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防爆20区中2和0分别代表什么区别
怎样划分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等级 ?? 火灾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可分为三级区域: 21区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使用、加工、贮存或转运闪点高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并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 22区 在生产过程中,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 23区 存在固体状可燃物质,并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的场所。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物质的物态,可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根据发生爆炸危险的可能性和后果,按爆炸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的不同,可将爆炸危险场所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区域。 (1) 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划分如下: 0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 正常情况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可能出现的场所。 2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划分如下: 10区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1区 正常情况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上述正常情况,是指设备的正常起动和停止、正常运行和维修;不正常情况,是指有可能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操作。
Ⅱ 防爆认证中的0区1区2区都是什么意思
防爆认证中按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危险场所划分为0区、1区和2区。0区是最危险的,对设备的防爆等级也是最高的。比如油罐车上油罐口就属于0区。深圳中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防爆认证代理机构,熟悉防爆认证标准和防爆技术要求,可为客户提供防爆设计、整改、检测、认证等一站式取证服务。详情可以进一步联系中诺检测。
Ⅲ 防爆等级怎么分
Ⅰ类:煤矿井下电抄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说明:ⅡC标志是较高的防爆等级,但并不表示该设备性能最好。
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规定范围内的最不利运行条件下工作时,可能引起周围爆炸性环境点燃的电气设备任何部件所达到的最高温度。最高表面温度应低于可燃温度。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Ⅳ 防爆等级 o区 exciit4 什么意思
0区:危险气 体 在0区 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Ex是防爆标志,d表示隔爆型,IIC是气体防爆的IIC级,可以用在有氢气,乙炔的危险场所。
来自南阳中天防爆
Ⅳ 电气的防爆等级区分防爆区域怎么区分
防爆等级的区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区域的区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
Ⅵ 电气的防爆的等级,区域怎么区分
防爆等级的区分 :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的划分是根据设备使用的类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温度组别,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来划分的。
防爆区域的区分: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0区、1区和2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20区、21区和22区。
Ⅶ 粉尘防爆等级
IP54和DIIC T4之间是没关系的。 IP54 是电机外部的防护等级,其中5为防尘等级,4为防水等级。这个在网上随处可见。 D是防爆级别为隔爆型电机。 IIC是危险型气体氢气环境中可使用。 T4是电机表面最高温度不得高于135℃ 另:A21 国家将防爆区域进行划分。有气体防爆的0区 1区 2区(其中0区为气体防爆最高区)。粉尘防爆为20区 21区 22区(20区为最高)。你这边所说的A21是指,在21区粉尘环境下使用。产生21区的环境一般是粉尘浓度比较大的设备内部。 你这边的DIP是一个整体。是粉尘防爆的意思。
Ⅷ 电机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电机防爆等级
电机防爆等级由3部分构成
1)在爆炸性气体区域(0区、1区、2区)不同电气设备使用安全级别的划分。如旋转电机选型分为隔爆型(代号d)、正压型(p)、增安型(e)、无火花型(n)
2)气体或蒸气爆炸性混合物等级的划分,分为ⅡA、ⅡB、ⅡC三种,这些等级的划分主要是依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或最小点燃电流(MICR)来区分的。
3)引燃某种介质的温度分组的划分。主要分为T1-450℃<T、T2-300<T≤ 450℃、 T3-200<T≤300℃、 T4-135<T≤200℃、 T5-100<T≤135 、 T6-85<T≤100℃.
防护等级:
0 无防护电机 无专门防护 不作试验,但应符合2.1条
1 防护大于50MM固体的电机能防止大面积的人体偶然意外地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2 防护大于12MM固体的电机 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3 防护大于2.5MM固体的电机 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或导线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
4 防护大于1MM固体的电机 能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MM的导线或片条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或转动部件
5 防尘电机 承受任何方向的溅水应无有害影响
0 无防护电机 无专门防护
1 防滴电机 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
2 15度滴电机 当电机从正常位置向任何方向倾斜至15度以内任一角度时,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
3 防淋水电机 与垂直线成60度角范围内的淋水应无有害影响
4 防溅水电机 承受任何方向的溅水应无有害影响
5 防喷水电机 承受任何方向的喷水应无有害影响
6 防海浪电机 承受猛烈的海浪冲击或强烈喷水时,电机的进水量应不达到有害的程度。
7 防浸水电机 当电机浸入规定压力的水中经规定时间后,电机的进水量应不达到有害的程度
8 潜水电机 电机在制造厂规定的条件下能长期潜水。电机一般为水密型,便对某些类型电机也可允许水进入,但不应达到有害的程度
Ⅸ 防爆区域划分标准规范
法律分析:国际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危险区域的等级分类:
0区(Zone 0):易爆气体始终或长时间存在;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1区(Zone 1):易燃气体在仪表的正当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或存在;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2区(Zone 2):一般情形下,不存在易燃气体且即使偶尔发生,其存在时间亦很短;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
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法律依据:《防爆国家标准(GB3836)》
一、 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的不同,将危险场所划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 。
按场所中危险物质存在时间的长短,将两类不同物态下的危险场所划分为三个区,即:对爆炸性气体环境,为 0 区、 1 区和 2 区;对可燃性粉尘环境,为 20 区、 21 区和 22 区。
针对爆炸性气体环境, GB 3836.14 - 2000 标准中规定:
0 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 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 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 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Ⅹ 防爆等级分为几个等级
防爆等级分为三类:
Ⅰ类:煤矿井下电气设备;
Ⅱ类:除煤矿、井下之外的所有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Ⅱ类又可分为ⅡA、ⅡB、ⅡC类,标志ⅡB的设备可适用于ⅡA设备的使用条件;ⅡC可适用于ⅡA、ⅡB的使用条件。
Ⅲ类:除煤矿以外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电气设备。
ⅢA类:可燃性飞絮;ⅢB类:非导电性粉尘;ⅢC类: 导电性粉尘。
爆炸必备条件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