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气防爆检查的内容有那些
(1)防爆电来气设备的类型是否根自据其适用的危险分区。
(2)选择和确定的防爆电气设备是否与适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级别和点燃温度组别相适应。
(3)检查防爆电气设备包括报警仪表及通讯设备的整体防爆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对移动电子器具及插座的使用应严格控制。
(5)对现有电气线路进行检查①检查现有电气线路的敷设是否远离释放源;电缆或电线的高度是否根据爆炸性气体的比重确定;线路的孔洞是否被堵塞;线路是否避开受损的区域。②检查线路敷设的技术要求。额定电压应不低于500V;导线的载流量应不小于熔断器额定电流的1.25倍;镀锌钢管是否密封,螺纹啮合是否符合要求;电缆等的铜芯截面是否≥2.5mm(一区);1区接线盒是否为隔爆型;2区接线盒是否为隔爆型或增安型;导线严禁采用绞接法连接。③1区内的照明等单相设备的相线及中性线应设短路保护,并采用双线开关同时切断电源。
(6)1区内严禁有中间接头;2区内不应有中间接头。
(7)架空线路跨越区域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8)接地系统应采用等电位连接。
② 电气设备防爆形式有哪些
在研究可燃气体的基础上,按防爆技术要求,将防爆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井专下电气设属备)和ii类(工厂用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参数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小点燃电流比、自燃温度。这些参数是衡量可燃气体危险程度的重要依据,对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关系极大。为使防爆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以电气设备防爆性能的安全性来适应可燃气体的不同程度危险性,并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
<br/><br/><font
color=#0556a3>参考文献:</font>消防商务网
③ 防爆电气和防爆电器有什么区别
防爆电器是指用电器有防爆性能 防爆电气是指设施线路施工方面的要求
④ 防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如下:
1、选型: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选型原则 是按区域和瓦斯等级不同,选用不同的防爆型式。对安 装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矿井总回风道、主 要回风道、采区回风道、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 电气设备,除不允许选用增安型外,其它防爆形式的电 气设备均可选用。
对于安装在瓦斯矿井翻车机硐室和 采区进风道的电气设备,选用矿用防爆型设备;对于安 装在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总进风道或主要进风巷的电 气设备,可选用矿用一般型设备。
2、使用:防爆电气设 备下井前要经防爆检查员检查,签署合格证才能下井。 防爆电气设备在井下使用时,操作和维护人员要进行 巡视和检查,经常保持其防爆性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 理。设备失去防爆性能,要追查有关人员责任。
3、实行 专业化管理:建立防爆检查、电气管理、小型电器和电 缆管理组。电气管理、防爆检查组负责防爆电气设备到 货验收、设备入井和井下防爆性能巡回检查,各种保护 的整定管理和增、减负荷的审批工作。小型电气和电缆 管理组从小型电器和电缆编号、入帐开始,对发放、回 收、修理、试验和报废进行全面管理。
4、修理:对上井 的电气设备,全部入厂检修。检修工人要经过培训,熟 悉设备防爆性能,对检修质量负责。
5、建立各项管理制 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防爆电气管理制度;设备 检查、维修制度;停电检修制度;包机制和岗位责任制 等。
6、建帐立卡、实行图,牌板(计算机)管理,包括 绘制井下供电和各采区配电系统图。掌握各种防爆电 气设备的分布、使用情况,了解设备动态以及在发生事 故时,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
(4)电气防爆门铃扩展阅读:
在启动、运行和切断过程中不致引燃周 围可燃介质的电气装置和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类型有:
1、防爆安全型 (标志A)。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 电弧或危险温度,可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
2、隔爆型 (标志B)。其结构为全封闭式。即使在电气 设备内部爆炸,也不会传爆引燃外部爆炸性气体,从而排除 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性。隔爆电动机就是这种结构。
3、防爆充油型 (标志C)。将可能产主火花、电弧或危 险温度可能成为引火源的带电部件浸入油中,使外部可燃气 体不产生着火爆炸的电气设备。
4、防爆通风充气型 (标志F)。在内部充入空气或惰性 气体,并使其保持正压,以阻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内部的 电气设备。
5、防爆安全火花型。在电路系统中,正常情况产生的电 火花,不致引燃爆炸性气体的电气设备。该设备按最小引爆 电流分为Ⅰ 、Ⅱ、Ⅲ级。这种防爆电气设备电流限制很小, 用于仪表和通讯。
6、防爆特殊型 (标志T)。这种结构不属于上述各类 型,而是采用其他防爆措施的电气设备。
参考资料:网络-防爆电器设备
⑤ 电气防爆的EXD和EXP是什么意思,各有什么区别
EX d是指隔爆型防爆型式,是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回外壳内答,其外壳 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 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参见GB 3836-2标准)
EX p 是指正压型防爆,它是一种通过保持设备外壳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 环境压力的措施来达到安全的电气设备(参见GB 3836-5标准)。
电气防爆的基本型式有:
防爆型式 防爆型式标志
隔爆型 Ex d
增安型 Ex e
正压型 Ex p
本安型 Ex ia
本安型 Ex ib
本安型 Ex ic
油浸型 Ex o
充砂型 Ex q
浇封型 Ex m
n型 Ex n
粉尘防爆型 DIP A
粉尘防爆型 DIP B
特殊性 Ex s
⑥ 什么是抗爆门铃,防什么爆的跟防爆波按钮有什么关系或区别
抗爆门定义及原理:
抗爆门为抵抗工业建筑外面装置偶然发生的爆炸,保障人员生专命安全和工业建属筑内部设备完好,不受爆炸冲击波危害;有效的阻止爆炸危害的延续。采用特种工业钢板按照严格设置的力学数据制作,并配以高性能的五金配件,使用起来更加的实用和美观。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抗爆门也称之为: 防爆门。
⑦ 电气线路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是什么
电气防爆安全要求
1.危险环境
不同危险环境应当选用不同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并采用不同的防爆措施。因此,首先必须正确划分所在环境危险区域的大小和级别。 门)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危险区域的大小受通风条件、释放源特征和危险物品性能参数的影响。
①0区(0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除有危险物质的封闭空间(如密闭容器内部空间、固定顶液体贮罐内部空间等)以外,很少存在0区。
②1区(1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③2区(2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爆炸危险区域的级别主要受释放源特征和通风条件的影响。连续释放比周期性释放的级别高;周期性释放比偶然短时间释放的级别高。良好的通风(包括局部通风)可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和等级。 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和等级还与危险蒸气密度等因素有关。 (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混合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分为10区和11区。
①10区(10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②11区(11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2.防爆安全要求
电气的爆炸是与火灾有联系的,发生火灾的同时发生爆炸。因此,防爆安全除按防火安全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
应当根据安装地点的危险等级、危险物质的组别和级别、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选用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设备。所选用电气设备的组别和级别不应低于该环境中危险物质的组别和级别。当存在两种以上危险物质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危险物质选用。
在爆炸危险环境,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携带式电气设备,应尽量少安装插销座。 (2)防爆电气线路的安装
在爆炸危险环境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线路的安装位置、敷设方式、导线材质、连接方法等均应与区域危险等级相适应。 (3)防爆安全技术
①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包括采取封闭式作业,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有引燃源的区域;采取开式作业或通风措施,稀释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险空间充填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②隔离
危险性大的设备应分室安装,并在隔墙上采取封堵措施。电动机隔墙传动、照明灯隔玻璃窗照明等都属于隔离措施。 ③消除引燃源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按爆炸危险环境的特征和危险物的级别、组别选用电气设备和设计电气线路。
保持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全运行。安全运行包括电流、电压、温升和温度不超过允许范围,包括绝缘良好、连接和接触良好、整体完好无损、清洁、标志清晰等。 ④接地措施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的接地应注意: 应将所有不带电金属物体做等电位联结;
如低压由接地系统配电,应采用TN—S系统,不得采用TN—C系统;
如低压由不接地系统配电,应采用IT系统,并装有一相接地时或严重漏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装置或能发出声、光双重信号的报警装置。
低压电气设备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一、低压电气设备巡视检查
为了保证对用电场所的正常供电,对配电屏上的仪表和电器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做好记录,以便随时分析运行及用电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消除隐患。 对运行中的低压配电屏,通常应检查以下内容:
(1)配电屏及屏上的电气元件的名称、标志、编号等是否清楚、正确,盘上所有的操作把手、按钮和按键等的位置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固定是否牢靠,操作是否灵活。 (2)配电屏上表示“合”、“分”等信号灯和其他信号指示是否正确。
(3)隔离开关、断路器、熔断器和互感器等的触点是否牢靠,有无过热、变色现象。 (4)二次回路导线的绝缘是否破损、老化。
(5)配电屏上标有操作模拟板时,模拟板与现场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对应。 (6)仪表或表盘玻璃是否松动,仪表指示是否正确。
(7)配电室内的照明灯具是否完好,照度是否明亮均匀,观察仪表时有无眩光。 (8)巡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二、低压带电工作安全要求
低压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戴绝缘手套和安全帽,穿长袖衣,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
在高低压同杆架设的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取防止误碰高压带电设备的措施。
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前,工作人员不得穿越。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要保证人体和大地之间、人体与周围接地金属之间、人体与其它导体之间有良好的绝缘或相应的安全距离。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隔离措施。上杆前先分清相、中性线,选好工作位置。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
相线,后断开中性零线。搭接导线时,顺序应相反。因低压相间距离很小,检修中要注意防止人体同时接触两根线头。
电气误操作的防范对策
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我们曾采取过各种防范对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笔者根据自己过去从事运行工作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1 制定倒闸操作的现场管理制度
每个变电站在设备的主结线,设备的容量,设备的健康状态,二次回路的复杂程度,人员的素质情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各变电站应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现场倒闸操作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应细化,如哪些项目在检修后必须检查,哪些项目在一般操作送电时可只做外观检查,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的切换,公共部分的处理,主变送电的有关规定,旁路开关代线路开关运行的操作要求,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因故操作一部分的处理办法,二次回路定值调整等等,均应有各自的明确规定。否则操作者难以掌握。
2 复杂的操作组织讨论
对于每一次复杂的操作,值班负责人应组织全体值班人员进行讨论。查阅图纸、技术说明书、有关规程、规定等。组织大家互相提问,听取每一个值班员的不同意见,不搞一言堂,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争论,最后找到正确答案。对不清楚的问题决不能含糊,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疑点,也必须搞清楚,只有扫除了一切障碍,对操作的对象和操作的目的才会有彻底的了解,操作起来也才会得心应手。
3 严肃认真审核操作票
有的运行人员在审核操作票时,由于方法不对,或者是没有责任心,操作票中的错误没有审出来,在执行倒闸操作时导致事故。操作票审核的不正确方法主要表现为:
(1)"阅读式"。审票人在审核操作票时,象看小儿书一样,不当一回事,从第一项看到最后-项,不查问题,不进入审票把关的角色;
(2)"学习、欣赏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操作票是站长或值长写的,写好草稿后交正值审核,正值审票不是核对操作票填写是否正确,而是象欣赏文艺作品-"样对操作票进行"学习"、"欣赏",根本就没有找问题;
⑧ 电气的防爆等级区分防爆区域怎么区分
防爆等级的区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区域的区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