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LNG标准站应配备哪些防爆工具
各个型号的防爆把手(主要是和螺栓像比配)、防爆照明灯、防爆接线盒、防爆螺丝刀等,差不多就这些吧。
❷ LNG是液化天然气,经过燃气站后气化,那么气化后的LNG的特性和危害性有哪些呢
汽化后就成了CNG而不是LNG了,其实CNG就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无色,无味,无毒,密度比空气内轻,但是有爆容炸性,所以我们接触的时候基本上闻不到,但是要注意防爆,当密度达到10%-15%的爆炸极限的时候容易出现爆炸,所以要在开阔地汽化。危害性就是防止爆炸,注意明火,吸烟,手机都要禁制
❸ LNG的特性有哪些
低温、气液膨胀比大、能效高易于运输和储存,1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热质约为9300千卡,1吨LNG可产生144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可发电8300度。
1、清洁能源
LNG硫含量极低,若260万吨/年LNG全部用于发电与燃煤(褐煤)相比将减排SO2约45万吨(大体相当于福建全年的SO2排放量的2倍),将阻止酸雨趋势的扩大。
天然气发电NOX和CO2排放量仅为燃煤电厂的20%和50%
2、安全性能高
燃点较高—自燃温度约为590℃ ,爆炸范围较窄(5% ~15% )轻于空气、易于扩散。
在泄漏或溢出的地方,会产生明显的白色蒸气云。蒸气云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被溢出的LNG冷却所致。当LNG转变为气体时,其密度为1.5kg/m。气体温度上升到﹣107℃时,气体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同。即LNG气化后温度高于﹣107℃时,气体的密度比空气低,容易在空气中扩散。
(3)lng防爆电气扩展阅读:
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艰巨。
天然气是一种洁净能源。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温室气体只有煤炭的1/2,石油的2/3,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和煤炭。因此加快发展和合理利用天然气,可有效改善大气环境,促进减排目标的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将会提高天然气的需求,给天然气及LNG 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LNG
❹ lng气化站中镀锌管和防爆穿线盒之间要加跨接线吗
必须跨接
❺ LNG加气站的危险源以及其控制方法是什么
2、储罐危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1)危害因素:分层、翻滚
诱发原因:a.先后充注的LNG产地不同组分不同;
b.先后充注的LNG温度不同;
c.先充注的LNG由于轻组分甲烷的蒸发。
防范措施:a.将不同产地的 LNG 分开储存。
b.为防止先后注入储罐的 LNG 产生密度差,可采取以下充注方法:①槽车中的 LNG 与储罐中 LNG 密度相近时,从下进液充注;②槽车中的轻质LNG充注到重质LNG储罐中时,从下进液充注;③槽车中的重质LNG充注到轻质LNG储罐中时,从上进液充注。
c.储罐中的进液管使用混合喷嘴和多孔管,可使新充注的LNG 与原有 LNG 充分混合。
d.对长期储存的 LNG,采取定期倒罐的方式防止其因静止而分层。
翻滚:储罐内的液体已经分层,被上层液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消耗于液面液体蒸发所需的潜热,其余热量使上层液体温度升高。随着蒸发的持续,上层液体密度增大,下层液体密度减小,当上下两层液体密度接近相等时,分层界面消失,液层快速混合并伴随有液体大量蒸发,此时的蒸发率远高于正常蒸发率,出现翻滚。
(2)危害因素:安全附件失效。
诱发原因:a.安全附件未按时检验;
b.设备巡检不到位;
c.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防范措施:a.建立安全附件台帐,按时组织校验;
b.加强储罐区域内巡检工作;
c.各项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危害因素:阀门失灵、管线破损。
诱发原因:a.阀门螺丝松动、垫片老化、填料未及时填充;
b.管线焊缝、法兰管件的金属部件处遇冷收缩;
c.人员踩踏管线阀门。
防范措施:a. 及时紧固螺丝,更换配件,填充填料;
b.加强设备巡检与维护保养;
c.严格要求站内人员不得踩踏管线阀门。
(4)危害因素:储罐高温超压。
诱发原因:a.罐内液体存放周期较长;
b.储罐保冷能力不强或真空受损;
c.车辆加液时间间隔较长,回流气体过多。
防范措施:a. 合理安排卸液时间,必要时进行人工放散;
b.联系厂家检测储罐真空度;
c.将加液模式切换至待机模式,减少蒸发量。
(5)危害因素:静电或撞击产生火花。
诱发原因:a.操作人员着装不规范;
b.操作过程中未使用防爆工具;
c.使用非防爆电器或防爆电器失爆;
防范措施:a. 严格要求操作人员规范着装;
b.防爆区域内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c.使用合格的防爆电器。
2、泵撬危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1)危害因素:天然气、LNG泄漏。
诱发原因:a.阀门内部件老化或损坏;
b.焊缝、法兰等收缩产生裂缝。
防范措施:a.维修或更换阀门;
b.加强泵撬区设备保养。
(2)危害因素:安全附件损坏或仪表失灵。
诱发原因:a.安全附件或仪表维护保养不到位;
b.校验不及时。
防范措施:a. 加强每天巡检工作,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b.按照相关规定,定期校验。
(3)危害因素:操作人员被低温冻伤
诱发原因:a.阀门、管线出现泄漏;
b. 操作人员劳保着装不规范;
c.裸露皮肤接触结霜管线。
防范措施:a. 定时巡检,及时发现问题;
b.按要求使用劳保用品;
c.按操作规程操作,注意个人防护。
对冻伤人员及时应采取达的急救措施:
(1)尽快使冻伤员工脱离低温环境;
(2)清除被LNG污染的衣物;
(3)用41~46℃温水浸泡15~60min;
(4)如员工身体长时间或大面积处于低温环境中而导致全身体温骤降,立即把员工送往医院。
(4)危害因素:窒息。
诱发原因:a.泵撬内空门狭小,通风不畅;
b.阀门管线多,可燃气体容易聚集;
c.撬内可燃气体报警器失灵。
防范措施:a. 操作前开门通风;
b.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c.定期检验可燃气体报警器。
(5)危害因素:摩擦撞击、静电火花。
诱发原因:a.防爆区内使用非防爆工具操作时产生火花;
b. 人体静电快速释放产生电火花。
防范措施:a. 使用防爆工具;
b. 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操作前做人体静电释放。
(6)危害因素:低温潜液泵产生汽蚀。
诱发原因:a.泵池内液体液位过低;
b. 泵池内气体量过大。
防范措施:a. 操作前达到泵预冷条件;
b.合理控制泵池回气阀,提升液位。
2、加气机危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1)危害因素:计量不准。
诱发原因:a.小循环气动阀阀杆标尺下方锁紧螺丝松动;
b. 流量计故障。
防范措施:a. 定期巡检。
b. 组织对流量计进行标定。
(2)危害因素:LNG泄漏。
诱发原因:a.阀门、法兰连接处松动;
b.焊缝、连接部位收缩裂缝。
防范措施:a.定期巡检,维修;
b.维修更换,必要时按急停按钮。
(3)危害因素:加液枪漏液。
诱发原因:a.冰堵;
b.外密封圈或内密封垫损坏。
防范措施:a.加注前细致吹扫;
b.维修加液枪,更换外密封圈或内密封垫。
(4)危害因素:加液软管漏液、爆裂。
诱发原因:a.软管老化;
b.人员操作不规范。
防范措施:a.定期巡检,校验;
b.按操作规程操作,发现软管结冰立即停用。
❻ LNG码头可以需要用哪些防爆电气设备
码头上电气设备不太多。主要是脱缆钩、消防炮、卸液臂等的用电设备要用防爆的。主要用在卸般的平台上,平台以外就不算防爆区了。
❼ 大型LNG接收站,使用的各类阀门,通常使用电动防爆阀门还是气动阀门或者那个占主流大概分别占多少
出于安全考虑主要使用气动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