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相电机为什么经常烧
绕组烧毁原因很多,你可以询问一下维修电机人员,根据绕组烧毁现象,查找原因版。
1、线圈全部烧权毁变色
当三相绕组全部变成黑色时,说明该电机曾长时间过电流,轴承损坏,定转子严重相擦或电压等级不对。普通电机频繁起动,制动状态下运行也会出现此现象。
2、一相或二相烧毁变色
一相或二相全部变成黑褐色,一般是由于缺相运行造成。Y接运行时烧两相, 接运行时烧一相,如下图,缺相运行的原因一般发生在供电线路中,极少数发生在电机内部(掉头或引线断)
3、局部烧毁或部分绕组变色
如出现局部烧断现象,说明该处发生了匝间短路或对地短路。若部分绕组变色,则是已有短路但还未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4、匝间短路的判断方法
4.1在三相电压平衡的情况下,原基本平衡的三相电流逐渐或突然变得非常不平衡,同时电机温升增加负载能力下降,可初步判定该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
根据绕组烧毁现象,对各种因素进行排查,就能帮助你解决难题。
㈡ 电机绕组烧毁原因及保护措施
电机绕组烧毁原因及保护措施
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烧毁的原因,一般采用的保护技术有过热保护、过流保护和断相保护。
1、过热保护 部分观点认为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故障最终都将导致电机定子绕组过热而烧毁。因此,只要防止电机绕组过热,也就保护了电机。但事实上,电机本身有绝缘耐热等级不同的区别。最高允许温升A级105℃、E级120℃、B级130℃、F级155℃、H级180℃在同样的环境温度、工作条件、温升的情况下,有的电机会损坏,有的却不会损坏。同时对于造成电机过热原因中的轴承损坏、定转子相擦、通风不畅等该属电工定期检查和巡视检查必须发现解决的,不属保护技术主要的讨论范围。另外,电机升温、降温是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对大中型、重要岗位工作的电机加装温升监视和过热保护装置才是必要的。并应根据不同耐热等级,在电机内部设置超温报警而后跳闸的装置。至于小型电机采用过热保护装置并不一定合算。
2、过流保护 对于负载几乎恒定不变的电机,过流保护是没有必要的。但有的电机负载经常变化,经常发生过载、堵转以至烧毁电机绕组。对于这样运行的电机必须加装过流保护装置。三相异步电动机虽有较强的过载能力,但对电机过载实行反时限特性保护,是必要的,也是公众认可的。
3、断相保护 电动机损坏,大多数是断相运行造成的,而人们对断相运行给电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应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方式合适,至今尚没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很长一段时间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断相运行将导致电机绕组过热而损坏;认为“利用温度传感器监视电动机绕组温升,是当前最直接和最可靠的断相保护万案”。(见《电子报》1986年1观页《电动机断相保护讨论小结》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202-1低压电动机起动器)中规定之②在电动机两相由额定电流升至1、15倍额定电流,而第三相由0.9倍额定电流降至0时,起动器应在2h内动作。至于断相电流为数倍额定电流情况下动作时间,可以查具体起动器的断相特性曲线。例如,某一起动器,在一定条件下,2倍额定电流时,40s动作,3倍额定电流时 18s动作,6倍电流时,大于5s动作(见《电子报》1984年14页)。 另一种观点认为电机断相运行将导致断相瞬间在断相绕组两端产生高于额定电压数倍的反电势,极易使电机绕组间击穿而损坏(见《电世界》1991年第342页《三相异步电动机断相过电压分析》 实际调查中,不少维修电工抱怨电机质量欠佳,匝间短路造成电机损坏。于是,我们从电路原理上分析电感线圈断电后产生的反电势,结论是反电势很高。并在通化市电机厂实验室,对空载运行的电机做断相运行实验,实验中发生的多起电机损坏,经解剖证实系由匝间击穿短路引起的,而电机定于绕组根本没有发热。 由于对断相运行给电机造成的危害认识不同,因此在对电机实行断相保护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认为断相给电机造成过热损坏的观点要对电机实行过热保护或过流反时限特性保护,由此产生了热继电器方案、热敏电阻方案、断相过流延时保护方案以及其他一些方案;认为断相给电机绕组造成高压反电势击穿的观点,对断相采取瞬时动作保护方案,于是一些电子式保护器问世。 我们认为断相瞬间在断相绕组两端产生高于额定电压数倍的反.电势给电机造成的危害远大于过热给电机造成的危害,况且断相故障又不能自动排除,因此对电机的断相保护应瞬时动作保护而不是反时限特性保护和过热保护。电动机保护器(电机保护器)应采取动作灵敏的电子式而不是动作缓慢的机电式。至于断相后延时几秒跳闸的做法是无积极意义的。
㈢ 三相异步电机绕组烧坏一相是什么原因
缺相
㈣ 电机绕组烧掉的几种原因及形状
1,过载:绕组呈焦黑色,有匝间或相间短路的现象。2,缺相,可见部分绕组呈焦黑色,部分又完好。3,扫堂等等
㈤ 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时经常烧坏的原因,急急急急!!!!!
电机功率小,或负荷不稳定堵转,电压低,加装热继电器
㈥ 三相电机容易烧坏的原因
三相电机容易烧坏的原因有:
定子绕组短路、定子绕组接地、电机用接触器以及热继电器接触不良、电机电源电压不稳、过负荷、拖动设备卡阻、电机走单相、电机轴承损坏、电机散热不良等等。
㈦ 三相电机只烧了一相是什么原因
三相电机只烧了一相的原因是:
一般情况下是绕组在嵌线的时候不小心碰伤铜线,绝缘电机专在运转属升温导致绝缘不良,发生短路。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接线时接头处理不好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电机接好线应注意检查接线接头,推荐用连绕。还有种情况是转子在装机的时候碰伤绕组,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地方,也是最不应该的地方。
三相电机,是指当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各相差120度电角度),通入三相交流电后,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是闭合通路)。载流的转子导体在定子旋转磁场作用下将产生电磁力,从而在电机转轴上形成电磁转矩,驱动电动机旋转,并且电机旋转方向与旋转磁场方向相同。
㈧ 电动机烧坏主要原因是什么
电动机烧坏的直接原因是温度高。
电动机常见故障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大类,电气故障包括:定子和转子绕组的短路、断路、及启动设备故障;机械故障包括:振动过大、轴承过热、定子与转子相互摩擦及有不正常噪音等。
电动机温度过高的原因 1、电动机本身内部的原因
(1)安装和维修电动机时,误将△形接法的电动机绕组接成了Y形接法,或者误将Y形接法的接成了△形。 (2)绕组相间、匝间短路或接地,导致绕组电流增大,三相电流不平衡,使电动机过热。 (3)极相组线圈连接不正确或每相线圈数分配不均,造成三相空载电流不平衡,并且电流过大;电动机运行时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产生噪声和振动,电动机过热。 (4)定、转子发生摩擦发热。 (5)异步电动机的笼型转子导条断裂,或绕线转子绕组断线。电动机出力不足而过热。 (6)电动机轴承过热。
2、电动机负载方面的原因
(1)电动机长时间过负载运行,定子电流大大超过额定电流,电动机过热。 (2)电动机启动于频繁,启动时间过长或者启动间隔时间太短,都会引起电动机温升过高。 (3)被拖动机械故障,使电动机出力增大,或被卡住不转或转速急剧下降,使电动机电流猛增而过热。 (4)电动机的工作制式和负载工作制不匹配,例如短时周期工作制的电动机用于带动连续长期工作的负载。
3、环境和通风散热方面的原因 (1)电动机工作环境和通风过高,电动机得不到良好的通风散热而过热。 (2)电动机内的灰尘、油垢过多,不利于电动机的散热。 (3)风罩或电动机内挡风板未装,导致风路不畅,电动机散热不良。 (4)风扇破损、变形、松脱,或者未装或装反,使电动机通风散热不良。 (5)封闭式电动机外壳散热筋片缺损过多,散热面积减少;或者防护式电动机风扇堵塞,都会造成电动机通风散热不良而温升过高。
㈨ 为什么电动机三相绕组电阻不一样容易烧坏电机
电阻不一样会造成电流偏相,转动角度不平衡,电流增大,时间长了会烧毁电机
㈩ 三相电机绕组短路故障是什么原因,有什么解决办法没有
绕组短路主要是由于异步电动机电压变动过大、单相运行、机械碰伤、制造不良等原因造成绝缘体损坏,短路有:三相异步电机分绕组匝间短路、绕组间短路、绕组极间短路和绕组相间短路四种.
故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离子的磁场分布不均,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电动机运行时振动和噪声加剧,而在短路线圈中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导致线圈迅速发热而烧毁。
产生原因
电动机由于长期过载,使绝缘老化失去绝缘作用;嵌线时造成绝缘损坏;绕组受潮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绝缘击穿;端部和层间绝缘材料没垫好或整形时损坏;端部连接线绝缘损坏;过电压或遭雷击使绝缘击穿;转子与定子绕组端部相互摩擦造成绝缘损坏;金属异物落入电动机内部和油污过多。
检查方法
⑴外部观察法。观察接线盒、绕组端部有无烧焦,绕组过热后留下深褐色,并有臭味。
⑵探温检查法。空载运行20分钟(发现异常时应马上停止),用手背摸绕组各部分是否超过正常温度。
⑶通电实验法。用电流表测量,若某相电流过大,说明该相有短路处。
⑷电桥检查。测量个绕组直流电阻,一般相差不应超过5%以上,如超过,则电阻小的一相有短路故障。
⑸短路侦察器法。被测绕组有短路,则钢片就会产生振动。
⑹万用表或兆欧表法。测任意两相绕组相间的绝缘电阻,若读数极小或为零,说明该二相绕组相间有短路。
⑺电压降法。把三绕组串联后通入低压安全交流电,测得读数小的一组有短路故障。
⑻电流法。电机空载运行,先测量三相电流,在调换两相测量并对比,若不随电源调换而改变,较大电流的一相绕组有短路。
短路处理方法
⑴短路点在端部。可用绝缘材料将短路点隔开,也可重包绝缘线,再上漆重烘干。
⑵短路在线槽内。将其软化后,找出短路点修复,重新放入线槽后,再上漆烘干。
⑶对短路线匝少于1/12的每相绕组,串联匝数时切断全部短路线,将导通部分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供应急使用。
⑷绕组短路点匝数超过1/12时,要全部拆除重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