制冷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大家知道,在山顶上煮鸡蛋很难煮熟,而用高压锅做饭时,鱼和肉等食品很快就能做熟,这是因为随着压力的升高,水的饱和温度(通常叫做沸点)也升高。所以,在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低于100oC,反之则高于100oC。同理,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出来时饱和温度要高于室外气温。通过不断散热并开始液化后,其温度依然很高,甚至在其完全变成液态后,仍继续向室外空气散热;而在室内,情况则相反,由于经过节流装置,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降低很多,它的饱和温度也比室内气温低,这才能够连续不断的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热量。 原来,空调器并没有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是通过消耗机械能改变制冷剂的状态,才将热量从温度低的物体传给温度高的环境的。 刚才我们详细分析了家用空调器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那么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需要用空调来给房间加热时,空调的作用同样是将从室外的低温环境中吸收的热量释放到房间空气中,维持室内的温度。参考资料: http://www.bjkp.gov.cn/bjkpzc/kxcl/wk/qnkxjkpwk/hj/11314.shtml
『陆』 压焓图的具体理论
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在该点,制冷剂的液态和气态差别消失。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为饱和液体线,在Ka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是相应压力的饱和液体;K点的右边粗实线Kb为饱和蒸气线,在Kb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均为饱和蒸气状态,或称干蒸气。 Ka左侧——过冷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蒸气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Ka和Kb之间——湿蒸气区,即气液共存区。该区内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蒸气区进行,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区内进行。 制冷剂的压-焓(LgP-E)图中共有八种线条:
等压线P(LgP) 等焓线(Enthalpy) 饱和液体线(Saturated Liquid) 等熵线(Entropy)
等容线(Volume) 干饱和蒸汽线(Saturated Vapor) 等干度线(Quality) 等温线(Temperature)
(1)等压线:图上与横坐标轴相平行的水平细实线均是等压线,同一水平线的压力均相等。
(2)等焓线:图上与横坐标轴垂直的细实线为等焓线,凡处在同一条等焓线上的工质,不论其状态如何焓值均相同。
(3)等温线:图上用点划线表示的为等温线。等温线在不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4)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为起点。
(5)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制冷机中常用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6)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余四个状态参数
『柒』 各种制冷剂压焓图如何准确的绘制
制冷剂压焓图绘制方法:
先在R22压焓图上找到对应的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平衡与纵坐标画出两条等压线,该冷凝压力线与饱和液体线相交的点就是等焓节流的点,从改点画出等焓线,交与蒸发压力线,而蒸发压力线与饱和蒸汽线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