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聚丙烯装置循环丙烯压缩机里的BDL介质名称是
空气来做压缩介质,因为空气是可压缩、清晰透明的,并且输送方便(不凝结)、无害性、安全、取之不尽。
⑵ 运用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进行分析的案例有哪些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是过程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识别危险与操作性问题的安全分析技术之一,尤其是在化工、石化等高危行业。概述了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HAZOP产生以来的相关研究做出分类并进行了综述,包括HAZOP特征研究、扩展HAZOP分析领域、开发自动化HAZOP分析专家系统和动态模拟辅助的HAZOP分析。最后对HAZOP技术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1 HAZOP分析基本原理HAZP的理论依据是:工艺流程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一旦偏离规定的基准状态,就会发生问题或出现危险。它需要由一个由多学科且经验丰富的成员组成的分析团队,首先依据过程流程图和管道装置图将流程分为易处理的节点,以此确保对过程中的每一个装置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节点内的每个设备、操作逐一进行检验匹配引导词(none,less,more等)与工艺参数(flw, pressure,tm perature等)组成有意义的偏差及操作问题,并由偏差进行事故剧情的向前向后分析,最终辨识偏差原因并分析偏差后果。
HAZOP偏离及相关引导词: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
HAZOP分析过程中重要操作步骤如下:
1、划分节点
根据节点的划分原则,在划分节点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1)单元的目的与功能;
2)单元的物料(体积或质量);
3)合理的隔离/切断点;
4)划分方法的一致性。
2、解释工艺指标或操作步骤
在选择分析节点以后,分析组组长应确定该分析节点的关键参数,如设备的设计能力、温度和压力、结构规格等,并确保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设计意图。如果有可能较好由工艺专家做一次讲解与解释。
3、确定有意义的偏差
根据引导词法、基于偏差库的方法和基于知识的方法等三种偏差确定方法,结合具体的分析设备确定出有实际意义的偏差。
4、对偏差进行分析
分析组按确定的程序对每一个节点或操作步骤的偏差进行分析。分析得到一系列的结果:偏差原因、后果、建议措施等。
HAZOP分析的组织者把握分析会议上所提出问题的解决程度很重要,一般的原则是:
1)在一个偏差的分析及建议措施完成之后再进行下一偏差的分析;
2)在考虑采取某种措施以提高安全性之前应对与分析节点有关的所有危险进行分析。
对一个装置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分析:
1)为了便于分析,根据设计和操作规程将装置分成若干“操作单元”(如反应器、分馏塔、热交换器、储槽等)。
2)每个“操作单元”又被划为若干“辅助单元”(如热交换器、接管、公用工程等)。
3)明确规定每一个操作单元以及辅助单元的设计参数及操作规程。
4)根据设计说明和操作规程的要求,仔细查找每一个操作单元和辅助单元可能出现的偏差,并用引导词逐一分析。
5)将已分析到的操作单元和设备在流程图上标出,然后对没有分析到的单元逐步分析,直至装置全部操作单元都被分析到。
6)将辨识出的危险列入表中,并根据风险的大小采取安全对策,以使风险降低到安全水平。
HAZOP分析涉及过程因素较多,包括工艺、设备、仪表、控制、环境等,考虑到分析人员的水平往往与实际有出入,因此,对某些具体问题可听取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对某些部分的分析可延期进行,在获得更多的资料后再进行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对偏差或危险应当主要考虑易于实现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设计解决方案”。若解决方法是明确和简单的,应当作为意见或建议记录下来,为以后研究形成企业标准提供推荐方法。反之若不能直接得到问题的解答,应参考会议外的信息。因为HAZOP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危险或问题,而不是解决危险或问题。
赛为拥有强大的安全专家团队,具有丰富的安全管理咨询实战经验,对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研究有自己的独有的经验方法,进行风险辨识、评估,进而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赛为安全致力于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化、HSE安全培训、HSE项目咨询的机构,提供专业、经济、有效的HSE服务,帮助客户实现零事故作业。
⑶ 机械密封可不可以用于密封气体
一般来讲,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包含有静环、动环组件(旋转环)、副密封O形圈、静密封、弹簧和弹簧座(腔体)等零部件。静环位于不锈钢弹簧座内,用副密封O形圈密封。弹簧在密封无负荷状态下使静环与固定在转子上的动环组件配合,如图上所示。
在动环组件和静环配合表面处的气体径向密封有其先进独特的方法。配合表面平面度和光洁度很高,动环组件配合表面上有一系列的螺旋槽,干气密封型式
单端面干气密封
它适用于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无危害的工况,串联式干气密封
它适用于允许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的工况,带中间进气的串联式干气密封
它适用于既不允许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又不允许阻封气进入机内的工况,如果遇不允许工艺介质泄漏到大气中,且也不允许阻封气泄漏到工艺介质中的工况,此时串联结构的两级密封间可加迷宫密封。用于易燃、易爆、危险性大的介质气体,可以做到完全无外漏。如H2压缩机、H2S含量较高的天然气压缩机、乙烯、丙烯压缩机等。
⑷ 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热力学在线考试(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
《 化工热力学 》
一、请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工热力学知识,从以下给定的题目中选择至少选择2个题目进行论述:(总分100分)
1.教材中给出了众多的状态方程,请根据本人的工作或者生活选择一个体系、选择一个状态方程、对其PVT关系的计算准确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方向和意见。
丙烯的PVT状态分析
近期我正在新疆五家渠一家焦化厂甲醇车间进行培训,在甲醇净化工段丙烯为利用最多的制冷剂,在学习丙烯压缩工段的同时对丙烯的物化性质也有了深入了解。
丙烯的理化学性质:丙烯是一种无色略带甜味的易燃气体,分子式为CH3CH=CH2,分子量为42.08,沸点-47.7℃,熔点为-185.25℃,其密度为空气的
1.46倍,临界温度为91.8℃,临界压力为4.6Mpa,爆炸极限为2.0~11%(vol),闪点为-108℃。(因此,丙烯在贮藏时要特别小心,如果发生泄漏,因为它比空气重,积聚在低洼处及地沟中,如在流动过程中遇到火星,则极易引起爆炸,酿成严重后果。)
选择用R-K状态方程计算对液态丙烯的PVT关系计算准确度进行分析,从《化工热力学、陈光进等编著》中查得丙烯的临界数据为Tc=364.9K;pc=46.0*10-1MPa,
下面是上海焦化厂给定的丙烯性质数据。
为了计算方便,用excel换算和简单计算得到新的数据如下:
温度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压力
atm) 1.401 2.097 3.023 4.257 5.772 7.685 10.046 12.911 16.307 体积
mL/g) 12966 6404 4639 3423 2569 1957 1510 1510 1177 50 20.299 922 (℃)((
温度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
温度(K) 233 243 253 263 273 283 293 303 313 压力P
1.4196 2.1248 3.0631 4.3134 5.8485 7.7868 10.1791 13.0821 16.5231
(1*10-1MPa)
摩尔体积v
54560.928 26948.032 19520.912 14403.984 10810.352 8235.056 6354.080 6354.080 4952.816
(1*10-5m3/mol)
R-K方程:pRT
vba
T0.5vvb
0.42748R2T2.52.5
ac0.427488.3146364.916.3409m6PaK0.5
p.6106mol2
c4
b0.08664RTc0.086648.3146364.95.7145105
p.6106m3mol1
c4
由上表又知道摩尔体积v,故根据R-K方程,用excel可分别计算得到各温
度下的压力值P1:
温度
(℃)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压力P
1*10-1MPa) 1.4196 2.1248 3.0631 4.3134 5.8485 7.7868 10.1791 13.0821 16.5231 20.5680 计算压力
P-11.0288 2.1706 3.1182 4.3903 6.0679 8.2505 11.0602 11.4412 15.1467 19.9288
1(1*10MPa)
用R-K状态方程计算得数据与给定值比较可得如下数据图: 50 323 20.5680 3879.776 50 (
图2 理论制冷循环压焓图
1)制冷压缩机从蒸发器吸取蒸发压力为p0的饱和制冷剂蒸气(状态点1),沿等熵线压缩至冷凝压力pk(状态点2),压缩过程完成。
2)状态点2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器与环境介质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放出热量qk后,沿等压线pk冷却至饱和蒸气状态点2,然后冷凝至饱和液状态点3,冷凝过程完成。在冷却过程(2-2)中制冷剂与环境介
质有温差,在冷凝过程(2-3)中制冷剂与环境介质无温差。
3)状态点3的饱和制冷剂液体经节流元件节流降压,沿等焓线(节流过程中焓值保持不变)由冷凝压力pk降至蒸发压力p0,到达湿蒸气状态点4,膨胀过程完成。
4)状态点4的制冷剂湿蒸气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沿等压线p0汽化,到达饱和蒸气状态点1,蒸发过程完成。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被冷却介质间无温差。
理论循环的计算方法:
1、单位质量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经循环从被冷却介质中制取的冷量称为单位质量制冷量,用q0表示。
q0=h1-h4=r0(1-x4) (1-1)
式中 q0单位质量制冷量(kJ/kg);
h1与吸气状态对应的比焓值(kJ/kg);
h4节流后湿蒸气的比焓值(kJ/kg);
r0蒸发温度下制冷剂的汽化潜热(kJ/kg);
x4节流后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干度。
单位质量制冷量q0在压焓图上相当于过程线1-4在h轴上的投影(见图1-2)。
2、单位容积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每吸入1m3制冷剂蒸气(按吸气状态计)经循环从被冷却介质中制取的冷量,称为单位容积制冷量,用qv表示。
qvq0h1h4v1v1 (1-2)
式中 qv单位容积制冷量(kJ/m3);
v1制冷剂在吸气状态时的比体积(m3/kg)。
3、理论比功 制冷压缩机按等熵压缩时每压缩输送1kg制冷剂蒸气所消耗的功,称为理论比功,用w0表示。
w0=h2-h1 (1-3)
式中 w0理论比功(kJ/kg);
h2压缩机排气状态制冷剂的比焓值(kJ/kg);
h1压缩机吸气状态制冷剂的比焓值(kJ/kg)。
4、单位冷凝热负荷 制冷压缩机每输送1kg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称为单位冷凝热负荷,用qk表示。
qk=(h2-h2)+(h2-h3)=h2-h3 (1-4)
式中 qk单位冷凝热负荷(kJ/kg);
h2与冷凝压力对应的干饱和蒸气状态所具有的比焓值(kJ/kg); h3与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液状态所具有的比焓值(kJ/kg);
第6/7页
在压焓图中,qk相当于等压冷却、冷凝过程线 2-2-3 在h轴上的投影(见图2)。
比较式(1-1)、式(1-3)、式(1-4)和h4=h3可以看出,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存在着下列关系
qk = q0 +w0 (1-5)
5、制冷系数 单位质量制冷量与理论比功之比,即理论循环的收益和代价之比,称为理论循环制冷系数,用0表示,即
q0h1h4w0h2h1 (1-6) 0
根据以上几个性能指标,可进一步求得制冷剂循环量、冷凝器中放出的热量、压缩机所需的理论功率等数据。
3.为含苯酚的水溶液处理过程选择合适的相平衡计算方法,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和步骤,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建立了一种混合电解质溶液相平衡计算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用遗传算法求解。首先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化原理,通过对液相、固相析出盐种类编码的处理,建立了电解质体系相平衡计算模型,将相平衡计算问题转化为有约束的最优化问题;其次用遗传算法求解,通过对优化变量采取动态边界的可行域编码方法和序贯收敛技术保证了算法的有效实施,可实现固液平衡计算并得到析出的晶体数、盐的种类、固体的量以及液相组成;最后对多种体系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有效。
http://wenku..com/link?url=-aUqckP78QSMc4BnDfWeknGC5VY-
⑸ 丙烯长期储存会自聚爆炸吗
丙烯压缩机就和氨制冷压缩机一样,在管道或者压缩机内部出现泄漏,在封闭的空间内达到一定的浓度会的。但是那种几率非常小,而且现在压缩机电机及机房内部全部采用防爆设备,机房通风效果也好,现在的检测设备也先进,你问这就是杞人忧天啊
丙烯只能进行配位聚合
它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因为在引发后形成的丙烯自由基,马上会经过电子共振形成低活性的烯丙基自由基,这就是所谓的自阻聚.
不能进行离子聚合的原因并不是发生自阻聚,而是因为甲基是供电的,使得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不利于阴离子进攻,但同时甲基供电的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分散阳离子活性端的正电荷,使得碳阳离子过于活泼而无法进行链增长.
⑹ 丙烯压缩机出口压力低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离心机组,对机组自身来说的话比较容易喘振;对工艺系统来说,如果是制冷机组的话,压力低出口温度低,对换热控制会有影响。
⑺ 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发展现状,与日本、德国、美国相差多少年
一、产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十一五”期间,机械工业的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超过9%;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4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从16.6%提高到20.3%;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十五”末增加了近5万家,从业人员数达到1752万人,资产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2009年,我国机械工业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机械制造第一大国。
二、装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在高速增长的需求拉动下,我国机械产品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机械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由2005的80%提高到了2010的85%以上,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了较大突破,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1.电力装备方面: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已可批量生产60万及100万千瓦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电设备最大单机容量已由30万千瓦升级到70万千瓦,机组效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已具备自主生产百万千瓦级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的能力,三代核电站装备的成套制造技术正在研发,并已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兆瓦级风电机组已实现批量生产,5MW海上风电机组已研制成功,我国已进入世界风电设备生产大国行列;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和±800KV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研制成功,综合自主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投入工业化运行的国家。
2. 冶金矿山设备方面,可自主提供年产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用常规流程的成套设备;年产2000万吨级露天矿、年产60~70万吨级金属矿、年产600万吨级井下煤矿、年处理400万吨级选煤厂、年处理300万吨级选矿厂、日产4000~10000吨级熟料干法工艺水泥厂成套装备。
3.石化通用设备方面,30万吨/年合成氨设备已实现国产化;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及多股流低温冷箱已研制成功;6万立方米/时等级大型空分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并出口,正在研制8.5万立方米/时空分设备;石油钻机已由9000米升级到12000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并正在由陆上钻机向海上钻机拓展。
4.汽车行业: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高居世界第一。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售比重已提高到46%,其中自主品牌轿车的销售比重占31%。
大型施工机械方面:2000吨履带起重机、500吨全路面起重机、72米臂架混凝土输送泵车、直径11.22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等特大型工程机械研制完成。
农业机械方面:除少数高端产品尚需进口外,国产农机已基本能满足国内农业的需求。180马力大型拖拉机已研制成功,小麦联合收割机已经普及并开始向大喂入量机型发展,3-4行玉米联合收割机批量供应市场,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技术基本成熟,4行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研制成功,油菜、牧草和甘蔗收获机械、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和复式作业机具研究也都取得重大进展。
5.工作母机方面:大型、精密、高速数控机床以及为之配套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进步很快,数控机床自给率达到60%,开发出了五轴联动龙门加工机床、五轴联动叶片加工中心、五轴落地式数控镗铣床、七轴联动重型立式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超精密加工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及大型冲压自动生产线;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可靠性明显提高,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2万小时。
6. 大型铸锻件方面:我国30万、60万千瓦火电机组高中压转子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60%左右,低压转子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45%,发电机大轴国内市场满足率已提高到30%,掌握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转子制造技术并实现批量生产;100万千瓦级三代核电设备成套大型锻件已研制成功,压力壳、蒸发器、主管道等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锻件的技术攻关已相继取得突破。
三、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
1.在资本结构方面:已实现多元化,行业内生的发展活力越来越强。国有大型企业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生产中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民营经济表现出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对机械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对机械工业的平稳发展功不可没。
2.在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小而散的局面有所改观,主要行业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尤其是汽车、工程机械、发电设备等行业更加突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产销量在全行业中占比已达70%,前十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已达86%;哈尔滨、东方、上海三大集团产量在发电设备行业占比达到68.7%,华锐、金风、东汽在风电设备产量中的占比也已达70%左右;徐工、中联重科、三一、柳工、龙工、山推已约占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
3.在产品结构方面:新产品产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2010年,机械工业新产品产值超过2万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新产品产值的40%。重大技术装备向大型化、高参数化发展,部分产品的效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量大面广的通用机电产品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4.在资产结构方面:“十一五”期间,机械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81亿元,年均增速达到约38%,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高达1.9万亿元。高强度的投资使得全行业的装备水平大为提高,生产条件大为改善,行业固定资产的新度系数由“十五”末的61%提高到2009年的64%。一批行业排头兵企业的装备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同行先进水平。
与美、日、德差距较大,与德国差距有30年左右。
⑻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其压缩压力多为8 12公斤/平方厘米,这一类压缩机通常成为“制冷机”或“冰空压机的工作原理是由一对相互平行齿合的阴阳转子(或称螺杆)在气缸内转动,
⑼ 乙烯装置的乙烯丙烯压缩机一级吸入罐底部为什么设喷淋装置
一方面为了保证一段吸入温度,一方面是为了在复合比较低的情况下防止压缩机喘震,保证吸入流量,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
⑽ 间接急冷换热器的关键指标是什么
急冷换热器是裂解装置中五大关键设备之一,是间接急冷的关键设备。急冷换热器的结构,必须满足裂解气急冷的特殊条件:
① 温度高;
②降温快,热强度高,内外温差高。
因此,管内裂解气,管外高压水。只有内管材质要求苛刻,否则都要求苛刻
急冷换热器常遇到的问题是结焦问题。防止急冷换热器结焦应控制两个指标:
①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0.04秒以下;
②裂解气出口温度,要求高于裂解气的露点(裂解气中重组分的露点)。
若低于露点温度,则裂解气中的较重组分有一部分会冷凝,凝结的油雾沾附在急冷换热器管壁上形成流动缓慢的油膜,即影响传热,又容易发生二次反应。裂解装置中的五大关键设备:裂解炉、急冷换热器、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冷箱和乙烯球罐。