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防爆区域内所有电气管线都要明敷吗
这个要依据实际情况,在危险场所如果电缆不需要保护,就直接架设电缆,如果电缆需要保护就穿管保护。
来自南阳中天防爆
『贰』 人防工程中 电气预埋线管 防护密闭处理与密闭处理 有何区别
防护密闭处理抄是加防火抗裂片。密闭处理的性能和参数要求比防护密闭处理低。
人防工程中防护密闭门设置在出入口最外侧,具有阻挡冲击波和隔绝毒剂两种功能。防护密闭门应能阻挡冲击波,满足相应的抗力要求。选用时,不仅应满足洞口尺寸的需要,还应满足设计压力要求。钢结构门虽然价格较高,防早期核辐射性能也较差,但因其自重较轻,启闭灵活,故通常用于尺寸相对较大的车辆出入口。
在防护密闭门或临时战争封堵外侧受冲击波方向,接线盒采用防护盖板,盖板厚度应为大于或等于3mm的热镀锌钢板。接线盒应采用热镀锌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3mm。
『叁』 在地下室人防底板内的电气管道,经过密闭室(不是进密闭室、是经过)要密闭处理吗
穿过外墙、临空抄墙、防护密闭隔墙和袭密闭隔墙的各种电缆(包括动力、照明、通信、网络等)管线和预留备用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应选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
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同类多根弱电线路可合穿在一根保护管内,但应采用暗管加密闭盒的方式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保护管径不得大于25mm
当防空地下室内的电缆或导线数量较多,且又集中敷设时,可采用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但电缆桥架不得直接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当必须通过时应改为穿管敷设,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肆』 人防工程中电气预埋线管防护密闭处理与密闭处理有何
这个没有要求,但是对盖板是有厚度要求的。
『伍』 平时用电电缆进人防需要做防爆波井么
解决方案:
地下室分类 建筑物首层下面的房间叫地下室,它是利用地下空间,从而节约了建设用地。 地下室按使用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按顶板标高,有半地下室(埋深为1/3~1/2倍的地下室净高)和全地下室(埋深为地下室净高的1/2以上);按结构材料分,有砖混结构地下室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 A.普通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由墙体、底板、顶板、门窗、楼电梯五大部分组成。
墙体 地下室的外墙应按挡土墙设计,如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墙,应按计算确定,其最小厚度除应满足结构要求外,还应满足抗渗厚度的要求。其最小厚度不低于300mm,外墙应作防潮或防水处理,如用砖墙(现在较少采用)其厚度不小于490mm。
顶板 可用预制板、现浇板、或者预制板上作现浇层(装配整体式楼板)。如为防空地下室,必须采用现浇板,并按有关规定决定厚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无采暖的地下室顶板上,即首层地板处应设置保温层,以利首层房间的使用舒适。
底板 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上,并且无压力产生作用的可能时,可按一般地面工程处理,即垫层上现浇混凝土60~80mm厚, 再做面层;如底板处于最高地下水位以下时,底板不仅承受上部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荷载,因此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并双层配筋,底板下垫层上还应设置防水层,以防渗漏。
门窗 普通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房间门窗相同,地下室外窗如在室外地坪以下时,应设置采光井和防护蓖,以利室内采光、通风和室外行走安全。防空地下室一般不允许设窗,如需开窗,应设置战时堵严措施。防空地下室的外门应按防空等级要求,设置相应的防护构造。
楼梯 可与地面上房间结合设置,层高小或用作辅助房间的地下室,可设置单跑楼梯,防空要求的地下室至少要设置两部楼梯通向地面的安全出口,并且必须有一个是独立的安全出口。这个安全出口周围不得有较高建筑物,以防空袭倒塌堵塞出口影响疏散。
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地下室防潮、防水的原则 根据地下室的防水等级,不同地基土和地下水位高低以及有无滞水的可能来确定地下室防潮、防水方案。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底板,或地下室周围土层属弱透水性土存在滞水可能,应采取防水措施。当地下室周围土层为强透水性的土,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且无滞水可能时应采取防潮措施。
地下室防潮 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且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时,地下水不能浸入地下室内部,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可以做防潮处理,地下室防潮只适用于防无压水。 地下室防潮的构造要求是:砖墙体必须采用水泥砂浆砌筑,灰缝必须饱满;在外墙外侧设垂直防潮层,防潮层做法一般为:1:2.5水泥砂浆找平、刷冷底子油一道、热沥青两道,防潮层做至室外散水处,然后在防潮层外侧回填低渗透性土壤如粘土、灰土等,并逐层夯实,底宽500mm左右。此外,地下室所有墙体,必须设两道水平防潮层,一道设在底层地坪附近,一般设置在结构层之间。另一道设在室外地面散水以上150~200mm的位置.
地下室防水构造 目前采用的防水措施有卷材防水和混凝土自防水两类。 (1)卷材防水 卷材防水的施工方法有两种:外防水和内防水。卷材防水层设在地下工程围护结构外侧(即迎水面)时,称为外防水,这种方法防水效果较好;卷材粘贴于结构内表面时称为内防水,这种做法防水效果较差,但施工简单,便于修补,常用于修缮工程。 外防外贴法:首先在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混凝土垫层四周砌筑永久性保护墙,其下部干铺一层卷材做为隔离层,上部用石灰砂浆砌筑临时保护墙,然后先铺贴平面,后铺贴立面,平、立面处应交叉搭接。防水层铺贴完经检查合格立即进行保护层施工,再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完工后,拆除临时保护墙,再做外墙面防水层。其构造作法见图2.19。 卷材防水层直接粘贴在主体外表面,防水层与混凝土结构同步,较少受结构沉降变形影响,施工时不易损坏防水层,也便于检查混凝土结构及卷材防水质量,发现问题易修补。缺点是防水层要几次施工,工序较多,工期较长,需较大的工作面,且土方量大,模板用量多,卷材接头不易保护,易影响防水工程质量。 外防内贴法:先在需防水结构的垫层上砌筑永久性保护墙,保护墙内表面抹1:3水泥砂浆找平层,待其基本干燥后,再将全部立面卷材防水层粘贴在该墙上。永久性保护墙可代替外墙模板,但应采取加固措施。在防水层表面作好保护层后,方可进行需防水结构施工。其构造作法见图2.19。可一次完成防水层施工,工序简单,工期短,可节省施工占地,土方量小,可节省外侧模板,卷材防水层无需临时固定留茬,可连续铺贴,其缺点是立墙防水层难于和立体结构同步,受结构沉降变形影响,防水层易受损。卷材防水层及结构混凝土的抗渗质量不易检查,如发生渗漏,修补卷材防水层十分困难。
(1)钢筋混凝土自防水 抗渗标号是根据最高计算水头与防水混凝土结构最小壁厚比而确定。 防水混凝土的制备可采用集料级配法和防水外加剂法。集料级配法就是将石子骨架相对减弱,适当增加砂率和水泥用量,水泥砂浆除满足充分粘结作用外,还能在粗骨料周围形成一定数量的、质量好的包裹层,将粗骨料分隔开,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防水外加剂法是指在混凝土内掺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如引气剂、减水剂、三乙醇胺、氯化铁、明矾、UEA等膨胀剂,以提高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 除上述防水措施外,采取辅助降、排水措施,可以有效的加强地下室的防水效果。 降、排水法可分为外排法和内排法两种。所谓外排法是指当地下室水位已高出地下室地面以上时,采取在建筑物的四周设置永久性降排水设施,通常是采用盲沟降、排水,即利用带孔套管埋设在建筑物的周围,地下室地坪标高以下。套管周围填充可以滤水的卵石及粗砂等材料,使地下水有组织地流入集水井,再经自流或机械排水排向城市排水管网,使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以下,变有压水为无压水。以减少或消除地下水的影响. 排水法是将渗入地下室内的水,通过永久性自流排水系统排至低洼处或用机械排除。但后者应充分考虑因动力中断引起水位回升的影响,在构造上常将地下室地坪架空,或设隔水间层,以保持室内墙面和地坪干燥,然后通过集水沟排至积水井,再用泵排除。
为保险,有些重要的地下室,既做外部防水又设置内排水设施。 B.防空地下室施工注意事项 防空地下室施工须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等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结合施工现场检查情况,具体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施工图必须经市人防办或其委托的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方可施工。
『陆』 请问搞建筑的同行,人防地下室的防爆波电缆井的预留电缆洞向地下室渗水可以暂时堵上吗急急急
当然可以暂时堵上啊.后期安装时再打开.
『柒』 人防工程电气规范是什么
人防工程电气规范:
摘 要:
由于人防建筑的特殊性,人防电气与普通民用建筑电气的设计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就人防电气设计中人防电源的选择、人防配电系统、平战合用及人防电气设计时容易出错和忽视的地方做个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
人防电气;人防电源;人防负荷;人防配电
在人防地下室工程的电气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战时负荷的种类及负荷级别,并对人防电源进行选择。作为平战合用的人防工程,还要明确平时负荷种类及负荷级别,再根据平时负荷和战时负荷的重要性选择电源。在满足平时负荷和战时负荷要求的前提下,战时的设计要尽量利用平时部分,即充分的做到平战合用,以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又要使平时和战时的配电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可靠。由于人防建筑的特殊性,跟普通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相比有许多不同,特别是线路的敷设方式、敷设路径等。下面就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阐述。
1确定平时、战时负荷级别、人防电源和人防配电系统: 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平时和战时有哪些负荷及负荷级别。对于平时负荷级别的确定这里就不赘述。对于战时负荷级别的确定可查《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表7.2.4。下面就常见的二等人员掩蔽所地下汽车库的主要负荷及负荷等级列表一如下:
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战时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其中一个独立电源应是该防空地下室的内部电源;战时二级负荷应引接区域电源,当引接区域电源有困难时,应在防空地下室内设置自备电源;战时三级负荷,引接电力系统电源。中心医院、应急医院及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的其它人防工程内部均应设置柴油电站。除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外建筑面积之和小于5000m2的人防工程一级负荷为基本通信设备、应急通信设备、应急照明。这些一级负荷容量相对较小,可采用EPS等蓄电池组电源作为内部自备电源,平时设计到位,预留接线和安装位置,战时安装。在通常情况下人防工程都规划有战时区域电源,即战时二级负荷的电源要求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若无法引接区域电源时,战时一级、二级负荷均应设置EPS等蓄电池组电源。对人防电源的选择可参考表二进行选择。 2人防设计的平战合用:
人防地下室工程中平战合用设备可分为动力和照明。对于动力设备首先要确定其平战的负荷级别,再根据负荷级别分别进行配电。对于照明系统则要复杂一些,为了使照明系统能够充分的得到平战合用,照明箱的设置宜按人防单元的划分来设置。因为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大于人防单元的面积,一个较大的防火分区常划分成两至三个人防单元,且每一个人防单元都需要设置一个战时照明箱;所以要做到照明箱的平战合用,照明箱就不能再按防火分区这种平常的划分方式来设置。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车库的照度标准值为75LX。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除战时医疗救护工程的照度要求比平时车库的照度要求高许多外,其余人防工程的照度要求分别为100LX、75LX、50LX,与平时车库的照度要求非常接近。在平战转换时,只需对平时灯具进行少量增减即可满足战时照度的要求。 3 人防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由于人防工程对密闭和防爆要求的特殊性,设计时需要尽量减少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管线数量。由于人防设备的配电均由各自人防区内的人防配电箱配出,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情况较少。平时动力配电往往以放射式配电为主,出线回路较多,存在穿越人防单元和人防围护结构的情况。所以平时配电间的设置位置即要考虑电源的进线方便及靠近负荷中心,还要减少或避免线路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情况。对于设置在人防区内的照明箱向非人防区照明配电时,向非人防区配电的照明回路数量不宜过多。如果非人防区照明回路较多,应在非人防区专门设置照明配电箱,避免从临近人防单元照明箱引出,以减少穿越人防围护结构进行密闭处理的管线数量。
由于非人防区域与人防区域的安全及可靠性的保障不同,非人防区域的线路较容易遭到破坏,电气线路应防止从人防区域内出线到非人防区域再回到人防区域的情况。照明灯具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都量大面广,在设计时特别需要注意。
虑到密闭效果,进出防空地下室的电气线路,动力回路应选用电缆,口部照明回路选用护套线。由于平时设计时动力回路基本都是使用的电缆,所以动力回路基本上能够满足要求。而照明线路通常使用BV导线,此时进出防空地下室段应改用BVV等护套线。
当采用桥架进行敷设穿越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时应改为穿管敷设,并进行密闭处理。为了保证被穿越墙体的防护、密闭性能,在密闭处理时必须一根电缆穿一根密闭管。若桥架内敷设的电缆数量较多,在进行密闭处理时密闭管会占用很大的截面。为了保证穿越密闭管后的电缆仍然能够得到桥架的保护,应加大桥架在断开处的截面。由于桥架断开采用密闭管进行密闭处理时会增大穿越墙体的截面,桥架敷设路径需要合理的选择。不宜选择在结构梁上进行密闭,而是应该在混凝土墙体上进行密闭处理。
根据人防设计相关规范,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构件,如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金属门框及防火卷帘的金属门框、构件等均应做等电位联结。对于金属门框的接地规范条文中有明确的提到,故设计时基本能够考虑到位。而临战转换的人防单元间临战封堵及出入口临战封堵也预埋有金属构件,由于规范条文中没有直接提及,在等电位设计时会遗漏而未将其进行等电位联结处理。
为满足人防疏散的需要,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的通道照明应设计至地面,且其电源应为人防电源。特别是附建式地下车库的人防工程,当利用平时的楼梯间为主要出入口时,从口部照明至楼梯±0层的照明电源均应来自于人防配电箱。 由于平时照明设计时的疏散路径是按建筑防火分区划分,而战时是按照防护单元划分,应急疏散的通道路径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此时的应急疏散指示照明的设计应采取平时和战时分别设计,在平战转换期内将平战不一致的地方按战时设计进行转换处理。
『捌』 人防工程电气规范
人防工程电气规范:
摘 要:
由于人防建筑的特殊性,人防电气与普通民用建筑电气的设计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就人防电气设计中人防电源的选择、人防配电系统、平战合用及人防电气设计时容易出错和忽视的地方做个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
人防电气;人防电源;人防负荷;人防配电
在人防地下室工程的电气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战时负荷的种类及负荷级别,并对人防电源进行选择。作为平战合用的人防工程,还要明确平时负荷种类及负荷级别,再根据平时负荷和战时负荷的重要性选择电源。在满足平时负荷和战时负荷要求的前提下,战时的设计要尽量利用平时部分,即充分的做到平战合用,以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又要使平时和战时的配电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可靠。由于人防建筑的特殊性,跟普通民用建筑的电气设计相比有许多不同,特别是线路的敷设方式、敷设路径等。下面就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阐述。
1确定平时、战时负荷级别、人防电源和人防配电系统: 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平时和战时有哪些负荷及负荷级别。对于平时负荷级别的确定这里就不赘述。对于战时负荷级别的确定可查《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表7.2.4。下面就常见的二等人员掩蔽所地下汽车库的主要负荷及负荷等级列表一如下:
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战时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独立的电源供电,其中一个独立电源应是该防空地下室的内部电源;战时二级负荷应引接区域电源,当引接区域电源有困难时,应在防空地下室内设置自备电源;战时三级负荷,引接电力系统电源。中心医院、应急医院及建筑面积之和大于5000m2的其它人防工程内部均应设置柴油电站。除中心医院、急救医院外建筑面积之和小于5000m2的人防工程一级负荷为基本通信设备、应急通信设备、应急照明。这些一级负荷容量相对较小,可采用EPS等蓄电池组电源作为内部自备电源,平时设计到位,预留接线和安装位置,战时安装。在通常情况下人防工程都规划有战时区域电源,即战时二级负荷的电源要求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若无法引接区域电源时,战时一级、二级负荷均应设置EPS等蓄电池组电源。对人防电源的选择可参考表二进行选择。 2人防设计的平战合用:
人防地下室工程中平战合用设备可分为动力和照明。对于动力设备首先要确定其平战的负荷级别,再根据负荷级别分别进行配电。对于照明系统则要复杂一些,为了使照明系统能够充分的得到平战合用,照明箱的设置宜按人防单元的划分来设置。因为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大于人防单元的面积,一个较大的防火分区常划分成两至三个人防单元,且每一个人防单元都需要设置一个战时照明箱;所以要做到照明箱的平战合用,照明箱就不能再按防火分区这种平常的划分方式来设置。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车库的照度标准值为75LX。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除战时医疗救护工程的照度要求比平时车库的照度要求高许多外,其余人防工程的照度要求分别为100LX、75LX、50LX,与平时车库的照度要求非常接近。在平战转换时,只需对平时灯具进行少量增减即可满足战时照度的要求。 3 人防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由于人防工程对密闭和防爆要求的特殊性,设计时需要尽量减少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管线数量。由于人防设备的配电均由各自人防区内的人防配电箱配出,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情况较少。平时动力配电往往以放射式配电为主,出线回路较多,存在穿越人防单元和人防围护结构的情况。所以平时配电间的设置位置即要考虑电源的进线方便及靠近负荷中心,还要减少或避免线路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情况。对于设置在人防区内的照明箱向非人防区照明配电时,向非人防区配电的照明回路数量不宜过多。如果非人防区照明回路较多,应在非人防区专门设置照明配电箱,避免从临近人防单元照明箱引出,以减少穿越人防围护结构进行密闭处理的管线数量。
由于非人防区域与人防区域的安全及可靠性的保障不同,非人防区域的线路较容易遭到破坏,电气线路应防止从人防区域内出线到非人防区域再回到人防区域的情况。照明灯具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都量大面广,在设计时特别需要注意。
虑到密闭效果,进出防空地下室的电气线路,动力回路应选用电缆,口部照明回路选用护套线。由于平时设计时动力回路基本都是使用的电缆,所以动力回路基本上能够满足要求。而照明线路通常使用BV导线,此时进出防空地下室段应改用BVV等护套线。
当采用桥架进行敷设穿越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时应改为穿管敷设,并进行密闭处理。为了保证被穿越墙体的防护、密闭性能,在密闭处理时必须一根电缆穿一根密闭管。若桥架内敷设的电缆数量较多,在进行密闭处理时密闭管会占用很大的截面。为了保证穿越密闭管后的电缆仍然能够得到桥架的保护,应加大桥架在断开处的截面。由于桥架断开采用密闭管进行密闭处理时会增大穿越墙体的截面,桥架敷设路径需要合理的选择。不宜选择在结构梁上进行密闭,而是应该在混凝土墙体上进行密闭处理。
根据人防设计相关规范,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构件,如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金属门框及防火卷帘的金属门框、构件等均应做等电位联结。对于金属门框的接地规范条文中有明确的提到,故设计时基本能够考虑到位。而临战转换的人防单元间临战封堵及出入口临战封堵也预埋有金属构件,由于规范条文中没有直接提及,在等电位设计时会遗漏而未将其进行等电位联结处理。
为满足人防疏散的需要,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的通道照明应设计至地面,且其电源应为人防电源。特别是附建式地下车库的人防工程,当利用平时的楼梯间为主要出入口时,从口部照明至楼梯±0层的照明电源均应来自于人防配电箱。 由于平时照明设计时的疏散路径是按建筑防火分区划分,而战时是按照防护单元划分,应急疏散的通道路径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此时的应急疏散指示照明的设计应采取平时和战时分别设计,在平战转换期内将平战不一致的地方按战时设计进行转换处理。
『玖』 电气地下人防工程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以下简称《规范》)和《人民防空地下室施工图文件审查 要点》RFJ06-2008(以下简称《要点》)。根据图纸审查时的 查看顺序,将图审要点做如下总结; 1、人防电气设计说明 具体应包括的内容详见《要点》6.2.3 款,具体可参见《防 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及图样》08FJ06,当然不必像 他写个那么细,毕竟各位不是专业人防院的,还要做地上设 计,只要有那个轮廓和重点就是了,这要讲的就是在设备安 装章节中要注明人防墙体和围护结构处的配电箱和过路盒 (86 型接线盒除外)均应明装,鉴于这点,在人防顶板内暗 敷的管线管径就不能超过SC32。 2、人防区低压系统图 这个主要就是查看:区域电源的设置问题,一般的工 程都要设置,除非一些周围都环水区域电源无法引入的可以 不设置,但要按《规范》7.2.13-4 款的要求设置蓄电池组电 源,关于区域电站的问题也有设计院来问过到底在哪,现在 这个我也很难说,这个跟城市的防空体系控规有关,我们需 要做的就是回路设计到位,且区域电源与市电设置手动转换 开关,这点一般都知道,但图审中也曾遇见过。关于区域电 源回路的电缆选择,根据《规范》的条文解释设有内部电站 的应采用TN-S 系统,战时电缆选用五芯电缆,中心线(N) 保护线(PE)严格分开,引接区域电源的采用TN-C-S 系统, 战时电缆选用四芯电缆,在电源进线处设置重复接地,将中 心线(N)保护线(PE)分开。EPS 蓄电池组的设置:对 于设有内部电站的工程,EPS 可不设置,对于引接区域电源 的工程,应只对战时一级负荷(应急照明和战时应急通信电 源)设置EPS,有些设计是对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统统在配电 箱电源进线处设置一组EPS,这样做虽然能满足《规范》要 求,但从合理性和经济性的角度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防 化值班室内的插座箱与战时预留的通信电源不能混淆,前者 为防化要求设置,为战时二级负荷,后者则为战时一级负荷, 应分别设置,《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07FD01 中的设计范例 是错误的。暗敷线路保护管的选择(包括强电与弱电): 这个也有设计院的电话问过,关于这点规范中没有明确说 明,但根据省质监站的要求,我们的意见的是按照图集上得 至少应选择厚壁的焊接钢管,在穿越处按照图集要求选择壁 厚不小于2.5mm的热镀锌钢管。 3、人防平时与战时电力平面图 平面图中所有管线穿越人防墙体及围护结构处均应 按《规范》要求做好防护密闭处理,穿管明敷或桥架敷设的 在穿越处应注明预埋管管径、数量、定位等信息(包括强电 与弱电防爆波电缆井处,若电缆井设于顶板处应出预埋管设 置剖面图),预埋管数量大于10 根处应出布置详图,这个主 要是在一些穿越临战封堵处预埋管的布置应根据上档墙的 高度做合理调整,而且穿管的数量不得过多,这样会对结构 防护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人防区平时和战时都不用的电缆桥 架尽量不要穿越人防区。对于小型的或平时电力布置与战时 电力布置区别不大的人防地下室,电力布置平面图可以平战 结合出一张施工图,其余的,比如设有柴油电站,战时桥架 无法利用平时桥架的应单独再出一张战时电力平面图,但应 注明所有电缆桥架及预埋套管均应在平时施工到位,对于战 时的电缆桥架敷设在这需要注意的是《规范》7.4.9 要求,当 桥架穿越非防护区时,应选用铠装电缆,或者可以从室外经 防爆波电缆井穿钢管埋地敷设,但也应该注意避开非防护区 地下室,因为防空地下室是不考虑直接命中的,只是考虑冲 击波的影响。对于战时水箱的生活水泵控制箱的设置部分 设计人员会疏忽遗漏,这个应注意。人员出入口的所有集 水井排污泵控制箱的设计,不管是平时用的还是战时用的, 个人建议可以应在平时图纸上设计到位,这样便于施工单位 施工,以前在质监中也发现过部分施工人员因此遗漏的,在 这提醒一下水泵控制箱的位置尽量要设置人防门的闭锁边 (非铰页边),否则当人防门开启时有些控制箱就会影响人 防门的开启(根据验收规范人防门应至少能开启到90的位 置)。类似控制箱的电源进线穿越人防墙处得防护密闭处 理施工大样先做一下统一,应根据图集《防空地下室电气设 计》07FD02P18 页口部暗管侧墙进线剖面要求施工,管线距 地面一定高度即可,原来要求的是按照02P20 做法二,但这 个只能是符合顶板处的施工,在底板内敷设的,按这个做法 是不合理的,所以这在下个月新的图审项目中要重新调整 了,希望大家配合。 各防护单元的人防总箱和照明总箱 应尽量设于防化值班室内。 照明平面图防空地下室照明平面图应平战结合设计,有些 设计院的照明图分别出两张:平时的与战时的。由于常见的 防空地下室平时与战时的房间布局等几乎一致,战时是抗爆 挡墙位置也不是完全定位死的,有些设计院战时照明平面图 灯具的布置刻意去避开这些墙体,这个是没有必要的,个人 建议完全可以出一张图纸即可,只要将线路的防护密闭处理 和加装的熔断器(注明其型号和施工大样图在图集中的具体 页数)等标注清楚即可。常见的遗漏的就是除尘前室(也有 可能是后室,具体根据暖通图纸除尘网安装的房间)及平时 进风、排风或排烟机房旁集气室的一框两门处应设置维护检 修用照明。滤毒室内应根据《规范》要求设置2~3 个插座 单相三孔,距离地面约1.5m,这个是为了给现在新型的过滤 吸收器中自由基激发器提供电源所用。简易洗消间内插座一 般不建议设置。 4、战时通风信号布置平面图及预埋管布置平面图 战时通风信号布置平面图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每个防 护单元只有一个主要人员出入口(带简易洗消间的口部), 仅仅该口部防毒通道防护密闭门外需设置呼叫按钮,其余均 不必设置。三种通风信号显示灯箱除人员出入口密闭门内 侧、战时风机房、防化值班室内及相邻单元连通口两侧外, 作为疏散用的一框两门密闭门侧也应设置。物资库等没有滤 毒通风方式的防空地下室也不必设置三种通风方式控制系 统。人员出入口门框墙上的预留短管应分别设于防护密闭门 门框墙及密闭门门框墙处,不得直接设于临空墙处,该短管 是预留战时通信用,平时弱电等线路可以借用。战时电话 分机应按《规范》要求在各点设计布置到位,所有管线平时 施工到位,在多个防护单元的工程中这个可以不用划分防护 单元,在引线方便的其中一个防护单元设置总机,其余所有 分机均从该处引入即可。 5、消防平面图 鉴于消防:普通的防空地下室战时是不用考虑的,所以 关于消防的设计只需满足平时消防要求即可,将消防桥架及 报警灯线路设置时按强电的图审要求做好防护密闭处理,关 于具体的一些要求大家可以参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 范》GB50098-2009。 6、柴油电站的设置 《规范》中关于柴油电站的设置问题我就不过多解释 了,需要说明的是机组容量的选择必须为校正后的容量来确 定,一般来讲人员掩蔽工程,根据《防空地下室设计手册》 设备分册中的讲解,4 个防护单元以上应设置固定电站,4 个(包括4 个)可以设置移动电站,但机组的选择应注明为 增压型机组(以前要求3 个以上就要设置固定电站,在此纠 正一下),因为增压机组的功率相比普通机组会有很大提升。 根据《要点》的要求,柴油电站必须出相应的详图,详图中 应包括战时设备、管线的布置预埋,以及接地等,在接地详 图中应注明储油间、日用油箱间、油管接头井处均应做好防 静电处理,具体可参见国标图集《防空地下室固定柴油电站》 08FJ04 电气部分。一般的固定电站在机组选择时还应预留部 分容量兼做区域电站用,兼做区域电站是应就近控制室处设 置防爆波电缆井。 7、兼顾人防地下室 兼顾人防地下室如何设计,也有设计来电询问过,因为 这个也是省里的政策变动产生的,并没有什么标准的规范, 具体的一些要求省里还在整理,就目前的要求需要注意的就 是不得影响地下室的防护密闭性能,例如电缆桥架等线路的 防护密闭处理问题,室外进入的电缆需要设置防爆波电缆 井,至于口部的预留管、三种通风信号控制系统,EPS 置等统统不用考虑,具体的规范等省里的文件下来了我会及时放到群里共享的。 关于防空地下室图审的一些注意点基本也就上述的要 求,不对之处还请各位提出指教,最后感谢各位平时工作的 配合与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