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防爆电器 > 防爆区域架空临时线需落实什么安全措施

防爆区域架空临时线需落实什么安全措施

发布时间:2022-05-15 21:48:18

⑴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预防措施

保证施工现场用电的安全可靠,防止触电和火灾事故的发生,我公司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遵照国家建设部部颁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并严格执行。
2、临时用电的电源线、架空线和户内配线必须选用绝缘良好的铜线,严格禁止使用绝缘破损的陈旧导线。
3、保证用电安全,临时用电的架空线截面不小于10mm2、档距不大于35m、线间距不小于300mm、为保证其机械强度,一个档距内导线接头不超过二个、同一相导线接头不超过一个。
4、临时用电线路将搭设在室内高处,采用瓷瓶、瓷夹等固定敷设,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2m。
5、本临时用电将采用分级配电方式,开关箱由分配电箱供电,线路将兼顾施工现场临时照明、加工间、办公等部位的用电需求。
6、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将尽可能分开设置,如合用一台配电箱时,二者线路将分开配电。
7、总电源箱应尽可能靠近电源进线,分配电箱将尽可能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
8、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应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用电设备距离不应超过3m。
9、所有配电箱金属外壳、开关箱金属外壳必须实施保护接地。
10、总配电箱与分配电箱均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以及总自动空气开关及分路自动空气开关。总箱及分箱的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则应装设漏电保护开关。
11、本临时用电施工采用三级保护。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现场开关箱的三级保护措施。每台用电设备将装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个控制开关方式,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或以上用电设备。
12、移动式配电箱的进出线须从箱体下面进线,且进出线应加护套并分路成束,并做滴水弯。导线不得与箱体的进出口直接接触,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头连接。
13、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装置,由熟练的合格临电工担任。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
14、所有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粘贴系统图和配锁,停止作业时将断电上锁。
15、所有配电箱的开关箱将由合格的临电工专人负责管理,每月停电检修线路的绝缘强度及漏电开关的启停灵活程度等,以确保其工作安全。
16、遇到特殊情况,将尽可能暂时切断临时线电源,并在恢复送电前详细检查线路,摇测合格无问题后方可合闸送电。
17、线路将尽可能搭设在不妨碍交通和施工作业的一侧。
18、为确保安全用电,配电线路的分支及终端均应做重复接地。

⑵ 架空和地面走线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答:1、 使用周期在1 个月以上的临时用电线路,应采用架空方式安装,并满足以下要求:(1)架空线路应架设在专用电杆或支架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临时设施上;(2)在架空线路上不得进行接头连接,如果必须接头,则需进行结构支撑,确保接头不承受拉、张力;(3)临时架空线最大弧垂与地面距离,在施工现场不低于2.5m,穿越机动车道不低于4m;(4)在起重机等大型设备进出的区域内不允许使用架空线路。2、 使用周期在1个月以下的临时用电线路,可采用架空或地面走线方式,地面走线应满足以下要求:(1)所有的地面走线应设有走向标识和安全标识;(2)需要横跨道路或在有重物挤压危险的部位,应加设防护套管,套管应固定;当位于交通繁忙区域或有重型设备经过的区域时,应用混凝土预制件对其进行保护,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3)要避免敷设在可能施工的区域内;(4)电线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7m。3、 临时用电线路经过有高温、振动、腐蚀、积水及机械损伤等危害的部位,不得有接头,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⑶ 架空绝缘导线有哪些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高压架空绝缘导线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1、架空绝缘导线不应视为绝缘设备,作业人员不得直接接触或接近。
2、禁止工作人员穿越未停电接地或未采取隔离措施的绝缘导线进行工作。
3 、在停电检修作业中,开断或接入绝缘导线前,应做好防感应电的安全措施。

⑷ 安全"八防"是指什么具体措施落实要求

1、防冻

要为露天施工和野外作业人员配备冬季劳动防护用品及应急用品,定期对锅炉供热管网线、蒸汽伴热系统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管线盲端、盲头及液位计、放空管线等易冻易凝易堵部位。做到班前安全提示,告知岗位人员要严格按设备工艺参数操作,杜绝人为误操作,保证安全作业。

⑸ 架空绝缘导线作业有哪些安全规定

:(1)架空绝缘导线不应视为绝缘设备,作业人员不准直接接触或接近。

(2)禁止工作人员穿越未停电接地或未采取隔离措施的绝缘导线进行工作。

(3)在停电检修作业中,开断或接入绝缘导线前,应做好防感应电的安全措施。

⑹ 防爆场所电气设备的安全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要求如下:

1、选型: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选型原则 是按区域和瓦斯等级不同,选用不同的防爆型式。对安 装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矿井总回风道、主 要回风道、采区回风道、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道的 电气设备,除不允许选用增安型外,其它防爆形式的电 气设备均可选用。

对于安装在瓦斯矿井翻车机硐室和 采区进风道的电气设备,选用矿用防爆型设备;对于安 装在瓦斯矿井井底车场、总进风道或主要进风巷的电 气设备,可选用矿用一般型设备。

2、使用:防爆电气设 备下井前要经防爆检查员检查,签署合格证才能下井。 防爆电气设备在井下使用时,操作和维护人员要进行 巡视和检查,经常保持其防爆性能,发现问题要及时处 理。设备失去防爆性能,要追查有关人员责任。

3、实行 专业化管理:建立防爆检查、电气管理、小型电器和电 缆管理组。电气管理、防爆检查组负责防爆电气设备到 货验收、设备入井和井下防爆性能巡回检查,各种保护 的整定管理和增、减负荷的审批工作。小型电气和电缆 管理组从小型电器和电缆编号、入帐开始,对发放、回 收、修理、试验和报废进行全面管理。

4、修理:对上井 的电气设备,全部入厂检修。检修工人要经过培训,熟 悉设备防爆性能,对检修质量负责。

5、建立各项管理制 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防爆电气管理制度;设备 检查、维修制度;停电检修制度;包机制和岗位责任制 等。

6、建帐立卡、实行图,牌板(计算机)管理,包括 绘制井下供电和各采区配电系统图。掌握各种防爆电 气设备的分布、使用情况,了解设备动态以及在发生事 故时,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

(6)防爆区域架空临时线需落实什么安全措施扩展阅读:

在启动、运行和切断过程中不致引燃周 围可燃介质的电气装置和设施。防爆电气设备类型有:

1、防爆安全型 (标志A)。在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火花、 电弧或危险温度,可提高安全程度的电气设备。

2、隔爆型 (标志B)。其结构为全封闭式。即使在电气 设备内部爆炸,也不会传爆引燃外部爆炸性气体,从而排除 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性。隔爆电动机就是这种结构。

3、防爆充油型 (标志C)。将可能产主火花、电弧或危 险温度可能成为引火源的带电部件浸入油中,使外部可燃气 体不产生着火爆炸的电气设备。

4、防爆通风充气型 (标志F)。在内部充入空气或惰性 气体,并使其保持正压,以阻止外部可燃性气体进入内部的 电气设备。

5、防爆安全火花型。在电路系统中,正常情况产生的电 火花,不致引燃爆炸性气体的电气设备。该设备按最小引爆 电流分为Ⅰ 、Ⅱ、Ⅲ级。这种防爆电气设备电流限制很小, 用于仪表和通讯。

6、防爆特殊型 (标志T)。这种结构不属于上述各类 型,而是采用其他防爆措施的电气设备。

参考资料:网络-防爆电器设备

⑺ 易燃易爆场所需要落实哪些消防安全措施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要求: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行为,提高易燃易爆场所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特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 本要求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是指火灾危险性类别属于GB 50016中分类为甲、乙类的生产、储存和销售场所。

第三条 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其内设部门、车间负责人对本部门、车间每周至少应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第四条 易燃易爆场所及其内设部门、车间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使用和完好有效情况;
3、灭火设施、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各类灭火用药剂、材料、油料等是否齐备充足;
4、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5、压力容器、管道、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6、是否与居住场所在同一建筑物内,是否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7、工艺装置和管道的色标和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好、醒目,各种设备、管道、阀门及连接处有无跑、冒、滴、漏;
8、电气线路、设备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有无违章使用情况等;
9、有无违章动火情况;
10、消防值班(控制)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及巡检记录情况;
11、库房储存物品的下垫、堆垛和养护管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2、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情况;
13、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第五条 易燃易爆场所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生产和使用场所可以结合工艺巡检进行防火巡查。

第六条 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动火、用电有无违章;
2、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
3、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4、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
5、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
6、库房储存物品外包装是否完整;
7、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第七条 员工应履行本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每日进行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第八条 员工班前、班后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动火、用电有无违章;
2、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
3、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4、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
5、有无其他异常情况。

第九条 因工作需要确需动用明火时,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应指定专人到场监护,并至少进行如下检查:
1、是否办理动火许可证,动火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动火资格,动火监护人是否在位;
2、动火地点与周围建筑、设施等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动火地点附近四周是否有影响消防安全的物品;
3、动火检修的容器设备是否经过清洗,是否经检验合格;
4、焊具是否合格,燃气、氧气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放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

5、电焊电源、接地点是否符合防火要求;

6、动火期间的灭火应急措施是否落实。

第十条 进行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时,检查巡查人员应根据工艺特点穿带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十一条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发现人应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措施、时限、部门和责任人,报消防安全责任人审批。

第十二条 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消防安全责任人为整改火灾隐患提供经费和组织保障,消防安全管理人和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第十三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告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十四条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根据本单位的特点,配置堵漏、防毒等抢险救援装备。

第十五条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向企业专职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队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及周边员工应采取如下措施:
1、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
2、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和值班人员
3、采取控制泄漏、防爆炸、防毒、防蔓延等措施。

第十六条 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向“119”报警,并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采取如下措施:
1、控制室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消防设施设备,通知相关车间(控制室)启停有关设备;
2、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赶赴火场,与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保持通讯和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将火场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有关员工;
3、灭火行动组立即佩带个人防护装备器材,使用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
4、堵漏组穿着专业防护服装实施堵漏作业;
5、疏散引导组组织人员、物资疏散;
6、安全防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阻止于场所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持火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调查;
7、后勤组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

第十七条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以及疏散程序,掌握避难逃生设施使用方法,具备火场自救逃生的基本技能。

第十八条 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必要时火场总指挥应及时通知所有参加救援人员撤离。

第十九条 易燃易爆场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熟知以下内容:
1、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职责;
2、本单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依法应承担的消防安全行政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第二十一条 员工上岗转岗前应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员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

第二十二条 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单位员工应达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2、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4、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5、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⑻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有哪些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两种情况:
(一)专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属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
(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
(3)加强通风除尘;
(4)预防燃气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2. 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
(3)防止日光照射;
(4)防止电气火灾;
(5)消除静电火花;
(6)防雷电火花;
(7)防止明火。
(二)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在建筑围护构件设计中设置一些薄弱构件,即泄压构件(面积),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构件首先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降低爆炸压力,使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强化建筑结构主体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压力而不倒塌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生产、储存的爆炸危险性,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设计,尽量减小爆炸的影响范围,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

阅读全文

与防爆区域架空临时线需落实什么安全措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暖气管道有泄压阀门 浏览:490
明成机械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452
仪表屏线子叫什么 浏览:176
咸鱼剪线机械键盘怎么样 浏览:479
阀门中的a105代表什么 浏览:176
路虎主驾仪表盘框怎么拆 浏览:227
暖气系统需要安装什么阀门 浏览:509
mc水阀门怎么安装 浏览:270
排污泵流量怎么通过阀门控制 浏览:204
超声波灯怎么消除 浏览:252
铁路列车监控设备属于哪个部门 浏览:468
如何从大众仪表盘分辨型号 浏览:166
设备上检测压力的装置如何校准 浏览:716
crh2型动车组传动装置 浏览:152
扬州有那些五金机电城 浏览:454
16款君越仪表盘怎么看油耗 浏览:480
机械表3问是什么原因 浏览:422
南京有哪些卖厨房设备 浏览:681
检测设备哪里可以检查 浏览:185
良缘五金机电工具批发部怎么样 浏览: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