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气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有哪些
根据场所特点电气防火防爆所采取的基本措施有:
(1)正专确选用属电气设备。具有爆炸危险场所应按规范选择防爆电气设备。
(2)按规范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是防火防爆的一项重要措施。
(3)加强维护保养检修,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包括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能力,保持电气连接良好等。
(4)通风:在爆炸危险场所,如有良好的通风装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5)采用耐火设施对现场防火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为了提高耐火性能,木质开关箱内表面衬以白铁皮。
(6)接地:爆炸危险场所的接地(或接零),较一般场所要求高。必须按规定接地。
『贰』 防止电气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防止电气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答:(1)根据周围环境和生产性质,选用合适的电气装置;(2)电气装置不得超负荷运行;(3)要保证电气装置的安装与检修质量,使之处于良好状态;(4)电气装置附近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配备消防器材;(5)动火作业,必须动火许可证。从安全角度来理解电气设备为什么要接地?答:从安全角度考虑:(1)消除漏电。电气设备如果通电部分的绝缘性能欠佳,就会轻则感到“麻手”,重则伤人。倘若接地,漏电电流就从地线漏到大地,从而保护了人身安全;(2)避免雷击。电气设备上的避雷器是一种防止雷击的器件,必须埋好地线,以便引雷人地;(3)消除感应。电气设备会受到静电感应,如果机壳接地,就可将感应电荷安全地导人地中。在同一配电线路中不允许一部分接地,另一部分设备接零,这句话对吗?答:对。18.具备哪两个条件会发生电气火灾和爆炸?答:(1)场所空气中存在各种可燃易爆物质;(2)电气装置中产生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源。电气设备着火灭火的安全要求?答: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采用适当灭火机,如二氧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干粉等灭火机。对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时应注意什么?答:对有爆炸、燃烧危险的物品等要按规定妥善存放和管理,严禁在其附近吸烟和明火作业。特殊情况必须动火时,要严格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批准。在接触网附近发生火灾救火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在接触网附近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通知列车调度或接触网工区值班员。(2)用水或一般灭火器灭火距离接触网不足4m的物体时,接触网应停电,若用砂土时,可在不停电情况下进行。(3)在距接触网4m以外的物体着火时,可不停电用灭火器,但喷射方向不能向接触网,并使水流与带电部分距离在2m以上。怎样停止物质的燃烧?答:扑灭火灾就是停止物质的燃烧,要停止燃烧就要消灭燃烧条件,其方法有:(1)窒息法:使燃烧区周围空气中氧的浓度低于维持物质燃烧的浓度,或者根本不使氧进人燃烧区。(2)隔离法:限制和停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也包括将燃烧区的可燃物质撤除燃烧区。(3)冷却法:把水或其他灭火剂喷洒在燃烧物质上,使其下降到可燃物质自燃点以下。怎样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答:二氧化碳灭火器,有开关式和闸刀式两种。使用时,先拔去保险销子,然后一手紧握喷射喇叭上的木柄,一手揿动鸭舌开关或旋转转动开关,然后提握机身。闸刀式的一经开启后,内部封口铜片穿破,即无法关闭,因它喷射的距离一般只有2—3m,所以在喷射时,人要站在上风处,尽量靠近火源,要从火势蔓延最危险的一边喷起,然后逐渐移动,不留下火星,手要握住喷筒木柄,以免冻伤,在空气不流畅的场合,喷射后要立即通风。在易燃易爆车间哪些工作属于动火作业?答:(1)一切能产生火花的工作。(2)安设刀形电气开关。(3)安设非防爆型灯具。(4)钢铁工具敲打工作。(5)凿水泥地、打墙眼。(6)使用电烙铁等。电器装置的防火要求有哪些?答:电器装置引起火灾的原因很多。如绝缘强度降低、导线超负荷、安装质量不佳、设备选型不符合防火要求、设备过热、短路、机械损伤、使用不当等都可能酿成火灾。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的要求是:(1)电器装置要保证符合规定的绝缘强度;限制导线的载流量,不得长期超载。(2)严格按照安装标准装设电气装置,质量要合格。(3)根据环境条件(如潮湿、多尘、易燃、易爆、腐蚀性等)选择适当的设备。(4)经常监视负荷,不使设备过热。(5)防止由于机械损伤、绝缘破坏、接线错误等造成的短路。(6)按电气装置的性能合理使用。导线或其他导体的接触点必须牢固,防止过热氧化;铜一铝导线连接时,还要注意防止电气腐蚀;注意检查铝线接头有无腐蚀松动或过热现象。工艺过程中产生静电时要设法消除。
『叁』 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措施有哪些
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我理解为防爆形式,也就是防爆标志。
防爆电气的专防爆标志有:1、隔爆属型Ex d;2、充砂型Ex q;3、增安型Ex e;4、浇封型Ex m
5、正压型Ex p;6、无火花型Ex n;6、本安型Ex ia;7、油浸型Ex o;8、特殊性Ex s;
9、粉尘防爆型ExtD
如需帮助请私信。
来自南阳中天防爆
『肆』 防爆措施有哪些
1、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存放有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库房,应采用耐火建筑,阻止火焰蔓延;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在库区内的浓度,使之不超过最高允许浓度;凡是性质能相互作用的物品,分开存放。
(2)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储存一些化学易燃物品,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干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3)清除着火源:
清除着火源,采取隔离火源、控温、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增高而起火。
2、明火控制
控制检修或施工现场的着火源,包括明火、冲击摩擦、自然发热、电火花、静电火花等;禁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库区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质;配置消防器材。动火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摩擦和撞击控制
在辅助设施、泵类运行中,保持良好的润滑,及时清除附着的可燃污垢;在搬运盛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时,防止相互撞击,不能抛掷,以免产生火花或容器爆裂而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进出人员不能穿带钉的鞋子。装卸、搬运时,轻装轻卸,防震动、撞击摩擦、重压和倾倒。
4、自然发热控制
油抹布、油棉纱等易引起火灾,应装入金属容器内,放置存安全地带并及时清理。
5、电火花控制
库区内使用的主要是低压电器设备,往往会产生短时间的弧光放电和接点上的微弱火花,对需要点火能量低的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爆炸粉尘等构成危险,所以电气设备及其配线应选择防爆型。
6、静电火花控制
静电最严重的可以导致可燃物燃烧、爆炸,对需要点火能量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尤其严重,在有汽油、苯、氢气等场所,应特别注意静电危害。
进出人员应着防静电工作服,管道输送时应控制流速,散装化学品槽车应有可靠的静电接地部位并对静电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报警等,整个系统应抑制静电产生或迅速导出静电。
7、其他火源控制
避免日光直,配置相应降温措施;室内仓库避免大功率照明灯长时间烘烤,采用冷光源。库区内严禁烟火;禁止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搬运工具;严禁使用不防爆的手机。
8、阻止火焰及爆炸波的扩展
阻火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火焰窜入设备、容器与管道内,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内扩展。常见的阻火设备有安全水封、阻火器和单向阀。
进入易燃易爆库区的运输车辆应进行“三证”检查并加装防火罩、带小型防火器材。对于带压的储存设施,泄压装置是防火防爆的重要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阀和爆破片以及放空管。
9、其他注意事项
储存不稳定的烯烃、二烯烃时应有防自聚的措施,因为自聚过程会放热,增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可采用指示装置,如:压力表(液化气储存等)、温度计、液位计和高位报警器(可燃液体储罐)等,定期检查或校准、检定。另外,罐区还应设置避雷、防静电装置,每年检测一次。
10、应急设备
在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重点部位安装可燃气自动监测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喷淋装置(因液体化学品大多比水轻,用水灭火会导致火灾范围扩大),定期检修或测试、标定,配备的救援器材应具有防爆功能。
『伍』 如何预防和杜绝电气失爆
一、防爆电气设备的失爆原因
1.电气设施的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直接决定了电气设备的耐爆性和防爆效果:众所周知,石油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露天和连续化生产等特点,由于其投资大、规模大、社会影响大,门禁维修属于风险行业,故要求其生产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性能各项技术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电气设备,才能达到真正的防爆目的。尽管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新的防爆产品相关标准,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无视国家财产和人们生命安全,偷工减料、粗制滥造。有些地区假冒伪劣和无证(无生产许可证、无防爆合格证)产品充斥市场。如:防爆电机绕组质量可靠性不高、噪音和振动质量较差;防爆加油机质量良莠不齐;防爆灯具产品结构不合格等。
2.电气设备的安装
不按照要求安装或安装不合格是造成电气设备失爆的主要原因之一。防爆电气设备上的连接部件(如接线箱、接线盒)基本上都是用螺丝固定,在取件过程中很可能伤及其防爆面;若不选用专用工具,硬拆、硬敲使设备外壳变形、扭曲,致使防爆间隙变短、宽度变大;残留在防爆面上的木屑、焊渣等使其间隙变宽或损伤而失爆;内径过大或过小的密封圈也会使喇叭嘴失去防爆能力。以上种种不规范操作都极容易引起设备失爆。此外,由于设备安装人员对防爆知识掌握不够,生产作业不规范,防爆安全意思薄弱等,也是造成设备失爆的主要原因。
3.环境与设备选购
防爆是矿井下安全作业的根本。采购设备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安装质量和防爆安全技术水平。一般地,伪劣设备即便使用时间不长,但却非常容易发生电火花引燃易燃物,致使电气火灾或爆炸;或者设备电气件不合格,或者电气绝缘部分损坏导致过负荷使设备失爆。此外,由于石化生产环境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防爆设备安装不当等于设计、制造、施工也会引起失爆。
4.电气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石油、化工电气设备的防爆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重使用、轻维护”是石化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设备常年失修,导体支持绝缘物损坏或包裹的绝缘材料脱落或损坏;一些运行多年的电气设备普遍存在严重老化的问题;隔爆面普遍存在锈蚀现象;线路连接导线接头连接不牢靠、活动触头(开关。熔丝、接触器、插座、灯泡与灯座等)接触不良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将严重危及石化生产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陆』 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有那些
选用专用的防爆电气设备 有隔爆的 本安的 正压的 通常设备用隔爆的回 仪表用本安活或增安的 具体等级答根据现场可燃物类型和点燃温度决定 参见GB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柒』 电气设备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1)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要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2)安装带漏电保护功能的自动断电装版置。
(3)尽可能采用安权全电压。
(4)保证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
(5)采用电气安全用具。
(6)设立屏护装置。
(7)保证人或物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8)定期检查用电设备。
『捌』 如何防止防爆配电箱失爆,具体有哪些
防爆电器设备的失爆是指矿用电器设备的隔爆外壳失去了耐爆性或隔爆性,既矿用防爆电气设备不能保证在一定的 危险场所安全供电、用电、通讯、检测和控制。1.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 2.勤检查设备和线路 3.建立健全防爆管理措施 3.尽量买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加强员工防爆知识培训
『玖』 防爆电气设备的不利运行环境应对措施有哪些
1.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强烈振动或冲击
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受到强烈的振动或冲击,会影响小型电气设备的机械结构和强度,也会使电气连接松动;频繁起动、反向制动、过载等工况会影响电机的绕组温度和表面温度,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安全性提高的电气设备容易受到运行条件的不利影响。
对策:特别注意设备螺栓和电缆引入装置的密封性,以防振动。清洁非金属电气设备时,应注意避免静电。防爆电气设备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外部因素对防爆性能的不利影响,并采取措施防止异物垂直落入垂直安装电机的通风口。尽量使用铜绝缘软线或铜绞线。用金属管布线时,可根据需要在防爆电气设备与电气线路的连接处安装柔性连接管。弹簧垫和双螺母应用于易受振动影响的螺栓紧固件,以防止松动。
2.防爆电气设备在潮湿环境中运行
防爆电气设备在潮湿环境中长期运行或存放,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产生影响,使电气设备容易出现绝缘电阻下降、电气击穿或漏电,破坏增安型和无火花型的防爆安全性,也对防爆或其他防爆电气装置的运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潮湿的环境电会导致隔爆设备的隔爆接头腐蚀,对防爆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对策:对于室外场所,尽量将防爆电气设备放在雨棚下面,封闭电气线路入口。防爆电气设备附近应采取措施防止积水,已安装的接线管道的螺纹接头应涂防水剂。
3.防爆电气设备在腐蚀性环境中运行
腐蚀环境对防爆电气设备影响很大。严重的腐蚀会造成电气设备外壳、紧固件、防爆接合面的腐蚀,破坏防爆外壳的防爆安全性,降低其他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防护等级。此外,腐蚀环境也会对电气设备的绝缘产生不利影响,还会腐蚀裸露的导体,造成接触不良和火花。
对策:根据环境中的腐蚀性气体、液体和蒸汽,除防腐防爆电气设备外,还应对配电管道进行防腐处理。
4.防爆电气设备在高温环境下运行
如果环境温度超过40℃,会影响电气设备的绕组温度和表面温度。防爆电气设备的允许环境温度范围一般为-20℃~+40℃。如果环境温度超过+40℃,会使电气设备温度升高,影响防爆安全。此外,电气设备在高温下长期运行会影响电绝缘材料的寿命。如果电气设备有塑料外壳,高温会加速塑料的老化,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和防爆安全。
对策:防爆电气设备尽量远离热源,尽量选择温度等级较高的防爆电气设备。
5.防爆电气设备的其他不利因素
阳光、雨、雪、灰尘、雷电等条件会对防爆电气设备产生不利影响。阳光照射可以加速绝缘材料和塑料外壳的光老化;雨、雪和灰尘会降低绝缘部件的泄漏电阻,灰尘还会影响设备相对运动部件(如轴承)之间的润滑,造成摩擦和高温;雷电在电网上产生感应冲击电压,破坏电气设备的绝缘。
对策:避免直接淋雨和阳光直射,尽量选择防护等级较高的产品。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应配有外部接地螺栓,并标有接地符号。便携式和移动设备没有外部接地螺栓,但必须使用带接地芯的电缆。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应定期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
『拾』 电气安全防护的措施有哪些项
一,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要素
(1)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2)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二、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基本要求
(1)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
(4)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5)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6)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应设安全标志。
(7)根据某些电气设备的特性和要求,应采取特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