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燃气发电机组的控制柜必须防爆吗
如果是自动控制屏,应该是电气线路联电或控制器节点粘连,如果是手动控制,检查开关和旋钮是否在OFF位置,并检查电气线路(启动继电器接线)
B.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燃气的有哪些要求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燃气使用又以下要求:
一般规定
4.1.1 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
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
注:厂房、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甲、乙、丙类液体的划分,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4.1.2 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与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内,并应采用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高层建筑中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2.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房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00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
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4.1.2.2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0m的窗槛墙;
4.1.2.3锅炉房、变压器室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窗时,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20h的防火门窗;
4.1.2.4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00m3,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一等防火门;
4.1.2.5 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隔开;
4.1.2.6 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4.1.2.7 锅炉的容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的规定。油浸电力变压器的总容量不应大于1260KVA,单台容量不应大于630KVA;
4.1.2.8 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和除卤代烷以外的自动灭火系统;
4.1.2.9 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置防爆泄压设施和独立的通风系统。采用燃气作燃料时,通风换气能力不小于6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采用燃油作燃料时,通风换气能力不小于3次/h,事故通风换气能力不小于6次/h。
4.1.3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高层建筑和裙房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3.1可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柴油的闪点不应小于55℃;
4.1.3.2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门应采用一等防火门;
4.1.3.3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超过8.00h的需要量,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能自动关闭的一等防火门;
4.1.3.4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除卤代烷1211、1301以外的自动灭火系统。
4.1.4 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1.5 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1.5.1 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
4.1.5.2 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4.1.5.3 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4.1.5.4 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
4.1.9 高层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应采用管道供气。使用可燃气体的房间或部位宜靠外墙设置。
4.1.10 高层建筑使用丙类液体作燃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0.1 液体储罐总储量不应超过15m3,当直埋于高层建筑或裙房附近,面向油罐一面4.00m范围内的建筑物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4.1.10.2 厂房中的中间储罐的容积不应大于1.00m3,并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单独房间内,该房间的门应采用一等防火门。
4.1.11 当高层建筑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作燃料时,应设集中瓶装液化石油气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1.1 液化石油气总储量不超过1.00m3的瓶装液化石油气间,可与裙房贴邻建造。
4.1.11.2 总储量超过1.00m3、而不超过3.00m3的瓶装液化石油气间,应独立建造,且与高层建筑和裙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
4.1.11.3 在总进气管道、总出气管道上应设有紧急事故自动切断阀。
4.1.11.4 应设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4.1.11.5 电气设计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4.1.11.6 其它要求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4.1.12设置在建筑物内的锅炉、柴油发电机,其燃料供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4.1.12.1应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4.1.12.2储油间的油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的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4.1.12.3燃料供给管道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的规定。
4.2.1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
4.2.2 两座高层建筑或高层建筑与不低于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相邻,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屋面高15.00m及以下范围内的墙为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4.2.3 当较低一座的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且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4.00m。
4.2.4 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墙上开口部位设有一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4.00m。
4.2.5 高层建筑与小型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化学易燃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5的规定。
4.2.6 高层医院等的液氧储罐总容量不超过3.00m3时,储罐间可一面贴邻所属高层建筑外墙建造,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4.2.7高层建筑与厂(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
4.2.8 高层民用建筑与燃气调压站、液化石油气气化站、混气站和城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C. 燃气发电机组有哪些牌子
燃气发电机组品牌众多,包括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国内知名品牌有玉柴、内潍柴容、济柴、上柴、里卡多、重汽等。
具体来说,国际品牌,技术相对更加过硬,价格也同样较高;国内品牌价格相对便宜,服务也更加到位。
当然采购燃气发电机组无论你是选择国际品牌还是国内品牌,务必要到正规OEM厂家采购。不能被家庭小作坊的低价噱头、以假充真、以此充好所迷惑,远离翻新机和二手机。
D. 天然气管道安装注意事项有哪些
注意事项:
1、燃气发电机组机房应远离明火区域;
2、燃气发电机组机房应宽敞、明亮且要求安装换气扇以保证良好的通风;
3、燃气发电机组安装时底盘与地基应用平垫铁找平。接触面积应在60%以上,且分布均匀;
4、室内安装照明、开关、线路及其电器应采用防爆措施,且固定牢固;
5、燃气发电机组机房内应符合消防要求,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械;
6、燃气发电机组机房内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泄露时能及时发现;
7、60kw以下单台燃气发动机燃气管路的外部主要管道内径应不小于2吋,靠近发动机的部分内径应不小于1吋!60kw以上燃气发电机组则分别是3吋和两吋。且必须安装燃气阀门(不锈钢球阀)、型放水阀、防回火装置,燃气管路焊接完成应清理焊渣(用高压空气);
8、燃气必须脱硫、脱水、除尘,其中含流量≤0.25Nm3,氢气≤10%;
燃气发电机组优点
燃气发电机组具有输出功率范围广,启动和运行可靠高、发电质量好、重量轻、体积小、维护简单、低频噪声小等优点,一般它们具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发电质量好
由于发电机组工作时只有旋转运动,电调反应速度快,工作特别平稳,发电机输出电压和频率的精度高,波动小,在突加空减50%和75%负载时,机组运行非常稳定,优于柴油发电机组的电气性能指标。
二、启动性能好,启动成功率高
从冷态启动成功后到满负载的时间仅为30秒钟,而国际规定柴油发电机启动成功后3分钟带负载。燃气轮发电机组可以任何环境温度和气候下保证启动的成功率。
三、噪声低振动小
由于燃汽轮机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它的振动非常小,而且低频噪声优于柴油发电机组。
四、采用的可燃性气体是清洁、廉价的能源
诸如:瓦斯气,桔梗气,沼气等,以它们为燃料的发电机组不仅运行可靠,成本低,而且能变废为宝,不会产生污染。
E. 颜巴赫燃气发电机对气体有何要求
天然气经过净化后,应无液态的油和水, 天然气中的灰尘含量<10mg/m3,灰尘粒度<50μm,硫化物<20 mg/m3。自然吸气的机组燃气压力要求≥5kP即可,涡轮增加机组天然气进气压力 80KPa——300Kpa,,甲烷含量常规天然气甲烷含量85--95%以上。
环境温度 -30℃~40℃,海拔高度 ≤2000m,空气相对湿度 ≤90%。
发动机高、低温循环需采用软化水,冷却水应选用略呈碱性的清洁水,不得含有腐蚀性的化合物,如氯化物、硫酸盐或酸等。其硬度0.7~5.3me/L,氯离子含量 <150mg/L,PH值7~8.5 。
F. 燃气发电机的介绍
燃气发电机是一种以液化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为燃烧物,代替汽油、柴油作为发动机动力的新型,高效的新能源发电机。燃气发电机具有输出功率范围广,启动和运行可靠高、发电质量好、重量轻、体积小、维护简单、低频噪声小等优点
G. 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应执行什么排放标准
市政工程设计深度规定(燃气专业) 一、总则 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程和工程设计两部分。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 1、可行性研究 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存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初步设计 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3、施工图设计 3.1 施工图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其设计文件应能满足施工、安装、加工及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要求。 3.2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工程数量、材料设备表、修正概算或施工图预算。 3.3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施工招标、施工安装、材料设备订货、非标设备制作,据以工程验收。 燃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前言 简述工程的提出过程,工作过程和内容及参加本报告编制的单位及分工。 1、总论 1.1 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 说明本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名称、委托单位、项目背景、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等。 1.2 建设必要性 从发挥城市功能、改善本地区环境状况、促进生产、节约能源和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论述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编范围、内容和要求 说明本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内容和要求以及说明在本阶段要求委托其他单位专门研究的项目(如:环境评价报告、铁路专线等)或有关专题研究项目。 1.4 城市概况、燃气供应现状与规划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性质及规模、市政基础设施(重点是与城市燃气的使用、发展有关)的状况、能源供应及消费状况、大气污染状况。 简要介绍城市燃气的专业规划,说明本项目在当地燃气规划中的位置和作用。 1.5 工程内容概述。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供气规模及气化范围 2.1 燃气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2.2 城市燃气的供气原则、气化范围及气化率。 2.3 各类用户耗热定额的确定。 2.4 用气不均匀系数的确定。 2.5 各类用户耗气量的计算。 2.6 气量平衡计算。 2.7 各类用户小时计算流量。 2.8 供气规模的确定。 2.9 储气调峰量的计算。 3、气源厂、门站、储配厂、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工程 3.1 总图运输 3.1.1 厂址选择、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外部条件(供水、供电、排污、消防、防洪、运输等)落实情况;运输方式(水路、公路、铁路)的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 3.1.2 厂区总平面布置,包括:分区布置情况、厂前区布置、运输装卸设施情况、辅助设施情况、总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覆盖率及扩建设想等。 3.2 气源工艺(含燃气净化、化产回收与加工、加压及调压、计量、加臭、清管等)。 3.2.1 各类气源工艺路线阐述;设计原则、设计规模、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 3.2.2 主要设备选型计算、配置及相关说明。 3.2.3 重要原料、燃料的品质要求、来源、供应方式及可靠性;灰渣和废弃物的数量及去向;化工产品销售去向及状况预测。 3.3 公用工程 包括给水、排水、污水处理、暖通、空调、供电、自控仪表、通讯等系统和土建工程。该部发只要求一般性简要描述,重点说明有特殊要求或需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的部位。 4、燃气输配工程 4.1 压力级制的确定。 4.2 储气方案比较与选择。 4.3 管网布置及水力工况分析 主干线管网的布局、走向及水力工况分析;确定管径及管网长度。 4.4 储配站数量、位置及通过能力的确定。 4.5 调压站数量、位置及通过能力的确定。 4.6 管材、设备及管道防腐措施。 4.7 特殊地段(如重要的穿、跨越工程等)的设计方案。 注:宜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 5、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 5.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系统类型。 5.2 测控中心及各级测控站的功能描述。 5.3 通讯方式及联网通讯站点选择。 5.4 测控中心主要硬件设备的配置方案。 6、主要材料和设备、技术咨询、考察及人员培训 6.1 材料和设备 应提供主要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项目中有需要进口的特殊设备时,应说明理由。 6.2 技术咨询、考察及人员培训 在项目实施或投产过程中,需做技术咨询、考察和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的,应列出计划,并作出费用估算。 7、环境保护 7.1 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7.2 说明用气或建厂地区的环境现状。 7.3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灰渣排放量及噪声的估算。 7.4 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投资估算。 7.5 环境影响初步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说明本项目实施后对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 8、节能 说明本项目中主要耗能的部位,能源种类以及采取的相应节能措施。计算本工程能源投入产生比,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消防 9.1 应遵循的消防规程和标准。 9.2 说明重点防火部位,采取的消防措施及投资估算。 10、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0.1 应遵循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10.2 简述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因素。 10.3 采取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 11、项目实施 11.1 承办企业情况 简要介绍承办企业实施和运行、管理本项目的能力。 11.2 劳动组织及定员 说明本项目建成后的组织结构模式及各岗位人员配置数量。 11.3 配套设施和维护、抢修设备 说明厂、站工程项目已包含的办公、管理用房之外,需另外单独配置的办公、管理、营业用房的建筑面积;为维护、抢修需置的车辆、机泵等设备。对上述配置作出费用估计。 11.4 项目进度 11.4.1 采购计划 11.4.2 项目进度计划:包括资金使用计划和投产期产品生产、销售计划。 12、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评价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概预算文件》相关章节 13、结论和存在问题 13.1 结论及建议 在技术、经济、效益、环境等方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的总评价和各项建议。 13.2 存在问题 说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附件: 1、上级主管部门对本项目建议书的审查意见和批复文件。 2、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对本项目厂址用地,管网布局认可的文件。 3、有关外部市政配套(水、电、暖等)条件,原料及燃料、上游供气部门的意向性协议文件。 4、其他与本项目有关的文件。 5、环境评价报告。 附图: 13.1 项目区域位置图。 13.2 气源厂、储配站、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总平面图。 13.3 各厂站的工艺流程图。 13.4 燃气管网(含调压站)平面布置图。 13.5 燃气管网水力计算简图。 13.6 计算机监控系统拓扑结构示意图。 燃气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1.1.1 设计依据 说明开展本初步设计工作所依据的主要文件,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资源批件、建厂的环境评价报告以及与委托单位签订的合同书等。所遵守的国家有关行业政策、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 1.1.2 主要设计资料 说明开展本初步设计所依据的主要技术资料,并列出资料名称、来源、编制单位及日期。资料内容包括: 1、原料质量或上游气质资料。 2、供气(汽)、供水、供电、排水、防洪、铁中接轨、消防、通讯等各种外部设计条件的协议。 3、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地震设防烈度资料。 4、气化地区的人口、公菜福利设施、工业用气情况、气化率等资料。 5、当地规划部门对本工程选址、管线路由等的批复文件。 6、其他有关资料。 1.1.3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阐述与本项目有关的城市现状和规划发展前景,概述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质、气象、环境污染等有关情况。 1.1.4 现有燃气工程状况 说明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气源厂、储配站、管网等供气设施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和本项目有关的事项应予详细说明。 1.2 气源工程 1.2.1 总图运输 1、厂址及周边环境状况、厂区地形地貌、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 2、供水、供电、给水排水、消防、环境以及铁路接轨等外部条件落实情况。 3、总平面布置原则及布置的简要说明,包括:分区布置情况、厂前区布置及扩建设想、仓库设施、消防安全保卫设施、土石方量的计算及填挖方量的平衡等。 4、厂区坚向布置,包括厂区排水及厂外防洪方案等。 5、工厂运输,包括:全厂原料原料及产品年运输吞吐量,运输设施(铁路、道路、水运)状况、运输车辆选型及配备数量。 6、技术经济指标:列出总站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系数、土石方量、铁路长度、道路面积及绿地覆盖率等有关数据。 1.2.2 原料准备、制气、净化、化工产品回收与加工等工艺系统。 1、设计原则、设计规模、工艺流程特点、生产方法、车间组成及主要工艺设备布置。 2、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成品、灰渣和废弃物的数量、规格及去向,其中包括制气原料的来源、供应方式,拟定原料准备(如配煤等)方案,确定制气方法及燃气净化回收、产品加工所用辅助原材料的来源及数睛。 3、主要操作指标和能源消耗指标。 4、主要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1.2.3 公用专业设计 1、土建(建筑、结构)设计 1)说明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或使用功能确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开间、层数、层高和装饰。 2)说明建筑物的生产类别、防爆、耐火等级以及对室内热工、通风、消防、防爆泄压等特殊要求所采取的措施。 3)说明建(构)筑物工程所在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抗震设计烈度、采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基础和结构、特构类型,并列表表示。 4)说明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和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 5)采用新结构、新材料以及重要结构方案比较的说明。 2、运力管道及暖通空调设计 1)各种管道系统单位负荷指标及总负荷计算。 2)各种管道系统介质种类、介质参数的确定。 3)各种管道系统的流程、废气、废液、废渣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及处理措施和达到的标准。 4)锅炉、制冷、空调、空压机组以及水处理、消音、消烟除尘等附机设备的能力、选型,说明选定设备的规格、技术参数、台数。 5)室外管道平面布置、敷设方式确定、水力工况计算、管道材质及保温防腐措施。 3、给水、排水设计 1)全厂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部位及水量明细表及水量平衡方案。 2)水源及了水方案的选择和确定,由城市供水时说明接管点位置、水压、水量。 3)对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循环水、直流水和制冷水系统分别进行介绍。对消防用水量计算原则,消防水池及消防泵选择应予说明。 4)室外给水管道的材质、水力工部久远算、管网压力、管网平面布置的确定。 5)说明室外排水(包括雨水)系统划分及管道平面布置。 6)全厂污水量及其成分、性质;污水处理方案及流程、处理深度及达到的标准;污水处理的主要设备及构筑物的选择。 4、供配电设计 1)说明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外部电源情况及本工程对电源的要求、负荷等级、备用电源的运行方式。 2)供电负荷计算、电源电压、供电电压、供配电系统的确定及变电设置情况。 3)室外供配电线路布置、敷设方式选择、主要电气设备、线材的选型。 4)防爆等级、防雷、防静电要求及措施。 5)继电保扩和功率因数补偿。 6)电力拖动、控制与信号。 7)照明电源、电压、容量、照度标准及配电系统形式。 5、自控仪表设计 1)说明仪表自动控制设计的原则和标准。 2)控制方案选择、控制原理,各级测控站的功能描述。 3)主要仪表和控制设备选型、防爆要求。 4)说明采用的通讯要求、通讯方式、通讯设计的范围和内容。 12.4 中心化验室 1、说明中心化验室的组成及任务、主要设备及其它附属设施。 2、中心化验室的分析项目、次数及人员安排、化验室布置。 1.3 厂站(门站、储配站、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工程等) 参照1.2执行。 1.4 燃气管网工程 按不同的燃气种类和压力等级分别介绍。 1.4.1 工艺专业设计 1、管网平面布置和主干线管道敷设位置、敷设方式的选择。 2、管网设计计算负荷的确定和水力计算。 3、管道材质、壁厚、阀门、附件及防腐措施的选择与计算。 4、重要阀室的设置。 5、特殊穿越工程的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的说明。 1.4.2 结构设计 1、管道敷设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 2、架空管道支架,特殊重要阀室、穿、跨越工程结构设计。 1.4.3 其他公用专业设计 根据涉及专业及功能要求,参照1.2.3节执行。 1.5 调压站工程 1.5.1 调压站的布置和选址,区域调压站、专用调压站一览表。 1.5.2 调压流程、主要设备选型计算和配置。 1.5.3 自控仪表装置。 1.5.4 典型调压站的总平面及主要设备平面布置。 1.5.5 调压站的土建、结构及公用工程等参照1.2.3节执行。 1.6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 1.6.1 监控中心功能描述,软硬件设备性能、配置数量的说明。 1.6.2 通讯系统方案比选说明及选定通讯方式的设备、技术参数说明。 1.6.3 各类测控点的功能描述及软硬件设备配置。 1.7 生产服务配套设施 1.7.1 生产服务配套设施配置的必要性。 1.7.2 配套设施的项目构成、标准、数量。 1.7.3 维修车间(机修、电修、仪修、防腐、管网维护、抢修) 1、维修车间任务、设计原则。 2、维修能力、维修制度、班次。 3、维修车间组成及布置(占用建筑面积)说明,主要设备数量及选型说明。 1.7.4 人员编制 提出机构设置及人员定编的建议。 1.8 环境保扩和节约能源 1.8.1 概述有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厂区环境自然条件。 1.8.2 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治理方法。 1.8.3 概述耗能的主要部位、能耗情况以及采取的节能措施,节能效果。 1.9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9.1 厂站主要建(构)筑物的生产类别及防爆、耐火等级。 1.9.2 粉尘、有害有毒气体的治理和防护。 1.9.3 防漏电、防雷、防静电措施。 1.9.4 改善职工生活和保证职工健康的措施。 1.10 消防 厂、站设计中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通风、防爆、消防设施等)。与所在地区消防的关系。 1.11 对下阶段设计的要求 1.11.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1.2 下阶段设计时需要提供的资料和勘察要求。 附件 1)设计依据原始文件的复印件。 2)外部设计条件协议书的复印件。 3)管网水力工况计算图表。 2、工程概算书 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概预算文件》相关章节。 3、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设需用的三材、管材及主要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单)。 4、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图纸,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于增减。 4.1 厂址方位图和总体布置图:表示项目中各个气源、厂站(储配厂、灌瓶站、调压站等)、各压力等级的主干线(低压管网不要求)所在城市中的地址位置,表明它们之间以及与现有燃气设施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当项目为单一的厂站工程或管线工程时,则为工程方位图,仅表示工程所处城市中的方位。 4.2 厂(站)总平面布置图。 4.3 厂(站)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图。 4.4 厂(站)工艺流程图。 4.5 带测控中的工艺流程图。 4.6 供配电系统图。 4.7 工艺车间、水泵房、风机房、变配电室、控制中心、锅炉房等各专业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 4.8 主要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图。 4.9 主干管线、调压站平面布置图 4.10 特殊穿、跨越地段设计图。 4.11 监控系统图纸。 燃气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 设计说明 1.1 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及施工验收技术标准、规范。 1.2 工程内容简要说明。 1.3 施工技术要求。 1.4 施工中注意事项。 1.5 其他有关必要的论述。 2 修正概算或施工图预算 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概预算文件》相关章节。 3 主要材料设备表 3.1 管材应标注种类、外径、壁厚、材质等。 3.2 设备及附件应标注公称管径、公称压力、性能参数(进出口压力、流量、功率、扬程、厚度等)。 4 设计图纸 4.1 总体布置图 与初步设计基本相同,但增加表示工程分项情况的内容。要求各分项用代码或符合表示所处的城市地理位置,通过列表示明各分项工程的名称和工程号。 4.2 气源和厂站工程 4.2.1 总图 1、从标、高程换算图(必要时)。 2、土方平衡和挡土墙图。 3、总平面图。 4、围墙大门图。 5、厂区道路图。 6、厂区室外管道综合平面图。 7、必要的各专业厂区室外管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地沟或构筑物断面图、检查室结构图、支吊架图、保温结构图、防腐作法图。 8、坚向排水及防洪图。 9、厂区照明图。 10、铁路专用线场站平面图。 11、厂区绿化图。 4.2.2 单体建筑物(含室外装置区)设计图 1、工艺专业 1)工艺流程图。 2)设备平面布置图。 3)工艺管道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剖面图、支架图。 4)设备、管道安装连接详图。 5)非标设备图。 2、建筑专业 1)建筑物的分层平面图、立面图、部面图。 2)各部构造详图。 3)室内地沟平面图。 3、结构专业 1)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 2)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3)结构构件详图。 4)留孔和预埋件位置及作法图。 5)设备基础图。 4、动力、暖通专业 1)流程图或系统透视图。 2)锅炉房、空气压缩机房、空调机房、制冷站设备平面布置图。 3)管道平面布置图。 4)剖面图。 5)必要的设备安装详图、支吊架、保温结构、风管、风口作法图。 5、给排水专业 1)水泵房、水池设备平面布置图。 2)管道平面布置图。 3)剖面图。 4)管道支吊架图。 5)用水设备、排水口安装图。 6、供配电专业 1)供电总平面图。 2)变配电室高低压一次接线图。 3)变配电室平面布置图。 4)变配电室剖面图。 5)变压器、高低压系统二次接线图。 6)动力线路平面图。 7)电缆作业表。 8)照明系统及平在图。 9)防雷及接地系统平面图。 10)电报设备安装详图。 11)电力拖动和控制信号安装图。 7、自控仪表及通讯 1)带测控点的工艺流程图。 2)仪表盘、控制台、控制柜盘面布置图。 3)控制设备平面布置图。 4)电缆敷设平面布置图。 5)供电系统图。 6)继电箱图。 7)信号及随着锁原理图。 8)仪表安装、连接图。 9)控制设备安装图。 10)电缆清册(必要时)。 11)通讯及电视监视图。 4.3 管网工程 4.3.1 工艺专业 1、管网总平布图(必要时)。 2、管线平面布置图。 3、管线纵继面图。 4、阀室工艺图。 5、特殊穿跨越工程图。 6、电化学保护装置图。 7、必要的局部详图。 8、非标设备图。 4.3.2 结构专业 1、阀室结构图。 2、特殊穿跨越工程结构图。 3、管道基础或设备基础图。 4.3.3 其他公用专业 根据工程涉及的专业和设计内容,参照4.2.2节要求绘制相应图纸。 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编制深度 1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的文件组成、编制办法及深度应按建设部建标[96]628号文《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试行)文件执行。 2 经济评价 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文件组成及深度应按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施细则》文件执行(另发)。 3 概算文件编制深度 3.1 概算文件组成 概算文件由封面、扉页、概算编制说明、总概算书、综合概算、单位工程概算书、主要材料用量及技术经济指标组成。 3.1.1 封面各扉页 封面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及第几册共几册内容,扉页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单位资格证书号、单位主管、审定、审核、专业负责人和主要编制人的署名。 3.1.2 概算编制说明。 3.1.3 概算书:包括各单项(单位)工程概算书及总概算书。 3.2 概算编制说明应包括的内容: 3.2.1 工程概况:包括建设规模、工程范围,并明确工程总概算中所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费用。有几个单位共同设计和编制概算,应说明分工编制的情况。 3.2.2 编制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有关文件,具体说明概算编制所依据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使用的定额、主要材料价格和各项费用取定的依据及编制方法 3.2.3 钢材、木材、水泥总用量,管道工程主要管道数量,道路工程沥青及其制品用量。 3.2.4 工程总投资及各项费用的构成。 3.2.5 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如使用外汇,应说明使用外汇的种类、折算汇率及外汇使用的条件。 3.2.6 有关问题的说明:概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3.3 工程总概算编制内容 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如表所示: 工 程 总 投 资 动 态 投 资 静态 投资 工程费用(第一部分费用) 预备费用 建设期利息 涨价预备费 流动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3.1 总概算书 建设项目总概算书由各综合概算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预备费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及流动资金组成(见附图)。 3.3.2 综合概算书 综合概算书是单项工程建设费用综合文件,由专业的单位工程概算书组成。工程内容简单的项目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汇编为一份综合概算书,也可将综合概算书内容直接编入总概算。而不另单独编制综合概算书。 3.3.3 单工程概算书 单位工程概算书是批一项独立的建(构)筑物中按专业工程计算工程费用概算文件。单位工程概算书由工程直接费、其他工程费和综合费用组成。 3.3.4 附属或小型房屋建筑工程,可参照类似工程的造价指标编制。对于与主体工程配套的其他专业工程,条件不成熟时也可采用估算列入总概算。 3.3.5 设备及管线安装工程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及实际条件,套用定额或参照工程预算测定的安装工程费用指标进行编制。 3.3.6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编制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系指工程费用外的建设项目必须支出的费用。其它费用应计列的项目及内容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确定。其费用计算可参照建设部建标[96]628号文《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第三章第二节计列。 3.3.7 预备费 1、基本预备费:以第一部分“工程费用”总值和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总值之和为基数,乘以预备费费率计算,预备费率可按5%~8%计取。 2、涨价预备费:指项目建设期价格可能发生上涨而预留的费用,以第一部分工程费用总值为基数,按建设期分年度用款计划和人工、材料、设备价格年上涨系数逐年递增计算;上涨系数按国家或地区有关规定计取。 3、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均在年中支出,按半年计息,其它年份按全年计息。天猫提示:美国进口普卫欣有效防雾霾
H. 燃气发电机组机组的运行要求
燃气发电机组
机组的运行要求
a.启动时,先踏下
脚踏开关
,按下启动按钮,将缸内燃气排空后再开启
燃气阀门
,严禁先给燃气再按启动按钮。启动不成功或启动后又熄火时,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查清原因,排净缸内
混合气体
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启动。启动成功后,应立即踢开脚踏开关。
b.开机时,打开门窗,开动排风装置,直到停机。
c.操作者在机房内操作时,应戴安全帽或头盔,机器运转过程中不能直接面对
防爆门
,应避开飞轮等高速旋转件,不能触摸
排气管
等高温件。
d.运行中,若发现燃气有泄漏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卸掉负荷并停机检查。
e.机组运行时,注意燃气发动机防爆安全门,一旦爆破(其声音较大)应立即关闭气源,更换防爆
胶皮
后方可重新启动。
I. 50mw燃气发电机组cad
二、康达燃气机组特点
2.1、发动机部分
2.1.1 气体发动机——康明斯
在世界著名品牌的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针对燃气在汽缸内的燃烧特点及控制特性,采用燃气发动机设计理念对柴油发动机重新设计及生产。其主体的重要部件从材料、加工工艺到加工精度都严格按照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生产。特殊的设计和特殊的加工工艺保证了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采用龙门式缸体,经高强度铸铁铸造,并经多工序机械加工成型,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提高了整机的稳定性,维护保养方便,延长了机组的维护保养周期和整机寿命,大大节约了运行成本。而普通国产燃气机组采用普通式缸体,机械加工成型工序少,在恶劣工作条件下机械强度和刚度无法保证,整机稳定性不高,维护保养麻烦,且维护保养周期及整机寿命短,运行成本相对而言比较贵。
每缸采用四气门设计,相比普通国产燃气机二气门的设计上,四气门设计提高了进排气门面积,进、排气充分,进气量增加,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大大提高,同时提高了机组的加负载能力。
曲轴由高强度合金钢整体锻造成型,提高了整体的强度和刚度,曲轴使用寿命长。而国产燃气机的曲轴有些采用分体式锻造成型,其强度和刚度不高,使用寿命短,同轴度不高,影响了整机运行的稳定性。
2.1.1.1 燃气供给系统:
1)采用著名文丘里混合器,能够自动调节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比,且控制准确、混合均匀、可靠性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沼气和天然气等气体。
2)对气体压力的要求:燃气进口压力为0.2~10kPa,配备德国进口冬斯零压阀,能够自动调节进气压力,防止因进气压力过高或过低造成发动机不正常工作而损坏。
2.1.1.2 电子调速控制系统:
采用高精度燃气机专用调速器——孚创电子调速系统,具有调速精度高、抗突加负载能力强、恢复时间快等优点,更好地适应于用户的不同类型负载。而国产燃气机采用非针对燃气机选型的调速器,导致调速性能不佳,抗突加负载能力差,降低了机组运行稳定性。
2.1.1.3 点火控制系统:
采用采用世界著名品牌ALTRONIC®电子点火系统,包括专门针对该型燃气机特点设计的霍尔传感器,专用的点火模块、点火线圈、高压导线,具有点火定时准确、点火能量高等特点。延长了火花塞的使用寿命,使机组的启动性能更佳,大大减少了爆震机率,提高了发动机运行的稳定性。而国产燃气机采用通用型点火系统,没有针对具体机型进行设计,产生点火不够准确,点火能量偏低和气体燃烧不稳定的后果,甚至出现高压导线漏电,火花塞不点火等现象,导致火花塞使用寿命短,机组启动性能不佳,降低了机组运行稳定性。
2.1.2 现场接线图
注意事项:
1)、点火系统电源必须用12伏,且最好使用24伏转12伏电源变换器,否则可能会导致点火控制器(ECU)损坏。
2)、12V电瓶的负极和高压点火电路的地线必须与发动机的外壳可靠连接,否则将导致点火系统损坏!!!
3)、高压线圈必须与阻尼式线、火花塞连接后才能通电工作。否则将导致点火系统损坏!!!
2.1.3 信号发生器:
它的作用就是通过齿杯在霍尔传感器内转动所产生的各缸上死点信号发送给点火控制器,让其判断那缸点火,信号发生器中的霍尔元件安装方法为将1缸处于TDC位置,然后将触发翼片小缺口后翼前端插入传感器深度为9.5±0.2mm。,如下图所示(此处非经过培训人员勿动,否则可能出现危险)。
2.1.4 防爆阀:
可燃气体爆炸的危险性远比柴油高,所以燃气发动机要有可靠的防火、防爆及其它的安全防护措施。为此,我们在燃气进气管一端设计了一个防爆消焰器,它主要由密封板、O 形密封圈、散热片、弹簧、等零件构成,发动机正常运行时,弹簧的弹力大于管内混合气压力,使密封板紧贴在O形密封圈上,保证密封,进气管产生回火时,进气管内的压力大于弹簧压力,而将密封板推开,喷出的火焰通过小间隙的散热片时既能灭火又能使进气管泄压。
2.1.5 充电系统
充电系统是通过原柴油机所附带的充电发动机来实现的,具有充电和稳压的功能。
2.1.6 传感器
采用电传感的油压和水温传感器,具有油压低水温高报警输出(用户需要自行增加保护器)。
2.2 发电机部分
交流发电机---采用世界著名品牌交流发电机——法国励来森马电球
· 型号:LSA43.2S35
· 无刷,4极旋转磁场,单轴承,防护物护网保护
· H级绝缘
· 自动稳压装置
· 标准IP21-IP23防护等级
· IC01冷却系统
· 全浇筑防潮绕组
· 交流动磁机,旋转整流单元
· 定子绕组环氧胶覆盖
· 转子和动磁机灌注耐高温聚酯胶,防止油和酸性物质腐蚀
· 转子动平衡符合BS5625第12.5标准
· 高级润滑脂密封长寿命轴承
· 转子硅钢片机械契紧
2.3 控制系统部分——COMAP科迈控制系统
康达H系列沼气发电机组选用捷克COMAP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集完整的发电机三相保护(电压和频率);IDMT电流+ 短路电流保护;过载保护;逆功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完整的市电三相保护(电压和频率);矢量转移保护;所有二进制/模拟输入端可配置各种保护于一体。控制器测量显示发电机输出的所有电参数,及发动机的转速、油压、水温、直流电源电压和运行时间等。其中,电压和电流采用真有效值测量,确保数据更准确。
三、随机附送清单
1、启动蓄电池组。
2、一级消声器。
3、安装件.包括:膨胀减震接头、减震垫、电池连接线、尾气管弯头等。
4、使用手册。
5、机组出厂实验报告
6、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
7、KDGH50-G 燃气发电机机组基本参数
额定功率(KW)
50
启动方式
24VDC直流电启动
点火方式
电子火花塞
发电机励磁方式
无刷
发电机接线方式
三相四线
发电机工作方式
连续
绝缘等级
H级
发动机工作方式
四冲程循环
耗气量(m³/h)
25
汽缸数量
6
汽缸排列
L
冷却系统
闭式水冷
缸径/行程(mm)
102×120
压缩比
11.5:1
调速系统
电子调速
总排量(L)
5.88
额定转速(r/min)
1500
怠速(r/min)
700
机油牌号
15W/40CD 级CNG专用机油
机油消耗
≤0.5g/kW.h
最高排温(OC)
≤680
大修期(H)
40000
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电话联系,13713364000
J. 燃气内燃发电机 废气污染物执行什么标准
市政工程设计深度规定(燃气专业)
一、总则
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程和工程设计两部分。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
1、可行性研究
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存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初步设计
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3、施工图设计
3.1 施工图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其设计文件应能满足施工、安装、加工及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要求。
3.2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工程数量、材料设备表、修正概算或施工图预算。
3.3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施工招标、施工安装、材料设备订货、非标设备制作,据以工程验收。
燃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
前言 简述工程的提出过程,工作过程和内容及参加本报告编制的单位及分工。
1、总论
1.1 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
说明本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名称、委托单位、项目背景、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等。
1.2 建设必要性
从发挥城市功能、改善本地区环境状况、促进生产、节约能源和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论述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编范围、内容和要求
说明本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内容和要求以及说明在本阶段要求委托其他单位专门研究的项目(如:环境评价报告、铁路专线等)或有关专题研究项目。
1.4 城市概况、燃气供应现状与规划
城市地理位置、城市性质及规模、市政基础设施(重点是与城市燃气的使用、发展有关)的状况、能源供应及消费状况、大气污染状况。
简要介绍城市燃气的专业规划,说明本项目在当地燃气规划中的位置和作用。
1.5 工程内容概述。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供气规模及气化范围
2.1 燃气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2.2 城市燃气的供气原则、气化范围及气化率。
2.3 各类用户耗热定额的确定。
2.4 用气不均匀系数的确定。
2.5 各类用户耗气量的计算。
2.6 气量平衡计算。
2.7 各类用户小时计算流量。
2.8 供气规模的确定。
2.9 储气调峰量的计算。
3、气源厂、门站、储配厂、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工程
3.1 总图运输
3.1.1 厂址选择、地理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外部条件(供水、供电、排污、消防、防洪、运输等)落实情况;运输方式(水路、公路、铁路)的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
3.1.2 厂区总平面布置,包括:分区布置情况、厂前区布置、运输装卸设施情况、辅助设施情况、总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覆盖率及扩建设想等。
3.2 气源工艺(含燃气净化、化产回收与加工、加压及调压、计量、加臭、清管等)。
3.2.1 各类气源工艺路线阐述;设计原则、设计规模、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的方案比较及推荐意见。
3.2.2 主要设备选型计算、配置及相关说明。
3.2.3 重要原料、燃料的品质要求、来源、供应方式及可靠性;灰渣和废弃物的数量及去向;化工产品销售去向及状况预测。
3.3 公用工程
包括给水、排水、污水处理、暖通、空调、供电、自控仪表、通讯等系统和土建工程。该部发只要求一般性简要描述,重点说明有特殊要求或需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的部位。
4、燃气输配工程
4.1 压力级制的确定。
4.2 储气方案比较与选择。
4.3 管网布置及水力工况分析
主干线管网的布局、走向及水力工况分析;确定管径及管网长度。
4.4 储配站数量、位置及通过能力的确定。
4.5 调压站数量、位置及通过能力的确定。
4.6 管材、设备及管道防腐措施。
4.7 特殊地段(如重要的穿、跨越工程等)的设计方案。
注:宜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
5、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
5.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系统类型。
5.2 测控中心及各级测控站的功能描述。
5.3 通讯方式及联网通讯站点选择。
5.4 测控中心主要硬件设备的配置方案。
6、主要材料和设备、技术咨询、考察及人员培训
6.1 材料和设备
应提供主要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项目中有需要进口的特殊设备时,应说明理由。
6.2 技术咨询、考察及人员培训
在项目实施或投产过程中,需做技术咨询、考察和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的,应列出计划,并作出费用估算。
7、环境保护
7.1 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7.2 说明用气或建厂地区的环境现状。
7.3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灰渣排放量及噪声的估算。
7.4 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投资估算。
7.5 环境影响初步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说明本项目实施后对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
8、节能
说明本项目中主要耗能的部位,能源种类以及采取的相应节能措施。计算本工程能源投入产生比,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9、消防
9.1 应遵循的消防规程和标准。
9.2 说明重点防火部位,采取的消防措施及投资估算。
10、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0.1 应遵循的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10.2 简述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因素。
10.3 采取的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措施。
11、项目实施
11.1 承办企业情况
简要介绍承办企业实施和运行、管理本项目的能力。
11.2 劳动组织及定员
说明本项目建成后的组织结构模式及各岗位人员配置数量。
11.3 配套设施和维护、抢修设备
说明厂、站工程项目已包含的办公、管理用房之外,需另外单独配置的办公、管理、营业用房的建筑面积;为维护、抢修需置的车辆、机泵等设备。对上述配置作出费用估计。
11.4 项目进度
11.4.1 采购计划
11.4.2 项目进度计划:包括资金使用计划和投产期产品生产、销售计划。
12、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评价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概预算文件》相关章节
13、结论和存在问题
13.1 结论及建议
在技术、经济、效益、环境等方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的总评价和各项建议。
13.2 存在问题
说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附件:
1、上级主管部门对本项目建议书的审查意见和批复文件。
2、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对本项目厂址用地,管网布局认可的文件。
3、有关外部市政配套(水、电、暖等)条件,原料及燃料、上游供气部门的意向性协议文件。
4、其他与本项目有关的文件。
5、环境评价报告。
附图:
13.1 项目区域位置图。
13.2 气源厂、储配站、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总平面图。
13.3 各厂站的工艺流程图。
13.4 燃气管网(含调压站)平面布置图。
13.5 燃气管网水力计算简图。
13.6 计算机监控系统拓扑结构示意图。
燃气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设计说明书
1.1 概述
1.1.1 设计依据
说明开展本初步设计工作所依据的主要文件,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资源批件、建厂的环境评价报告以及与委托单位签订的合同书等。所遵守的国家有关行业政策、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
1.1.2 主要设计资料
说明开展本初步设计所依据的主要技术资料,并列出资料名称、来源、编制单位及日期。资料内容包括:
1、原料质量或上游气质资料。
2、供气(汽)、供水、供电、排水、防洪、铁中接轨、消防、通讯等各种外部设计条件的协议。
3、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地震设防烈度资料。
4、气化地区的人口、公菜福利设施、工业用气情况、气化率等资料。
5、当地规划部门对本工程选址、管线路由等的批复文件。
6、其他有关资料。
1.1.3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
阐述与本项目有关的城市现状和规划发展前景,概述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质、气象、环境污染等有关情况。
1.1.4 现有燃气工程状况
说明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气源厂、储配站、管网等供气设施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和本项目有关的事项应予详细说明。
1.2 气源工程
1.2.1 总图运输
1、厂址及周边环境状况、厂区地形地貌、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
2、供水、供电、给水排水、消防、环境以及铁路接轨等外部条件落实情况。
3、总平面布置原则及布置的简要说明,包括:分区布置情况、厂前区布置及扩建设想、仓库设施、消防安全保卫设施、土石方量的计算及填挖方量的平衡等。
4、厂区坚向布置,包括厂区排水及厂外防洪方案等。
5、工厂运输,包括:全厂原料原料及产品年运输吞吐量,运输设施(铁路、道路、水运)状况、运输车辆选型及配备数量。
6、技术经济指标:列出总站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积、建筑系数、土石方量、铁路长度、道路面积及绿地覆盖率等有关数据。
1.2.2 原料准备、制气、净化、化工产品回收与加工等工艺系统。
1、设计原则、设计规模、工艺流程特点、生产方法、车间组成及主要工艺设备布置。
2、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成品、灰渣和废弃物的数量、规格及去向,其中包括制气原料的来源、供应方式,拟定原料准备(如配煤等)方案,确定制气方法及燃气净化回收、产品加工所用辅助原材料的来源及数睛。
3、主要操作指标和能源消耗指标。
4、主要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1.2.3 公用专业设计
1、土建(建筑、结构)设计
1)说明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或使用功能确定的建筑平面布置、开间、层数、层高和装饰。
2)说明建筑物的生产类别、防爆、耐火等级以及对室内热工、通风、消防、防爆泄压等特殊要求所采取的措施。
3)说明建(构)筑物工程所在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抗震设计烈度、采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基础和结构、特构类型,并列表表示。
4)说明对结构设计的特殊要求和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
5)采用新结构、新材料以及重要结构方案比较的说明。
2、运力管道及暖通空调设计
1)各种管道系统单位负荷指标及总负荷计算。
2)各种管道系统介质种类、介质参数的确定。
3)各种管道系统的流程、废气、废液、废渣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及处理措施和达到的标准。
4)锅炉、制冷、空调、空压机组以及水处理、消音、消烟除尘等附机设备的能力、选型,说明选定设备的规格、技术参数、台数。
5)室外管道平面布置、敷设方式确定、水力工况计算、管道材质及保温防腐措施。
3、给水、排水设计
1)全厂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部位及水量明细表及水量平衡方案。
2)水源及了水方案的选择和确定,由城市供水时说明接管点位置、水压、水量。
3)对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循环水、直流水和制冷水系统分别进行介绍。对消防用水量计算原则,消防水池及消防泵选择应予说明。
4)室外给水管道的材质、水力工部久远算、管网压力、管网平面布置的确定。
5)说明室外排水(包括雨水)系统划分及管道平面布置。
6)全厂污水量及其成分、性质;污水处理方案及流程、处理深度及达到的标准;污水处理的主要设备及构筑物的选择。
4、供配电设计
1)说明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外部电源情况及本工程对电源的要求、负荷等级、备用电源的运行方式。
2)供电负荷计算、电源电压、供电电压、供配电系统的确定及变电设置情况。
3)室外供配电线路布置、敷设方式选择、主要电气设备、线材的选型。
4)防爆等级、防雷、防静电要求及措施。
5)继电保扩和功率因数补偿。
6)电力拖动、控制与信号。
7)照明电源、电压、容量、照度标准及配电系统形式。
5、自控仪表设计
1)说明仪表自动控制设计的原则和标准。
2)控制方案选择、控制原理,各级测控站的功能描述。
3)主要仪表和控制设备选型、防爆要求。
4)说明采用的通讯要求、通讯方式、通讯设计的范围和内容。
12.4 中心化验室
1、说明中心化验室的组成及任务、主要设备及其它附属设施。
2、中心化验室的分析项目、次数及人员安排、化验室布置。
1.3 厂站(门站、储配站、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工程等)
参照1.2执行。
1.4 燃气管网工程
按不同的燃气种类和压力等级分别介绍。
1.4.1 工艺专业设计
1、管网平面布置和主干线管道敷设位置、敷设方式的选择。
2、管网设计计算负荷的确定和水力计算。
3、管道材质、壁厚、阀门、附件及防腐措施的选择与计算。
4、重要阀室的设置。
5、特殊穿越工程的方案比较及推荐方案的说明。
1.4.2 结构设计
1、管道敷设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
2、架空管道支架,特殊重要阀室、穿、跨越工程结构设计。
1.4.3 其他公用专业设计
根据涉及专业及功能要求,参照1.2.3节执行。
1.5 调压站工程
1.5.1 调压站的布置和选址,区域调压站、专用调压站一览表。
1.5.2 调压流程、主要设备选型计算和配置。
1.5.3 自控仪表装置。
1.5.4 典型调压站的总平面及主要设备平面布置。
1.5.5 调压站的土建、结构及公用工程等参照1.2.3节执行。
1.6 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
1.6.1 监控中心功能描述,软硬件设备性能、配置数量的说明。
1.6.2 通讯系统方案比选说明及选定通讯方式的设备、技术参数说明。
1.6.3 各类测控点的功能描述及软硬件设备配置。
1.7 生产服务配套设施
1.7.1 生产服务配套设施配置的必要性。
1.7.2 配套设施的项目构成、标准、数量。
1.7.3 维修车间(机修、电修、仪修、防腐、管网维护、抢修)
1、维修车间任务、设计原则。
2、维修能力、维修制度、班次。
3、维修车间组成及布置(占用建筑面积)说明,主要设备数量及选型说明。
1.7.4 人员编制
提出机构设置及人员定编的建议。
1.8 环境保扩和节约能源
1.8.1 概述有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厂区环境自然条件。
1.8.2 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治理方法。
1.8.3 概述耗能的主要部位、能耗情况以及采取的节能措施,节能效果。
1.9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9.1 厂站主要建(构)筑物的生产类别及防爆、耐火等级。
1.9.2 粉尘、有害有毒气体的治理和防护。
1.9.3 防漏电、防雷、防静电措施。
1.9.4 改善职工生活和保证职工健康的措施。
1.10 消防
厂、站设计中采取的消防安全措施(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通风、防爆、消防设施等)。与所在地区消防的关系。
1.11 对下阶段设计的要求
1.11.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1.2 下阶段设计时需要提供的资料和勘察要求。
附件
1)设计依据原始文件的复印件。
2)外部设计条件协议书的复印件。
3)管网水力工况计算图表。
2、工程概算书
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概预算文件》相关章节。
3、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提出全部工程及分期建设需用的三材、管材及主要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以表格方式列出清单)。
4、设计图纸
初步设计图纸,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于增减。
4.1 厂址方位图和总体布置图:表示项目中各个气源、厂站(储配厂、灌瓶站、调压站等)、各压力等级的主干线(低压管网不要求)所在城市中的地址位置,表明它们之间以及与现有燃气设施间的地理位置关系。当项目为单一的厂站工程或管线工程时,则为工程方位图,仅表示工程所处城市中的方位。
4.2 厂(站)总平面布置图。
4.3 厂(站)室外管线综合布置图。
4.4 厂(站)工艺流程图。
4.5 带测控中的工艺流程图。
4.6 供配电系统图。
4.7 工艺车间、水泵房、风机房、变配电室、控制中心、锅炉房等各专业主要设备平面布置图。
4.8 主要建筑物的平、立、剖面图。
4.9 主干管线、调压站平面布置图
4.10 特殊穿、跨越地段设计图。
4.11 监控系统图纸。
燃气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1 设计说明
1.1 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及施工验收技术标准、规范。
1.2 工程内容简要说明。
1.3 施工技术要求。
1.4 施工中注意事项。
1.5 其他有关必要的论述。
2 修正概算或施工图预算
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及概预算文件》相关章节。
3 主要材料设备表
3.1 管材应标注种类、外径、壁厚、材质等。
3.2 设备及附件应标注公称管径、公称压力、性能参数(进出口压力、流量、功率、扬程、厚度等)。
4 设计图纸
4.1 总体布置图
与初步设计基本相同,但增加表示工程分项情况的内容。要求各分项用代码或符合表示所处的城市地理位置,通过列表示明各分项工程的名称和工程号。
4.2 气源和厂站工程
4.2.1 总图
1、从标、高程换算图(必要时)。
2、土方平衡和挡土墙图。
3、总平面图。
4、围墙大门图。
5、厂区道路图。
6、厂区室外管道综合平面图。
7、必要的各专业厂区室外管线的平面图、纵断面图、地沟或构筑物断面图、检查室结构图、支吊架图、保温结构图、防腐作法图。
8、坚向排水及防洪图。
9、厂区照明图。
10、铁路专用线场站平面图。
11、厂区绿化图。
4.2.2 单体建筑物(含室外装置区)设计图
1、工艺专业
1)工艺流程图。
2)设备平面布置图。
3)工艺管道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剖面图、支架图。
4)设备、管道安装连接详图。
5)非标设备图。
2、建筑专业
1)建筑物的分层平面图、立面图、部面图。
2)各部构造详图。
3)室内地沟平面图。
3、结构专业
1)基础平面图及基础详图。
2)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3)结构构件详图。
4)留孔和预埋件位置及作法图。
5)设备基础图。
4、动力、暖通专业
1)流程图或系统透视图。
2)锅炉房、空气压缩机房、空调机房、制冷站设备平面布置图。
3)管道平面布置图。
4)剖面图。
5)必要的设备安装详图、支吊架、保温结构、风管、风口作法图。
5、给排水专业
1)水泵房、水池设备平面布置图。
2)管道平面布置图。
3)剖面图。
4)管道支吊架图。
5)用水设备、排水口安装图。
6、供配电专业
1)供电总平面图。
2)变配电室高低压一次接线图。
3)变配电室平面布置图。
4)变配电室剖面图。
5)变压器、高低压系统二次接线图。
6)动力线路平面图。
7)电缆作业表。
8)照明系统及平在图。
9)防雷及接地系统平面图。
10)电报设备安装详图。
11)电力拖动和控制信号安装图。
7、自控仪表及通讯
1)带测控点的工艺流程图。
2)仪表盘、控制台、控制柜盘面布置图。
3)控制设备平面布置图。
4)电缆敷设平面布置图。
5)供电系统图。
6)继电箱图。
7)信号及随着锁原理图。
8)仪表安装、连接图。
9)控制设备安装图。
10)电缆清册(必要时)。
11)通讯及电视监视图。
4.3 管网工程
4.3.1 工艺专业
1、管网总平布图(必要时)。
2、管线平面布置图。
3、管线纵继面图。
4、阀室工艺图。
5、特殊穿跨越工程图。
6、电化学保护装置图。
7、必要的局部详图。
8、非标设备图。
4.3.2 结构专业
1、阀室结构图。
2、特殊穿跨越工程结构图。
3、管道基础或设备基础图。
4.3.3 其他公用专业
根据工程涉及的专业和设计内容,参照4.2.2节要求绘制相应图纸。
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编制深度
1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的文件组成、编制办法及深度应按建设部建标[96]628号文《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试行)文件执行。
2 经济评价
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文件组成及深度应按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实施细则》文件执行(另发)。
3 概算文件编制深度
3.1 概算文件组成
概算文件由封面、扉页、概算编制说明、总概算书、综合概算、单位工程概算书、主要材料用量及技术经济指标组成。
3.1.1 封面各扉页
封面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及第几册共几册内容,扉页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单位资格证书号、单位主管、审定、审核、专业负责人和主要编制人的署名。
3.1.2 概算编制说明。
3.1.3 概算书:包括各单项(单位)工程概算书及总概算书。
3.2 概算编制说明应包括的内容:
3.2.1 工程概况:包括建设规模、工程范围,并明确工程总概算中所包括和不包括的工程项目费用。有几个单位共同设计和编制概算,应说明分工编制的情况。
3.2.2 编制依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有关文件,具体说明概算编制所依据的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使用的定额、主要材料价格和各项费用取定的依据及编制方法
3.2.3 钢材、木材、水泥总用量,管道工程主要管道数量,道路工程沥青及其制品用量。
3.2.4 工程总投资及各项费用的构成。
3.2.5 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如使用外汇,应说明使用外汇的种类、折算汇率及外汇使用的条件。
3.2.6 有关问题的说明:概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3.3 工程总概算编制内容
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如表所示:
工
程
总
投
资 动
态
投
资 静态
投资 工程费用(第一部分费用)
预备费用
建设期利息
涨价预备费
流动资金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3.1 总概算书
建设项目总概算书由各综合概算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算、预备费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及流动资金组成(见附图)。
3.3.2 综合概算书
综合概算书是单项工程建设费用综合文件,由专业的单位工程概算书组成。工程内容简单的项目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汇编为一份综合概算书,也可将综合概算书内容直接编入总概算。而不另单独编制综合概算书。
3.3.3 单工程概算书
单位工程概算书是批一项独立的建(构)筑物中按专业工程计算工程费用概算文件。单位工程概算书由工程直接费、其他工程费和综合费用组成。
3.3.4 附属或小型房屋建筑工程,可参照类似工程的造价指标编制。对于与主体工程配套的其他专业工程,条件不成熟时也可采用估算列入总概算。
3.3.5 设备及管线安装工程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及实际条件,套用定额或参照工程预算测定的安装工程费用指标进行编制。
3.3.6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编制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系指工程费用外的建设项目必须支出的费用。其它费用应计列的项目及内容应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确定。其费用计算可参照建设部建标[96]628号文《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第三章第二节计列。
3.3.7 预备费
1、基本预备费:以第一部分“工程费用”总值和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它费用”总值之和为基数,乘以预备费费率计算,预备费率可按5%~8%计取。
2、涨价预备费:指项目建设期价格可能发生上涨而预留的费用,以第一部分工程费用总值为基数,按建设期分年度用款计划和人工、材料、设备价格年上涨系数逐年递增计算;上涨系数按国家或地区有关规定计取。
3、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假定借款发生当年均在年中支出,按半年计息,其它年份按全年计息。天猫提示:美国进口普卫欣有效防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