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机接地规范有什么要求
电缆接线盒里的PE线是保护用的,目的是防止定子绕组绝缘下降而使电机金属部分带电;
机壳外带的也是PE保护线,其目的是将所有的电器设备及金属管路连接成一个等电势,组建成一个环路金属网,其终极目的也是保护和防止静电。
要求
地线的线径不小于1.5倍相线的线径。
接地电值不大于4欧姆。
电机双重保护,就是电机外壳接地,0线也接地
.
Ⅱ 爆炸危险场所对于接地方面的要求
(1)正确抄选用电气设备袭。具有爆炸危险场所应按规范选择防爆电气设备。(2)按规范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是防火防爆的一项重要措施。(3)加强维护保养检修,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包括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参数不超过允许值,保持电气设备足够的绝缘能力,保持电气连接良好等。(4)通风:在爆炸危险场所,如有良好的通风装置,能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5)采用耐火设施对现场防火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为了提高耐火性能,木质开关箱内表面衬以白铁皮。(6)接地:爆炸危险场所的接地(或接零),较一般场所要求高。必须按规定接地。措施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
Ⅲ 防爆电气设备的接地有何规定
标准接地电复阻规范要求:制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Ⅳ 《井下防爆电气检查标准》对接地线连接有什么要求
(1)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接地线应为整根或采用焊接。接地体与接地干线的连内接应留有测定接地电阻的断开容点,此点采用螺旋连接。(2)接地线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偏钢应为宽度的两倍,应有三个领边施焊;圆钢塔接长度为直径的六倍
Ⅳ 防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如下:
1、选型: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选型原则 是按区域和瓦斯等级不同,选用不同的防爆型式。对安 装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矿井总回风道、主 要回风道、采区回风道、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 电气设备,除不允许选用增安型外,其它防爆形式的电 气设备均可选用。
对于安装在瓦斯矿井翻车机硐室和 采区进风道的电气设备,选用矿用防爆型设备;对于安 装在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总进风道或主要进风巷的电 气设备,可选用矿用一般型设备。
2、使用:防爆电气设 备下井前要经防爆检查员检查,签署合格证才能下井。 防爆电气设备在井下使用时,操作和维护人员要进行 巡视和检查,经常保持其防爆性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 理。设备失去防爆性能,要追查有关人员责任。
3、实行 专业化管理:建立防爆检查、电气管理、小型电器和电 缆管理组。电气管理、防爆检查组负责防爆电气设备到 货验收、设备入井和井下防爆性能巡回检查,各种保护 的整定管理和增、减负荷的审批工作。小型电气和电缆 管理组从小型电器和电缆编号、入帐开始,对发放、回 收、修理、试验和报废进行全面管理。
4、修理:对上井 的电气设备,全部入厂检修。检修工人要经过培训,熟 悉设备防爆性能,对检修质量负责。
5、建立各项管理制 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防爆电气管理制度;设备 检查、维修制度;停电检修制度;包机制和岗位责任制 等。
6、建帐立卡、实行图,牌板(计算机)管理,包括 绘制井下供电和各采区配电系统图。掌握各种防爆电 气设备的分布、使用情况,了解设备动态以及在发生事 故时,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
(5)防爆场所电机静电接地规范扩展阅读:
在启动、运行和切断过程中不致引燃周 围可燃介质的电气装置和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类型有:
1、防爆安全型 (标志A)。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 电弧或危险温度,可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
2、隔爆型 (标志B)。其结构为全封闭式。即使在电气 设备内部爆炸,也不会传爆引燃外部爆炸性气体,从而排除 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性。隔爆电动机就是这种结构。
3、防爆充油型 (标志C)。将可能产主火花、电弧或危 险温度可能成为引火源的带电部件浸入油中,使外部可燃气 体不产生着火爆炸的电气设备。
4、防爆通风充气型 (标志F)。在内部充入空气或惰性 气体,并使其保持正压,以阻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内部的 电气设备。
5、防爆安全火花型。在电路系统中,正常情况产生的电 火花,不致引燃爆炸性气体的电气设备。该设备按最小引爆 电流分为Ⅰ 、Ⅱ、Ⅲ级。这种防爆电气设备电流限制很小, 用于仪表和通讯。
6、防爆特殊型 (标志T)。这种结构不属于上述各类 型,而是采用其他防爆措施的电气设备。
参考资料:网络-防爆电器设备
Ⅵ 防爆电机的接地的技术要求是什么啊
对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的接线盒,都必须具有外接地螺栓,并标出接地符号“〨”。对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可不设外接地螺栓,但必须采用有接地芯线的电缆。
Ⅶ 静电带接地有什么标准
要想防静电,大楼得有从地下单独引出的地线(问大楼物管)
没有就得自己做。要求不高,可以接水管或裸露的钢筋上
不能与防雷接地(反倒引来雷电)连用
测接地电阻用专用的表面电阻测试仪就可以了
1、静电安全工作台: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地线等组成。
2、防静电桌垫上应有两个以上的腕带接头,一个供操作人员用,一个供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用。
3、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应放入防静电文件袋内。
4、防静电腕带: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必须带防静电腕带,腕带与人体皮肤应有良好接触,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值应1MΩ。
5、防静电容器:生产场所的元件盛料袋、周转箱、PCB上下料架等应具备静电防护作用,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容器,所有容器都必须接地。
6、防静电工作服:进入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和接触SMD元器件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特别是在相对湿度小于50%的干燥环境中(如冬季).工作服面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7、进入工作区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鞋。穿普通鞋的人员应使用导电鞋束、防静电鞋套或脚跟带。
8、生产线上用的传送带和传动轴,应装有防静电接地的电刷和支杆。
9、对传送带表面可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
10、生产场所使用的组装夹具、检测夹具、焊接工具、各种仪器等,都应设良好的接地线。
11、生产场所入口处应安装防静电测试台,每一个进入生产现场的人员均应进行防静电测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
静电控制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1)控制静电生成环境:
a.湿度控制。在不致导致器材或产品腐蚀生锈或其它危害的前提下,尽量加大湿度;
b.温度控制。在可能条件下尽量降低温度,包括环境温度和物体接触温度;
c.尘埃控制。此为防止附着(吸附)带电的重要措施;
d.地板、桌椅面料和工作台垫应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并正确接地;
e.静电敏感产品的运送传递和存储及包装与拆包装应采取静电防护措施;
f.喷射、流动、运送、缠绕和分离速度应予以控制,在液体、粉体等材料的输送管道中使用缓和器。
(2)防止人体带电:
a.佩戴防静电腕带;
b.穿戴防静电服装、衣、帽;
c.穿戴防静电鞋袜、脚链;
d.佩戴防静电手套、指套;
e.严格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体活动(例如做操、打闹、梳头发、吃东西等);
f.进行离子风浴。
(3)工艺控制措施:
a.制定实施防静电操作程序;
b.使用防静电周转、运输盘、盒、箱及其它容器、小车;
c.使用防静电工具(烙铁、吸锡器等);
d.采用防静电包装;
e.对有静电燃烧、爆炸可能性的液体材料设置必要的静置时间;
f.尽量减少物体间的接触压力、时间、面积(例如布匹、纸张、线材、薄膜材料、胶带等的运送、传递辊筒、卷筒、线轴和产品之间)并限制运行速度不可过快。
生产现场防静电操作规范:
1、所有元器件的操作都必须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凡进入防静电工作区的元器件都必须按防静电要求来对待。
2、未采用防静电包装的SMD器件不得进入生产现场。
3、从静电防护容器中取出部件时,应该在静电安全工作台上进行,作为工作人员要遵守以下三点:
(1)、必须穿好防静电工作服。
(2)、戴上防静电腕带,腕带与皮肤有良好的接触并可靠地接地。
(3)、接触贵重的SMD元器件时,最好戴上防静电指环或指套。
4、对没有防静电包装的元器件,应该在消除静电后再进入静电工作现场。
5、在重要的操作工位上要配备监视器,以随时检测腕带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6、普通服装、图纸资料等不得接触元器件。
7、手拿敏感器件时,应避免接触其引线和接线片。
8、某些元器件要清洗时,不可使用塑料刷子,必须用防静电刷子清洗。
9、操作现场所有必须使用的不具备防静电功能的工具、夹具、设备仪器,都应放在防静电桌(台)垫上。
10、禁止重复使用器件包装管包装元器件。
11、在手工焊接时,要采用防静电低压烙铁。
12、应使用有接地线的低压直流电动起子等装联设备。
13、外来人员进入现场,未采取防静电措施,不得接触元器件。
14、生产现场的各种设备,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
在智能化楼宇内,电磁兼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所用设备的机能障碍,避免甚至会出现的设备损坏,构成布线系统的设备应当能够防止内部自身传导和外来干扰。这些干扰的产生或者是因为导线之间的耦合现象,或者是因为电容效应或电感效应。其主要来源是超高电压,大功率幅射电磁场,自然雷击和静电放电。这些现象会对设计用来发送或接收很高传输频率的设备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对这些设备及其布线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免受来自各种方面的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导线的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室内屏蔽也应多点与PE线可靠连接。防静电干扰也很重要。在洁净、干燥的房间内,人的走步、移动设备,各自磨擦均会产生大量静电。例如在相对湿度10~20%的环境中人的走步可以积聚3.5万伏的静电电压、如果没有良好的接地,不仅仅会产生对电子设备的干扰,甚至会将设备芯片击坏。将带静电物体或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非绝缘体)通过导静电体与大地构成电气回路的接地叫防静电接地。防静电接地要求在洁静干燥环境中,所有设备外壳及室内(包括地坪)设施必须均与PE线多点可靠连接。
智能建筑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10Ω;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4Ω;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100Ω。
智能化楼宇的供电接地系统宜采用TN-S系统,按规范宜采用一个总的共同接地装置,即统一接地体。统一接地体为接地电位基准点,由此分别引出各种功能接地引线,利用总等电位和辅助等电位的方式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接地系统。通常情况下,统一接地系统可利用大楼的桩基钢筋,并用40×4(mm)镀锌扁钢将其连成一体,作为自然接地体。根据规范,该系统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其接地电阻应≤1Ω。若达不到要求,必须增加人工接地体或采用化学降阻法,使接地电阻≤1Ω。在变配电所内设置总等电位铜排,该铜排一端通过构造柱或底板上的钢筋与统一接地体连接,另一端通过不同的连接端子分别与交流工作接地系统中的中性线连接,与需要做安全保护接地的各设备连接,与防雷系统连接,与需做直流接地的电子设备的绝缘铜芯接地线连接。在智能大厦中,因为系统采用计算机参与管理或使用计算机作为工作工具,所以其接地系统宜采用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单点接地是指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直流接地在设备上相互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系统。可从机柜引出三个相互绝缘的接地端子,再由引线引到总等电位铜排上共同接地。不允许把三种接地联结在一起,再用引线接到总等电位铜排上。实际上这是混合接地,这种接法既不安全又会产生干扰,现在的规范是不允许的
Ⅷ 在防爆区域内的静电接地的电阻是多少
防爆区域内的静电接地电阻值随着危险区域物品的静电敏感度不同而有所专区别,如果是在火炸药生产属、储存等区域,静电敏感区域E分为三个等级,按照最小点火能分为E<0.1mJ,0.1<E<100mJ,E>100mJ三个等级,对于这三个等级环境的静电接地电阻的分别为
当E<0.1mJ时,R要求在 5.0*104(10的4次方)~1.0*106(10的6次方)范围内;
当0.1<E<100mJ时,R要求在5.0*104(10的4次方))~1.0*108(10的8次方)范围内;
当E>100mJ时,R要求在5.0*104(10的4次方))~1.0*1010(10的10次方)范围内;
Ⅸ 防爆柜接地线的要求
每个车间厂房都有接地线,把防爆电气的接地线牢靠的接在车间的总结地线上就行。
在接地设计中,信号之间的互扰等电磁兼容问题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否则,接地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近,高速信号的信号回流技术中也引入了“地”的概念。防爆柜的接地,是为了防止防爆柜柜体本身产生静电,导致柜体内储存物发生自燃或自爆事故的发生!
Ⅹ 防爆装置接地形式
每个防爆电机都有两个接地,接线盒里有内接地机座上有外接地。都有接地标志和接地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