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看密封圈型号
一般密封圈的型号为*** x ***,
其中第一个***代表密封圈的内径尺寸,第二个***代表密封圈的线径。
密封圈分类:
一、NBR丁腈橡胶密封圈: 适合于石油系液压油、甘醇系液压油、二酯系润滑油、汽油、水、硅润滑脂、硅油等介质中使用。是目前用途最广、成本最低的橡胶密封件。不适用于极性溶剂之中,例如酮类、臭氧、硝基烃、MEK 和氯仿。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40~120 ℃。
二、HNBR氢化丁腈橡胶密封圈: 具有极佳的抗腐蚀、抗撕裂和抗压缩变形特性,耐臭氧、耐阳光、耐天候性较好。比丁腈橡胶有更佳的抗磨性。适用于洗涤机械、汽车发动机系统及使用新型环保冷媒 R134a的制冷系统中。不建议使用于醇类、酯类或是芳香族的溶液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40~150 ℃。
三、SIL硅橡胶密封圈: 具有极佳的耐热、耐寒、耐臭氧、耐大气老化性能。有很好的绝缘性能。但抗拉强度
密封圈东晟 (5张)
较一般橡胶差且不具耐油性。适用于家用电器如电热水器、电熨斗、微波炉等。还适用于各种与人体有接触的用品,如水壶、饮水机等。不建议使用于大部份浓缩溶剂、油品、浓酸及氢氧化钠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5~250 ℃。
四、VITON氟素橡胶密封圈: 耐高温性优于硅橡胶,有极佳的耐候性、耐臭氧性和耐化学性,耐寒性则不良。对于大部份油品及溶剂都具有抵抗能力,尤其是酸类、脂族烃、芳香烃及动植物油。适用于柴油发动机、燃料系统及化工厂的密封需求。不建议使用于酮类、低分子量的酯类及含硝的混合物。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0~250 ℃。
五、FLS氟硅橡胶密封圈: 其性能兼有氟素橡胶及硅橡胶的优点,耐油、耐溶剂、耐燃料油及耐高低温性均佳。能抵抗含氧的化合物、含芳香烃的溶剂及含氯的溶剂的侵蚀。一般用于航空、航天及军事用途。不建议暴露于酮类及刹车油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0~200 ℃。
六、EPDM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 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耐臭氧性、耐水性及耐化学性。可用于醇类及酮类,还可用于高温水蒸气环境之密封。适用于卫浴设备、汽车散热器及汽车刹车系统中。不建议用于食品用途或是暴露于矿物油之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5~150 ℃。
七、CR氯丁橡胶密封圈: 耐阳光、耐天候性能特别好。不怕二氯二氟甲烷和氨等制冷剂,耐稀酸、耐硅脂系润滑油, 但在苯胺点低的矿物油中膨胀量大。在低温时易结晶、硬化。适用于各种接触大气、阳光、臭氧的环境及各种耐燃、耐化学腐蚀的密封环节。不建议使用于强酸、硝基烃、酯类、氯仿及酮类的化学物之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5~120 ℃。
八、IIR丁基橡胶密封圈: 气密性特别好,耐热、耐阳光、耐臭氧性佳,绝缘性能好;对极性溶剂如醇、酮、酯等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可暴露于动植物油或可氧化物中。适合于耐化学药品或真空设备。不建议与石油溶剂、煤油或芳烃同时使用。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50~110 ℃。
九、ACM丙烯酸脂橡胶密封圈: 对油品有极佳的抵抗力, 耐高温、耐候性均佳,但机械强度、压缩变形率及耐水性稍差。一般用于汽车传动系统及动力转向系统之中。不适用于热水、刹车油、磷酸酯之中。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5~170 ℃。
十、NR天然橡胶密封圈: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但在空气中易老化,遇热变黏,在矿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胀和溶解,耐碱但不耐强酸。适合于在汽车刹车油、乙醇等有氢氧根离子的液体中使用。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0~100 ℃。
十一、PU聚氨脂橡胶密封圈: 聚氨脂橡胶的机械性能非常好,耐磨、耐高压性能均远优于其它橡胶。耐老化性、耐臭氧性、耐油性也相当好, 但高温易水解。一般用于耐高压、耐磨损密封环节,如液压缸。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45~90 ℃。
十二、金属橡胶密封圈:采用不锈钢丝制成,不含任何橡胶成分,具有很强的使用特性。比如:在高真空、高低温、强辐射、及各种腐蚀等环境下保持正常工作。密封圈表皮根据用途不同由不同材质如不锈钢、铜、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作,被包覆的金属橡胶构件作为衬芯,具有密封强度高、效果好、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密封圈衬芯是由不同金属丝直径、 密度制造的构件,适用于不同压强场合。一般使用范围为-80~800℃。这种密封圈由于成本高,所以价格比较贵。但是良好的性能,广泛的使用环境,都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可。
B. 防爆开关密封圈30*8*10规格指的是什么
没见实物,不敢胡乱说。一般是“外径*厚度*内径”也有“外径*内径*厚度”的,你让他们发一图片目测一下就知道了
C. 矿用QBZ防爆开关密封圈规格尺寸
开关密封圈 外:85内:20厚45 倒角:分8刀 硬度在50-55
开关密封圈 外:100内:20厚:48 倒角:分9刀 硬度在50-55
D. 如何区别防爆密封圈宽度与厚度
防爆O型圈区别不在尺寸,在于胶料的硬度及配方,一般都是90A以上
E. 为什么防爆电器电缆引入密封圈的同心槽线应朝内有规定没解释,求解!
首先给你提供点法律依据,首先能明确的一点是,引入装置的安装顺序为,嘴子,铁圈,挡板,胶圈,不按顺序为失爆,这点是明确的,那么我们再来看关于切割层胶圈也就是同心槽胶圈的规定,有向内的也有向外的,不过我查到的都是各个煤矿的规定,国家层次的规定我查到一个。
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发布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设备标准》。里边是这样规定的为配合不同外径的电缆,允许在密封圈上切割同心槽。
密封圈尺寸须符合图15、图16的规定。
图15
d=电缆公称外径±1mm
A≥0.7d(不小于10mm)
B≥0.3d(不小于4mm)
图16
d=导线公称外径±0.5mm
D1=n个φd孔外节圆直径
A≥0.7D1(不小于10mm;不大于35mm)
B≥0.5d(不小于4mm)
c≥0.5(不小于4mm)
21.3.7 装密封圈的孔径Do与密封圈外径D的配合直径差须不大于表10的规定。
表10 mm
D
D0-D
D≤20
20<D≤60
60<D
1.0
1.5
2.0
21.3.8 引入装置在下列情况须加设金属垫圈:
a. 压紧螺母式引入装置,须在螺母与密封圈之间加设金属垫圈(图12、图14);
b. 采用图16密封圈时,须在其两侧加设金属垫圈(图14);
c. 采用图15密封圈时,对于接触面积小的须加设金属垫圈,以增大接触面积(图11)。
规定中并没有对方向做出要求,但规定接触面积小的需加设金属垫圈,胶圈两个面哪个面接触面积小呢?当然是有同心槽的那一面,那么同心槽这一面加金属垫圈,如果向内的话金属垫圈就应该加到里边,这样就会形成失爆,这是我对规程方面的理解,下边我再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同心槽如果向内的话是如果电缆受力,是会很容易把同心槽拉出形成失爆的这与同心槽的设计初衷也是不符合的。
F. 密封圈11.8×1.8规格指的是什么
你好,我们是磊明鑫密封圈的,你这个密封圈11.8×1.8规格指的是内径11.8,线径1.8
磊明鑫密封圈有:
液压密封件:O型圈、骨架油封、YX型密封圈、Y型圈、KY型密封圈、YA型密封圈、U型密封圈、
V型组合密封圈、J型防尘圈、斯特封、格来圈、导向带、OK型密封圈、KDAS型密封圈、FB型防尘圈、
G. 对防爆电气设备密封圈的使用有何具体规定
防爆电气设备密封圈属于防爆部件,使用时要选取与出线口的尺寸相匹配,就是密封圈略小于出现口,但是不能小的太多。
来自南阳中天防爆
H. 密封圈一般应用在哪一方面密封圈的安装有什么要求
密封圈被广泛应用于复五金塑制胶、给水排水、消防、船舶、制药、家用电器、玩具、电子、运动器材及卫浴等各个行业。
1)、密封圈的邵氏硬度为45~50度,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分层侧在接线时,应朝向接线腔里面,否则为不完好(但煤电钻除外)。
2)、密封圈尺寸须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均属失爆。
①a、密封圈外径小于或等于2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1mm
b、密封圈外径小于60mm或大于2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1.5mm
c、密封圈外径大于6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2mm
②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的差小于1mm。
③密封圈的宽度不小于电缆外径的0.7倍,且不小于10mm。
④密封圈的厚度不小于电缆外径0.3倍(70mm2的电缆除外),且不小于4mm。
3)、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4)、未穿电缆的接线嘴用密封圈和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挡板封堵压紧。密封圈放在钢挡板以里。
5)线嘴压紧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加装金属垫圈。
I. 防爆密封圈规格有哪些
根据用途不同,隔爆型与增安型的国家标准不同,对密封圈的要求不同,防爆密封圈的型号规格有许多,你需要什么样的?
来自南阳中天防爆
J. 防爆密封圈宽度与电缆外径关系如何计算得到
答:1)、密封圈的邵氏硬度为45~50度,否则为失爆。密封圈的分层侧在接线时,应朝向接线腔里面,否则为不完好(但煤电钻除外)。
2)、密封圈尺寸须符合以下规定,如有一项达不到要求均属失爆。
①a、密封圈外径小于或等于2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1mm
b、密封圈外径小于60mm或大于2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1.5mm
c、密封圈外径大于60mm的,密封圈外径与接线装置内径差小于或等于2mm
②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的差小于1mm。
③密封圈的宽度不小于电缆外径的0.7倍,且不小于10mm。
④密封圈的厚度不小于电缆外径0.3倍(70mm2的电缆除外),且不小于4mm。
3)、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4)、未穿电缆的接线嘴用密封圈和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挡板封堵压紧。密封圈放在钢挡板以里。
5)线嘴压紧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加装金属垫圈。
(1)胶圈外径与腔室内径间隙不大于2 mm (2)胶圈内径与进线电缆外径间隙不大于l mm;(3)密封圈的单孔内不许穿进多根电缆;(4)不准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5)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不许有其他包扎物;(6)一个引入装置内不许用多个密封圈。
来自安弘认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