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著名的特百惠莹彩系列水杯塑料等级为7,这是安全的吗
正常情况下安全。
㈡ 怎样制备双酚A
主要制法就是硫酸法:苯酚和丙酮在硫酸存在下反应制得双酚A。硫酸浓度在70%以上,反应温度在35-45℃,反应时间为7小时。缩合反应结束后,经水洗后,结晶,过滤得粗品。将粗品重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成品,或者将粗品用二甲苯-水萃取法得成品。这种方法虽然工艺简单,但污染严重,副产品多,提纯困难,产品质量差,目前国外已经基本上淘汰此法。
离子交换法双酚A生产工艺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以巯基化合物作为助催化剂,苯酚和丙酮按分子比10:1的配比加入反应器,在75摄氏度在反应生成双酚A,产物蒸馏脱除低沸点组分后送结晶器,用冷却结晶法分离提纯。离子交换树脂法特点是无腐蚀,污染极少,催化剂易于分离,产品质量高,操作简单,但催化剂昂贵,对原料苯酚要求高。
反应条件就是35-40度,不需要生命催化剂,只有酸介质!即70%以上浓度的浓硫酸。
㈢ 怎么才能知道防爆杯不含双酚a
如何鉴别双酚A瓶
双酚A瓶在鉴别上,需要消费者注意以下标示。版
1.瓶外部包装权上有无聚碳酸酯(PC)的字样,如有标有则可判断为含双酚A。
2.看瓶体本身,通常会有一个三角符号,里面的数字如果是“7”或“58”,就表明含双酚A。
3.通过视觉判断,如果瓶体通体透明度非常高,就要怀疑该产品可能含有双酚A。
对此,国家质监局相关人员还表示,对于一般塑料制品可通过瓶体标签和瓶底数字鉴别材质,通常注明PC或者标注数字7或58的多含双酚A材质。
㈣ 塑料瓶底的 数字是7 英文是PC 代表什么
07是塑料的代码,PC胶遇热释双酚A 。
如:水壶、水杯、奶瓶
使用: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尤其多用于奶瓶中,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及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称,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百分百转化成塑料结构,便表示制品完全没有双酚A,更谈不上释出.只是,若有小量双酚A没有转化成PC的塑料结构,则可能会释出而进入食物或饮品中.因此,小心为上,在使用此塑料容器时要格外注意.
对付双酚A的清洁措施 :
PC中残留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因此,不应以PC水瓶盛热水,以免增加双酚A(万一有的话)释放的速度及浓度.如果你的水壶有编号为7,下列方法可降低风险:
●使用时勿加热.
●不用洗碗机、烘碗机清洗水壶.
●不让水壶在阳光下直射.
●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苏打粉加温水清洗,在室温中自然烘干.因为双酚A会在第一次使用与长期使用时释出较多.
●如果容器有任何摔伤或破损,建议停止使用,因为塑料制品表面如果有细微的坑纹,容易藏细菌.
● 避免反复使用已经老化的塑料器具.
其中的PP、PE、PVC是英文名称的缩写.中文名称分别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英文全称分别是:polypropylene、polyethylene、polyvinyl chloride
我们常见的一些老式的拖鞋就是用PVC做的,它们夏天软冬天变的很硬这就跟PVC的温敏性有很大关系.PVC在高温下会分解有毒气体--氯气.三者中PVC的密度最大.
普通的塑料袋都是用PE做的,它的韧性比较好,PE还分HDPE(高密度聚乙烯)和LDPE(低密度聚乙烯),密度的不同,导致它的某些性能又有很大差异.
PP是塑料中比较安全的塑料,一般食品上的包装袋就是用它来做的,当然PP也有等级,包装食品用的必须是食品级的了.PP在三者中密度最小,可浮于水面.
像这些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可加入一些其它材料对其进行改性,使在它的总体性能或在某一方面性能优越,以用作特殊用途,当然改性后价格有时会大幅度提高.
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对有毒和无毒的塑料袋进行检测:
感官检测法:无毒的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柔韧性,手感润滑,表面似有蜡;有毒的塑料袋颜色混浊或呈淡黄色,手感发粘.
用水检测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无毒塑料袋比重小,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比重大,下沉.
抖动检测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发出清脆声者无毒;声音闷涩者有毒.
火烧检测法: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蓝色,上端黄,燃烧时像蜡烛泪一样滴落,有石蜡味,烟少;有毒的聚氯乙烯塑料袋不易燃,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底部呈绿色,软化能拉丝,有盐酸的刺激性气味.
㈤ 有哪些企业生产双酚A
1、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
生产/销售如下产品: 双酚A,正丙醇,对甲酚,氯丙烯,苯乙烯,溴素,正溴丙烷,四溴双酚A,二溴醛,溴氯丙烷,溴苯乙烷,溴丁烷,四丁基溴化铵。
2、岳阳铭德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生产/销售如下产品:燃料油,MTBE,环己酮,邻甲酚,正丙醇,双酚A,环氧氯丙烷,尼龙切片,醋酸正丙酯。
3、上海源景化学品有限公司
生产/销售如下产品:双酚A
4、常熟市育利达制衣有限公司
生产/销售如下产品:双酚A,环氧树脂(604),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学生服,工作服。
5、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
生产/销售如下产品:苯酚、丙酮、双酚A及相关产品苯、丙烯、异丙基苯、过氧化氢异丙苯、2-苯基丙烯
6、广州市和平化轻有限公司
生产/销售如下产品:双酚A,乌洛托品,酚醛树脂,糊状聚氯乙烯,糊树脂,聚氯乙烯糊状树脂,二酚基丙烷,低压聚乙烯,六次甲基四胺,聚碳酸酯PC,工业萘,高压聚乙烯。
㈥ 著名的特百惠莹彩系列水杯塑料等级为7,请问这是安全的吗
杯低是7的水杯是使用聚碳酸酯做的,即PC,在PC原料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到一种叫做双酚A的物质,在PC材料中或多或少会有双酚A单体的存在,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
一般的PC材质的塑料杯可以耐-30-140度的温度,这是材料的物理性能,这只是说这种材料在这种温度下使用是不会开裂、熔化,但是这个不是从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在高温下双酚A单体的析出,对身体是有危害的,有报道说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在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已经禁止使用PC材质的做水杯、奶瓶等。安全期间最好不要用PC材质的杯子装热水,更不要放置在微波炉中加热。
还有特百惠莹彩系列水杯是有颜色的,这就说明在塑料的加工过程中是加入了色母料的,建议这种杯子尽量少用。
综合以上观点,买PC塑料杯要买无色的,不能装热水使用。
㈦ 环氧树脂燃烧性能等级是多少
环氧树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为(C11H12O3)n,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它是环氧氯丙烷与双酚A或多元醇的缩聚产物。由于环氧基的化学活性,可用多种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使其开环,固化交联生成网状结构,因此它是一种热固性树脂。双酚A 型环氧树脂不仅产量最大,品种最全,而且新的改性品种仍在不断增加,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环氧树脂燃烧性能等级是分为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㈧ 双酚A的理化性质
【中文名称】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酚基丙烷;双酚A;2,2-二酚基丙烷;4,4`-二羟基二苯丙烷;4,4`-(1-甲基亚乙基)双酚;4,4`-异亚丙基双酚
【英文名称】2,2-bis(4-hydroxyphenyl)propane;bisphenol A;
4,4'-(1-Methylethyliden)bisphenol;4,4'- Isopropylidendiphenol
【InChI编码】 InChI=1/C15H16O2/c1-15(2,11-3-7-13(16)8-4-11)12-5-9-14(17)10-6-12/h3-10,16-17H,1-2H3
【毒性】大鼠经口LD50 4200mg/kg。
【性状】白色针状晶体。
【溶解情况】溶于醋酸、丙酮、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醚、苯和碱性溶液,微溶于四氯化碳,难溶于水。
【用途】用于制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酚氧等。大量应用于生活塑料制品中,包括饮用水瓶,婴儿奶瓶等。同时也应用于金属表面的涂层,使罐头食品不易恶化、变质。
【毒性】有毒,及严重的不确定副作用,LD50 4200 mg/kg。2008年7月,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最新得出实验数据显示,当成年人或婴儿接触到塑料中允许含量水平以下的双酚A后,可以将其迅速转换并从体内排出,不会危害健康。
【制备或来源】在巯基乙酸、含氯乙酸、氢氧化钡等催化剂或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由苯酚和丙酮缩合而制得。
【其他】受热到180 ℃时分解。 1、 摩尔折射率:68.16
2、 摩尔体积(m3/mol):199.5
3、 等张比容(90.2K):519.7
4、 表面张力(dyne/cm):46.0
5、 极化率(10-24cm3):27.02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3
2、 氢键供体数量:2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5、 互变异构体数量:3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40.5
7、 重原子数量:17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209
10、 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双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也可用于生产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在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中,添加双酚A可以使其具有无色透明、耐用、轻巧和突出的防冲击性等特性,尤其能防止酸性蔬菜和水果从内部侵蚀金属容器,因此广泛用于罐头食品和饮料的包装、奶瓶、水瓶、牙齿填充物所用的密封胶、眼镜片以及其他数百种日用品的制造过程中。 双酚A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成为人们经常能接触到的物质。因此,其安全性问题成为了公众的关注的焦点,但其应用存在争议。
安全性研究及争议
在国内外双酚A的毒性研究资料主要为动物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关于双酚A毒性作用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人体试验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
资料表明,双酚A属低毒性化学物。动物试验发现双酚A有模拟雌激素的效果,即使很低的剂量也能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精子数下降、前列腺增长等作用。此外,有资料显示双酚A 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明显增加动物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生。同时,研究显示,双酚A与小白鼠患哮喘相关联,初步人体实验显示孕妇在妊娠早期受双酚A影响可能会导致婴儿感染哮喘。
中国科学家专门针对双酚A对男性内分泌的影响进行了以人体作为试验对象的研究。在这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一组在中国工厂里暴露于双酚A 环境中5年以上的男性工人,与另一组5年之内没有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的工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的男性工人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对照组的4倍,且出现射精困难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7倍。本研究结果是关于长期暴露于双酚A环境对健康有害的第一项直接证据。
但有研究表明双酚A并不是人类致癌危险因素。虽然一些研究结果提示,塑料奶瓶等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成长发育,并对儿童大脑和性器官造成损伤,但是迄今未有充足证据证明婴儿或者儿童因摄取PC奶瓶释放的双酚A成分而受到伤害。
研究表明,制造塑料容器的PC材质可能会释放有毒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然而,塑料容器是否真会释放双酚A,仍存在很大争议,各界学者说法不一。
使用及争议
双酚A对健康有害已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结论,政府立即禁止双酚A的使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含双酚A的塑料容器,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正常使用。
但在“剂量大小决定危害”的传统毒理学观点引导下,人们一直以为:日常生活环境中人们接触的双酚A浓度很低,不足以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直到20世纪80年代,官方沿用标准方法检测双酚A之后给出的结论仍然是:只有当双酚A的剂量远远高于当前人体内的含量时,才有可能引起器官衰竭、白血病和体重急剧下降。在这样的认识下,双酚A被人们放心地广泛应用。在民间与厂商、官方之间久拖未决的“低剂量双酚A有害还是安全”的争论中,各大化工厂商仍在不停地生产各种含双酚A的产品,并远销海外。由于关于双酚A的各项研究结果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事件,许多国家都对这种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了整顿。比如,美国已经率先禁止婴儿奶瓶等食品和饮料容器中使用化学物质双酚A;加拿大政府令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双酚A成分的聚碳酸酯塑料婴儿奶瓶;法国参议院人员也开始制定双酚A禁止政策;中国卫生部等六部门也于2011年5月30日下达禁令,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 业界反应
加拿大最大的运动产品零售商Forzani Group从其500多个商店撤下了所有含有双酚A的水瓶,其它零售商则紧随其后;
沃尔玛超市以及其他一些主要零售商,已动手将含双酚A的食物容器下架;
一些婴儿用品商店也在逐步淘汰含有双酚A的产品;
有生产厂家开始宣传推广不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
各国的双酚A限制法规
瑞典:2013年3月,瑞典法典公布了法规SFS 2012:991,禁止3岁以下儿童食品包装涂料和涂层中含双酚A(BPA),新规修订了食品法规2006:813,并将于2013年7月1日生效。
挪威:最早将双酚A纳入受限物质的应是原定于2008年1月1日生效,后因许多议题尚未达成共识而延期的挪威RoHS指令,在其对消费性产品中的禁止使用的10种物质中就包括双酚A(BPA)。
加拿大:2008年10月18日,加拿大宣布双酚A为有毒化学物质,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双酚A列为有毒化学物质的国家,并禁止在婴儿奶瓶的制作过程中使用双酚A。
美国
1)联邦:2009年3月份提案禁止在“可重复使用的食品容器”和“其他食品容器”中使用 (BPA)。这一禁令在正式通过180天后开始生效。
2)纽约州萨福克县:2009年4月2日公布的决议将于90天后开始生效。根据此法律,在萨福克县任何人不得销售或为销售提供含有BPA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婴儿奶瓶和儿童饮料容器。
3)伊利诺斯州:2010年7月1日起,任何人不得销售、为销售提供、分销或为分销提供含有双酚A的运动水瓶,或适用于3岁或以下儿童的儿童食品容器,不论该容器是否装有食品或饮料。
4)马里兰州:规定儿童护理品不得含有双酚A或其他任何致癌或对生殖系统有毒害的物质,同时生产商须在产品上标注不含双酚A。违反上述规定每项可被处以最高1万美元的罚款。
中国:2011年5月30日,卫生部等6部门对外发布公告称,鉴于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婴幼儿健康,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 苯酚丙酮缩合催化剂研制及应用通过对双酚A核心催化技术的研究,解决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双酚A技术攻关中一直未能突破的核心催化剂技术难题,率先在天津完成了万吨级双酚A长周期工业试验。由于该项目研制的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寿命长,在江苏省内推广后,彻底解决了无锡树脂厂两套引进装置的改造与国产化问题,使用该项目所研制的催化剂,2.5万吨/年双酚A日本引进装置少排废渣480吨/年,苯酚丙酮单耗大大下降。新催化剂从2002年应用至2005年7月,新增销售6.72亿元,出口创汇2573万美元。
2005年2月23日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氧树脂工业的年均发展速度达到了20%以上,远远超过同期世界环氧树脂工业3%的平均增速。这样的发展速度有力的刺激了中国双酚A生产的发展,其中蓝星新材料无锡树脂厂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25000吨/年装置,产品受到国际化工巨头首肯,同时还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双酚A生产工艺。但双酚A在中国仍属幼稚产业,面对在巨大的市场诱惑下纷纷介入的跨国公司,中国双酚A产业的发展壮大还需各方的大力扶持。
双酚A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是目前中国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化工产品之一,在国内主要用途是制备环氧树脂。历史上,中国环氧树脂生产厂家都自己生产双酚A,当时市场上并无双酚A商品供应。改革开放后,用户对环氧树脂质量、品种有了高的要求,当时无锡树脂厂、上海树脂厂纷纷展开双酚A生产工艺的研究。为了革除长期沿用的硫酸法生产双酚A的工艺,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无锡树脂厂、上海染化二厂、大连油漆厂几乎同时开展了离子法双酚A的试验工作,同时也想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计划引进双酚A的先进技术来发展中国的双酚A,可是这两条前进的道路都遇到了困难。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查文海介绍:前者在进入500吨/年工业试验时,遇到后处理设备、技术过不了关的问题;后者逾越不了西方国家限制对华输入战略性技术关键的防线。在这样的形势下,无锡树脂厂于上世纪80年代末从波兰引进了较为先进的离子法生产双酚A的工艺,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解决了环氧树脂发展中遇到的原料上的困难,使国产环氧树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塑料奶瓶PP材质已占主角,PC奶瓶已渐渐退出市场
欧盟认为双酚A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它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欧盟从2011年3月1日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塑料奶瓶,6月起禁止任何双酚A塑料奶瓶进口到成员国。国内现绝大部分超市已经将PC标志的奶瓶下架,多数在架的奶瓶为标志为“PP”材质的奶瓶。
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瓶底标志是“pp”还是“pc”或者是数值“5”还是“7”,这些数值是塑料材质的代号分别有如下对应:
1: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常见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 。耐热至70℃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不能放在汽车内晒太阳;不要装酒、油等物质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白色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清洁不彻底,不要循环使用。
3:PVC 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可塑性优良,价钱便宜,故使用很普遍,只能耐热81℃.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难清洗易残留,不要循环使用。若装饮品不要购买。
4:PE 聚乙烯
常见保鲜膜、塑料膜等 。 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腺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保鲜膜别进微波炉。
5:PP聚丙烯
常见豆浆瓶、优酪乳瓶、果汁饮料瓶、微波炉餐盒。熔点高达167℃,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注意,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
6:PS 聚苯乙烯
常见碗装泡面盒、快餐盒。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装酸(如柳橙汁)、碱性物质后,会分解出致癌物质。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7:PC其它类
常见水壶、太空杯。百货公司常用这样材质的水杯当赠品。很容易释放出有毒的物质双酚A,对人体有害。使用时不要加热,不要在阳光下直晒。 1使用塑料奶瓶消毒别超100 ℃
2使用数月需要更换;国内有双酚A限量规定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昨天告诉记者,双酚A主要是增加透明度,同时抗摔性能好,不容易碎裂。而对于食品包装中用的双酚A,中国有国家标准规定。
据介绍,中国只有一份适应于所有PC瓶的现行国家标准,就是GB 14942-1994《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里面对双酚A用量规定:就是一升蒸馏水中所含的酚须≤0.05mg。
董金狮指出,这个是国家强制标准,按规定每种PC塑料制品都必须要检测双酚A这个项目的,并且限量使用。如果使用的是合格的PC材料,一般双酚A就不会超标。但如果奶瓶使用回收的废旧光盘、工业塑料来制造,就很容易导致双酚A超标。
董金狮说,在超市里销售的大品牌塑料奶瓶还是比较能让人放心的。不过,出于谨慎的考虑,最好选玻璃奶瓶。如果使用塑料奶瓶,消毒时温度不要超过100 ℃,不用将奶瓶放在微波炉中消毒。塑料奶瓶在反复消毒后会磨损老化,溶出的双酚A就会增多,所以使用几个月就要更换。
除了玻璃奶瓶,还可以选择PP、PPSU等材质奶瓶,而这些都是不含双酚A的安全材质。宝宝3个月以前完全可以选用玻璃奶瓶喂奶,3个多月后小家伙开始想要自已抓握时,就换用PP或PPSU的塑料奶瓶。PPSU呈茶色,晶透还耐180℃高温,不过价格也昂贵许多。一般的工薪阶层,最适合的还是PP的,虽然不是很晶透,但比PC安全,绝对不含双酚A,价格又相对PPSU稍低,比较实惠。 中国关于双酚A的禁令
2011年4月20日公布卫生部官网,卫生部正在就《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公告事宜》公开征求意见。据该征求意见称,拟于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如奶瓶)生产和进口,同时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销售含双酚A的婴幼儿食品容器。
2011年4月20日从卫生部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食品安全办综合司发出的《关于征求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用容器公告意见的函》中获悉,鉴于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婴幼儿健康,现决定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
卫生部等6部门关于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5号)
新规定称,拟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食品容器(如奶瓶)生产和进口。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销售含双酚A的婴幼儿食品容器。不过,双酚A允许用于生产除婴幼儿奶瓶以外的其他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和涂料,迁移量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4,4′-二羟基二苯基丙烷(Bisphenol A,又称双酚A 或BPA)是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的原料,这些高分子材料被广泛用于生产化工产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如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双酚A可通过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迁移至食品中,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规定了其迁移量。科学研究表明,食品相关产品中迁移的双酚A极其微量,尚未发现双酚A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鉴于婴幼儿属于敏感人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护婴幼儿健康,现决定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由生产企业或进口商负责召回。
二、双酚A允许用于生产除婴幼儿奶瓶以外的其他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和涂料,其迁移量应当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三、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生产企业要按照本公告要求依法组织生产经营,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活动。
四、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婴幼儿奶瓶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不符合本公告要求的违法行为。
特此公告。
塑料制品标识
建议人们在购买和使用塑料产品(尤其是婴儿产品)时注意查看产品说明标签中是否含有这种化学物质成分,尽量选择不含双酚的产品。
每个塑料容器,身上都有一个小小身份证,一个三角形的符号,一般就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形里边有1~7数字,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塑料容器,它们的制作材料不同,使用上禁忌上也存在不同。
“1号”代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俗称涤纶树脂),常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饮料瓶使用时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会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
“2号” 代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HDPE),多用于制作盛放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容器。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3号”代表聚氯乙烯(PVC),很少用于食品包装,最好不要购买。
“4号”代表低密度聚乙烯塑料(LDPE),为生产保鲜膜、塑料膜等常用材料。保鲜膜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聚乙烯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因此,应避免使用保鲜膜包着食物表面进行加热。
“5号”代表聚丙烯(PP),用于生产微波炉餐盒。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
“6号”代表聚苯乙烯(PS),常用于碗装泡面盒、快餐盒的生产。耐热、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并且不能用于乘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会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聚苯乙烯,易致癌。
“7号”代表聚碳酸酯(PC)及其他类。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尤其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如果你购买的塑料容器的编号为7,可通过下列方法减少危害的发生:①使用时勿加热;②不用洗碗机、烘碗机清洗容器;③不让容器在阳光下直射;④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苏打粉加温水清洗,在室温中自然烘干,因为双酚A会在第一次使用与长期使用时释出较多;⑤如果容器有任何摔伤或破损,建议停止使用,因为塑料制品表面如果有细微的坑纹,容易藏细菌;⑥避免反复使用已经老化的塑料器具。
如果,你仍担心塑料产品在高温下会带给人体伤害,那么建议最好别用它装高温液体,改用陶瓷、钢杯、玻璃杯等其他材料的容器来盛装,这样不仅可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还能因减少使用石油化学产品,让环境更美好。
㈨ 塑料的1到7的等级分别表示什么
塑料名称--------代码与对应的缩写代号如下所示:
聚酯——— 01—PET ( 宝特瓶 ) 如: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
饮料瓶别循环使用装热水
使用: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并且,科学家发现,1号塑料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DEHP,对睾丸具有毒性。
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做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乘装其他物品,以免引发健康问题得不偿失。
高密度聚乙烯—— 02—HDPE 如: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清洁不彻底建议不要循环使用
使用: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你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聚氯乙烯———— 03—PVC 如:一些装饰材料
使用:这种材质高温时容易有有害物质产生,甚至连制造的过程中它都会释放,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低密度聚乙烯—— 04—LDPE 如:保鲜膜、塑料膜等
保鲜膜别包着在食物表面进微波炉
使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遇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聚丙烯————— 05—PP ( 能耐100度以上的温度 ) 如:微波炉餐盒
放入微波炉时,把盖子取下
使用: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的确以5号PP制造,但盒盖却以1号PE制造,由于PE不能抵受高温,故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为保险起见,容器放入微波炉前,先把盖子取下。
聚苯乙烯———— 06—PS ( 耐热60-70度,装热饮料会产生毒素,燃烧时会释放苯乙烯 ) 如: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
使用:又耐热又抗寒,但不能放进微波炉中,以免因温度过高而释出化学物。并且不能用于乘装强酸(如柳橙汁)、强碱性物质,因为会分解出对人体不好的聚苯乙烯,容易致癌。因此,您要尽量避免用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
其他塑料代码—— 07—Others 如:水壶、水杯、奶瓶
PC胶遇热释双酚A
使用: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尤其多用于奶瓶中,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及化学系副教授林汉华称,理论上,只要在制作PC的过程中,双酚A百分百转化成塑料结构,便表示制品完全没有双酚A,更谈不上释出。只是,若有小量双酚A没有转化成PC的塑料结构,则可能会释出而进入食物或饮品中。因此,小心为上,在使用此塑料容器时要格外注意。
㈩ 聚醚砜树脂(PES)属于哪个塑料等级
【聚醚砜树脂(PES)】,Poly(ether sulfones),属于塑料等级中【“07”——PC(聚碳酸酯)及其他类 】。
聚醚砜树脂(PES)是英国ICI公司在1972年开发的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是得到应用的为数不多的特种工程塑料之一。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绝缘性能等,特别是具有可以在高温下连续使用和在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仍能保持性能稳定等突出优点,在许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耐热性】
热变型温度在200~220℃,连续使用温度为180~200℃,UL温度指数为180℃。
【耐水解性】
可耐150~160℃热水或蒸气,在高温下也不受酸、碱的侵蚀。
【模量的温度领事性】
基模量在-100℃到200℃几乎不变,特别在100℃以上比任何一种热塑性树脂都好。
【抗蠕变性】
尺寸稳定性
线膨胀系数小,而且其温度信赖性也小是其特点。特点是30%玻璃纤维增强PES树脂,其线膨胀系数只有2.3×10 /℃,并且直到200℃仍然可以保持与铝相近似的值。
【耐冲击性】
具有与聚碳酸酯相同的耐冲击性。不增强的树脂可以铆接,但对尖细的切口较敏感,因此设计上要注意。
【无毒性】
在卫生标准方面,被美国FDA认可,也符合日本厚生省第434号和178号公告的要求。
【难燃性】
具有自熄性,不添加任何阻燃剂即有优异的难燃性,可达UL94V—0级(0.46mm)[3]
【耐化学药品性】
PES耐汽油、机油、润滑油等油类和氟里昂等清洗剂,它的耐溶剂开裂性是非晶树脂中最好的。但是它能够溶于氯仿、丙酮等极性溶剂中,使用时应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