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5%浓度乙醇酒精的爆炸界限是多少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分别是多少请高手帮忙计算一下了,很急,重金感谢
爆炸极限是这个乙醇在密闭空气中的含量吧。
所以不管它是25%还是95%的乙醇浓度,只要它挥发到在闭空气中的浓度不在爆炸范围以内,它也爆不了吧。
极限3.3%--19%。
❷ 酒精在空气中浓度达到多少才会爆炸
乙醇在空气中爆炸极限:3.3%-19.0%(vol),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下限3.3%氧气过量的,跟乙醇分压关系更密切,在纯氧中下限估计也是3.3%左右。
上限根据比例换算成纯氧中大概会是在55%左右。
所以爆炸极限扩大很多。
压力等效于增大氧气浓度,所以是会扩大极限的。温度会影响乙醇蒸汽饱和浓度,高温乙醇浓度可以更高一些,低于闪点会导致无法引燃。
❸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的介绍
【导读】相信朋友们对于爆炸都非常的恐惧,尤其是对于一些不太熟悉爆炸情况的一些人们,更是十分的忌惮。就目前来看,生活中有一些地区是很容易产生爆炸的,这就要求一些应用的电气设备必须要有一定的防爆措施才可以,对于这样的电气设备也是有一定的防爆等级。那么对于防爆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下面小编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防爆简介
对于防止爆炸产生来说,一般是从三个条件来进行考虑的,因此只要限制其中任何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就可以很好的限制住爆炸产生。
一般的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易燃易爆场合处理都需要依照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个就是预防或最大限度降低一些易燃物质的泄漏;第二就是不用或尽可能少的使用易产生电火花的一些电器元件;还有第三就是采取一些充氮气方法来维持惰性状态。
防爆分类
一般的防爆等级分类有两种,Ⅰ类就是煤矿井下电气设备;Ⅱ类就是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在这里还需要注意就是Ⅱ类又能够继续的划分为ⅡA、ⅡB、ⅡC类。对于标志ⅡB的一些设备来说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全部使用条件;以此类推。
防爆等级划分标准
1、常用标准
一般的常用防爆等级划分标准包括IEC、CENELEC、EUrOPE及NORTHAMERICA、FM标准。对于CANADA、还有CSA标准在中国一般是不使用的。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CENELEC:Eexde/EexdibIICT2-T6;FM:NI/I/Z/ABCDDIP/II,III/1/EFG;XP/I/1/ABCDDIP/II,III/1/EFG;CSA:ClassI,Div2,ABCD
2、新的欧洲防爆标准
ATEX100a会取代CENELEC标准,举几个例子来说,包括ATEX100a:IIIGEexiaIIBT6;III1GZone01D,2D,3Dstexplosion;Miningother2GZone1;Instryinstry3GZone2等。
爆炸必备条件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1)爆炸性物质(flammableairflammablest):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空气或氧气(airoroxygen)。
(3)点燃源(sourceofignition):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经过了上面的简单介绍,相信朋友们对于防爆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都有了一个认识。对于一些化工企业或者是一些矿井等单位,在选用电器的时候,都务必要做到一点,那就是防爆。因为在特殊的环境中如果不能采取防爆的措施,那么将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安全。
有关 防爆等级 的 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❹ 防爆等级划分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2、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 )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氧气:空气。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3、为什么要防爆
易爆物质 : 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 80% 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氧气 : 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点燃源 :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 , 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安全栅安全参数定义:
安全栅最高允许电压:Um
保证安全栅本安端的本安性能,允许非本安端可能输入的最高电压
安全栅最高开路电压:Uoc
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开路时电压最大值
安全栅最大短路电流:Isc
在最高允许电压范围内本安端短路时的电流最大值
安全栅允许分布电容:Ca
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容
安全栅允许分布电感:La
保证本质安全性能情况下本安端最大允许外接电感
防爆标志格式说明:
将工厂或矿区的爆炸危险介质,按其引燃能量,最小点燃温度以及现场爆炸性危险气体存在的时间周期进行科学分类分级,以确定现场防爆设备的防爆标志和防爆形式
❺ 车间内酒精用量超过多少要防爆
4.3%。
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4.3-19.0%(体积)。
工业乙醇为无色透明、专易燃易挥发液属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性辛辣味。溶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若干无机物。具有吸湿性,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与铬酸、次氯酸钙、过氧化氢、硝酸、硝酸铂、过氮酸盐及氧化剂反应剧烈,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易挥发,极易燃烧,火焰淡蓝色。
(5)酒精浓度与防爆等级扩展阅读
酒精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
储罐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❻ 酒精浓度多少遇火会爆炸
一般来说,酒精浓度。可以不搞一会都会燃烧,如果把酒精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即便浓度不高,它受热就会燃烧爆炸。
❼ 酒精浓度达到多少就需要防爆
在密闭的空间里,酒精浓度达到百分之69.8-75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但酒精毕竟不是易爆物品,而是易燃物,决不能有明火。所以,防止火灾更要紧
❽ 酒精在空气中爆炸的浓度各是多少
在空气中氧气分压只占一个大气压的21%。纯氧则是100%。
乙醇在空气中爆炸极限:3.3%-19.0%(vol),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下限3.3%氧气过量的,跟乙醇分压关系更密切,在纯氧中下限估计也是3.3%左右。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浓度太低,没有足够燃料来维持燃烧爆炸;当可燃气体浓度太高,没有足够氧气维持燃烧。
物理性质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相对密度(d15.56)0.816,分子量为46.07。沸点是78.2℃,14℃闭口闪点,熔点是-114.3℃。纯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乙醇
❾ 酒精浓度低于多少不算易燃易爆
75%的酒精都不属于易爆品。常见的白酒乙醇含量在40%左右,就已经没有任何爆炸性了。而如果乙醇含量低于35%,几乎就不可燃了。只有浓度很高的乙醇才会具有易燃易爆的性质。比如95%或者99%的酒精,才具有易爆性。
❿ 酒精的爆炸极限是
酒精的爆炸下限(LEL):3.5%;酒精的爆炸上限(UEL):18.0%。
只有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个浓度之间才可能引爆。高于爆炸上限时,空气不足,火焰能燃烧,但不能蔓延不会爆炸;低于爆炸下限时,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所以不爆炸也不着火。
气体或蒸汽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来表示的,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l。
(10)酒精浓度与防爆等级扩展阅读
无水酒精的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