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气焊操作有什么火灾危险性
电、气焊抄操作有什么火灾危险性?
答:①有大量的火星飞溅和溶渣。
②焊、切时的电弧、火焰温度高(电弧温度可达:3600- 6000℃,火焰温度可达3000℃左右),辐射热强;
③所使用的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有爆炸危险;
④电焊机接触不良,电阻热高或下班时未断电,极易引起火灾;
⑤焊接盛装过易燃,可燃液体的容器、管道时,违反操作规程,能引起爆炸;
⑥焊接的溶渣或火花落在下面或附近的易燃物或裹在工作服或手套内,能阴燃起火。
⑦在不能动火的地方,如生产、使用、储存易燃物品的地方进行焊接
⑵ 焊割作业中的防火防爆措施主要是控制什么
使用焊接毯、灭火器等,控制火星飞溅区域,不让火星飞到可燃物上。北京费普福
⑶ 电气线路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是什么
电气防爆安全要求
1.危险环境
不同危险环境应当选用不同类型的防爆电气设备,并采用不同的防爆措施。因此,首先必须正确划分所在环境危险区域的大小和级别。 门)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分为0,区、1区和2区。危险区域的大小受通风条件、释放源特征和危险物品性能参数的影响。
①0区(0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除有危险物质的封闭空间(如密闭容器内部空间、固定顶液体贮罐内部空间等)以外,很少存在0区。
②1区(1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③2区(2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爆炸危险区域的级别主要受释放源特征和通风条件的影响。连续释放比周期性释放的级别高;周期性释放比偶然短时间释放的级别高。良好的通风(包括局部通风)可降低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和等级。 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和等级还与危险蒸气密度等因素有关。 (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
根据爆炸性混合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分为10区和11区。
①10区(10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②11区(11级危险区域)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2.防爆安全要求
电气的爆炸是与火灾有联系的,发生火灾的同时发生爆炸。因此,防爆安全除按防火安全要求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
应当根据安装地点的危险等级、危险物质的组别和级别、电气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条件选用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设备。所选用电气设备的组别和级别不应低于该环境中危险物质的组别和级别。当存在两种以上危险物质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危险物质选用。
在爆炸危险环境,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携带式电气设备,应尽量少安装插销座。 (2)防爆电气线路的安装
在爆炸危险环境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线路的安装位置、敷设方式、导线材质、连接方法等均应与区域危险等级相适应。 (3)防爆安全技术
①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包括采取封闭式作业,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有引燃源的区域;采取开式作业或通风措施,稀释爆炸性混合物;在危险空间充填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②隔离
危险性大的设备应分室安装,并在隔墙上采取封堵措施。电动机隔墙传动、照明灯隔玻璃窗照明等都属于隔离措施。 ③消除引燃源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按爆炸危险环境的特征和危险物的级别、组别选用电气设备和设计电气线路。
保持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全运行。安全运行包括电流、电压、温升和温度不超过允许范围,包括绝缘良好、连接和接触良好、整体完好无损、清洁、标志清晰等。 ④接地措施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的接地应注意: 应将所有不带电金属物体做等电位联结;
如低压由接地系统配电,应采用TN—S系统,不得采用TN—C系统;
如低压由不接地系统配电,应采用IT系统,并装有一相接地时或严重漏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装置或能发出声、光双重信号的报警装置。
低压电气设备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一、低压电气设备巡视检查
为了保证对用电场所的正常供电,对配电屏上的仪表和电器应经常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做好记录,以便随时分析运行及用电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消除隐患。 对运行中的低压配电屏,通常应检查以下内容:
(1)配电屏及屏上的电气元件的名称、标志、编号等是否清楚、正确,盘上所有的操作把手、按钮和按键等的位置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固定是否牢靠,操作是否灵活。 (2)配电屏上表示“合”、“分”等信号灯和其他信号指示是否正确。
(3)隔离开关、断路器、熔断器和互感器等的触点是否牢靠,有无过热、变色现象。 (4)二次回路导线的绝缘是否破损、老化。
(5)配电屏上标有操作模拟板时,模拟板与现场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对应。 (6)仪表或表盘玻璃是否松动,仪表指示是否正确。
(7)配电室内的照明灯具是否完好,照度是否明亮均匀,观察仪表时有无眩光。 (8)巡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二、低压带电工作安全要求
低压带电工作应设专人监护,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工作时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戴绝缘手套和安全帽,穿长袖衣,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的毛刷、毛掸等工具。
在高低压同杆架设的低压带电线路上工作时,应先检查与高压线的距离,采取防止误碰高压带电设备的措施。
在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措施前,工作人员不得穿越。在带电的低压配电装置上工作时,要保证人体和大地之间、人体与周围接地金属之间、人体与其它导体之间有良好的绝缘或相应的安全距离。应采取防止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的隔离措施。上杆前先分清相、中性线,选好工作位置。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
相线,后断开中性零线。搭接导线时,顺序应相反。因低压相间距离很小,检修中要注意防止人体同时接触两根线头。
电气误操作的防范对策
为了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我们曾采取过各种防范对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此笔者根据自己过去从事运行工作的经验,谈几点体会。
1 制定倒闸操作的现场管理制度
每个变电站在设备的主结线,设备的容量,设备的健康状态,二次回路的复杂程度,人员的素质情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各变电站应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现场倒闸操作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应细化,如哪些项目在检修后必须检查,哪些项目在一般操作送电时可只做外观检查,交流回路和直流回路的切换,公共部分的处理,主变送电的有关规定,旁路开关代线路开关运行的操作要求,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因故操作一部分的处理办法,二次回路定值调整等等,均应有各自的明确规定。否则操作者难以掌握。
2 复杂的操作组织讨论
对于每一次复杂的操作,值班负责人应组织全体值班人员进行讨论。查阅图纸、技术说明书、有关规程、规定等。组织大家互相提问,听取每一个值班员的不同意见,不搞一言堂,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争论,最后找到正确答案。对不清楚的问题决不能含糊,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疑点,也必须搞清楚,只有扫除了一切障碍,对操作的对象和操作的目的才会有彻底的了解,操作起来也才会得心应手。
3 严肃认真审核操作票
有的运行人员在审核操作票时,由于方法不对,或者是没有责任心,操作票中的错误没有审出来,在执行倒闸操作时导致事故。操作票审核的不正确方法主要表现为:
(1)"阅读式"。审票人在审核操作票时,象看小儿书一样,不当一回事,从第一项看到最后-项,不查问题,不进入审票把关的角色;
(2)"学习、欣赏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操作票是站长或值长写的,写好草稿后交正值审核,正值审票不是核对操作票填写是否正确,而是象欣赏文艺作品-"样对操作票进行"学习"、"欣赏",根本就没有找问题;
⑷ 教您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爆工作
企业应如何防火防爆
企业内采取的防火防爆基本措施分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两个方面。
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1. 防止形成燃爆的介质。这可以用通风的办法来降低燃爆物质的浓度,使它不达到爆炸极限。也可以用不燃或难燃防止火灾、爆炸,还可以防止汽油中毒。另外,也可采用限制可燃物的使用量和存放量的措施,使其达不到燃烧、爆炸的危险限度。
2. 防止产生着火源,使火灾、爆炸不具备发生的条件。这方面应严格控制以下8种着火源,即冲击摩擦、明火、高温表面、自燃发热、绝热压缩、电火花、静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3. 安装防火防爆安全装置。例如阻火器、防爆片、防爆窗、阻火闸门以及安全阀等,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防火防爆的组织管理措施主要有:
1. 加强对防火防爆工作的领导。
2. 开展经常性防火防爆安全教育和安全大检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的隐患。
3. 建立健全防火防爆制度,例如防火防爆责任制度等。
4. 厂区内、厂房内的一切出入和通往消防设施的通道,不得占用和堵塞。
5. 应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并配备有针对性和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6. 加强值班值宿,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企业内生产工人应遵守以下防火防爆守则:
1. 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防爆知识。并严格贯彻执行防火防爆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
2. 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吸烟,严禁在工作现场和厂区内吸烟和乱扔烟头。
3. 使用、运输、贮存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和粉尘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在工作现场禁止随便动用明火。确需使用时,必须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并作好安全防范工作。
5. 对于使用的电气设施,如发现绝缘破损、老化不堪、大量超符合以及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时,应停止使用,并报告领导给以解决。不得带故障运行,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 应学会使用一般的灭火工具和器材,对于车间内配备的防火防爆工具、器材等,应该爱护,不得随意挪用。
⑸ 电器是如何防火防爆的
电器防火防爆的,大概有以下几种措施吧:
1、正确选用电气设备。包括是否内防爆电器,电器的质量容问题等
2、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比如电热设备使用时不能离人,很多电器使用时要遵守操作规程等。要有防止电器超压、短路、过载等措施。
3、加强对电器的维护保养。
4、电器安装时要与可燃物或其他设施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5、通风,接地等其他措施。
⑹ 如何做好防火防爆
企业应如何防火防爆
企业内采取的防火防爆基本措施分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两个方面。
防火防爆的技术措施主要有:
1. 防止形成燃爆的介质。这可以用通风的办法来降低燃爆物质的浓度,使它不达到爆炸极限。也可以用不燃或难燃防止火灾、爆炸,还可以防止汽油中毒。另外,也可采用限制可燃物的使用量和存放量的措施,使其达不到燃烧、爆炸的危险限度。
2. 防止产生着火源,使火灾、爆炸不具备发生的条件。这方面应严格控制以下8种着火源,即冲击摩擦、明火、高温表面、自燃发热、绝热压缩、电火花、静电火花、光热射线等。
3. 安装防火防爆安全装置。例如阻火器、防爆片、防爆窗、阻火闸门以及安全阀等,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防火防爆的组织管理措施主要有:
1. 加强对防火防爆工作的领导。
2. 开展经常性防火防爆安全教育和安全大检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的隐患。
3. 建立健全防火防爆制度,例如防火防爆责任制度等。
4. 厂区内、厂房内的一切出入和通往消防设施的通道,不得占用和堵塞。
5. 应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并配备有针对性和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
6. 加强值班值宿,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企业内生产工人应遵守以下防火防爆守则:
1. 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防爆知识。并严格贯彻执行防火防爆规章制度,严禁违章作业
2. 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吸烟,严禁在工作现场和厂区内吸烟和乱扔烟头。
3. 使用、运输、贮存易燃易爆气体、液体和粉尘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在工作现场禁止随便动用明火。确需使用时,必须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并作好安全防范工作。
5. 对于使用的电气设施,如发现绝缘破损、老化不堪、大量超符合以及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时,应停止使用,并报告领导给以解决。不得带故障运行,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6. 应学会使用一般的灭火工具和器材,对于车间内配备的防火防爆工具、器材等,应该爱护,不得随意挪用。
http://www.cncn.gov.cn/newsdetail.jsp?doc_id=20051117095549_308
⑺ 电焊工、气焊工防火防爆应掌握哪些一般规定
(1)从事电焊、气割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掌握焊割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经过考试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方准操作。操作时应持证上岗。徒工学习期间,不能单独操作,必须在师傅的监护下进行操作。
(2)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操作前必须办理用火申请手续,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和消防保卫或安全技术部门检查批准,领取用火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操作。
(3)用火审批人员要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审批前要深入用火地点查看,确认无火险隐患后再行审批。批准用火应采取定时(时间)、定位(层、段、档)、定人(操作人、看火人)、定措施(应采取的具体防火措施),部位变动或仍需继续操作,应事先更换用火证。用火证只限当日本人使用,并要随身携带,以备消防保卫人员检查。
(4)进行电焊、气割前,应由施工员或班组长向操作、看火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任何领导不能以任何借口纵容电、气焊工人进行冒险操作。
(5)装过或有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管道和设备,在未彻底清洗干净前,不得进行焊割。
(6)严禁在有可燃蒸气、气体、粉尘或禁止明火的危险性场所焊割。在这些场所附近进行焊割时,应按有关规定,保持一定的防火距离。
(7)遇有5级以上大风气候时,施工现场的高空和露天焊割作业应停止。
(8)领导及生产技术人员,要合理安排工艺和编排施进度程序,在有可燃材料保温的部位,不准进行焊割作业。必要时,应在工艺安排和施工方法上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焊割作业不准与涂装、喷漆、脱漆、木工等易燃操作同时间、同部位上下交叉作业。
(9)焊割结束或离开操作现场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赤热的焊嘴、焊钳以及焊条头等,禁止放在易燃、易爆物品和可燃物上。
(10)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焊割工具和设备。电焊的导线不能与装有气体的气瓶接触,也不能与气焊的软管或气体的导管放在一起。焊把线和气焊的软管不得从生产、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或部位穿过。
(11)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危险性较大的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⑻ 电焊的防火措施有哪些
1、安全用电:要注意防水、防潮、防电路破损,以免触电。
2、防火、防爆:
(1)在回焊接现场要有防火装置。答
(2)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进行焊接。
(3)严禁焊接有可燃性液体和可燃性气体及具有压力的容和带电设备。
(4)对于存有残余油脂、可燃液体和易燃气体的容器,应先用蒸汽吹洗或碱水冲洗,然后开盖检查,确保冲洗干净时才能进行焊接。另外对密封容器不准进行焊接。
(5)在周围空气含有可燃气体和易燃粉尘的情况下严禁焊接作业。
⑼ 如何防火防爆防触电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加强管理,消灭跑、冒、滴、漏、避免可燃物漏入空气而达 到爆炸限度。 (2)防止产生火花。防爆区的电机、照明应采用防爆型;避免因接触不良、绝缘不良 、超负荷或过热而产生火花或着火;正确铺设避雷装置;检修照明采用安全灯;避免机械性 撞击。 (3)防止产生静电。工作人员要穿棉布工作服,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化纤工作服和塑 料底鞋。 (4)严格遵守防火制度。严禁在生产区吸烟严禁明火取暖和焚烧可燃物,严禁在防爆 区内装设电热设备。 (5)配备安全装置。如装上报警器、在压力容器上安装安全阀,有些设备和管道上可安装防爆板,安全装置要按规定维护核对,处于良好状态。 为防止火灾,除采取上述防爆措施外,还需做到: (1)加强各种可燃物质的管理,大宗燃料应按品种堆放,不得混入硫化物和其它杂质;对酒精、丙酮、油类、甲醇、油漆等易燃物质要妥善保存,不得靠近火源。 (2)采取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建筑物和选用设备应采用阻燃或不燃材料;油库和油缸 周围应设置防火墙等。 (3)配备消防设施,厂区要按规定配备消火栓、消防水源、消防车等。生产车间应配备必须消防用具,如砂箱、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或氯溴甲烷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材要经常检查、定期更换,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4)开展群众性消防活动,既要组织专业消防队也要建立群众性防火灭火义务消防队伍,并通过学习和实地演习,提高灭火技能。 (1)各类电器设备,包括电焊机、照明、家用电器等的选用和安装要符合安全技术规 定,保证设备的保护性接地或保护性接零良好。 (2)电气设备要定期检修,并作好检修记录,及时更换老化或裸露的电线;及时拆除 临时和废弃线路等;待接线头要包扎绝缘。 (3)健全电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章和责任制度,严禁违章作业,严禁非专业人员擅自操 作或修理电器设备。 (4)对电器设备的修理作业,要拉断电源和穿戴绝缘衣物。 (5)组织职工训练,掌握对触电者的急救措施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